雷蒂亞拉丁語Raetia,或作Rhaetia)是羅馬帝國建於公元15年的行省,名字來源於雷蒂亞人Raeti)。其土地相當於今瑞士東、中部(包括萊茵河上游和博登湖),巴伐利亞南部,上施瓦本福拉爾貝格州蒂羅爾大部及一部分倫巴第。具體地來說它包括阿爾卑斯山北麓黑林山東南部、多瑙河因河流域,向南它的範圍達到提契諾-韋爾巴諾山格勞賓登北蒂羅爾的部分地區以及艾薩克河的上遊河谷[1]。有一段時間它的北界一直延續到多瑙河北岸以外施瓦本格明德上日耳曼-雷蒂亞邊牆。前16年,羅馬帝國出兵入侵阿爾卑斯山東部和多瑙河上游地區,數十年後建立了雷蒂亞和諾里庫姆兩個行省。南方即意大利本土,東南為諾里庫姆,西為上日耳曼尼亞。4世紀裏雷蒂亞行省被分為第一雷蒂亞行省(南和東南部)和第二雷蒂亞行省兩個行省(北和西北部)。雷蒂亞的省會很可能一開始在肯普滕,後來遷移到庫爾奧格斯堡

Rætia
雷蒂亞行省
羅馬帝國行省
1世紀—5世紀

坐標:47°22′N 8°34′E / 47.36°N 8.56°E / 47.36; 8.56
首府奧格斯堡
歷史
歷史時期古代
• 成立
1世紀
• 廢除
5世紀
雷蒂亞行省的位置
一本1886年出版的地圖中雷蒂亞(黃色邊)的位置

實際上雷蒂亞的範圍與原來雷蒂亞人的居住地不完全符合。3世紀裏在雷蒂亞的西北部日耳曼人中的阿勒曼尼部落逐漸形成。6世紀裏它受東哥特人統治,與此同時在它的東部有更多阿勒曼尼人滲入,他們逐漸演化成巴伐利亞人部落

地理

編輯

雷蒂亞的北界同時也是羅馬帝國與沒有被羅馬佔領的日耳曼尼亞的邊界。在西側雷蒂亞一開始與比利時高盧接壤,圖密善統治時期比利時高盧被分割後雷蒂亞在西側與上日耳曼尼亞接壤。4世紀時雷蒂亞西側的行省叫塞夸尼亞,後來改名為大塞夸尼亞。西南側雷蒂亞與瓦萊布匿阿爾卑斯行省相鄰。雷蒂亞東側的鄰省是諾里庫姆。向南雷蒂亞直接與意大利本土接壤,這裏本來不分省份,直到公元300年戴克里先統治時期這裏成為山南高盧威尼斯與伊斯特里亞省。

雷蒂亞的具體邊界如下[1]

 
上日耳曼-雷蒂亞羅馬邊牆及其內地的地圖

羅馬統治

編輯

原住民

編輯

雷蒂亞行省以及後來從它分開的兩個行省的名字以及它的省會的名字來自雷蒂亞人和文德利基人這兩個部落的名字。據羅馬文獻到羅馬佔領這個地區為止這兩個部落居住在這個地區的大多數地方。羅馬文獻也記載說這兩個部落不斷的侵襲導致公元前15年羅馬決定進攻和佔據該地。

據羅馬文獻雷蒂亞人居住在阿爾卑斯山脈科莫-維羅納一線以北的地區[4]。多名古典時代作家認為他們與伊特拉斯坎人類似。對雷蒂亞語和伊特拉斯坎語碑刻的最新語言學分析支持這個見解。今天基本上認為雷蒂亞人不屬於凱爾特人(或者甚至他們的語言不屬於印歐語系)。羅馬作家描述雷蒂亞人「好戰」,今天的學者評論這樣的描寫為誇張,被用來給羅馬入侵阿爾卑斯山脈提供理由[5]

在同一地區也有凱爾特人比如在今天的韋諾斯塔谷居住的韋諾斯特人部落[6]亞得里亞海威尼蒂人(他們屬於印歐語系,不屬於凱爾特人)。今天的威尼托大區威尼斯及其內地)就是以威尼蒂人命名的。不過博登湖在羅馬時期也被稱為拉丁語Lacus Venetus,由此可見當時他們居住的範圍[7]

前15年尼祿·克勞狄·德魯蘇斯進攻阿爾卑斯山的山口時遇到不列昂尼人[8][9]斯特拉波稱他們為伊利里亞人[4]。從考古學的觀點出發他們也可能是雷蒂亞人。也有人認為雷蒂亞人是凱爾特人和伊利里亞人的混合民族(不過現代的語言學研究否認這個見解)。的確也有古典時期作家認為不列昂尼人,或者甚至於威尼蒂人屬於雷蒂亞人。也就是說羅馬人對於雷蒂亞人這個概念的定義也不同[10]。賀拉斯把不列昂尼人規入文德利基人[9]

文德利基人的居住地至少是在今天的奧地利福拉爾貝格州和德國阿爾高地區,可能從那裏一直延申到因河和多瑙河。一般認為他們是凱爾特人的一支。古典時代的文獻對於羅馬以外的「野蠻」民族的記載往往非常不精確,不同作者之間的記載也有衝突,因此很難確定他們的居住範圍到底有多大。雷蒂亞人和文德利基人被描寫為特別「好戰」和「喜好劫掠」[4]。羅馬人公元前15年戰役的戰果報告列舉了46個被征服的阿爾卑斯山部落,其中還不包括被摧毀的部落。

前25年:羅馬向多瑙河進軍

編輯

前51年尤利烏斯·凱撒萊茵河設立為羅馬帝國的邊界。前35年和前28年間屋大維和前三頭同盟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的同名孫子把羅馬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的邊界推進到多瑙河下游。次年,前27年,屋大維登基羅馬皇帝成為奧古斯都。他計劃填補萊茵河和多瑙河之間的空缺,使得這兩條界河成為抵擋日耳曼民族入侵意大利的防禦線[5][11]

從公元前25年開始羅馬開始把意大利北部前山南高盧行省的北界向雷蒂亞的居民點推進。瓦爾泰利納被納入羅馬境內,沿阿迪傑河河谷的邊境被推到博爾扎諾以北。前15年羅馬將軍德魯蘇斯(奧古斯都的義子)率兵進入阿爾卑斯山山脈,在特倫托以北他遇到強烈反抗[11]。摧毀防抗力量後德魯蘇斯的主力軍跨越布倫納山口,同時他的側翼軍跨越雷西亞山口來到阿爾卑斯山北部[5]。同年他的兄弟和後來的羅馬皇帝提貝里烏斯出兵佔領了西側,然後沿萊茵河河谷一直進發到文德利基人居住的博登湖。據斯特拉波提貝里烏斯在與文德利基人作戰時使用博登湖上的一個島作為他的基地[12]

前15年的軍事行動同時也征服了凱爾特王國諾里庫姆。諾里庫姆位於雷蒂亞的東部。最後前12年和前9年德魯蘇斯和提貝里烏斯佔領了諾里庫姆的鄰國潘諾尼亞。這樣羅馬帝國把整個多瑙河變成它的界河。這個戰略目標是此後數世紀的決定性戰略。

1和2世紀:設立和擴展

編輯
 
公元14年奧古斯都去世時羅馬帝國在阿爾卑斯山區的行省
 
約150年時阿爾卑斯山區的羅馬行省

在提貝里烏斯(公元14-37年)和克勞狄一世(公元41-54年)統治期間博登湖以西、多瑙河以南、因河以東,即今天的格勞賓登福拉爾貝格、南巴伐利亞、上施瓦本以及蒂羅爾北部的地區被綜合成一個名為雷蒂亞和文德里西亞的行省,很快它就只被叫做雷蒂亞行省。克勞狄一世統治時從多瑙河源頭到今天的雷根斯堡沿多瑙河南岸建造了一條大道,這條大道連接南岸的各兵營,是邊界防禦系統的一部分。歷史學家今天稱這條軍道為南多瑙河軍道。通過克勞狄·奧古斯都大道它直接與奧格斯堡和上意大利相連。瓦萊原本屬於雷蒂亞,公元43年被分出獨自成省。

此後雷蒂亞的邊界從多瑙河北岸繼續向北推進。圖密善統治時期(公元81-96年)開始建造雷蒂亞羅馬邊牆。這道邊牆是羅馬帝國邊界的標記,它不沿地理標誌或者河流走向,而是多少筆直的。約公元90年邊牆建築到達雷蒂亞的最北點,今天的貢岑豪森。整座邊牆是在安敦寧·畢尤統治時期(138年-161年)完工的。

這樣一來雷蒂亞的疆域不僅僅超越了文德利基人的居住地,而且向北遠遠超出了雷蒂亞人的居住地。而他們在因河以南的居住地則被劃為意大利本土(這裏的居民擁有羅馬公民權)。因此瓦爾泰利納被劃入後來的羅馬行省山南高盧,而今天的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大區則被劃入威尼蒂亞和希斯特利亞省。這些地區在前15年羅馬向北進軍前就已經屬於羅馬帝國了。

圖拉真統治時期(公元98年-117年)奧古斯塔·文德里庫姆(即今天的奧格斯堡)被提升為省會。此前的省會很可能在坎玻杜農(今天的肯普滕[13]。行省的財政官必須出自羅馬騎士階級。在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統治時期,最晚在公元180年,一支羅馬軍團進駐雷蒂亞(第三意大利軍團)。因此在此後數十年裏當地財政官的地位上升到元老民選官級。

3世紀:後撤,阿勒曼人

編輯
 
公元200年到500年間阿勒曼人的遷徙和擴張。紅點標誌戰役或劫掠

3世紀初在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統治時期第二條跨越阿爾卑斯山山脊的大道雷蒂亞大道建成。隨三世紀危機多瑙河以北的帝國邊界逐漸被放棄。當時遺留下來的文獻對整個過程的記錄不很清楚。今天對當時情況的分析結果主要來源於新的考古發現。很長時間裏學者認為羅馬的撤退是由公元260年日耳曼人的進攻導致的。事實上從230年開始日耳曼人,尤其阿勒曼人就開始深入帝國境內搶劫和破壞。當時雷蒂亞的駐兵被削減許多。當時羅馬的軍事重點是在東部邊境針對哥特人薩珊王朝。在雷蒂亞的帝國軍隊試圖使用堡壘來防禦阿勒曼人的劫掠。一些軍營把原來大門的兩扇門板中的一扇堵死,有些兵營的面積被縮小。從亞歷山大·塞維魯統治時期開始行省的軍事和行政權力就開始分離。由於邊牆越來越無法阻止阿勒曼人的滲入因此這個措施是必須的。許多甚至在雷蒂亞內地的城市和大多數居民點開始建造防禦設施,此外在雷蒂亞開始建造大量小兵營。這些小兵營的少量駐兵主要負責保證大道的安全。253年行省軍的人數降低到了歷史最低點。在公元260年設立的奧格斯堡勝利神壇上這個省軍被稱為拉丁語milites provinciarum populares(省民兵)。

雖然如此阿勒曼人深入雷蒂亞境內。260年布雷根蒂姆(今天布雷根茨)被摧毀。但是294年羅馬人通過新的防禦設施把邊界沿萊茵河上游、博登湖和以勒河穩定下來。約320年-330年奧格斯堡的城牆被加固,城牆上添加四方形的俯瞰城牆的衛樓。多瑙河以北最後的已知的羅馬碑文源於約254年加里恩努斯統治時期。260年到280年間帝國完全放棄了對狄古馬特農墾區(上日耳曼-雷蒂亞羅馬邊牆內萊茵河以西和多瑙河以北的地區)的管制,眾多兵營也被撤空。雖然羅馬軍隊依然在這個地區行動,但是帝國未能重新佔領這個地區或者長期在當地駐軍。雖然從理論上帝國從來沒有正式更改雷蒂亞的邊界,但是實際上行省的邊界後退到多瑙河以南和以勒河以西。

沿新邊界建造的兵營沒有統一的規格,它們的面積只有0.15到0.30或者0.1到1.0公頃。它們有很厚很堅固的水泥護牆,半圓形或方形的衛塔,很重很堅固的大門。它們建造在高地、山脊或者山嘴上。每個兵營駐軍120至300人。在布倫茨河畔松特海姆這個居民點甚至於公共浴室、糧倉和水井也有圍牆。值得注意的是310年在愷利烏斯山兵營修造的雄偉的儀式廳。這個建築說明當地有時有高級人物(比如雷蒂亞邊防軍的總指揮官)到達,還有就是用來迎接阿勒曼人的使者以及護送他們去帝國西部首都(當時在今天的米蘭)[14]君士坦丁大帝和他的兒子們統治時到4世紀中雷蒂亞邊界獲得了一定安寧。在那裏駐紮的兵營一直到5世紀還有駐兵。

美因河、萊茵河、內卡河和以勒河之間被放棄的狄古馬特農墾區裏有移入的蘇維匯人,還有遺留在那裏的凱爾特/羅馬居民以及屬於日耳曼人的阿勒曼人部落。在10世紀和11世紀時阿勒曼人在東法蘭克王國建立了士瓦本公國(參見地圖)。直到今天他們的居住地依然是阿勒曼尼方言地區。

4世紀:分割

編輯
 
395年阿爾卑斯山區的羅馬行省和教區

4世紀初戴克里先做帝國行政區劃改革時雷蒂亞被劃入意大利管區,同時行省被分成兩半:第一雷蒂亞行省第二雷蒂亞行省。每個行省各有一名都督,稱雷蒂亞都督(拉丁語Dux Raetiae)作為最高軍事長官和一名低級省長(拉丁語Praeses)作為最高行政長官。第二雷蒂亞行省的省會在奧格斯堡。第一雷蒂亞行省的省會後來在庫爾,前期是在布雷根茨還是在肯普滕不明[15]。但是一直到康士坦丁統治時雷蒂亞才真正實際上被分開,在303年和314年的文獻裏雷蒂亞還被描寫為一個省。最早在著作中提到兩個雷蒂亞行省的是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估計在354年以後。

文獻中沒有說明分割的具體界限和兩個行省的疆域。19世紀和20世紀初學者認為第二雷蒂亞行省主要是以勒河、多瑙河和因河之間阿爾卑斯山北麓地區,而第一雷蒂亞行省則包括格勞賓登、庫夫施泰因以北的阿爾卑斯山區、奧地利境內齊勒爾河以西的中阿爾卑斯山脈[16]

從1931年開始理查德·休伯格反對這個見解[17]。從此以後學者們認為兩個行省之間的邊界大約從維馬尼亞兵營開始,然後跨過阿爾貝格山,然後大約沿今天瑞士蒂羅爾的界線(從明斯特爾塔爾斯泰爾維奧山口[18]。學者估計第一雷蒂亞行省的範圍主要是過去雷蒂亞人的居住範圍,而第二雷蒂亞行省的範圍則主要是過去文德利基人的居住範圍。但是實際上這些部落的居住範圍本身也不明確。休伯格的主要理據是後來天主教庫爾教區博爾扎諾-布雷薩諾內教區之間的分界。

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格勞賓登屬於第一雷蒂亞行省,而以勒河以東的阿爾卑斯山山麓地區則屬於第二雷蒂亞行省。不清楚的地區包括韋諾斯塔谷拉莫施蘭德克之間的因河河谷以及以勒河、阿根河阿爾彭海因河之間的地區[19]

357年和358年之間第二雷蒂亞行省遭到朱頓基人蘇維匯人的猛烈攻擊。朱頓基人甚至開始進攻防禦堅固的城市[20]。360年雷根斯堡、施特勞賓金青周邊的居民點全部因為這些襲擊被離棄[21]。倖存者逃到雷根斯堡的兵營,在那裏還剩下有數量被大量削減的第三意大利軍團。邊界守軍的供給也越來越成為問題。從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統治時期開始第三意大利軍團的供給是從特倫托組織的。4世紀末時行省必須自己負責大多數當地駐軍。政府多次命令不允許羅馬居民點逃避上繳給軍隊的費用,這些命令本身說明當時這些徵收這些費用有多困難[22]。第一雷蒂亞行省的補給是通過格勞賓登的山口進行的,而第二雷蒂亞行省則是通過克勞狄·奧古斯都大道和雷蒂亞大道與意大利相連。布倫納山口上最後設立的里程碑是在尤利安統治時期設立的。

瓦倫提尼安一世統治時期從369年開始沿羅馬帝國沿邊境開始修建大量防禦設施,在雷蒂亞修建的主要是方形的兩層樓的衛塔(邊長8到12米,高10到12米)和為第二雷蒂亞行省的駐兵修建穀倉[23]。其目的是守護無人照顧的田野來保證收割。因斯布魯克的大型糧倉就是在4世紀後半葉建造的。文獻中還提到奧格斯堡帝國倉庫的總管(拉丁語Praepositus thesaurum[24]。過去建造的倉庫被修整和加固[25]。守衛塔則主要用來保護交通要道、邊界關口(拉丁語aditus Raetici)和官方郵政。383年和384年朱頓基人在不列顛篡權者馬格努斯·馬格西穆斯的唆使下再次大規模侵犯雷蒂亞。由於當年的收成特別好馬格努斯·馬格西穆斯不用太費口舌就說服了朱頓基人[26]。從這個時候開始當地的居民大多數居住在帶有防禦設施的高處或者大的城市裏。

古典時代結束:阿勒曼人、法蘭克人、東哥特人和巴伐利亞人

編輯

5世紀初以勒河和多瑙河上游的大多數兵營里的駐兵已經是日耳曼人了。在梅爾廷根等多處的考古發掘證實這個事實[27]。401年斯提里科出兵對付入侵雷蒂亞的阿勒曼人和汪達爾人。在當地軍隊的支持下他獲勝,與他們簽訂和平條約[28]。此後他返回意大利與當時正在圍攻帝國首都米蘭的西哥特人部落首領亞拉里克一世開戰。在這個戰役中也有雷蒂亞軍隊參見。由於考古發現沒有再發現此後的硬幣過去的學術觀點是斯提里科把所有羅馬駐紮在多瑙河的軍隊都帶走了。但是在克勞狄安的記錄里沒有提到一個這樣大規模的決定。斯提里科是否真的把所有軍隊都派到意大利去了也不明。很可能被調走的軍隊在上意大利戰役結束後很快回到他們原來的駐地[29]。430年埃提烏斯的軍隊和朱頓基人又在第二雷蒂亞行省作戰。431年埃提烏斯又對文德利基人和其他反叛軍作戰[30]。在奧格斯堡的一塊碑文(位於奧格斯堡大教堂廣場上)提到了當時駐紮在當地的部隊名稱[31]。當時奧格斯堡估計是最後數個依然受羅馬行省政府統治的城市之一。在5世紀裏日耳曼部隊幾乎可以沒有阻礙地進入羅馬帝國北部邊境,他們可以深入第二雷蒂亞行省,一直到達阿爾卑斯山山麓。這些部隊中有些是趁羅馬邊界防禦不力的機會進入雷蒂亞的搶劫者。有些則是羅馬人僱傭對內對外作戰的部隊(聯盟部隊)。西羅馬帝國覆滅後他們組成了自己的國家[32]。雖然文獻裏對許多這些過程沒有記錄,但是考古發掘卻可以部分補充這些缺陷。

到5世紀中沿多瑙河的羅馬兵營逐漸全部被放棄,其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敵人的軍事攻擊,而是因為補給無法保障,尤其是士兵的軍餉無法播發。6世紀初尤金皮烏斯撰寫的《聖塞味利傳》描寫了諾利根的塞味利(約410年出生,482年逝世)的生平,其中也描寫了當時的狀況。據尤金皮烏斯的描寫金青帕紹的兵營是最後在約470年撤空的[33],而且的確是因為阿勒曼人不斷的劫掠和進攻撤空的。考古發掘可以部分證實這個敘述的正確性[34]

金茨堡伊勒河畔凱爾明茨發掘的墓地里發現的刻章證明到公元400年後在這兩個軍營里還有部隊駐紮。上多瑙河和以勒河之間的兵營里可以證明到420年或430年間還有邊防軍駐紮。有可能一直到5世紀中他們還駐紮在那裏。雷蒂亞西部瓦倫提尼安一世時期建造的衛塔是什麼時候被放棄的不明,至今為止沒有能夠確定證明的考古證據。以勒河中游和肯普騰、布雷根茨之間的衛塔的灰燼證明它們是在4世紀晚期到5世紀初被摧毀的。今天的新烏爾姆附近的堡壘似乎一直到408年有士兵駐紮,估計其中部分是日耳曼僱傭兵。在該堡壘的附近發現了兩枚金幣,一枚是阿卡狄奧斯鑄的,另一枚是君士坦丁三世(在位時間407年至411年)鑄的。估計它們是軍餉[35][36]。君士坦丁三世可能為了保護他的疆域從高盧出發佔領了這個地區。被發現的他發行的金幣是在407年到408年間在今天的里昂鑄造的。

今天學術界普遍認為在巴伐利亞古典時候後期羅馬有組織的邊境防衛到5世紀中徹底結束[37]。但是羅馬人和羅馬生活方式在當地沒有立即消失。尤其在有重兵把守的居民點在此後很久還有考古發現證明當時還有羅馬式生活方式。其它的兵營則被完全放棄或者比如位於多瑙河-以勒河-萊茵河邊牆上的艾寧根兵營被摧毀。行省不同地區的發展很不一致。比如在庫爾有充分的考古證據說明羅馬人繼續在那裏生活。庫爾和它的周邊地區受格勞賓登山口的保護,451年還成為主教駐地。由於當地城牆和騎兵、邊防兵和野戰軍的保護在古典時期晚期奧格斯堡也能夠保持少許財富和相應的安全。考古發掘證明古典時期晚期的堡壘城市雷根斯堡的居住歷史沒有斷絕過。估計原來的兵營所在地後來成為阿吉洛芬格家族巴伐利亞公爵的行宮[38]。476年西羅馬末代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退位後羅馬對雷蒂亞的管理和邊防徹底消失。《聖塞味利傳》描寫了多瑙河上游羅馬勢力消散的許多細節,被認為是一部可靠的作品,也描寫了一些當時的重要事件。雖然此後依然偶爾有正規軍士兵留在他們駐紮的地方,但是他們已經有數年沒有拿到軍餉了,也喪失了所有軍事力量[39]。《聖塞味利傳》還記載在古典時代晚期的堡壘城市巴塔維亞(今天的帕紹)還駐紮有一支輔助軍隊。根據考古發掘在因河對面的老軍營里從5世紀後期開始就已經沒有軍隊駐紮了,因此估計這支輔助軍駐紮在巴塔維亞的城牆內[40]。尤金皮烏斯是這樣總結邊防的崩潰的[41]

羅馬帝國還存在的時候許多城市裏守衛邊牆的士兵是通過公費支付的。當這個措施停止後邊牆和部隊就都立刻崩潰了。

對於剩下的帝國居民來說軍隊的撤離是一項雙重打擊。他們失去了保護的士兵,而且本來已經很低的生活水平繼續下降,因為駐紮的士兵對他們來說也是重要的貿易夥伴,而現在這些士兵走了。當地的居民數也降低,根據尤金皮烏斯的記載許多人逃往相對而言比較安全的南方[42]

逃離他們的城市的行省居民和我們走一條路。在意大利的陌生地區他們分到各自的住房。

不過羅馬邊防軍被撤走和解散後在許多防禦堅固的兵營里依然有羅馬-日耳曼混合居民居住。有些新到的日耳曼人則在被放棄和被摧毀的軍營里定居。6世紀或7世紀巴伐利亞人在艾寧根兵營廢墟北部建造了一個新的居民點,並把過去葡萄山上衛塔的廢墟改造成一座基督教神壇[43]

他們與住在博登湖以西的阿勒曼人部落有頻繁的文化交換和貿易關係。其它兵營則被完全放棄。《聖塞味利傳》寫道[44]

……和其它兵營一樣荒蕪,被它的居民遺棄。

日耳曼將軍奧多亞塞廢除西羅馬皇帝后名義上把雷蒂亞納入他的意大利王國。從約500年開始阿勒曼人大量遷入雷蒂亞。但是大多數過去的地名和河流的名字遺留下來了,所有可以推出還有部分羅馬化的凱爾特平民留在當地。496年克洛維一世領導的法蘭克人擊敗多瑙河以北的阿勒曼人。506年阿勒曼人在斯特拉斯堡戰役中再次被克洛維一世重創。他們原來居住的地方完全被法蘭克人佔據,在那裏居住的阿勒曼人逃亡。他們逃到雷蒂亞。當時佔據雷蒂亞的是東哥特軍隊,馬格納斯·費利克斯·恩諾迪烏斯註釋道東哥特軍王狄奧多里克大帝506年收納阿勒曼人,也希望利用他們守護他的疆界,抵抗逼近的法蘭克人。狄奧多里克是克洛維的女婿,他寫信給克洛維表示理解他的憤怒,但同時也替阿勒曼人求情。他請求只懲罰有罪的人,而且建議從輕懲罰。他保證他會讓在雷蒂亞定居的阿勒曼人老實安靜。字裏行間狄奧多里克表明他已經把雙方爭議的雷蒂亞地區納入自己的領域,假如對方不同意他的主權的話他將利用阿勒曼人對付克洛維[45]

最晚這個時候阿勒曼人的居住地區從以勒河擴展到萊希河流域。今天大多數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認為在萊希河以東剩下的凱爾特文德利基人、羅馬平民、遷入的阿勒曼人和其他日耳曼人混合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日耳曼人大族,巴伐利亞人。在羅馬帝國崩潰後阿爾卑斯山北麓的居民顯然沒有突然中斷更改,而是持續緩慢融合,這與過去的學術見解完全不同,今天一般認為沒有從波西米亞移入的完整的巴伐利亞人部落的跡象。在因河彼岸的諾里庫姆的情況也是同樣。

考古發掘證明屬於第一雷蒂亞行省的區域依然與意大利有很密切的聯繫,在493到536年間這個區域屬於東哥特王國,這顯然也是原因之一。雖然對古典時期晚期和中世紀初期的記錄很少,因此有許多事件的發展不清楚,但是有些兵營,比如阿爾邦布雷根茨康斯坦茨登後來成為中世紀繁茂城市的萌發點。540年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消滅東哥特王國後雷蒂亞跨越阿爾卑斯山向南的聯繫被中斷。意大利對北方的發展沒有多少印象,羅馬文化和拉丁語的印象也逐漸削弱。但是剩下的混合居民的語言裏還是留下了凱爾特和羅馬的詞彙和地名。6世紀愛爾蘭僧侶聖皮而明在博登湖發現「野蠻化嚴重」的基督教信徒。在賴謝瑙島上開始建造新的教堂和修道院。

阿爾卑斯山南麓與意大利的政政治,尤其文化,聯繫依然維持了很長事件,拉丁語羅曼什語以及基督教信仰在民族大遷徙時期得以保存。後來雷蒂亞這個名稱只在第一雷蒂亞行省的區域還有使用。

中世紀:再度分化

編輯
 
10世紀和11世紀時的施瓦本公國(上右)和上勃艮第。右側庫爾雷蒂亞屬於士瓦本公國

 
788年時巴伐利亞部落公國的範圍。向西它的邊界是萊希河,向西南部分過去屬於雷蒂亞的地區在它的疆域內。向東過去整個諾里庫姆包含在它的疆域內,向北沿納布河它伸入過去的雷蒂亞北疆內

由於羅馬喪失對阿爾卑斯山北的控制,雷蒂亞開始南北分化,但與此同時它也開始東西分化。

  • 阿勒曼人不僅佔據了阿爾卑斯山北麓萊希河以西第二雷蒂亞的地區,而且還佔據了第一雷蒂亞博登湖畔的地區。10世紀時今天屬于格勞賓登的地區決定與西北方的阿勒曼人合併為士瓦本公國
  • 巴伐利亞人則佔據了第二雷蒂亞萊希河以東的地區,而且還逐漸佔據了過去雷蒂亞南部的地區。

雷托-羅曼語只有在過去雷蒂亞的南部保存下來。庫爾教區和博爾扎諾-布雷薩諾內教區維持基督教在當地的存在。第二雷蒂亞行省沿萊希河分裂為文化和政治上都不同的東西兩部分[46]。在第一雷蒂亞行省首先形成的統治體系是庫爾教區。沿因河河谷它向北的統治範圍達到阿爾特芬斯特穆恩茨。從那裏向北屬於博爾扎諾-布雷薩諾內教區。約550年時萊希河以西的雷蒂亞部分,包括庫爾,屬於法蘭克王國。法蘭克人沒有強迫更改庫爾教區的文化、宗教和語言。萊希河以東的巴伐利亞公國最早的文獻證據出於555年。一直到788年查理曼統治時期它才被併入法蘭克王國。這樣一來整個雷蒂亞全部被併入法蘭克王國。

12世紀裏在東部蒂羅爾伯爵開始強大,與此同時在西部庫爾教區的民眾反對其主教把他的領地交付給與他友好的哈布斯堡王朝管理組成一個聯盟,加固了阿爾特芬斯特穆恩茨作為兩個地區的分界線,最後這道分界線一直保存到今天。以庫爾為中心的聯盟是根據舊瑞士邦聯的先例組成的,最後(1814年以後)它加入了今天的瑞士。14世紀蒂羅爾伯爵領地最終落入哈布斯堡王朝手中,因此今天阿爾卑斯山雷蒂亞東部的地區分給奧地利意大利

18世紀至今

編輯

在中世紀以及在18和19世紀裏雷蒂亞這個名稱常常被用來指三同盟自由州。1799年4月21日三同盟自由州加入赫爾維蒂共和國,當時使用的名字就是雷蒂亞,後來才改為格勞賓登。知道今天為止雷蒂亞還往往用來取代格勞賓登,比如雷蒂亞鐵路等。

居民點、城市、地面和水域名稱

編輯
 
以勒河是雷蒂亞行省內的一條河流
雷蒂亞境內的城市、居民點和地名 今天的名稱 雷蒂亞境內的水域 今天的名稱
Abodiacum、Abudiacum或Abuzacum(阿玻迪亞孔 ) 登克林根一市區
Abusina 艾寧根兵營,今多瑙河畔諾伊施塔特市區
Ad Ambrae 申蓋辛(不肯定) Amber或Ambra 安珀河
Ad Fines 普芬(與上日耳曼尼亞行省的邊界)
Ad Lunam 位於今隆塞境內,過去是一軍營
Ad Novas 伊格靈
Ad Rhenum 聖馬格雷滕
Aeni Pons或Aenipontum 因斯布魯克 Aenus, Oenus 因河
Alae 阿倫
Alkimoennis 凱爾海姆附近
Aquilea、Aquileia或Aquileja 海登海姆
Arbor Felix 阿爾邦
Artobriga ?? Athesis 阿迪傑河
Augusta(e) 施特勞賓附近
Augusta Vindelicum 奧格斯堡 Licca或Licus 萊希河
Batava、Batavis和Boiodurum]] 帕紹
Bilitio 貝林佐納
Biriciana 巴伐利亞州魏森堡
Bragodunum (-urum) ??
Bratananium 高廷
Brigantia、Brigantium和Brecantia 布雷根茨 Brigantinus lacus 博登湖
Burgus Centenarium 布格薩拉赫
Caelius Mons或Mons Caelius 伊勒河畔凱爾明茨
Cambodunum或Cambidunum 肯普滕 Ilaraus, Hilara 以勒河
Casillacum或Cassiliacum 可能是梅明根或其今天的一市區
Castra Augusta 蓋瑟爾赫靈
Castra Regina和Reginum 雷根斯堡 Danuvius 多瑙河
Celeusum 普弗靈
Clunia 費爾德基希
Constantia 康斯坦茨
Cunus Aureus 施普呂根山口
Curia 庫爾
Dormitium 納瑟萊特市區之一
Esco (位於韋爾塔赫河畔某處)
Foetes 瓦德納
Foetus或Fauces 菲森
Forum Tiberii ??
Germanicum 克興
Guntia、Gontia(e)或Contia 金茨堡 Guntia 金茨河
Iciniacum 泰倫霍芬
Inutrum 瑙德斯
Iovisara ?? Isarus或Isara 伊薩爾河
Isinisca, Isunisca ??
Lapidaria 安德爾
Magia 邁恩費爾德
Matreium 布倫納山口馬特賴
Navoae 埃根塔爾
Parrodunum 布格海姆
Parthanum或Partanum 帕滕基興
Petrenses 多瑙河畔菲爾斯霍芬
Phoebiana 勞英根市區之一
Pinianis 貢德雷明根
Pons Aeni或Ad Aenum 普法芬霍芬
Pons Drusi 博爾扎諾附近一驛站
Pontes Tesseni ??
Quintanis 金青
Rapae 施瓦布明興 Rhenus 萊茵河
Rostrum Nemaviae 蒂克海姆
Sablonetum 埃林根
Scarbia 沙爾尼茨
vicus Scuttarensis 納森費爾斯
Sorviodorum 施特勞賓
Subsavione 基烏薩
Submuntorium、Submontorium或Sum(m)untorium 梅爾廷根
Tasgetium 埃申茨
Teriolae或Teriolis 齊爾 Ticinus 提契諾河
Umiste 伊姆斯特
Urusa 賴斯廷
Vallatum 曼興
Veldidena或Vetonina 因斯布魯克市區之一
Vemania 位於今阿爾高地區伊斯尼境內
Venaxamodurum 多瑙河畔諾伊堡
Viana 可能是梅明根或其一市區
Vimana 阿爾高地區伊斯尼 Virda或Virdo 韋爾塔赫河
Vipitenum 維皮泰諾

許多河流的名稱源於凱爾特語訥德林根所在的撞擊坑被稱為訥德林根里斯,其中的「里斯」就源於雷蒂亞。

上面的羅馬地名源於遺留下來的文獻(文學作品、波伊庭格地圖、《安多寧的旅程》、《百官志》和羅馬里程碑),其中的地名很少是用主格的格式遺留下來的,而往往是以方位格(位於某某處)、賓格(去往某某處)或者離格(來自某某處)的格式遺留下來的。從這些引導出主格並不容易,假如一個地名的詞源不明的話有時甚至不可能[47]

書籍

編輯
  • Rudolf Degen: Die raetischen Provinzen des römischen Imperiums. 發表在: Historisch-antiquarische Gesellschaft von Graubünden (編輯): Beiträge zur Raetia Romana. Voraussetzungen und Folgen der Eingliederung Rätiens ins römische Reich. Terra Grischuna, 庫爾1987年, ISBN 3-908133-37-8 1–43頁
  • Richard Heuberger: Rätien im Altertum und Frühmittelalter. Forschungen und Darstellungen. 第1卷. Wagner, 因斯布魯克1932年. (Schlern-Schriften 第20卷; Neudrucke Scientia, 阿倫1971年和1981年)
  • Reinhold Kaiser: Churrätien im frühen Mittelalter. Ende 5. bis Mitte 10. Jahrhundert. 第2版. Schwabe, 巴塞爾2008年
  • Andreas Kakoschke: Die Personennamen in der römischen Provinz Rätien. Olms, 希爾德斯海姆2009年
  • Gerhard Rasch: Antike geographische Namen nördlich der Alpen. de Gruyter, 柏林2005年. ISBN 3-11-017832-X (1950年在海德堡作為博士論文發表,含有非常詳細的來源註釋)
  • Franz Schön: Der Beginn der römischen Herrschaft in Rätien. 錫格馬林根1986年 ISBN 3-7995-4079-2
  • Felix Staehelin: Die Schweiz in Römischer Zeit. 第3版. Schwabe, 巴塞爾1948年
  • Gerold Walser: Die römischen Straßen und Meilensteine in Raetien. 維滕堡州立博物館,斯圖加特1983年

外部連結

編輯

地理: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imperiumroman.com. [2021-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25). 
  2. ^ Handbuch der Schweizer Geschichte 第1卷。蘇黎世 1972年,68頁。同時也可參考Richard Heuberger的論文:Die Westgrenze Rätiens,發表於Praehistorische Zeitschrift XXXIV, 第5卷, 1949/50年, 47–57頁 (PDF;4,25 MB)
  3. ^ Handbuch der Schweizer Geschichte 第1卷68頁
  4. ^ 4.0 4.1 4.2 斯特拉波《地理》IV, 6, 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 ^ 5.0 5.1 5.2 蒂罗尔历史:Via Claudia Augusta. [2021-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6. ^ Atlas Antiquus中的Venostae
  7. ^ 參見Atlas Antiquus
  8. ^ Atlas Antiquus
  9. ^ 9.0 9.1 賀拉斯 Carm. IV, 1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0. ^ 理查德·豪伊貝爾格在Zeitschrift des Deutschen Alpenvereins(1939年慕尼黑186-193頁)上發表的文章Die Räter里詳細引用古典時期文獻來探討Rhaitoi、Raeti和Rhaeti的應用:homepage.univie.ac.a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DF; 5,89 MB).
  11. ^ 11.0 11.1 蒂罗尔历史:罗马入侵. [2021-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1). 
  12. ^ 斯特拉波《地理學》VII, 1, 5 – 相應語句
  13. ^ Gerhard Weber: Gerhard Weber (總編): Cambodunum – Kempten. Erste Hauptstadt der römischen Provinz Raetien? von Zabern出版社,美因茨,2000年,43頁;Wolfgang Czysz收集在《Die Römer in Bayern》,1995年,200頁;Tilmann Bechert: Die Provinzen des Römischen Reiches. Einführung und Überblick. Philipp von Zabern,美因茨1999年 ISBN 3-8053-2399-9, 152頁
  14. ^ Mackensen 1995年,100–106頁,1999年,223–228頁
  15. ^ Kaiser, Churrätien im Frühen Mittelalter,16頁
  16. ^ Georg Löhlein: Die Alpen- und Italienpolitik der Merowinger im 6. Jahrhundert. 埃爾朗根1935年,21頁
  17. ^ Richard Heuberger: "Raetia prima und Raetia secunda". 收藏在: Klio 24 (1931年), 348–366頁
  18. ^ Thomas Fischer: Spätzeit und Ende, in: Wolfgang Czycz, Karlheinz Dietz, Thomas Fischer, Hans-Jörg Kellner: Die Römer in Bayern, Theiss, 斯圖加特1995年, 358–404頁。Rudolf Degen: Die raetischen Provinzen 31頁對這個界線表示懷疑
  19. ^ Reinhold Kaiser: "Churrätien und der Vinschgau im frühen Mittelalter". 收集在: Der Schlern 73 (1999年), 675–690頁
  20. ^ 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 XVII 6,1.
  21. ^ Fischer 1990a, Moosbauer 1997年
  22. ^ 狄奧多西法典 11,19,4 (398年5月24日).
  23. ^ 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 XXVIII 2,1.
  24. ^ ND occ.XI 30
  25. ^ Mackensen 1994b, 505–513頁, 同樣 1999年, 234–238頁
  26. ^ Ambrosius epist. XVIII 21; XXIV 8.
  27. ^ Kat.152e, Keller 1986.
  28. ^ D. Woods: The early career of the mag. equ. Jacobus. 收集在: Classical Quarterly. 第41卷, 1991年, 571–574頁
  29. ^ Karlheinz Dietz: Regensburg zur Römerzeit. 1979年
  30. ^ Sidonius carm. VII 233; Hydatius chronica XCIII; XCV, Ralf Scharf 1994年
  31. ^ Ralf Scharf: Der Iuthungenfeldzug des Aetius. Eine Neuinterpretation einer christlichen Grabinschrift aus Augsburg. 收集在: Tyche. 第9卷, 1994年, 139–145頁
  32. ^ Henning Börm: Westrom. Von Honorius bis Justinian. Kohlhammer, 斯圖加特2013年
  33. ^ Heuberger, Rätien, 122頁
  34. ^ Thomas Fischer: Spätzeit und Ende,409頁;Von den Römern zu den Bajuwaren. Das Alpenvorland im 5. Jahrhundert. 收集在: Wolfgang Czycz, Karlheinz Dietz, Thomas Fischer, Hans-Jörg Kellner (編輯): Die Römer in Bayern. 論文, 斯圖加特1995年, 358–404頁以及405–411頁
  35. ^ Wolfgang Czysz: Gontia – Günzburg in der Römerzeit. Likias-Verlag, Friedberg 2002年, ISBN 3-9807628-2-3, 222頁
  36. ^ 烏爾姆博物館(編輯):Römer an Donau und Iller – Neue Forschungen und Funde.展覽和書籍,Jan Thorbecke Verlag, Sigmaringen 1996年, ISBN 3-7995-0410-9, 150頁;圖151
  37. ^ Thomas Fischer, Erika Riedmeier Fischer: Der römische Limes in Bayern. Verlag Friedrich Pustet, 雷根斯堡2008年, ISBN 978-3-7917-2120-0, 45頁
  38. ^ Thomas Fischer, Erika Riedmeier Fischer: Der römische Limes in Bayern. Verlag Friedrich Pustet, 雷根斯堡2008年, ISBN 978-3-7917-2120-0, 203頁
  39. ^ Qua consuetudine desinente [sc. publicis stipendiis] simul militares turmae sunt deletae cum limite […](《聖塞味利傳》,第20章第1節)
  40. ^ Thomas Fischer, Erika Riedmeier Fischer: Der römische Limes in Bayern. Verlag Friedrich Pustet, 雷根斯堡2008年, ISBN 978-3-7917-2120-0, 194–196頁
  41. ^ Thomas Fischer, Erika Riedmeier Fischer: Der römische Limes in Bayern. Verlag Friedrich Pustet, 雷根斯堡2008年, ISBN 978-3-7917-2120-0, 45–46頁
  42. ^ 第44章第7節
  43. ^ Thomas Fischer und Konrad Spindler: Das römische Grenzkastell Abusina-Eining. Theiss, 斯圖加特1984年. (Führer zu archäologischen Denkmälern in Bayern: Niederbayern 1), ISBN 3-8062-0390-3. 100頁
  44. ^ 《聖塞味利傳》第22章第2節
  45. ^ Julius Cramer: Die Geschichte der Alamannen als Gaugeschichte. 1899年, 220頁
  46. ^ Pankraz Fried:[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7. ^ Gerhard Rasch: Antike geographische Namen nördlich der Alpen. de Gruyter, 柏林2005年 ISBN 3-11-017832-X

延伸閱讀

編輯
  • PC von Planta, Das alte Rätien (Berlin, 1872)
  • T Mommsen in Corpus Inscriptionum Latinarum, iii. p. 706
  • Joachim Marquardt, Römische Staatsverwaltung, 1. (2nd ed., 1881) p. 288
  • Ludwig Steub, Ueber die Urbewohner Rätiens und ihren Zusammenhang mit den Etruskern (Munich, 1843)
  • Julius Jung, Römer und Romanen in den Donauländern (Innsbruck, 1877)
  • William Smith's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Geography (1873)
  • T Mommsen, The Roman Provinces (English translation, 1886), i. pp. 16, 161, 196
  • Mary B Peaks, The General Civil and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of Noricum and Raetia (Chicago, 1907).

47°22′N 8°34′E / 47.36°N 8.56°E / 47.36; 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