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龍屬

偷蛋龙科的一属恐龙

南康龍屬名Nankangia)是近頜龍科偷蛋龍類恐龍滅絕的一個,化石在中國東南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縣晚白堊世時期的南雄組英語Nanxiong Formation發現,屬下含有單一物種江西南康龍Nankangia jiangxiensis)。南康龍與至少四種其它近頜龍科共享棲地,包括一種未命名的偷蛋龍科、斑嵴龍贛州龍江西龍。南康龍較短的齒骨和不向下彎曲的下頜表明它更有可能是一種食草動物而非食肉動物,食物包括樹葉和種子。[1]

南康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72–66 Ma
下頜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偷蛋龍科 Oviraptoridae
屬: 南康龍屬 Nankangia
et al., 2013
模式種
江西南康龍
Nankangia jiangxiensis

et al., 2013

發現

編輯
 
肩胛喙骨

南康龍由呂君昌、Yi Laiping、Zhong Hui和Wei Xuefang於2013年首次敘述,模式種是江西南康龍(Nankangia jiangxiensis)。屬名取自化石發現地南康縣種名取自模式產地所在的江西省。[1]

 
復原圖

該屬僅所知於正模標本GMNH F10003,包括部分下頜顱後骨骼英語postcrania,現保存於江西省贛州市贛州自然歷史博物館英語Ganzhou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顱後材料包括五節不完整的背椎、一節半的骶椎、九節完整尾椎和兩節部分尾椎、兩個肩胛喙骨英語scapulocoracoid、一個不完整的叉骨、一個幾乎完整的右肱骨、完整的右髂骨和大部分完整的左髂骨、完整的右恥骨和大部分完整的左恥骨、完整的右坐骨和大部分完整的左坐骨、兩根股骨、右脛骨以及一些背肋[1]

該標本由當地農民於2010年在贛州市南康縣的龍陵附近發現並捐贈給贛州自然歷史博物館,收集於南雄組,化石時期可能為晚白堊世馬斯特里赫特階[1]

敘述

編輯
 
脊柱

根據化石上所存在的自衍徵,南康龍有別於其他所有偷蛋龍類。背椎橫突(transverse process)基部附近的腹面上有兩個下副突板窩(infradiapophyseal fossa)。骶骨具有縫隙狀氣腔英語Skeletal pneumaticity。在前段尾椎上,神經棘的橫向寬度大於背腹寬度,形成一個中央有褶皺的大型後窩(posterior fossa)。椎骨橫突基部的前表面上具有大型下前關節突板窩(infraprezygapophyseal fossa),腹面上具有下後關節突板窩(infradiapophyseal fossa)。[1]

股骨脛骨長度大致相同,股骨頸以大約90°的角度向背內側延伸。髂骨的高長比相對較小(0.36),比豫龍可汗龍的股骨還要短。南康龍的髂骨形態獨特,與縴手龍瑞欽龍河源龍始興龍相似,與洛陽龍明顯不同。由於南康龍化石與內蒙古烏梁素海組英語Wulansuhai Formation烏拉特龍之間缺乏保存完好的對應骨骼,因此呂君昌等人(2013)未能對其進行區分。[1]

 
骨盆

南康龍的下頜末端並沒有向下彎曲,類似近頜龍科切齒龍、洛陽龍和贛州龍。與洛陽龍的V形下頜不同,南康龍等偷蛋龍科的下頜骨呈U形。雖然南康龍的下頜類似江西龍,但南康龍肱骨內緣內側彎曲程度遠高於江西龍。根據其系統發育位置,南康龍顯示了其它五種可能的自衍征,包括向前突出的肩峰英語acromion、分離的前轉子和大轉子、恥骨柄的背腹延伸程度深於坐骨柄以及缺少下彎的齒骨骨聯合。後一特徵與同時代的贛州龍和江西龍相同,表明三者主要以植食為食,而斑嵴龍和另一種來自同一地層的未命名的偷蛋龍類更可能是食肉動物,因為兩者的下頜向下彎曲。[1]

種系發生學

編輯
 
腿骨

呂君昌等人(2013)利用與豫龍敘述一起發佈的數據矩陣而探索了南康龍的系統發育位置,獲得的拓撲結構除「雌駝龍亞科」、偷蛋龍偷蛋龍亞科的其餘部分之間的一個多分支英語polytomy以外皆得到解決。呂君昌等人(2013)認為南康龍可能與巨盜龍和縴手龍形成分支,因此沒有將前兩個分類群包括在偷蛋龍科中,儘管這一點沒有得到系統發育分析的支持。[1]但是偷蛋龍科目前被定義為一個干群,不包括近頜龍科,但包括偷蛋龍。[2][3]呂君昌等人(2013)沒有提出另一個定義。以下分支圖顯示了該分析中南康龍的系統發育位置,該演化支姐妹群被錯誤地標為偷蛋龍科。[1]

偷蛋龍下目 Oviraptorosauria 

切齒龍 Incisivosaurus

尾羽龍 Caudipteryx

擬鳥龍 Avimimus

縴手龍 Chirostenotes

巨盜龍 Gigantoraptor

南康龍 Nankangia

偷蛋龍科 Oviraptoridae

豫龍 Yulong

偷蛋龍 Oviraptor

瑞欽龍 Rinchenia

葬火龍 Citipati

葬火龍未定種

雌駝龍亞科 "Ingeniinae"

可汗龍 Khaan

竊螺龍 Conchoraptor

曲劍龍 Machairasaurus

雌駝龍 Ajancingenia

河源龍 Heyuannia

耐梅蓋特母龍 Nemegtomaia

呂君昌2017年的系統發育分析將其視為一種接近豫龍天青石龍偷蛋龍科[4]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Lü, J.; Yi, L.; Zhong, H.; Wei, X. Dodson, Peter , 編. A New Oviraptorosaur (Dinosauria: Oviraptorosaur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Southern China and Its Paleoecological Implications. PLoS ONE. 2013, 8 (11): e80557. Bibcode:2013PLoSO...880557L. PMC 3842309 . PMID 24312233. doi:10.1371/journal.pone.0080557. 
  2. ^ Mortimer, Michael: The Theropod Database: Oviraptorida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013-NOV-29.
  3. ^ Lü, J.; Currie, P. J.; Xu, L.; Zhang, X.; Pu, H.; Jia, S. Chicken-sized oviraptorid dinosaurs from central China and their ontogenetic implications. Naturwissenschaften. 2013, 100 (2): 165–175. Bibcode:2013NW....100..165L. PMID 23314810. doi:10.1007/s00114-012-1007-0. 
  4. ^ Lü, J.; Li, G; Kundrát, M.; Lee, Y.; Zhenyuan, S.; Yoshitsugu, K.; Caizhi, S.; Fangfang, T.; Hanfeng, L. High diversity of the Ganzhou Oviraptorid Fauna increased by a new "cassowary-like" crested speci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1): 6393. Bibcode:2017NatSR...7.6393L. PMC 5532250 . PMID 28751667. doi:10.1038/s41598-017-05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