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劍龍屬

(重定向自曲劍龍

曲劍龍屬學名Machairasaurus)是獸腳亞目偷蛋龍科恐龍的一,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東亞。曲劍龍的指爪狹窄、稍微彎曲,這也成為牠們的學名來源。曲劍龍的手指、指爪比例不同於其他偷蛋龍類,研究人員據此提出假設,偷蛋龍類恐龍可能主要以植物為食,而原始偷蛋龍類的指爪主要用來將樹枝拉低,後期偷蛋龍類的指爪主要用來挖掘樹根[1]

曲剑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堊紀,坎帕階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偷蛋龍科 Oviraptoridae
亚科: 河源龙亚科 Heyunanniinae
属: 曲剑龙属 Machairasaurus
Longrich, Currie & Dong, 2010
模式種
細爪曲劍龍
Machairasaurus leptonychus

Longrich, Currie & Dong, 2010

發現與命名

编辑
 

在1988年到1990年間,一個中國與加拿大的聯合挖掘團隊前往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進行挖掘工作,由菲力·柯爾(Philip J. Currie)發現數個偷蛋龍類的身體骨骼。在2010年,菲力·柯爾、董枝明尼可拉斯·郎里奇(Nicholas R. Longrich)將其中兩個身體骨骼命名為新屬,模式種細爪曲劍龍Machairasaurus leptonychus)。屬名中的「Makhaira」是希臘羅馬時代的一種厚背且微彎曲的短劍;種名在古希臘文意為「修長的指爪」,屬名、種名都意指這種恐龍的指爪形狀[1]

正模標本(編號IVPP V15979)是一個部分左前肢、兩個腕骨、完整的左手掌、以及數塊零碎的腳掌骨頭。副模標本(編號IVPP V15980)則是一個非常零碎的身體骨骼,包含:尾椎人字形骨肋骨掌骨、以及第二與第四蹠骨的碎片[1]。兩個化石都發現於中國的巴音滿都呼組(Bayan Mandahu Formation)地層,地質年代約8000萬年前,相當於坎潘階早期[1]。根據之前在巴音滿達呼發現的數種未命名偷蛋龍科化石,巴音滿達呼的恐龍組合與蒙古國牙道黑達組(Djadokhta Formation)有很大的不同,顯示相鄰的巴音滿達呼組、牙道黑達組是在不同年代形成的[1]

近年在蒙古發現五個偷蛋龍科恐龍化石、一個蛋巢,其中一個雌性個體(編號 IVPP V9608)被發現正在恐龍蛋附近產卵,這些化石被歸類為偷蛋龍科的分類不明屬,可能屬於曲劍龍[2]

體徵

编辑

曲劍龍是種小型、二足獸腳類恐龍,身長被估計約1.5公尺。菲力·柯爾等人只列出一個自衍徵,曲劍龍的指爪非常延長,側面呈短彎刀狀,指爪的長度是指爪關節寬度的四倍[1]

曲劍龍的其他特徵包含:屈肌結節縮小、倒數第二指骨與前一節指骨的長度幾乎相同、手指短而粗壯曲劍龍的手掌有三指,第一指爪較為粗大、基部寬,第二指爪較窄、較長,而第三指爪是最小的。曲劍龍的掌骨數量為2-3-4-0-0[1]

菲力·柯爾等人發現,曲劍龍的手指、指爪比例不同於其他偷蛋龍類,顯示牠們手掌不是主要用來捕抓獵物。這群研究人員推測,偷蛋龍類可能主要以植物為食。曲劍龍的長指爪,顯示原始偷蛋龍類可能會用長指爪將樹枝拉低,以協助進食;而後期偷蛋龍類的指爪較為彎曲、厚重,可能用來挖掘土壤中的樹根[1]

分類

编辑

菲力·柯爾等人命名曲劍龍時,根據親緣分支分類法,將曲劍龍歸類於偷蛋龍科雌駝龍亞科,雌駝龍亞科是一個範圍小型的演化支,包含:雌駝龍河源龍竊螺龍可汗龍耐梅蓋特母龍[1]。2012年的另一份研究則發現,曲劍龍比可汗龍、竊螺龍還要衍化,但比雌駝龍、耐梅蓋特母龍、河源龍還要原始[2]

以下演化樹來自於2012年的蒙古偷蛋龍科標本研究[2]

偷蛋龍科

偷蛋龍亞科(Felinae)

 雌駝龍亞科

 可汗龍Khaan

 

 竊螺龍Conchoraptor

 曲劍龍Machairasaurus

 雌駝龍Ingenia

 耐梅蓋特母龍Nemegtomaia

 河源龍Heyuannia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英文)Nicholas R. Longrich, Philip J. Currie, Dong Zhi-Ming. A new oviraptor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Bayan Mandahu, Inner Mongolia. Palaeontology. 2010, 53 (5): 945–960. doi:10.1111/j.1475-4983.2010.00968.x. 
  2. ^ 2.0 2.1 2.2 (英文)Fanti, F.; Currie, P. J.; Badamgarav, D. (2012). Lalueza-Fox, Carles. ed. "New Specimens of Nemegtomaia from the Baruungoyot and Nemegt Formations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PLoS ONE 7 (2): e31330. doi:10.1371/journal.pone.0031330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