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新邨
黃埔新邨(英語:Whampoa Estate)位於香港九龍紅磡黃埔,鄰近黃埔花園,是香港早期的私人屋苑之一,吸引不少中產階級人士居住,亦有不少日本及韓國駐港工作的家庭租住。分4期發展,共25座大廈,於1976年至1978年期間落成,發展商為和記黃埔和大昌地產為首財團,以「城都地產有限公司」發展本項目 (City & Urban Properties Limited)[1]。
黃埔新邨鄰近有德民街、民泰街、紅磡道等。專線小巴6A線(黃埔新邨至尖沙咀廣東道)以該地為總站,此外,還有多條巴士線途經此區。
歷史
編輯黃埔新邨土地原為黃埔船塢一部份,1970年代初期被重新發展。由於屋苑在當區是最早期發展的項目,而黃埔花園尚末落成,所以當年部份單位更可遠眺維多利亞港,更曾為紅磡區內單位售價最昂貴的住宅,直至1985年黃埔花園的出現才有所改變。
大廈名稱
編輯黃埔新邨共有25座大廈,村內的每期大廈都以富(第四期)、貴(第一期)、榮(第三期)、華(第二期)來命名。單位建築面積由450尺至650尺之間。頂層多被機房噪音問題影響。
期數 | 樓宇名稱 | 落成年份 | 平均單位大小/備註 |
---|---|---|---|
第一期 | A座 - 永貴樓 | 1976年 | 各單位面積只有520尺和620尺的單位 1、4、5和8的單位:620尺;2、3、6和7的單位:520尺 |
B座 - 遠貴樓 | |||
C座 - 安貴樓 | |||
D座 - 樂貴樓 | |||
E座 - 佳貴樓 | |||
第二期 | F座 - 永華樓 | 1977年 | 各單位面積只有520尺和620尺的單位 1、4、5和8的單位:620尺;2、3、6和7的單位:520尺 |
G座 - 遠華樓 | |||
H座 - 安華樓 | |||
I座 - 樂華樓 | |||
第三期 | J座 - 永榮樓 | 1977年 | 各單位面積只有550尺的單位 當中除了J座(永榮樓)和M座(樂榮樓)的第四個單位有較小的520尺面積 |
K座 - 遠榮樓 | |||
L座 - 安榮樓 | |||
M座 - 樂榮樓 | |||
N座 - 佳榮樓 | |||
P座 - 景榮樓 | |||
Q座 - 可榮樓 | |||
第四期 | R座 - 永富樓 | 1977年 | 各單位面積只有的450尺和650尺的單位 全村最大和最小的單位都在這一期(2、3、6和5的單位:450尺;1和4的單位:650尺) |
S座 - 遠富樓 | |||
T座 - 安富樓 | |||
U座 - 樂富樓 | |||
V座 - 佳富樓 | |||
W座 - 景富樓 | |||
X座 - 可富樓 | |||
Y座 - 祈富樓 | |||
Z座 - 嘉富樓 |
商舖
編輯黃埔新邨內有不少街舖,也有小型商場(紅磡商場,由前紅磡戲院改建而成、曾由大型酒樓分拆而成的繽紛購物城,及黃埔108商場)。區內有不少食肆,吸引各區顧客前來光顧。
交通
編輯交通路線列表 | |||||||||||||||||||||||||||||||||||||||||||||||||||||||||||||||||||||||||||
---|---|---|---|---|---|---|---|---|---|---|---|---|---|---|---|---|---|---|---|---|---|---|---|---|---|---|---|---|---|---|---|---|---|---|---|---|---|---|---|---|---|---|---|---|---|---|---|---|---|---|---|---|---|---|---|---|---|---|---|---|---|---|---|---|---|---|---|---|---|---|---|---|---|---|---|
九龍新界巴士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
對黃埔新邨的誤解
編輯黃埔新邨第二期(「華」字樓)的中間,有一幢樓高16層,以8個392呎至420呎的雙人小單位為主的住宅大廈名作「德民大廈」,由於四周皆是黃埔新邨14至15層高的住宅大廈,所以不少人都把德民大廈誤解成黃埔新邨的範圍,說成是黃埔新邨的一部份。但其實德民大廈的用地在當年未由城都發展有限公司買入,所以德民大廈原有的地皮於1970年代後期一直空著未發展,直至1980年代初由德民大廈的地產發展商大昌集團買入,1984年1月才落成。所以,德民大廈只是一幢單幢洋樓,不是黃埔新邨的第五期發展區。
鄰近住宅
編輯資料來源
編輯- ^ THE INCORPORATED OWNERS OF PHASE ONE WHAMPOA ESTATE VS EXCEL LINKER INVESTMENT LTD T/A EAST GARDEN SEAFOOD RESTAURANT, 365/2004 LDBM , 10 (HKLdT 200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