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龙属

偷蛋龙科的一属恐龙
(重定向自南康龙

南康龙属名Nankangia)是近颌龙科偷蛋龙类恐龙灭绝的一个,化石在中国东南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县晚白垩世时期的南雄组英语Nanxiong Formation发现,属下含有单一物种江西南康龙Nankangia jiangxiensis)。南康龙与至少四种其它近颌龙科共享栖地,包括一种未命名的偷蛋龙科、斑嵴龙赣州龙江西龙。南康龙较短的齿骨和不向下弯曲的下颌表明它更有可能是一种食草动物而非食肉动物,食物包括树叶和种子。[1]

南康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晚期,72–66 Ma
下颌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偷蛋龍科 Oviraptoridae
属: 南康龙属 Nankangia
et al., 2013
模式種
江西南康龙
Nankangia jiangxiensis

et al., 2013

发现

编辑
 
肩胛喙骨

南康龙由吕君昌、Yi Laiping、Zhong Hui和Wei Xuefang于2013年首次叙述,模式种是江西南康龙(Nankangia jiangxiensis)。属名取自化石发现地南康县种名取自模式产地所在的江西省。[1]

 
复原图

该属仅所知于正模标本GMNH F10003,包括部分下颌颅后骨骼英语postcrania,现保存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州自然历史博物馆英语Ganzhou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颅后材料包括五节不完整的背椎、一节半的骶椎、九节完整尾椎和两节部分尾椎、两个肩胛喙骨英语scapulocoracoid、一个不完整的叉骨、一个几乎完整的右肱骨、完整的右髂骨和大部分完整的左髂骨、完整的右耻骨和大部分完整的左耻骨、完整的右坐骨和大部分完整的左坐骨、两根股骨、右胫骨以及一些背肋[1]

该标本由当地农民于2010年在赣州市南康县的龙陵附近发现并捐赠给赣州自然历史博物馆,收集于南雄组,化石时期可能为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1]

叙述

编辑
 
脊柱

根据化石上所存在的自衍徵,南康龙有别于其他所有偷蛋龙类。背椎横突(transverse process)基部附近的腹面上有两个下副突板窝(infradiapophyseal fossa)。骶骨具有缝隙状气腔英语Skeletal pneumaticity。在前段尾椎上,神经棘的横向宽度大于背腹宽度,形成一个中央有褶皱的大型后窝(posterior fossa)。椎骨横突基部的前表面上具有大型下前关节突板窝(infraprezygapophyseal fossa),腹面上具有下后关节突板窝(infradiapophyseal fossa)。[1]

股骨胫骨长度大致相同,股骨颈以大约90°的角度向背内侧延伸。髂骨的高长比相对较小(0.36),比豫龙可汗龙的股骨还要短。南康龙的髂骨形态独特,与纤手龙瑞钦龙河源龙始兴龙相似,与洛阳龙明显不同。由于南康龙化石与内蒙古乌梁素海组英语Wulansuhai Formation乌拉特龙之间缺乏保存完好的对应骨骼,因此吕君昌等人(2013)未能对其进行区分。[1]

 
骨盆

南康龙的下颌末端并没有向下弯曲,类似近颌龙科切齿龙、洛阳龙和赣州龙。与洛阳龙的V形下颌不同,南康龙等偷蛋龙科的下颌骨呈U形。虽然南康龙的下颌类似江西龙,但南康龙肱骨内缘内侧弯曲程度远高于江西龙。根据其系统发育位置,南康龙显示了其它五种可能的自衍征,包括向前突出的肩峰英语acromion、分离的前转子和大转子、耻骨柄的背腹延伸程度深于坐骨柄以及缺少下弯的齿骨骨联合。后一特征与同时代的赣州龙和江西龙相同,表明三者主要以植食为食,而斑嵴龙和另一种来自同一地层的未命名的偷蛋龙类更可能是食肉动物,因为两者的下颌向下弯曲。[1]

种系发生学

编辑
 
腿骨

吕君昌等人(2013)利用与豫龙叙述一起发布的数据矩阵而探索了南康龙的系统发育位置,获得的拓扑结构除“雌驼龙亚科”、偷蛋龙偷蛋龙亚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一个多分支英语polytomy以外皆得到解决。吕君昌等人(2013)认为南康龙可能与巨盗龙和纤手龙形成分支,因此没有将前两个分类群包括在偷蛋龙科中,尽管这一点没有得到系统发育分析的支持。[1]但是偷蛋龙科目前被定义为一个干群,不包括近颌龙科,但包括偷蛋龙。[2][3]吕君昌等人(2013)没有提出另一个定义。以下分支图显示了该分析中南康龙的系统发育位置,该演化支姐妹群被错误地标为偷蛋龙科。[1]

偷蛋龙下目 Oviraptorosauria 

切齿龙 Incisivosaurus

尾羽龙 Caudipteryx

拟鸟龙 Avimimus

纤手龙 Chirostenotes

巨盗龙 Gigantoraptor

南康龙 Nankangia

偷蛋龙科 Oviraptoridae

豫龙 Yulong

偷蛋龙 Oviraptor

瑞钦龙 Rinchenia

葬火龙 Citipati

葬火龙未定种

雌驼龙亚科 "Ingeniinae"

可汗龙 Khaan

窃螺龙 Conchoraptor

曲剑龙 Machairasaurus

雌驼龙 Ajancingenia

河源龙 Heyuannia

耐梅盖特母龙 Nemegtomaia

吕君昌2017年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其视为一种接近豫龙天青石龙偷蛋龙科[4]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Lü, J.; Yi, L.; Zhong, H.; Wei, X. Dodson, Peter , 编. A New Oviraptorosaur (Dinosauria: Oviraptorosaur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Southern China and Its Paleoecological Implications. PLoS ONE. 2013, 8 (11): e80557. Bibcode:2013PLoSO...880557L. PMC 3842309 . PMID 24312233. doi:10.1371/journal.pone.0080557. 
  2. ^ Mortimer, Michael: The Theropod Database: Oviraptorida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013-NOV-29.
  3. ^ Lü, J.; Currie, P. J.; Xu, L.; Zhang, X.; Pu, H.; Jia, S. Chicken-sized oviraptorid dinosaurs from central China and their ontogenetic implications. Naturwissenschaften. 2013, 100 (2): 165–175. Bibcode:2013NW....100..165L. PMID 23314810. doi:10.1007/s00114-012-1007-0. 
  4. ^ Lü, J.; Li, G; Kundrát, M.; Lee, Y.; Zhenyuan, S.; Yoshitsugu, K.; Caizhi, S.; Fangfang, T.; Hanfeng, L. High diversity of the Ganzhou Oviraptorid Fauna increased by a new "cassowary-like" crested speci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1): 6393. Bibcode:2017NatSR...7.6393L. PMC 5532250 . PMID 28751667. doi:10.1038/s41598-017-05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