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世巨星
《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是作曲家安德魯·洛伊·韋伯和作詞人蒂姆·賴斯繼《孤海浮燈》(The Like of Us)和《約瑟的神奇彩衣》之後一起合作的第三部音樂劇,也是他們攜手獲得空前成功的第一部音樂劇。
萬世巨星 | |
---|---|
Jesus Christ Superstar | |
音樂 | 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
歌詞 | 蒂姆·賴斯 |
演出 | 1970 概念專輯 1971 百老匯 1972 西區 1977 百老匯 1996 西區 2000 百老匯 2002 北弗農 2012 百老匯 2012 英國巡演 2016 攝政公園露天演出 |
全作品以搖滾音樂劇的方式呈現。本劇從十二門徒中的猶大視角出發,以現代的觀點來增添描寫猶大對耶穌的憂慮以及失望,以音樂及歌曲來刻畫耶穌與猶大間的愛恨情仇。
歷史背景
編輯《萬世巨星》講述的內容是主耶穌在世上最後七天的事。一般稱為基督受難史,以受難史為內容創作的聲樂作品稱為受難曲。受難曲的演唱在歐洲早已始於文藝復興時期,而巴洛克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兩部受難曲《馬太受難曲》和《約翰受難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萬世巨星》之前,更有另一部由史蒂芬·施沃茨以相近內容創作的音樂劇《福音》。
劇情概要
編輯第一幕
編輯十二使徒之一的加略人猶大認為耶穌正漸漸變得無法掌控他的追隨者,擔憂他們可能被羅馬帝國視為威脅而遭到嚴厲鎮壓。(《Heaven On Their Minds》)
其他使徒在晚餐時不斷向耶穌詢問進入耶路撒冷的計劃,但耶穌告訴他們不必擔心。與此同時,抹大拉的馬利亞試圖幫助耶穌放鬆。猶大警告耶穌要遠離馬利亞,因為這與他的教義不一致,別人也可能抓住這一把柄來對付他。然而耶穌斥責猶大,稱除非自己沒有罪,否則不應當評判別人。然後耶穌責備使徒,抱怨沒有一個人真正關心他。(《What's the Buzz/Strange Thing Mystifying》)
馬利亞在給耶穌塗抹聖油的時候安慰他。猶大對此非常生氣,認為他們花在聖油上的錢都應該用來幫助窮人。而耶穌認為他們沒有能力去終結貧困,應該珍惜當下所擁有的安寧。(《Everything's Alright》)
與此同時,以色列的大祭司該亞法召集了法利賽人和其他祭司。和猶大一樣,他們也擔心羅馬會將耶穌的追隨者們視為威脅而嚴厲鎮壓他們,這樣一來許多無辜的猶太人可能會受牽連。因此,該亞法得出結論,為了更大的利益,耶穌必須被處決。(《This Jesus Must Die》) 當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們興高采烈地抵達耶路撒冷時,他們遇到了該亞法,後者要求驅散信眾;相反,耶穌則向信眾們問好。(《Hosanna》) 奮銳黨的西門提議耶穌應當帶領他的狂熱信徒與羅馬作戰,並奪取權力。(《Simon Zealotes》) 耶穌拒絕了這一點,指責他的追隨者都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力量」。(《Poor Jerusalem》)
猶太總督本丟·彼拉多做了一個夢,夢中他遇到了一個加利利人,並因為此人死於暴徒之手而受到指責。(《Pilate's Dream》) 同時,耶穌到達了聖殿,卻發現這裡已經成為了市場。耶穌感到氣憤,並把所有人都趕了出去。這時,一群麻風病人走了出來,請求耶穌醫治他們。麻風病人的人數不斷增加,把耶穌層層包圍。而耶穌最終拒絕了他們。(《The Temple》) 抹大拉的馬利亞唱著歌,使驚恐的耶穌入睡。(《Everything's Alright (Reprise)》) 當他睡覺時,馬利亞承認自己愛上了耶穌,這讓她感到害怕。(《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
猶大的內心矛盾重重。他找到法利賽人,提議幫助他們逮捕耶穌,因為他相信耶穌已經無法掌控這一切,而且認為耶穌本人也會贊成他的行動。為了換取猶大的幫助,法利賽人給了猶大三十枚銀幣。猶大堅決拒絕,但隨後接受了該亞法用這筆錢去幫助窮人的提議。(《Damned for All Time/Blood Money》)
第二幕
編輯耶穌和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門徒們喝的酩酊大醉,幾乎沒有關注耶穌的神色。耶穌說,他們喝的酒可能是他的血液,他們吃的麵包可能是他的身體。耶穌要求門徒們能夠記住他,並預言彼得那天晚上會三次否認他,而門徒中的另一個人會背叛他。猶大馬上承認自己就會那個會背叛耶穌的人,並說他不明白耶穌為什麼對此毫無計劃,最後離開了。(《The Last Supper》)
當耶穌去到客西馬尼花園祈禱時,剩下的門徒都已熟睡。他向上帝表達了對使命是否會成功的懷疑,並憤怒地要求知道他為何應該繼續等待並遭受他可怕的死亡。耶穌並未得到任何回應,他意識到自己無法違抗上帝的旨意,於是向上帝投降。(《Gethsemane (I Only Want to Say)》) 隨後,猶大帶著羅馬士兵來到了這裡,並通過親吻向士兵們指認了耶穌。在將耶穌帶到猶太公會審判前,該亞法和祭司們先把他送到了彼拉多那裡。(《The Arrest》) 與此同時,彼得遇到了三個事件的目擊者,並向每個人否認了自己認識耶穌。馬利亞指出耶穌早已預言了這一點。(《Peter's Denial》)
彼拉多逼問耶穌他是否是猶太人的王,後者回答稱「這是你所說的」(That's what you say)。由於耶穌來自加利利,彼拉多說這不屬於他的管轄範圍,並把他送到了希律王那裡。(《Pilate and Christ》) 浮誇的希律王向耶穌施壓,要求他行神跡來證明自己的神性,但耶穌不予理睬。隨後希律王憤怒地將他送回了彼拉多那裡。(《King Herod's Song》) 抹大拉的馬利亞、彼得和使徒們回憶起他們第一次追隨耶穌的時候iu,並希望他們能回到那充滿希望與安寧的時候。(《Could We Start Again, Please?》)
猶大對耶穌遭遇的殘酷對待感到震驚。他向法利賽人表達了後悔,並擔心自己將永遠被視為叛徒。該亞法和亞那向猶大保證他做了正確的事。猶大把他們給他的三十枚銀幣扔到地板上,然後怒氣沖沖地走了出去。他咒罵上帝操縱他犯下了罪過,然後上吊自殺。(《Judas' Death》)
在耶穌受審時,彼拉多試圖審問耶穌,但被一群嗜血的暴徒攔住,他們要求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彼拉多不安地告訴暴徒們耶穌沒有犯罪,並不該死,但為了滿足暴徒的要求,他將鞭打耶穌。彼拉多懇求耶穌寬恕自己,但後者有氣無力地說這一切都是上帝決定的。三十九鞭後,暴徒們仍然要求處死耶穌。最終,彼拉多勉強同意了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Trial Before Pilate (including The 39 Lashes)》)
在耶穌等待被釘上十字架之時,猶大的靈魂回來了,他質疑耶穌選擇的方式和他降臨人世的時間,以及這是否都是上帝的計劃。(《Superstar》) 耶穌被釘在了十字架上,呻吟著死去了。(《The Crucifixion》) 最後,人們從十字架上取下了耶穌的屍體,並埋葬了他。(《John 19:41》)
本劇特點
編輯當少年蒂姆·賴斯只有15歲,正在一家以信仰為中心的學校求學時,對《聖經》中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加略人猶大的故事已十分感興趣。同時也有了將耶穌的生平從加略人猶大的角度寫出來的構思。
1965年,兩位作者安德魯·洛伊·韋伯和蒂姆·賴斯認識了對方。蒂姆·賴斯和深受其教會音樂家父親(威廉·勞埃德·韋伯)影響的安德魯·洛伊·韋伯很快就明白到他們可以共同創作一些以聖經故事為題材的劇目。第一個被考慮的人物是大衛王。但很快韋伯就接受了蒂姆·賴斯的提議,以加略人猶大的角度來描寫耶穌基督最後7天的事跡。
創作過程
編輯1969年,兩位作者初步計畫了這部音樂劇。正要向經紀人推薦時,卻吃盡了閉門羹:「聖經故事?別想!」 因此,作者不得不暫時放棄原來舞臺表演的想法,而改在1969年推出該劇的單曲(Superstar)錄音唱片。由於銷路十分理想,作者於次年(1970年)推出了全劇的雙唱片錄音。
終於,在1971年,《萬世巨星》第一次登上了百老匯的大舞臺。
版本變遷
編輯時間 | 形式 | 地點 | 描述 | 備註 |
---|---|---|---|---|
1970 | 概念專輯 | 美國 | 首次發行 | 1968年作品創作完成後在倫敦無劇院問津,1969年單曲superstar在美國榮登榜首,次年作為概念專輯發行 |
1971.07 | 演唱會 | Civic Arena | 首次官方演唱會 | 此次於美國賓州匹茲堡舉行的演唱會吸引了超過13,000名觀眾 |
1971.10 | 百老匯音樂劇 | Mark Hellinger Theatre | 百老匯初版 | 此版從1971.10.12演出至1973.06.30,共計711場次 |
1972 | 倫敦西區音樂劇 | 皇宮劇院 | 西區初版 | 此版持續演出了8年,刷新當時英國演出時間最長的音樂劇紀錄 |
1972.02 | 瑞典音樂劇 | 斯堪地那維亞體育館 | 瑞典初版 | 此版在哥德堡的演出僅持續5天,但吸引了74,000名觀眾,創造當時紀錄,該版此後發行了卡司專輯 |
1972.03 | 澳大利亞音樂劇 | Memorial Drive Park | 澳大利亞初版 | 此版從1972.03.16演出至1974.02,最早僅作為清唱劇演出,並在1972.05升級為完整版本並先後登上雪梨Capitol Theatre劇院和墨爾本皇宮劇院劇院 |
1972.06 | 塞爾維亞音樂劇 | Atelje 212 Theatre | 塞爾維亞初版 | 此版由塞爾維亞廣播電視台直接放映 |
1973 | 法國音樂劇 | Théâtre de Chaillot | 法國初版 | 此版因評價不佳僅演出30場次 |
1973 | 愛爾蘭音樂劇 | Gaiety Theatre | 愛爾蘭初版 | |
1973 | 電影 | 美國 | 第一版電影版 | 拍攝於以色列的73電影版取得了當年票房第八的佳績 |
1976 | 美國音樂劇 | 美國 | 首次美國巡演 | 本次巡演從1976年巡演至1980年,其中1977年登上百老匯並成為萬世巨星第一次百老匯復排版 |
1977.11 | 百老匯音樂劇 | Longacre Theatre | 百老匯第一次復排版 | 此版從1977.11.23演出至1978.2.12,共計96場次 |
1981 | 委內瑞拉音樂劇 | 委內瑞拉 | 委內瑞拉初版 | 此版啟用了163名演員,劇語言為英語 |
1982 | 澳大利亞音樂劇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巡演版 | 此版從1982年演出至1984年,巡演地區包括澳大利亞和東南亞 |
1992 | 美國音樂劇 | 北美 | 北美巡演版 | 此版猶大耶穌與73電影版同卡,原計劃巡演三四個月,但因廣受好評延長至5年 |
1994 | 紐西蘭音樂劇 | 紐西蘭 | 紐西蘭初版 | |
1996 | 倫敦西區音樂劇 | Lyceun Theatre | 西區第一次復排版 | 此版獲奧利弗獎最佳復排音樂劇提名,並在西區演出結束後開始了英國巡演,有發行CD碟 |
2000 | 電影 | 英國美國 | 第二版電影版 | 此電影版於00年10月在英國以錄影帶形式、01年3月在美國以VHS和DVD形式發行,於2011年4月登上PBS電視電影Great Performances系列,並獲國際艾美獎 |
2000 | 百老匯音樂劇 | Ford Center fo the Performing Arts | 百老匯第二次復排版 | 此版從2000.04.05演出至2000.09.03,啟用演員161名,獲東尼獎最佳復排音樂劇提名 |
2002 | 美國音樂劇 | 美國 | 第二次美國巡演版 | 此版基於2000百老匯版編排,從2002年演出至2004年飾演猶大的演員去世後停止 |
2004 | 英國音樂劇 | 英國 | 英國巡演版 | 此版巡演為期一年,其中耶穌飾演者與2000電影版和百老匯版同卡 |
2004 | 智利音樂劇 | 聖地牙哥 | 智利初版 | 此版為重金屬編曲 |
2005 | 北歐音樂劇 | 北歐 | 北歐巡演版 | 此版主要卡司分別來自英美法澳,其中希律王飾演者為2000電影版猶大飾演者 |
2006 | 美國音樂劇 | 美國 | 第三次美國巡演版 | 此版巡演期為五年 |
2011 | 加拿大音樂劇 | 北美 | 北美巡演版 | 此版最初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演出,隨後移至美國加州聖地牙哥,並在次年登上百老匯 |
2012 | 百老匯音樂劇 | Neil Simon Theatre | 百老匯第三次復排版 | 此版演出共計116場次,獲東尼獎最佳復排音樂劇和最佳導演兩項提名 |
2012.09 | 英國音樂劇 | The O2 Arena | 競技場巡演版 | 此版在英國從2012.09演出至2013.03,並於2013.05開始在澳洲巡演,有發行DVD碟 |
2016 | 英國音樂劇 | Regent's Park Open Air Theatre | 攝政公園版 | 此版為慶祝JCS登台45周年而排,獲奧利弗最佳復排音樂劇獎,在2017.09.23結束倫敦演出後,於次年四五月份在芝加哥演出 |
2018 | 電視直播 | 美國 | 電視版 | 此版於2018年4月1日復活節在NBC直播,此後有發行DVD和CD碟 |
主要角色
編輯角色 | 音域 | 概述 |
---|---|---|
耶穌 | 男高音 (A2–G5) | 主角, 十二使徒的領導者, 被稱為 "神子" 和 "猶太王" |
猶大 | 男高音 (D3–D5) | 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憂慮於耶穌的名聲大噪可能帶來悲劇後果 |
抹大拉的瑪利亞 | 女中音 (F3–E♭5)) | 發現自己愛上了耶穌的女追隨者 |
彼拉多 | 男高音 (A2–B4) | 夢見自己涉入耶穌受難的羅馬行政官 |
該亞法 | 男低音 (C♯2–F4) | 主要反派之一,認為耶穌將給國家帶來威脅的大祭司 |
亞那 | 假聲男高音 (G2–D5) |
主要反派之一,勸說該亞法將耶穌視作威脅的高階祭司 |
彼得 | 男中音 (A2–G4) | 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在耶穌被捕後為保全自己三不認主 |
奮銳黨西門 | 男高音 (G3–B4) | 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力勸耶穌帶領追隨者們與羅馬對抗 |
希律王 | 男中音 (C♯3–G4) | 加利利國王,耶穌曾被交由其審判 |
重要版本及主要演員
編輯年份 | 版本 | 導演 | 耶穌 | 猶大 | 抹大拉的瑪麗 | 彼拉多 | 該亞法 | 亞那 | 奮銳黨西門 | 使徒彼得 | 希律王 |
---|---|---|---|---|---|---|---|---|---|---|---|
1970 | 原版概念碟 | —— | Ian Gillan | Murray Head | Yvonne Elliman | Barry Dennen | Victor Brox | Brian Keith | John Gustafson | Paul Davis | Mike d'Abo |
1971 | 百老匯初版 | Tom O'Horgan | Jeff Fenholt | Ben Vereen | Bob Bingham | Kurt Yaghjian | Dennis Buckley | Michael Jason | Paul Ainsley | ||
1973 | 電影版 | Norman Jewison | Ted Neeley | Carl Anderson | Larry Marshall | Philip Toubus | Josh Mostel | ||||
1996 | 西區一次復排 | Gale Edwards | Steve Balsamo | Zubin Varla | Joanna Ampil | David Burt | Peter Gallagher | Martin Callaghan | Glenn Carter | Jonathan Hart | Nick Holder |
2000 | 電影版 | Glenn Carter | Jérôme Pradon | Reneé Castle | Fred Johanson | Frederick B. Owens | Michael Shaeffer | Tony Vincent | Cavin Cornwall | Rik Mayall | |
2000 | 百老匯一次復排 | Tony Vincent | Maya Days | Kevin Gray | Ray Walker | Michael K. Lee | Rodney Hicks | Paul Kandel | |||
2012 | 百老匯二次復排 | Des McAuff | Paul Nolan | Josh Young | Chilina Kennedy | Marcus Nance | Tom Hewitt | Aaron Walpole | Lee Siegel | Mike Nadajewski | Bruce Dow |
2012 | 競技場巡演 | Ben Forster | Tim Minchin | Melanie C | Alexander Hanson | Pete Gallagher | Gerard Bentall | Michael Pickering | Giovanni Spano | Chris Moyles | |
2018 | NBC復活節直播 | John Legend | Brandon Victor Dixon | Sara Bareilles | Ben Daniels | Norm Lewis | Jin Ha | Erik Grönwall | Jason Tam | Alice Cooper |
樂團
編輯2 長笛, 1 單簧管, 2 低音管, 2 薩克斯管 (含1高音), 6 圓號, 4 小號, 2 長號, 1 架子鼓, 1 打擊樂器組, 6 吉他 (1 木吉他, 2 電吉他, 3 貝司), 5 鋼琴, 1 電子琴, 3 風琴, 1 弦樂組, 1 合唱團, 1 童聲合唱團
曲目
編輯
第一幕
|
第二幕
|
獲獎與提名
編輯劇院版本
編輯年份 | 版本 | 獎名 | 獎項 | 提名 | 結果 |
---|---|---|---|---|---|
1972 | 百老匯初版 | 東尼獎 | 最佳音樂劇 | 提名 | |
最佳音樂劇男主角 | Ben Vereen | 提名 | |||
最佳音樂劇場景設計 | Robin Wagner | 提名 | |||
最佳音樂劇服裝設計 | Randy Barceló | 提名 | |||
最佳音樂劇燈光設計 | Jules Fisher | 提名 | |||
紐約戲劇委員會獎 | Most Promising Composer | Andrew Lloyd Webber | 獲獎 | ||
Theatre World Award | Ben Vereen | 獲獎 | |||
1997 | 倫敦西區第一次復排 | 勞倫斯·奧利弗獎 | 最佳復排音樂劇 | 提名 | |
2000 | 百老匯第二次復排 | 東尼獎 | 最佳復排音樂劇 | 提名 | |
外圈劇評人獎 | OUTSTANDING FEATURED ACTOR IN A MUSICAL | Tony Vincent | 提名 | ||
OUTSTANDING REVIVAL OF A MUSICAL | 提名 | ||||
2012 | 百老匯第三次復排 | 東尼獎 | 最佳復排音樂劇 | 提名 | |
最佳音樂劇男主角 | Josh Young | 提名 | |||
紐約戲劇委員會獎 | Outstanding Revival of a Musical | 提名 | |||
Outstanding Sound Design | Steve Canyon Kennedy | 提名 | |||
Theatre World Award | Josh Young | 獲獎 | |||
2016 | 攝政公園露天劇場 | Evening Standard Theatre Awards | Best Musical | 獲獎 | |
Emerging Talent | Tyrone Huntley | 獲獎 | |||
2017 | Whatsonstage Awards | Best Musical Revival | 提名 | ||
Best Supporting Actor in a Musical | Tyrone Huntley | 提名 | |||
Best Choreography | Drew McOnie | 提名 | |||
2017 | 勞倫斯·奧利弗獎 | 最佳復排音樂劇 | 獲獎 | ||
最佳音樂劇男主角 | Tyrone Huntley | 提名 | |||
最佳戲劇編排 | Drew McOnie | 提名 | |||
最佳燈光設計 | Lee Curran | 提名 | |||
最佳音效設計 | Nick Lidster for Autograph | 提名 | |||
卓越音樂成就獎 | The band and company for creating the gig-like rock vibe of the original concept album of Jesus Christ Superstar | 提名 |
擴展閱讀
編輯- Robert M. Price. Jesus Christ Superstar: The Making of a Modern Gospe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BookIt. 2011.
- Ellis Nassour, Richard Broderick. Rock Opera: The Creation of Jesus Christ Superstar, from Record Album to Broadway Show and Motion Pictu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awthorn Books, 197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