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

周代諸侯國

秦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公室为嬴姓赵氏[3],是少昊的后裔,源自今山东地区[注 1]


公元前260年的秦国版图(红色部分)
公元前260年的秦国版图(红色部分)
地位周朝诸侯国
国都1.秦邑
甘肃天水市故秦城(清水县秦亭镇地区),前901年秦非子建邑始,治邑79年)

2.前822年秦庄公将迁至西犬丘
甘肃陇南市礼县地区,治邑46年)
3.前776年秦襄公迁至汧邑西垂宫
甘肃陇南市礼县永兴镇、西和县长道镇范围内,治邑13年)
4.前763年秦文公将都城迁汧渭之会
(陕西眉县东北方[1],治邑49年)
5.前714年秦宪公将都城迁至平阳
(陕西眉县西,治邑37年)
6.前677年秦德公将都城迁至
(陕西凤翔县,治邑293年)
7.前383年秦献公将都城迁至栎阳
(陕西临潼区北,治邑33年)

8.前350年秦孝公将都城迁至咸阳
(陕西咸阳市东,治邑129年;前221年秦始皇定都咸阳,14年后项羽焚毁咸阳城止)
政府封地
• 始封此国者
1. 周孝王
封非子为天子附庸 秦主
2. 周平王
封秦襄公为伯爵 诸侯国
• 爵位
前905年(周孝王六年),秦非子受封 附庸国主位
前770年(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受封 伯爵
前325年(周显王四十四年),秦惠文王称王
前288年(周赧王二十七年),秦昭襄王自称西帝[2]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称皇帝 天子
• 
嬴姓
• 
赵氏
• 始祖
秦非子(周孝王封其为天子附庸)
秦襄公(周平王正式封其为诸侯)
• 亡国之君
秦王子婴
分封
• 创始
前905年
• 灭亡
前207年
• 灭亡原因
秦王子婴向沛公刘邦投降
史书记载史记
卷5、卷6
春秋左氏传
始见于桓公四年

公元前905年,周孝王因秦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于秦邑(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作为周朝附庸,此后秦人与西戎进行了长久而残酷的斗争。前821年,秦庄公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伯爵,秦正式成为一方诸侯。周朝给其封地在今甘肃河东地区到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陕西宝鸡)建都近300年。雍城遗址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秦穆公时期,灭西戎十二国,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秦国与西戎义渠之间有通婚、结盟的关系,秦国崛起后,这些势力皆被并入秦国。战国初期,魏国大举攻秦,夺取秦国河西之地。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商鞅变法,开启了秦国富国强兵之路,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前325年,秦伯驷称王(史称秦惠文王),前288年,秦昭襄王一度称帝,秦国发动伊阙鄢郢华阳长平四大战役,歼灭山东六国军队上百万人,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秦王政于前221年攻灭六国,统一九州,建立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关中,秦王子婴开城献降,秦朝灭亡。

历史

编辑

起源

编辑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的先祖,为三皇五帝时期的大业之子伯益[8]秦最早为夏朝诸候,后归顺商汤而灭夏。商朝大戊以后,成为重要的诸侯[9]

秦国先祖为商朝“保西垂”。后代蜚廉是商朝末年帝辛的宠臣。据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周初三监之乱平定后,蜚廉“东逃于商奄氏。成王伐商奄,杀蜚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10]李学勤鉴于秦人和东方的奄国同姓,同主少皞,又蜚廉东逃于此,认为秦人可能最初起源于东方,和奄国同源。在西周初年因获罪及曾“保西垂”,被谪戍西方。

中潏之子为蜚廉蜚廉恶来季胜二子。武王克殷时,恶来被杀。蜚廉一系在此时分为两支,恶来之子孙居于犬丘,为秦国之祖。季胜为赵氏之祖。

秦人迁至西垂地区,有两种说法,一据战国末年的《孟子》,说是在晚商时期,因为周武王讨伐殷商时,蜚廉支持殷商,因此被杀[11][12],其氏族被强迫迁至西垂。另一个传说是,在商朝时,戎胥轩与郦山之女通婚生下中潏,迁至西垂。

西周周穆王之后,秦人地位继续提升,恶来的后代大骆与申侯结为婚姻,居犬丘,以畜牧为生。大骆生非子。[13]

秦最初领地在当时属于周朝的边缘地区,西接西戎。公元前905年,周孝王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为天子之附庸,使复嬴氏祀,号曰“秦嬴”,秦国伊始。据司马迁的说法,非子被别封于秦,为周王室的大夫,后来升格为附庸。天子之附庸与诸侯之附庸级别是不同的,其地位相当于一个畿内诸侯。司马迁也补充,秦人成为附庸后,长期对戎人作战,实力得到扩充。

秦景公一号大墓中发现过一片石罄,铭文如下:天子郾喜,龚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以鼐。大意为天子举行宴飨,(作罄者是)(秦)共公、(秦)桓公的继承者,先祖高阳在天有灵,国内得以四方生平。高阳氏,即颛顼黄帝之孙,位列“五帝”。所以秦人源自华夏人群,早期秦文化源自中原商周文化,与西戎差异甚大,但由于长期辟居西隅,亦吸收了不少戎狄文化,在长期与戎狄的战争中,秦人养成了粗犷好战的性格。

早期历史

编辑
 
秦公鼎(西周晚期,一说春秋早期)

非子死后,其子秦侯即位,秦侯元年(前855年),秦国始有确切纪年。秦侯在位十年,死后其子秦公伯即位,公伯在位三年,死后其子秦仲即位。秦仲三年(前842年),周厉王暴虐无道,西戎反叛周王室,灭掉犬丘大骆之族,秦仲二十一年(前824年),周宣王以秦仲为大夫,命其率军讨伐西戎。秦仲二十三年(前822年),秦仲在与西戎的战争中战死,秦仲有子五人,由长子嬴祺即位,史称秦庄公;二子嬴福;三子嬴禄;四子嬴寿;少子嬴康(第五子,谥号)为梁嬴伯爵(春秋时期梁国国君)。周宣王召见秦庄公兄弟五人,授予他七千士卒,命其讨伐西戎。嬴祺五兄弟采取闪电夜袭,分头歼灭、擒贼先擒王,攻破猃狁老巢,打乱他们指挥而获胜,重新夺取犬丘之地。随后庄公迁都犬丘,秦庄公因为战功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庄公生子三人,长子名世父,世父对祖父秦仲被西戎杀死的事情耿耿于怀,于是带兵攻打西戎,将太子之位让与其弟襄公。 秦襄公元年(前777年),将妹妹缪嬴嫁予西戎丰王,以缓和秦戎关系。次年(前776年),西戎围犬丘,世父率军奋力御敌,不幸被俘,由于秦戎联姻,一年之后世父又被戎人放归秦国。

春秋时期

编辑

获封为伯

编辑

秦襄公七年(前771年),因幽王宠信褒姒,不满的外戚申侯联合犬戎攻打周王室,杀死周幽王,秦襄公率军勤王,屡立战功,随后秦襄公审时度势,支持幽王之子周平王并护送其东迁洛邑。秦襄公因此被周平王封为秦,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秦正式成为诸侯国

向东扩张

编辑

秦襄公得到周平王的许诺后,大力征伐犬戎,秦襄公十二年(前766年),率军伐犬戎抵达周朝故地岐山,战死。其子德即位,是为秦文公,秦文公四年(前762年),在渭水与汧水交汇处营建新的都邑,文公十六年(前750年),秦文公驱逐戎人,收纳周朝的遗民,将疆域扩展到岐山。文公之子静公(史记作靖公)早死,文公死后由其孙宪公即位(史记误作宁公)[14],秦宪公二年(前714年),迁都平阳,三年(前713年),伐灭荡社,其君亳王逃往戎地,十二年(前704年),灭亡荡氏。

秦晋关系

编辑

到了秦穆公时代,降服西戎八国,亦同时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与晋国楚国的霸主级别强国。晋献公时,秦晋两国维持着良好关系(秦晋之好),而秦亦致力巩固及开拓西陲。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众晋公子争位,晋国陷入动乱,而秦穆公亦开始把战略目标东移。晋公子夷吾流亡国外,并许诺秦穆公若以秦助继晋侯位,则以黄河以西的土地报答秦国。及秦军送夷吾回晋,立为晋惠公。而晋惠公却与梁国联姻,秦却没有得河西土地,秦穆公亦没有追究。过了数年晋国旱灾,晋求粮于秦,穆公卖粮食及农具与助晋。翌年,秦国大旱,穆公欲购粮于晋,而惠公不许。秦穆公大怒伐晋,战于韩,俘虏了晋惠公。因晋惠公的姐姐是穆公的夫人,才得以被放回晋国。前643年,晋惠公让太子到秦当人质。前641年,秦国灭梁国。后来秦穆公听说晋献公有一公子重耳流亡于楚国,遂请重耳到秦,并举兵助其回晋国。时晋惠公已死,其子晋怀公刚立不足一年,被公子重耳和秦军攻杀。公元前636年,重耳继位为晋文公,在位九年,秦晋修好。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晋襄公立。这一年秦穆公秘密攻打郑国,秦军于行军途中被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识破,失去了突袭的先机,遂收兵回秦。当时晋襄公探得秦军回军的路径,两军大战于,秦军覆没。消息传回秦国,穆公懊悔悲恸,秦人大愤。前625年,秦穆公发兵伐晋复仇,又败于彭衙。过了一年,秦穆公亲自率兵再次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晋军拒不出战。穆公在当年的殽战场埋葬尸骨及树立标记,然后班师回国。

及后,因秦国东进的路被晋国堵塞(晋国灭虢后占据了函谷关),秦国的战略转回传统的经营西陲。秦康公桓公景公时期,秦晋一再发生战争,几经拉锯。秦国国势亦随着战争被拖至逐渐衰弱。

弭兵之会

编辑

公元前546年,秦景公在位期间,宋国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等14国举行弭兵之会,签订的盟约是:“晋、楚之从,交相见也。”(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晋的仆从国要朝贡楚国,而楚的仆从国要朝贡晋国齐国作为晋国的盟国,不朝拜楚国,秦国为楚国的盟国,亦不朝于晋国),秦哀公在位期间,申包胥曾前往秦庭痛哭求师助楚昭王复国,留下“申包胥哭秦庭”这一典故。

战国时期

编辑

战国初期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河西之地,设立西河郡(见河西之战),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走入下坡。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开始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为:第一,“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第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第三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第四,“燔诗书而明法令[15]。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有:统一秦国的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步强盛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也有所提高,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诸侯国,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是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有消极影响。商鞅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商鞅变法的措施在秦国继续下去,他主张的法家思想,也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公元前三世纪以后,东方各国衰落下去,秦国无敌于天下。秦昭襄王时,其母宣太后与义渠戎王通奸,使诈杀义渠戎王于甘泉,将义渠并入秦国[16]。公元前279年的郢之战和前278年的鄢之战,白起统帅的秦军攻占当时政治核心在南阳丹阳一带的楚国,攻陷楚国首都,所得领土改置南阳郡南郡临江郡(江夏郡)、黔中郡,楚迁都寿郢;至此南方大国楚国因为丧失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公元前260年白起长平之战重创赵国,秦国消灭及坑杀赵国降卒,号称四十余万人,这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戮最多的一次战役,秦国威震天下。公元前256年秦国灭西周国周王朝统治的最后象征被消灭。

前247年秦王政登基,开始征服六国。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六国。中国历史结束诸侯封建时代,进入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时代。

社会经济

编辑

秦国社会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在耕作上经历了青铜工具到铁农具的变革,大约在春秋时代晚期,出现了铸铁农具。秦国的土地在商鞅变法之前为分封采邑制,商鞅变法大部分土地特别是耕地被国有化,再以授田方式分于有军工之人。但主要的土地还是掌控在秦朝廷手上,由朝廷机构经营管理,收益直接上交国库,为秦国的对外扩张战争提供了巨大的财政基础[17]

  • 战国时代,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
  • 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发明了铬盐氧化处理兵器的新工艺;建筑材料颇具特色,瓦当更是精美的艺术品。
  • 重视小儿的健康与教育,有专门的小儿医生。

葬仪

编辑

秦国国君陵园在雍城陵区发现13座,芷阳陵区发现4座,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已发掘至近千座,国君称王之前使用“中”字形诸侯级墓制,称王之后使用“亚”字形王级墓制,广泛使用人殉秦献公废除),殉葬物品丰富,规模宏大。其中秦公一号大墓(及秦景公墓地)殉葬186人,为中国有史以来发掘坟墓中殉葬人数最多的一座。

人口

编辑

公元前360年,约130万~160万

军事

编辑

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后愈战愈勇。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之士百万”,出现了尉缭白起王翦蒙恬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

人物简表

编辑

春秋时期 (前770年~前5世纪)

编辑
姓名 生年 卒年 世纪 职业 称号、别名 备注
百里奚 前7世纪 将领 百里视之父。
百里视 前7世纪 将领 通称孟明视百里孟明视
百里、名、字孟明
百里奚之子。
蹇叔 前7世纪 谋臣 百里奚友善,秦穆公拜之为上大夫。
蹇术 前7世纪 将领 通称西乞术
、名、字西乞
蹇叔之子、蹇丙之兄。
蹇丙 前7世纪 将领 通称白乙丙
、名、字白乙
蹇叔之子、蹇术之弟。

蹇丙后积功升为大夫,其后人以此为荣,遂有以其字为姓者,称白乙姓,为复姓。
据《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记载,战国名将白起的祖先是白乙丙

由余 前7世纪 谋臣 原西戎主身边谋士,秦穆公精诚所致招揽在侧,帮助秦穆公成为霸主。
公子
诸臣
女性
  • 缪嬴,秦襄王妹,嫁丰王
  • 鲁姬,生秦武公、德公
  • 王姬,周王室女,生秦出子
  • 穆姬,晋献公女
  • 简璧,秦穆公女
  • 秦嬴,秦穆公女,楚共王夫人

战国时期 (前5世纪~前221年)

编辑
姓名 生年 卒年 世纪 职业 称号、别名 备注
商鞅 前390年 前338年 前4世纪 法家 商君
卫鞅
秦孝公时期推动变法,使秦国开始强盛
张仪 前310年 前4世纪 纵横家 提倡连横、多次破坏了六国的合纵
乐池 前4世纪 谋臣
秦缓 前4世纪 御医 越人
扁鹊

医术高超,时人谓之黄帝时的神医“扁鹊”。
秦缓奠定了切脉诊断方法,开创先河。
秦缓有著作《内经》和《外经》,均佚。
↑《汉书·艺文志》载
相传《难经》亦为秦缓所著。

樗里子 前300年 前4世纪 军事家 严君疾 嬴疾,秦惠文王嬴驷之弟
白起 前257年 前3世纪 将领 战国四名将

前293年伊阙之战
前279年~前278年鄢郢之战
前273年华阳之战
前264年陉城之战
前262年4月~前260年9月长平之战
白起一生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
白起一生未尝一败

王翦   前3世纪 将领 战国四名将

王翦王氏家族在秦国的立足开创了非常好的基础。
王贲,孙王离都是秦国和秦朝的名将。
另一名将世家为蒙骜在秦国开创的蒙氏家族
前236年攻破赵国阏与
前228年秦灭赵之战
前224年秦灭楚之战

司马错 前3世纪 将领、纵横家

学属纵横家,亦能领兵战斗。
前316年灭蜀国
前280年攻楚国,迫楚献出汉北及上庸地。

王龁   前244年 前3世纪 将领

前260年讨赵国、取上党
前259年讨赵国,取皮牢
前257年讨赵国,邯郸久攻不下
前257年攻魏国,攻克汾城
前257年攻魏国,和张唐攻克宁新中
前247年攻韩国上党,为太原郡

魏冉 前3世纪 将领
蒙骜 前240年 前3世纪 将领

蒙骜蒙氏家族在秦国的立足开创了非常好的基础。
蒙武,孙蒙恬蒙毅都是秦国和秦朝的名将。
前249年攻韩国,攻占成皋和荥阳,秦国在此建立了三川郡。
前248年率军进攻赵国,平定太原。
前248年带兵攻打魏国,攻克了高都和汲。
前248年率军进攻赵国,攻占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史记·秦本纪》记载为前247年。)
前247年在河外和信陵君率领的燕、赵、韩、楚、魏五国联军作战失利,被迫退回秦国。
前246年秦始皇继位。在秦始皇继位的初年,蒙骜王龁麃公三人成为了当时秦国最重要的将领。
前244年率军进攻韩,攻克十三城。
前244年进攻魏国的畼和有诡,前243年攻占了这两城。
前242年攻魏国,攻占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二十城。并建立了东郡。
前240年攻打赵国的龙、孤、庆都,赵将庞煖派兵埋伏,乱箭射杀蒙骜,秦军大败。

蒙武   前3世纪 将领

前224年秦楚之战
前223年秦灭楚之战

桓𬺈 前3世纪 将领
樊於期 前3世纪 将领
辛胜 前3世纪 将领
麃公 前3世纪 将领 前244年攻下卷城,斩首3万
羌瘣 前3世纪 将领
李信 前3世纪 将领 前225年秦楚之战
司马靳 前3世纪 将领
王贲 前3世纪 将领
张唐 前3世纪 将领
胡伤 前3世纪 将领
王陵 前3世纪 将领
井忌 前3世纪 将领
司马梗 前3世纪 将领
杨端和 前3世纪 将领
郑安平 前255年 前3世纪 将领
前3世纪 将领
芈戎 前3世纪 谋臣
金受 前3世纪 谋臣
王稽 前3世纪 谋臣
徐诜 前3世纪 谋臣
甘茂 前3世纪 谋臣
楼缓 前3世纪 谋臣
寿烛 前3世纪 谋臣
范雎 前3世纪 谋臣 提出赫赫有名的远交近攻战略
蔡泽 前3世纪 谋臣
顿弱 前3世纪 谋臣 据考证,可能是尉缭的另一个名字
吕不韦 前235年 前3世纪 谋臣 文信侯 以“奇货可居”出名,官拜秦相,与多位食客一起编篡吕氏春秋,为百家中杂家
司空马 前3世纪 谋臣
芈启 前271年 前223年 前3世纪 谋臣 昌平君
熊起
楚在秦质子芈横之子,后留在秦国,在秦国为官,前224年被项燕立为楚王反秦,前223年被秦讨伐,败死 
杜仓 前3世纪 谋臣
甘罗 前3世纪 谋臣 出使赵国,十二岁官拜上卿,后有成语“甘罗拜相”
王绾 前3世纪 谋臣
隗状 前3世纪 谋臣
隗林 前3世纪 谋臣
夏无且 前3世纪 御医
尉缭 前3世纪 军事家 著书尉缭子
内史腾 前3世纪 内史
公族
文官
武官
女性
其他

秦朝时期(前221年~前207年)

编辑
姓名 生年 卒年 世纪 职业 称号、别名 备注
蒙恬 前210年 前3世纪 将领 前214年征伐匈奴、收复河南之地;曾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
蒙毅 前210年 前3世纪 将领 始皇帝内外居行必随之
屠睢 前262年 前214年 前3世纪 将领

秦朝的国尉,秦攻百越之战的主将,后在押运粮草时中毒箭身亡。

赵佗 前240年 前137年 前3-前2世纪 将领 前204年后号称南越武王 秦攻百越之战将领,前204年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高祖11年赵佗臣服汉朝,吕后7年称帝,文帝元年去帝号,武帝建元4年去世,享年一百余岁,葬于番禺(今广州)。
任嚣 前268年 前206年 前3世纪 将领

前222年攻打岭南,并于前214年统一岭南,并任首任南海郡尉,修筑番禺城(广州之始)。

史禄 前3世纪 监御史 修筑灵渠
杨熊 前3世纪 将领 败于刘邦军,被秦二世问责斩首。
赵贲 前3世纪 将领 镇守中原腹地通往关中的战略要道。
李斯 前208年 前3世纪 谋臣 著作《谏逐客令》,主张禁私学,曾与赵高合谋篡改始皇帝遗诏拥立公子胡亥为帝,后被赵高陷害,腰斩于市。
赵高 前207年 前3世纪

楚汉时期(前207年~前202年)

编辑
姓名 生年 卒年 世纪 职业 称号、别名 备注
章邯 前205年 前3世纪 将领 少荣 三秦之一。项羽章邯为雍王,管辖关中西部。
章平 前3世纪 将领
王离 前3世纪 将领 王翦之孙,王贲之子。
苏角 前3世纪 将领
涉间 前3世纪 将领
李由 前3世纪 将领 李斯的长子。
李必 前261年 前208年 前3世纪 将领
骆甲 前3世纪 将领
司马欣 前204年 前3世纪 长史 三秦之一。项羽司马欣为塞王,管辖关中东部,
董翳 前204年 前3世纪 都尉 三秦之一。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后投降楚军。
项羽董翳为翟王,管辖关中北部。
殷通 前209年9月 前3世纪 会稽郡守

世系简表

编辑
称号 国君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年份 出身与关系 墓葬 都城 资料出处 备注
非子 43 约前900年 - 前858年 恶来五世孙、大骆之子 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带) 《史记·秦本纪》 周孝王封为附庸,号曰秦嬴
秦侯 10 前857年 - 前848年 非子之子 《史记·秦本纪》
公伯 3 前847年 - 前845年 秦侯子 《史记·秦本纪》
秦仲 23 前844年 - 前822年 公伯子 《史记·秦本纪》 秦仲战死于西戎
秦庄公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名示其“
《史记索隐》认为“其”非名
44 前821年 - 前778年 秦仲长子 犬丘(今甘肃省陇南市礼县 《史记·秦本纪》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1 秦襄公
《国语·郑语》作秦景襄
12 前777年 - 前766年 秦庄公次子,公子世父之弟 西垂 《史记·秦本纪》 秦国正式被列为诸侯
韦昭注以为“景”当为“庄”字,王玉哲谓“景襄”为二字之谥
2 秦文公 50 前765年 - 前716年 秦襄公子 西垂 汧渭之会(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史记·秦本纪》
秦静公
《史记·秦本纪》作秦竫公,皆通用
(未即位便去世) 秦文公子 《史记·秦本纪》
3 秦宪公
《史记·秦本纪》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作秦宁公
12 前715年 - 前704年 秦静公子 平阳(今陕西省宝鸡市) 《史记·秦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古今人表》
4 秦出子 《汉书》名 6 前703年 - 前698年 秦宪公少子,秦武公、秦德公之弟 《史记·秦本纪》
《汉书·古今人表》
三父等派人杀害
5 秦武公 20 前697年 - 前678年 秦宪公长子,秦德公、秦出子之兄 宣阳聚东南 《史记·秦本纪》
6 秦德公 2 前677年 - 前676年 秦宪公次子,秦武公之弟、秦出子之兄 雍(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南) 《史记·秦本纪》
7 秦宣公 12 前675年 - 前664年 秦德公长子,秦成公、秦穆公之兄 《史记·秦本纪》
8 秦成公 4 前663年 - 前660年 秦德公次子,秦宣公之弟、秦穆公之兄 《史记·秦本纪》
9 秦穆公 任好 39 前659年 - 前621年 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 《史记·秦本纪》 称霸西戎
10 秦康公 12 前620年 - 前609年 秦穆公子 竘社 《史记·秦本纪》
11 秦共公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名,《史记索隐》名,《左传》名 4(据《左传》,《史记》误作5年) 前608年 - 前605年 秦康公子 康公南 《史记·秦本纪》
《左传·宣公四年》
12 秦桓公 《春秋分纪》名 28(据《左传》,《史记》误作27年) 前604年 - 前577年 秦共公子 义里丘北 《史记·秦本纪》
《春秋分纪》
《左传》
13 秦景公 《世本》名后伯车
《春秋分纪》名
40 前576年 - 前537年 秦桓公子 丘里南 《史记·秦本纪》
《春秋分纪》
14 秦哀公
《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毕公
《史记索隐》作秦㻫公
36 前536年 - 前501年 秦景公子 车里北 《史记·秦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夷公 未即位 秦哀公子 左宫 《史记·秦本纪》
15 秦惠公 10 前500年 - 前491年 秦夷公子 车里 《史记·秦本纪》
16 秦悼公 14(《史记·秦始皇本纪》误作15年) 前490年 - 前477年 秦惠公子 僖公西 《史记·秦本纪》
17 秦厉共公
《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剌龚公
《史记正义》作秦利龚公
34 前476年 - 前443年 秦悼公子 入里 《史记·秦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
18 秦躁公
《史记索隐》作秦趮公
14 前442年 - 前429年 秦厉共公子 悼公南 《史记·秦本纪》
19 秦怀公 4 前428年 - 前425年 秦厉共公子、秦躁公弟 栎圉氏 《史记·秦本纪》 庶长鼂联合大臣围攻秦怀公,怀公自杀
20 秦灵公
《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肃灵公
10 前424年 - 前415年 秦怀公孙、秦昭子之子 悼公西 泾阳(今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西北) 《史记·秦本纪》
21 秦简公 悼子
杨宽及王蘧常认为“悼子”非名
15 前414年 - 前400年 秦怀公之子、秦昭子之弟、秦灵公之叔 僖公西 《史记·秦本纪》
《秦史》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22 秦惠公 13 前399年 - 前387年 秦简公子 陵圉 《史记·秦本纪》
23 秦出公
《世本》作秦少主
2 前386年 - 前385年 秦惠公子 《史记·秦本纪》 庶长改杀秦出公和太后
24 秦献公
《世本》作秦元献公
《越绝书》作秦元王
《史记索隐》名师隰
《吕氏春秋》名
23 前384年 - 前362年(《史记·秦本纪》误作前361年,秦献公二十四年) 秦灵公子 嚣圉 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 《史记·秦本纪》
《越绝书》
《吕氏春秋》
25 秦孝公
《越绝书》作秦平王
《史记索隐》名渠梁 24 前361年 - 前338年 秦献公子 弟圉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史记·秦本纪》
《越绝书》
26 秦惠文王
《史记·秦本纪》作秦惠文君秦惠王
《秦骃玉版》名
《史记索隐》名
27 前337年 - 前311年
秦孝公子 公陵 《史记·秦本纪》 前324年改元
27 秦武王
《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悼武王
《世本》作秦武烈王
《史记索隐》名 4 前310年 - 前307年 秦惠文王子 永陵 《史记·秦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
28 秦昭襄王
一作秦昭王
《史记索隐》名,一名 56 前306年 - 前251年 秦惠文王子、秦武王弟 茝阳 《史记·秦本纪》
29 秦孝文王 《史记索隐》名 0.008(3天) 前250年 秦昭襄王子 寿陵 《史记·秦本纪》
30 秦庄襄王
一作秦庄王
异人,后改名子楚 3 前250年 - 前247年 秦孝文王子 茝阳 《史记·秦本纪》
31 秦始皇
称皇帝前作"秦王政"
37 前246年 - 前210年 秦庄襄王子 骊山 《史记·秦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
前221年统一六国,称始皇帝
32 秦二世 胡亥 3 前209年 - 前207年 秦始皇子 杜南 《史记•秦始皇本纪》
33 秦王子婴 子婴 1

文化作品

编辑

影视

编辑

动作角色扮演游戏

编辑

动画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据被盗掘后抢救回来,且经验证为写于公元前305年±30年的[4]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所载,三监之乱平定后,蜚廉“东逃于商奄国。成王伐商奄,杀蜚廉,西迁商奄之民于国,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5][6],雍际春、王宏谋说秦部落祖先是伯益,祝军指出秦部落是少昊的后裔,柳明瑞认同嬴秦氏族起源于今山东地区。[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汧河渭河交汇处
  2. ^ 周赧王二十七年(前288年)十月,秦昭襄王自称西帝,派魏冉建议齐湣王自为东帝,约请共同进攻赵国。齐王苏代,苏代请齐王先予接受,但暂不称帝。秦王称帝后,天下各国如果不反对,齐王再称帝。秦王称帝若被天下指责,齐王不称帝,就可以收买人心。他认为进攻赵国不如攻打桀宋康王有利。齐王同意,称东帝两日便卸名。十二月,吕礼从齐国到秦国,秦昭襄王也去帝名,复称秦王。
  3. ^ 《史记·卷五·秦本纪》:“蜚廉生恶来。... 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 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4. ^ 穿越回战国:总理与教授对谈“清华简”
  5. ^ 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 [2016-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9). 
  6. ^ 复旦教授:清华简之“高大上”足以抗衡汲冢竹书. [2019-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1). 
  7. ^ 秦皇嬴姓源于山东 莱芜史上称"古嬴". [2019-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1). 
  8. ^ 《史记》卷6〈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9. ^ 《史记》卷6〈秦本纪〉:“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10. ^ 清華簡關於秦人始源的重要發現. [2016-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9). 
  11. ^ 《孟子·滕文公下》说:“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
  12. ^ 史记·秦本纪》另载“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使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飞廉别号),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于霍太山。”
  13. ^ 《史记》卷6〈秦本纪〉:“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
  14. ^ 《秦公镈铭文》秦公曰:我先祖受天命,宅赏受国,烈烈文公、静公、宪公…
  15. ^ 韩非子·和氏篇》:商君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
  16. ^ 《史记》〈匈奴列传〉:“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17. ^ 高士荣.秦国及秦朝开发西部的基本模式[J].西安财 经学院学报,2010(3).

延伸阅读

编辑

[]

 史记/卷005》,出自司马迁史记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