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

鲁迅的中篇小说

阿Q正传》是中国近代作家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发表

编辑

写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间,最初分章刊登于北京《晨报副刊》,署名“巴人”。《阿Q正传》第一章发表于1921年12月4日《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开头讽刺考证家的那些近似滑稽的写法。但鲁迅“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1],并希望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2]。第二章起移载“新文艺”栏,直至1922年2月12日登毕,以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主题

编辑

《阿Q正传》写出辛亥革命并未给农村带来真正的改革,并透过农村中贫苦雇农阿Q的艺术形象,影射出人性的劣根,如卑怯、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夸大狂与自尊癖等。

人物

编辑
  • 阿Q——小说主角,社会中的小人物,非常贫穷,文化水准低,没有教养,但自尊心很重。每次遭遇到不幸的事,都会找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安慰。小说中写明“Q”为“Quei”(拼音:guì;注音:ㄍㄨㄟˋ)之缩写,不过如今大多数人已经习惯按英语字母Q的发音来念。
  • 赵太爷——乡绅,阿Q的“米饭班主”,对阿Q甚为苛刻。
  • 吴妈——赵太爷家女工,阿Q曾对她出言不逊。
  • 小D——亦为底层人物,帮佣为生,曾与阿Q打架。D为Don之缩写,鲁迅表示小D应读做“小同”,并认为他“长大后也是另一个阿Q”。[3]
 
土谷祠,鲁迅笔下的阿Q经常出现的地方

评论

编辑

阿Q这一形象有其复杂的性格,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不复杂。在欺压时期用精神胜利法来使自己获得感情上的平衡,精神没有执着的追求;相反,玩世不恭的态度反映了流氓无产者的信念丧失[4]。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年编者曾放在“开心话”专栏内,其实饱含着沉痛、哀伤,有心人读来并不认为开心。

1937年3月,毛泽东延安和美国作家史沫特莱说起《阿Q正传》,评价到中国国内有一部分人是带着阿Q精神,在任何时候都认为自己是胜利的,别人则是失败的。并在1955年10月,七届六中全会上谈不要当“假洋鬼子”,不准别人从事革命[5]

任继愈认为研究评论《阿Q正传》的文章很多,也有写得相当好的,他们从文学方面着眼的多,抓住中国农民的本质来深入剖析的文章却是少见。许多人看不到这一点,嘲笑阿Q的某些缺点、毛病,其实这些毛病人人都有,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期带来的胎记。钱理群认为鲁迅直到临死前,还为“《阿Q正传》的本意……能了解者不多”而感到“隔膜”,其主要方面就是鲁迅对“阿Q似的革命”的思考不为人们所了解。鲁迅的感慨“《阿Q正传》的本意,我留心各种评论,觉得能了解者不多。搬上银幕以后,大约也未免隔膜,供人一笑,颇亦无聊,不如不作也。”[1]

鲁迅曾说过,阿Q的身上也有革命的意识,[6]但研究者对此探讨不多。汪晖指出“阿Q有几次要觉醒的意思。这里说的觉醒不是成为革命者的觉醒,而是对于自己的处境的本能的贴近。……阿Q的革命动力隐伏在他的本能和潜意识里。”[7]

地位

编辑

该小说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法国文豪罗曼·罗兰认为“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8]此外也影响着中国其他的文学家及其著作,比如老舍先生的《猫城记》中描写看客的冷漠。[9]

文化影响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严顺开原为上海滑稽戏演员,《阿Q正传》是其出演的第一部电影。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鲁迅《1930年10月13日致王乔春书信》,载《鲁迅全集》,第12卷,第26页
  2. ^ 《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集外集》,载《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 ^ 寄《戏》周刊编者信,鲁迅,1934年
  4. ^ 蓝棣之. 现代文学经典: 症候式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 8页. ISBN 9787302029755. 
  5. ^ 蓝棣之. 现代文学经典: 症候式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25页. ISBN 9787302029755. 
  6. ^ 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全集》第3卷,第397页。
  7. ^ 汪晖.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 人文与社会. [201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2). 
  8. ^ 陈漱渝. 倦眼矇胧集: 陈漱渝学朮随笔自选集.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年: 198页. ISBN 9787533429980. 
  9. ^ 袁良骏. 八方风雨: 袁良骏学术随笔自选集.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年: 83页. ISBN 9787533430016. 

延伸阅读

编辑

[]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