漥寺
泰國、柬埔寨或老撾的佛教寺廟
漥寺(窪寺,經書文:ᩅ᩠ᨯ᩶ wat;泰語:วัด,派汶拼音:wát,發音:[wát];高棉語:វត្ត,羅馬化:vŏət;老撾語:ວັດ)又稱暹寺、傣寺、泰寺、高棉寺、佛寺等,泰國華人又音譯為越[1],是東南亞大陸上座部佛教和印度教的寺院類型,主要分佈在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南部、雲南南部以及撣邦東部的傣族地區(以西雙版納和景棟爲核心)。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詞源和釋義
編輯佛寺在東南亞地區一般稱為毗訶羅(巴利語:vihāra;印地語:bihar),漢文翻譯爲精舍。
此外,還有兩種稱呼較為常見,一是源自緬甸語,經由傣那語進入漢語的「奘」(緬甸語:ကျောင်း,羅馬化:caùñ),漢語稱奘房、緬寺,另一是源自巴利語、高棉語,經由傣仂語進入漢語的「漥」(泰語:วัด,羅馬化:wat),漢語稱漥寺、佛寺。
「漥」(wat)的詞源是梵語वाट(vāṭa),本意是外圍、圍欄、圍墻、圍場,引申為「圍起來的道場」。這一稱呼流行於原孟艮府的傣痕、傣仂、傣沅(Tai Yuan)等泰傣民族南支地區,以及老撾、柬埔寨、越南南部地區,對應老傣仂文「ᩅᨯ᩠ᨰ」(waD+Dha)、「ᩅᨯ᩠ᨵ」(waD+dha)、新傣仂文「ᦞᧆ」,傣耶語「ဝတ်ႉ」(wâ̰t)[2][3][4]。
佈局
編輯一座典型的漥寺建築群包括如下部分:
- 鐘樓(高棉語:ប៉មជួង, pâm chuŏng [pɑːm cuəŋ];老撾語:ຫໍລະຄັງ;泰語:หอระฆัง ho rakhang)
- 鼓樓(高棉語:រោងស្គរ;老撾語:ຫໍກອງ;泰語:หอกลอง)
- 精舍,vihear(高棉語:វិហារ),wihan(老撾語:ວິຫານ;泰語:วิหาร):面向公眾的禮佛處。
- 戒堂,Bot(泰語:โบสถ์),ubosot(老撾語:ອຸໂປສົດ;泰語:อุโบสถ;源於巴利文具足戒),sim(老撾語:ສິມ):或大殿,誦經場所,僧人受戒處。建築外形與精舍類似,或較精舍華麗。四周擺放八塊鎮邪石。舊稱Ubaosathakeaor,Rorng Ubaosoth(高棉語:ឧបោសថាគារ ឬ រោងឧបោសថ)。
- 支提,Chedei(高棉語:ចេតិយ),Chedi(泰語:เจดีย์;老撾語:ເຈດີ),that(老撾語:ທາດ),源於梵文制多(chaitya,意為靈廟、神龕、塔堂):舍利塔,通常是圓錐形或鐘形。不過許多柬埔寨寺廟的窣堵坡是以寺廟神龕的風格建造的。
- Chantakhara(泰語:ชันตาฆร):存放火種和水源。
- Hong Song Nam(泰語:ห้องสรงน้ำ),Wachak Kod(高棉語:វច្ចកុដិ),Watcha Kudi(泰語:วัจจกุฎี),than(老撾語:ຖານ;泰語:ถาน):廁所。
- Ho trai(高棉語:ហោត្រ័យ;老撾語:ຫໍໄຕ;泰語:หอไตร):藏經樓。
- Kappapiya Kudi(泰語:กัปปิยกุฎี):儲藏室,公共空間
- Kod(高棉語:កុដិ),Kut, Kutti, Kuti, Kati(老撾語:ກຸຕິ, ກະຕິ;泰語:กุฏิ):僧舍,僧侶起居處。
- Mondop(高棉語:មណ្ឌប;泰語:มณฑป;源於梵文曼達坡):四面拱形,開放的亭子,金字塔尖頂,用於供奉經文或聖物。
- 池塘(高棉語:ស្រះ - Srah;老撾語:ສະນ້ໍາ Sa Nam;泰語:สระน้ำ Sa Nam):方形池塘,可栽種蓮花。部分寺廟的池塘中央設目支鄰陀(高棉語:មុជ្ជលិន្ទ)像。
- 涼亭(高棉語:សាលា;老撾語:ສາລາ;泰語:ศาลา;源自梵文शाला śālā)[5]:供人休息的開放式亭子,在柬埔寨亦用於講經。
高規格的漥寺屋頂會修成尖塔形,高棉語稱bosbok(高棉語:បុស្បុក),裝飾元素包括三角楣飾、那伽蛇頭、天束等。屋頂的側立面會裝飾迦樓羅或緊那羅雕塑。殿前會有一對獅子雕像,寺廟大門周圍會有那伽雕塑。大殿內部的壁畫一般描繪釋迦牟尼的故事。多使用金水漏印圖案裝飾門板、窗板、柜子、天花板等木構部件[6]。
-
曼谷玉佛寺的鐘樓
-
清邁帕邢寺藏經樓
-
金邊因佛寺舍利塔
-
曼谷蘇泰寺的天束
著名佛寺
編輯泰國
編輯- 曼谷蘇泰寺(Wat Suthat)
- 曼谷雲石寺(Wat Benchamabophit)
- 曼谷王孫寺(Wat Ratchanatdaram)
- 曼谷玉佛寺(Wat Phra Kaew)
- 曼谷黎明寺(Wat Arun),又稱鄭王寺
- 曼谷帕徹獨彭大寺院(Wat Phra Chettuphon Wimonmangkhlaram Ratchaworamahawihan),又稱菩提寺(Wat Pho)、大臥佛寺
- 曼谷金山寺(Wat Saket Ratcha Wora Maha Wihan)
- 清邁素貼寺(Wat Phra That Doi Suthep),又叫雙龍寺
- 清邁清曼寺(Wat Chiang Man)
- 清邁契迪龍寺(Wat Chedi Luang),又叫大佛塔寺
- 清邁帕邢寺(Wat Phra Singh)
- 南邦南邦鑾舍利寺(Wat Phra That Lampang Luang),又稱南邦舍利寺、南邦大舍利寺
- 難府蒲綿寺(Wat Phumin),又譯爲普民寺
- 佛統佛統大塔(Phra Pathom(-ma) Chedi)
柬埔寨
編輯- 金邊銀佛塔寺(Wat Preah Keo)
- 金邊塔山寺(Wat Phnom)
- 金邊烏那隆寺(Wat Ounalom)
- 金邊大官寺(Wat Moha[7])
- 金邊波東寺(Wat Botum)
- 金邊蘭卡寺(Wat Langka)
- 三博百柱大精舍寺(Vŏət Vihiə Thom Sɑsɑɑ Muəyroy)
老撾
編輯馬來西亞
編輯- 檳城臥佛暹寺(Wat Chaiya Mangkalaram)
註釋參考
編輯- ^ 林明明(Korawan Phromyaem). 泰國曼谷地區中文地名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2016年 [2023-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5) (中文(繁體)).
- ^ 見維基詞典【วัด】
- ^ wat. Oxford Dictiona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wat.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 ^ sala. Spoken Sanskrit Dictionary. [201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王艷琦. 傣族金水漏印图案艺术. 哲學與人文科學: 65–69. [2023-07-01]. doi:10.16230/j.cnki.yyxb.2014.0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1).
- ^ Moha即摩訶(mahā,大)在高棉語裏的變形
- ^ 瑯勃拉邦遊之一:博物館、香通寺、夜市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夏曙芳,華府新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