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壽
游壽(1906年9月—1994年2月16日),字介眉,別名戒微,福建霞浦人,中國女書法家、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1],近代學者型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2]。曾任黑龍江省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游壽 | |
---|---|
字 | 介眉 |
性別 | 女 |
出生 | 1906年9月 清朝福建省福寧府霞浦縣 |
逝世 | 1994年2月16日 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 (87歲)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語言 | 漢語 |
親屬 | 遊學誠(父) 陳幻雲(夫) |
代表作
|
生平
編輯游壽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出生,高祖游光繹、曾祖游大琛均進士出身,父親遊學誠是清末民初霞浦縣教育人物,清末舉人出身[3]:75-77。
游壽早年就讀於由其父親創辦的霞浦縣女子小學,五四運動爆發後,她與福州的一些學生一起在霞浦的福建省立第三中學組織響應,後因此事一度遭到當地政府的追捕,後因友人提前告知而倖免[3]:1-4。民國九年(1920年),考入福州女子師範學校;民國十七年(1928年),入南京中央大學中文系深造,畢業後在廈門集美師範學校任教;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考入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兼課於南京匯文女子中學;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民國三十年(1941年),在四川女子師範學院任教,主講中國古典文學。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參加中央博物院籌備工作,與曾昭燏一起整理善齋青銅器,後任博物院館員,完成《李德裕年譜》等歷史、書法方面的論證,並創作《伐綠萼梅賦》等文學作品;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回南京,任南京圖書館金石部主任;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在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授[4]。
1951年在山東師範學院中文系任教;1957年主動要求調入哈爾濱師範大學,先後任中文系、歷史系教授,講授考古學、古文字學、先秦文學和書法藝術。1994年2月16日,因病在哈爾濱逝世,享年89歲。[1]
成就
編輯考古
編輯1960年,哈爾濱市郊黃山出土猛獁象骨骼殘斷,游壽據此推斷黑龍江省有古人類存在,並撰《黑龍江省和內蒙古呼盟的舊石器晚期骨制工具》一文;1979年2月在黑龍江省考古學會議上,以自己對拓跋鮮卑人的起源及發祥地的考古研究所得,否定「石室」在蘇聯界內尼布楚城西之說,提出應在嫩江流域一帶。經呼倫貝爾盟文管站米文平考察,同年8月在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發現「嘎仙洞」,從石壁上發現1500多年的「石室」祝文,證實「嘎仙洞」就是拓跋鮮卑人發祥地的「舊墟石室」;1980年春節,游壽回鄉深入赤岸村考察,發現唐代大石槽、南宋紹興間井欄碑刻、宋代碉堡殘垣和宋瓷影青碎片等珍貴文物,為研究霞浦古文化提供依據。[5]
書法
編輯游壽在福州女師念書時受師鄧儀中教授書法;進南京中央大學後,從胡小石攻先秦文字和書法,從事金文、甲骨文研究,臨摹大量的金文拓片和漢碑,發表《書苑縷錦》等書論文章。
書法擅篆書、隸書,與另一女書法家蕭嫻比肩。晚年,注重書法理論研究,對「南帖北碑」有獨到見解。後黑龍江省書法協會副主席,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交流頻繁。1985年日本出版的《書道年譜》,對游的書法給予很高評價。[6]
著述
編輯發表《金文之策命與齎賜儀物》《梁守謙墓誌與唐代宦官》《晉黃淳墓表跋》《梁天監五年造像跋尾》《從考古文物中看度量與工具》《楚辭瑣談》《歷代書法選》《古文字形體學》等論著。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霞浦一中百年校史編纂組, 《霞浦第一中學簡史》. 人物传记·游寿. 霞浦一中. 2002年: 第202頁.
- ^ 游寿:“‘人书俱老’ 当之无愧”. 中工網. [2019-11-19].[失效連結]
- ^ 3.0 3.1 霞浦縣政協文史組. 《霞浦文史资料》. 霞浦縣: 地方國營霞浦縣印刷廠. 1983年.
- ^ 游寿年表. 手機知網. [2019-11-19].
- ^ 游寿_霞浦当代人物专题. 博雅人物網. [2019-11-19].
- ^ 珍贵的史料 —— 游寿书法及信札专题. 搜狐. [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