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應琚
楊應琚(1696年—1766年),字佩之,號松門、秋水,祖籍遼海,漢軍正白旗人,出生於青海西寧。清朝官員,授東閣大學士。
生平
編輯廣東巡撫楊文乾之子。由蔭生授戶部員外郎。乾隆時,擢山西河東道,尋調甘肅西寧道,乾隆十六年甘肅巡撫。十八年(1753),授山東巡撫。十九年,1754年5月3日-1757年8月31日期間,奉旨接替策楞擔任兩廣總督。全名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的該官職,是兼轄廣西地區的廣東、廣西兩省之最高統治者,亦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二十二年,調閩浙總督。二十三年,加太子太保。二十四年,調陝甘總督,改補甘肅總督(駐肅州),晉太子太師。拜東閣大學士[1]。
乾隆三十年,緬甸多次侵擾西南邊陲雲南。乾隆三十一年(1766)正月,劉藻被革職,楊應琚任雲貴總督[2]。楊應琚上任後發動反擊戰,收復被佔邊地。楊應琚未經同意,發動戰爭。且虛報戰功,自稱殺敵上萬,令賜自盡。伊犁將軍明瑞繼任雲貴總督。
修《西寧府新志》四十卷。
家庭
編輯- 祖父清端公楊宗仁 (清朝),湖廣總督,授世襲騎都尉。胞弟楊宗義,康熙五十七年至雍正元年任河南巡撫。
- 父廣東巡撫楊文乾。母吳氏(父正黃旗漢軍、江蘇巡撫吳存禮)。
- 子楊重英(號山齋),乾隆二十七年(1762)補授揚州府知府,後任江蘇按察使。乾隆中赴雲貴徵緬軍前探視父疾,隨將軍明瑞與緬甸作戰;乾隆三十二年(1767)遣往緬方通使議和,被執留,在緬獨居佛寺二十餘年,不改中國衣冠服飾,乾隆五十三年歸還,被乾隆帝比為漢代蘇武,並作《高宗純皇帝御製蘇楊論》以表彰(《御筆蘇楊論》一卷,存於圓明園四十景第三十七景「廓然大公」之雙鶴齋,載《欽定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
- 子楊重谷,雍正五年襲騎都尉,寶慶府知府。
- 子楊重光,乾隆三十二年襲騎都尉(載《欽定八旗通志:正白旗漢軍世職》卷304)。
- 孫兒楊長齡(號鶴圃,父楊重英),三等侍衛兼公中佐領,曾任正白旗漢軍第五叅領第三佐領(據《欽定八旗通志》)。因父楊重英被執留緬甸,長齡蒙冤入獄二十年,其姊楊瓊華作詩《八月八日聞舍弟長齡蒙恩釋獄》:「……淚凝狴犴傷公冶,血灑弓衣愧木蘭。絕域丹誠生馬角,九重雷雨洗忠肝。遙知多病垂衰母,應為嬌兒進一餐」。
- 孫女楊瓊華(清朝)(字瑞芝,1750-1832;父楊重英),敕封太孺人,晉太宜人,著有《綠窗吟草》一卷(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袁枚於乾隆五十三年作原序,子姚德豫作新序,蔣士銓、汪中、小姑姚素玉等題辭;生平載俞陛雲《清代閨秀詩話》、施淑儀《清代閨閣詩人徵略》、沈善寶《名媛詩話》卷5)。夫內務府正白旗漢軍、乾隆戊子科舉人姚明新,著有《春嚴吟草》,其父江寧布政史、西陵總管內務府大臣姚永泰(後代有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三甲進士斌敏);胞姊姚素玉,著有《杏雨樓詩稿》,嫁鑲黃旗滿洲、浙江處州鎮總兵高益(其父總兵高鈺 (清朝),胞伯涼州鎮總兵高述明、文淵閣大學士文定公高斌,嫡堂兄文華殿大學士高晉)。其女姚氏,嫁正紅旗漢軍楊書績(胞兄嘉慶辛酉科進士楊書紹;姑母楊氏嫁宗室永雄,其祖父恆溫親王允祺;子道光丙申恩科進士楊能格;孫兒楊儒,戶部左侍郎、清末外交官)。
註釋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編]
參考文獻
編輯- 《清史稿》
前任: 策楞 |
兩廣總督 任職期間:1754年5月3日-1757年8月31日 |
繼任: 鶴年 |
這是一篇關於清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