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第十一戰區
組建
編輯司令長官為孫連仲,副司令長官高樹勛、李延年、馬法五、上官雲相等。參謀長宋肯堂。政治部主任劉漫天(1906~1951年,黃埔四期),秘書長徐惟烈。副參謀長兼前進指揮所主任呂文貞(陸大十一期)。兵站總監霍濟時。副參謀長兼北平第六兵站總監張知行(陸大特別班第三期)。戰區參謀處長鄭長海(河北高陽縣人,陸大十一期)
1945年受降地區
編輯北平、天津、河北、山東等。在重慶的孫連仲指派第十一戰區副參謀長兼作戰處長呂文貞少將為前進指揮所主任、軍務處長劉本厚少將為參謀主任。1945年9月9日前進指揮所進駐北平。由駐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軍團從塘沽登陸,代表中國政府接受天津日軍的投降。1945年9月30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塘沽登陸,並在天津市法租界公議局大樓內辦公。一個星期後即1945年10月6日上午,在法租界公議局門前的克雷孟梭廣場舉行了由第三軍團司令洛基中將主持的天津接受日軍駐軍司令官內田銀之助投降儀式。參加受降儀式的中方人員有天津市正副市長張廷諤、杜建時,十一戰區司令長官部副參謀長呂文貞、天津市警察局長李漢元、財政部華北財政金融特派員張果為、外事局津沽區聯絡官周培章等。
10月9日孫連仲由新鄉飛抵北平。10月10日在北平故宮太和殿接受日本華北方面軍投降。日本華北方面軍總司令部司令官根本博中將、參謀長高橋坦中將、渡邊渡參謀副長
1945年10月30日至31日邯鄲戰役結束,新八軍起義、第四十軍被殲滅,第三十軍大部被殲(後調歸第一戰區)。至此,孫連仲喪失了基本部隊。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蔣介石評價:「李延年指揮得力,不避艱險,能打硬仗。」[1]第三十四集團軍司令官李延年被升任為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山東挺進軍總司令。1945年8月李延年為山東地區受降長官,負責在濟南接受日本第43軍投降。但是過了兩個月還停在徐州,因為難以調動陳大慶的第19集團軍;後來改為指揮廖運澤的騎兵第二軍、陳金城的第九十六軍,李延年才到了山東濟南。1946年2月,戰區撤銷,李延年調徐州綏靖公署任副主任兼第九綏靖區司令。
進駐北平、保定後
編輯孫連仲把李文集團布置在南起石家莊、北到南口的鐵路沿線,把九十二和九十四兩軍布置在從北平經天津至山海關鐵路沿線。
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兼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兼河北保安司令,全省分15個行政督察專員區,每個區計劃轄3個保安團。以敵後游擊隊及部分偽軍編組為20個河北省保安團,分布各占領區或收復區。1945年11月河北省政府由西安遷駐北平。1945年12月,河北省保安處在北平成立,保安處長高卓東。1946年3月被縮編為25個保安團。5月1日,河北省保安團據行政院頒發《各省保安團隊整理實施辦法》進一步縮編保安團為保交總隊,轄3個大隊,1個通信分隊,1個醫務所,1個大隊轄4個中隊,1個中隊轄3個分隊,總隊有官佐98人,兵士1690人,合計1788人。先後整編為14個總隊,1個訓練總隊。不久,又將訓練總隊改為保安幹部訓練所。1946年7月遷保定。整編為21個總隊,每總隊轄3個大隊。1947年11月,國防部下發《保安團編制系統表》,每團下轄3個營、1個搜索連、1個迫擊炮連及新聞室、通信排、輸送連、衛生隊,每個營轄3個步兵連(140人)、1個重機槍連(89人),全團共計有官兵2450人。河北省保持了16個團的建制。1948年4月,為了貫徹華北剿總傅作義的「以主力對主力」方針,河北保安處改稱河北保安司令部,楚溪春任司令,陳光斗任副司令,所屬保安部隊擴編為3個保安旅、40個保安團、14個大隊、10個守護團,總兵力達9.14萬人。
撤銷
編輯參考
編輯- ^ 李仙洲:「我與黃埔校友李延年」,《山東文史資料選輯》,第27輯
- ^ 王禹廷著,《胡璉評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7年6月15日,第48頁
-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