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
此条目或其章节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23年4月19日) |
法相宗,又名唯识宗、慈恩宗、中道宗,属于瑜伽行唯识学派,为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由三藏自印度传入中国,传统上以弥勒菩萨为初祖,实际上由窥基所创立。唯识无境的宗师依次为阿逸多、无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玄奘、窥基、慧沼、智周。祖庭为陕西大慈恩寺,又以窥基法师尊号命名,故称慈恩宗。慈恩寺与西明寺并为唐朝时学习唯识学的重要道场。日本法相宗的大本山为兴福寺和药师寺。
法相宗 | |||||||||||||||||
汉语名称 | |||||||||||||||||
---|---|---|---|---|---|---|---|---|---|---|---|---|---|---|---|---|---|
汉语 | 法相 | ||||||||||||||||
字面意思 | 依法相立名,善于分析诸法的相状特征 | ||||||||||||||||
| |||||||||||||||||
别称 | |||||||||||||||||
汉语 | 慈恩宗、唯识宗 | ||||||||||||||||
| |||||||||||||||||
越南语名称 | |||||||||||||||||
越南语 | Pháp tướng | ||||||||||||||||
汉喃 | 法相 | ||||||||||||||||
朝鲜语名称 | |||||||||||||||||
谚文 | 법상 | ||||||||||||||||
汉字 | 法相 | ||||||||||||||||
| |||||||||||||||||
日语名称 | |||||||||||||||||
汉字 | 法相 | ||||||||||||||||
|
古印度有破相宗与法相宗,这里的“相”为“法相”, 法相宗属于瑜伽行唯识学派,认为诸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主张一切现象皆是由阿赖耶识(能产生因缘果报的心识)依三自性而变化、显现;破相宗属于中观学派,传承自龙树、青目、清辨、智光,认为“一切法于世俗故有,胜义皆空”,主张一切现象就胜义谛而言,没有丝毫真实存在的自性[1][2]。
历史
编辑印度传说佛灭后一千年中,无著菩萨由阿逾陀国讲堂夜夜升兜率天,就弥勒菩萨听受“瑜伽论”,昼日宣说《瑜伽师地论》给大众。其后无著之弟世亲,回小向大,造唯识论,助成其义,彼土名为瑜伽宗。
唯识学在南北朝时代的后魏传入中国,是为以《十地经论》为主的地论学,代表人物是菩提流支、净影慧远。其次是梁陈之间,以《摄大乘论》及其论释为主的摄论学,代表人物是真谛。最后则是以《唯识三十颂》和《成唯识论》为主的唐朝法相宗,由玄奘得自护法之传人戒贤,窥基法师接受其教。
法相宗以唐朝玄奘三藏为始,由其弟子窥基法师宏扬。玄奘三藏曾求经学于中印度那烂陀寺,亲学于戒贤论师,返回中国以后开设译场译经。由于窥基法师大弘法相唯识学于慈恩寺,故此派得名慈恩宗,窥基号称“百部论师”,作注甚多,所及亦广,门下更出慧沼,慧沼更传智周。自唐武宗会昌毁佛之后,此宗传承断绝,仅有少数僧侣研习,经典大部份也散失,相应的释义也隔断。唐末以后直到明末的约八百年间,仅有少数著作,如元人云峰的《唯识开蒙问答》二卷。
明末,华严宗鲁菴普泰兼弘华严和唯识学,北京大庆寿寺是当时的弘扬基地,开启当时唯识学的研习风气,其《八识规矩补注》是现存第一本《八识规矩颂》注解。雪浪洪恩辑出“相宗八要”,视为“习相宗者之阶梯”,其注疏本有高原明昱之《相宗八要解》和蕅益智旭之《相宗八要直解》[3][4]。此时的僧人因未能见到窥基等法相宗人的注疏,只能仰仗《宗镜录》等著作为之作解,其作品被认为有瑕疵或粗略[5][6]。
唐朝时,此宗传入日本、韩国。在日本,日本僧侣自中国取回大量窥基著作,建立日本唯识宗,为南都六宗之一,历代传承不绝。至清末杨仁山居士至日本,重新将唯识经典带回中国,开启了清末民初知识份子研究法相唯识的热潮。欧阳竟无居士创建支那内学院宣扬唯识,门下吕澂也是一代佛学大家,北方韩清净也起而倡导唯识学,创立三时学会,太虚大师创办的武昌佛学院亦研究唯识学,但不独尊,他们带动了唯识学在现代中国重新复兴。
谱系
编辑- 玄奘(602年-664年):师承印度那烂陀寺戒贤,为瑜伽行唯识学派护法一系,译出多部大乘经、说一切有部阿毘昙和大乘唯识论。日僧道昭入唐,拜于玄奘门下,将法相宗传入日本(元兴寺,南寺传)。
- 圆测(613年-696年):住西明寺。事京师法常、僧辩等,学习真谛传来的旧唯识。后又师从玄奘,与窥基共学护法系新唯识。现存《解深密经疏》等。青丘沙门太贤(大贤)从圆测的弟子道证学唯识,将法相宗传入新罗。
- 窥基(632年-682年):住大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著有法华经玄赞、般若心经幽赞、弥勒上生经疏、成唯识论述记、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瑜伽论略纂、大乘法苑义林章等,时称“百部疏主”。
- 慧沼(648年-714年):师从窥基,反对西明一系的唯识学,著有《唯识论了义灯》、《能显中边慧日论》、《劝发菩提心集》等。
- 智周(668年-723年):师从慧沼,著有《成唯识论演秘》、《大乘入道次第》等。日僧玄昉师从南寺传的义渊,后又入唐,拜于智周门下,将法相宗传入日本(兴福寺,北寺传)。
- 昙旷(?):在西明寺学习唯识,后至河西(今甘肃武威)弘法,自763年起,住于敦煌。著有《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大乘入道次第开决》、《大乘二十二问》等。
主要理论
编辑三自性说
编辑三性说,又称三自性说。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无著、世亲等瑜伽行派认为,诸法实相应有两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诠表所说,也不是一切都无所有,而是远离有无二执以为中道。这样即有虚妄分别与空性两面:依分别的自性说为“依他起性”(相对真实);依分别的境说为“遍计所执性”(妄想);又依空性说为“圆成实性”(绝对真实)。法相宗继承此说,且结合唯识说,以为三性也不离识,谓诸识自自证分生起之时,现似见分与相分两分是依他;意根不离相缚,意识从而周遍计度,执为“能”、“所”二取,则是遍计所执。
唯识无境
编辑又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认为世界现象都由有情各自本具之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一切种子识”所变现,而前七种识再根据第八识所变现外境影像,缘虑执取,以为实在。又认为在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世界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其性质有染有净,即有漏无漏两类。有漏种子为世间诸法之因,无漏种子为出世间诸法之因。
五种性
未来出世者种姓有声闻、独觉与菩萨三乘之别,又有不定为何乘之“不定种姓”与三乘皆不得入之“无种姓”,因而建立五种姓说。而所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亦即自性,本自具足,一切众生皆有,只因无明而迷失,祂还在,但被遮住,故说为皆有佛性;五种性,指的是众生过去所做所修,因而呈现现在的修正方向与层次的不同,而这会随著持续修持而转变。
五位百法
编辑五位百法,是法相宗对一切万有诸法进行的分类。其分为五类: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共计有百种法,所以称为“五位百法”[7][8][9][10]。
因明学说
编辑因明原为瑜伽行派所创。玄奘在印度游学时,曾到处参问因明。临回国前,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曲女城大会上,立了一个“真唯识量”[11],书写在金牌上,经过18天,无一外道小乘能驳倒它,创造了因明光辉的典范。回国后,先后译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和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门人竞作注疏。其中以大庄严寺文轨和慈恩寺窥基所作最为流行。窥基对因明作法,多有发展,主要有:区别论题为“宗体”与“宗依”;为照顾立论发挥自由思想,打破顾虑,提出“寄言简别”的办法;立论者的“生因”与论敌的“了因”,各分出言、智、义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过类”都分为全分的、一分的,又将全分的一分的分为自、他、俱;推究了有体与无体。[12]
五重观法
编辑五重观法为与唯识说相适应,主张用唯识观。窥基提出从宽至狭、从浅至深、从粗至细的五重唯识观。[13]
- 遣虚存实:此观有情的遍计所执性法,纯属妄情臆造,毫无事实体用,故应遣除;至于依他性法仗因托缘依他而有事实体用,是“后得智”之境,又圆成性是诸法之理,为“根本智”之境,均不离识而应留存。是为唯识观的初步。
- 舍滥留纯:虽观事理皆不离识,而此内识有所缘相分和能缘见分。相分为内境,见分心仗以起,摄境从心,并简别有滥于外境,所以只观唯识,为第二步。
- 摄末归本:摄见相二分之末,归结到自心体分之本。因见相分皆识体所起,识体即为其本。今但观识体,为第三步。
- 隐劣显胜:隐劣心所,显胜心王。心王起时必隐劣心所,为第四步。
- 遣相证性:心王犹属识相,今遣相而证唯识性,得圆成实之真,为唯识观最究竟之阶段,即第五步。
经典
编辑法相宗的经典包括六部经文及十一部论著,合称“六经十一部论”[14]。
六经 | 译者 | 大正藏中位置 | 备注 |
---|---|---|---|
《华严经》 | 唐·般若 (四十卷) | 第十部华严部·第二九三卷 |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 |
东晋·佛驮跋陀罗(六十卷) | 第九部华严部·第二七八卷 | 《大方广佛华严经》 (六十华严) | |
唐·实叉难陀(八十卷) | 第十部华严部·第二七九卷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 | |
《解深密经》 | 元魏·菩提流支(五卷) | 第十六部经集部·第六七五卷 | 《深密解脱经》 |
唐·玄奘(五卷) | 第十六部经集部·第六七六卷 | 《解深密经》 | |
《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 | 未传译 | ||
《阿毗达磨大乘经》 | 未传译 | ||
《楞伽经》 | 刘宋·求那跋陀罗(四卷) | 第十六部经集部·第六七零卷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
元魏·菩提流支(十卷) | 第十六部经集部·第六七一卷 | 《入楞伽经》 | |
唐·实叉难陀(七卷) | 第十六部经集部·第六七二卷 | 《大乘入楞伽经》 | |
《密严经》 | 唐·地婆诃罗(三卷) | 第十六部经集部·第六八一卷 | 《大乘密严经》 |
唐·不空 (三卷) | 第十六部经集部·第六八二卷 | 《大乘密严经》 |
十一部论 | 译者 | 大正藏中位置 | 备注 |
---|---|---|---|
《瑜伽师地论》 | 唐·玄奘(一百卷) | 第三十部中观瑜伽部·第一五七九卷 | |
《显扬圣教论》 | 唐·玄奘(二十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六零二卷 | |
《大乘庄严经论》 | 唐·波罗颇蜜多罗(十三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六零四卷 | |
《集量论》 | 近代·法尊 | 无 | 失传 |
《摄大乘论》 | 后魏·佛陀扇多(二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五九二卷 | 《摄大乘论》 |
陈·真谛(三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五九三卷 | 《摄大乘论》 | |
唐·玄奘(二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五九四卷 | 《摄大乘论本》 | |
《十地经论》 | 后魏·菩提流支等(十二卷) | 第二十六部释经论及毗昙部·第一五二二卷 | |
《分别瑜伽论》 | 未传译 | 无 | 未传译 |
《观所缘缘论》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六二四卷 | |
《唯识二十论》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五九零卷 | |
《唯识三十论》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五八六卷 | 《唯识三十论颂》 |
《辩中边论》 | 陈·真谛(二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五九九卷 | 《中边分别论》 |
唐·玄奘(三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六零零卷 | 《辩中边论》 | |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 | 唐·玄奘(七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六零五卷 |
其他经典 | 译者 | 大正藏中位置 | 备注 |
---|---|---|---|
《百法明门论》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六一四卷 | |
《大乘五蕴论》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六一二卷 | |
《因明入正理论》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六三零卷 | |
《成唯识论》 | 唐·玄奘(十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观瑜伽部·第一五八五卷 |
影响
编辑法相宗是中国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探求各各诸法之相状,与讲求诸法同一法性,同一清净本性的法性宗在教义倾向上有所不同。
由于中土各家唯识学说互有争论,玄奘为了求得明确定论,前往印度取经求法。玄奘在印度游历18年,于印度那烂陀寺求学,亦就佛学问题向各地寺僧讨教,在印度佛学界赢得了“解脱天”和“大乘天”的赞誉。[15]玄奘回国后致力于佛教经书的翻译工作,其翻译事业得到皇家支持,翻译经论达一千三百多卷,获得三藏法师之誉。玄奘不仅译出唯识学的经论,也翻译了说一切有部和经量部的论书,为法义修学打下重要的基础。玄奘还将《瑜伽师地论》全部译出,该书是法相宗最重要的论书,不仅涵盖唯识的教理观点与大乘的阿毗达摩,也涉及菩萨戒以及禅修方法的解说。
此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律宗道宣专事四分律的宣扬,在理论上也吸收了玄奘新译唯识学的观点,以阿赖耶识所含藏的种子(功能)思心所为戒体,称为心法戒体论(戒弟子从师受戒时,在精神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称戒体)。晚明思想家王夫之对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颇精。[16]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在其著作中运用因明三支比量。谭嗣同也引用有关唯识思想。[17]章炳麟曾运用因明与西方逻辑、中国墨经作比较研究[18]。近代欧阳竟无、韩清净和太虚等也曾对法相唯识之学竞相研习,并撰有不少专门著作。熊十力曾作《新唯识论》,以新儒家学说重新诠释唯识学。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昙旷《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后大乘宗而有二种。一胜义皆空宗。即十二门论智度中百般若灯论掌珍论等。依般若等无相空教。说一切法不离二谛。若世俗门诸法皆有。乃至许有我法心境。与诸小乘义无差别。若胜义门诸法皆空。乃至不立唯识真如。与应理宗所说全别。然其二谛其体不异。以从缘生说名世俗。即缘无性名胜义空。故说二谛体无差别。由迷胜义执有世俗。纵勤修行终滞生死。由悟胜义了世俗空。故能不著速证涅槃。故说般若为究竟理。遣一切相无所得故。解深密等为不了义。不遣依圆有所存故。彼经自说为了义者。以对浅根义易了故。非理究竟名为了义。二应理圆实宗。即摄大乘论瑜伽显扬杂集唯识中边等论。依深密等诸了义经。说一切法世俗胜义不一不异。非有非空。具如五法前后相望立为四重世俗胜义。一虚实二谛。瓶军林等虚为世俗。蕴处界等实为胜义。二理事二谛。蕴等事法麁为世俗。四谛道理细为胜义。三浅深二谛四谛安立浅为世俗。二空真如深为胜义。四诠旨二谛。二空真如带诠世俗。一真如法界亡诠胜义。相对立故非一。无别体故非异。妄所执故非有。体不无故非空。故说深密为极究竟。得中道故。般若等经为非了义。就偏说故。此中具说二种宗义。若说法性圆融法门即为三宗。如起信疏。”
法云《翻译名义集》:“然此诸识。西域东夏。异计纷纭。今先叙异执后述会通。初异执者。性相二宗肇分于竺国。南北之党。弥盛于齐朝。故西域那烂陀寺戒贤大德。远承弥勒无著。近踵法护难陀。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立法相宗。言法相者。唯齐八识业相以为诸法生起之本。故法相宗以识相行布为旨。其寺同时智光大德。远禀文殊龙树。近遵青目清辩。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立法性宗。言法性者。以明真如随缘为染净之本。故一性宗以真理融观为门。洎乎东夏。《摄论》有梁唐之异。《地论》分南北之殊。以无著菩萨造《摄大乘论》流至此土。二译不同。梁朝真谛乃立九识。计第八识生起诸法。如彼论明十种胜相。第一依止胜相。明第八识生十二因缘。次唐时玄奘新译《摄论》但立八识。乃谓第九只是八识异名。此是梁唐之异也。天亲菩萨造《十地论》。翻至此土南北各计。相州南道计梨耶为净识。相州北道计梨耶为无明。此乃南北之殊也。” - ^
圆测《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亲光释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过千年后,空有乖诤。佛灭没已,一千年后,南印度界健至国中,有二菩萨,一时出世,一者清辨、二者护法,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萨,执空拨有,令除有执,护法菩萨,立有拨空,令除空执。……故今略述二种观门:
一者、清辨依诸《般若》,及龙猛宗,立一观门,谓历法遣相观空门,立一切法,皆悉是空,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二者、护法依《深密》等,及弥勒宗,立一观门,谓在识遮境辨空观门,立一切法,通有及无,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因缘故有,圆成实性理有非无。- 故《深密》说:‘依所执故,说一切法皆无自性。’
- 《宝积经》说:‘若拨诸法皆无性者,我说彼为不可治者。’
- 《瑜伽》等曰:‘依所执性故,契经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 《辨中边论颂》:‘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故契中道。’
- 如是等文,诚证非一,是故《二十唯识》等曰:‘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得名为入法无我,然达愚夫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诸法我无,如是乃名入法无我。’”
- ^ 杨维中. 明代普泰系、高原明昱系華嚴宗、唯識學傳承考述 (PDF). 2015华严专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0-07-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19).
- ^ 释圣严. 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 中华佛学学报. [2020-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 ^ 简凯廷. 晚明唯識學作品在江戶時代的流傳與接受初探 (PDF). 中华佛学研究. 2015 [2020-07-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11).
- ^ 林镇国. 論證與釋義:江戶時期基辨與快道《觀所緣緣論》註疏的研究 (PDF). 佛光学报. 2018 [2020-07-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11).
- ^ 《成唯识论》(卷七)
-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
- ^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
- ^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
- ^ 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大师立量。时人无敢对扬者。大师立唯识比量云。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宗。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因。犹如眼识喻。”
- ^ 《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虞愚
- ^ 《大乘法苑义林章》《唯识章》
- ^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今此论爰引六经,所谓华严、深密、如来出现功德庄严、阿毗达磨、楞伽、厚严;十一部论:瑜伽、显扬、庄严、集量、摄论、十地、分别瑜伽、观所缘缘、二十唯识、辨中边、集论等为证。”
-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诸众欢喜,为法师竞立美名,大乘众号曰摩诃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众号曰木叉提婆,此云解脱天。”
- ^ 王夫之,《相宗络索》
- ^ 谭嗣同,《仁学》
- ^ 章炳麟《齐物论唯识释》
- ^ 《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第175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
外部链接
编辑- 《百法明门论》讲解
- 宏正法师-认识唯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韩廷杰 : 唯识宗哲理略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罗时宪 : 唯识方隅
- 唯识典籍数位资料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