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人(德语:Österreicher),是指所有拥有奥地利共和国国籍的公民,以奥地利德语为官方语言,拥有欧洲历史上数量最多的音乐家外交官皇帝。虽然该国的语言和德意志民族非常接近,但国家认同却与现代德国截然不同。

奥地利人
Österreicher
总人口
超过850万
分布地区
 奥地利 750万[1]
 美国730,336[2]
 加拿大197,990[3]
 德国180,000[4]
 瑞士80,000[来源请求]
 澳大利亚45,530[5]
 英国25,000[6]
 南非20,204
 阿根廷15,000[6]
 西班牙10,400[6]
 巴西10,000[6]
 捷克9,300
 以色列6,800[6]
 瑞典4,100[6]
 秘鲁2,300
 匈牙利2,571[7]
 斯洛伐克2,301[8]
 希腊3,000[6]
 新西兰1,300
 斯洛维尼亚1,000[6]
 爱尔兰720[9]
 塞尔维亚131[10]
语言
德语(标准:奥地利德语;方言:奥地利-巴伐利亚语阿勒曼尼语) 其他地方语言: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斯洛文尼亚语[11]
宗教信仰
罗马天主教 61.5%
东正教 6%
新教 4%
其他或无宗教 28.5%
相关族群
日耳曼人捷克人[12]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13]

奥地利德语中,奥地利人即奥地利的全体国民。英语中的“Austrians”一词的意思几经演变,17~18世纪指代奥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国之内的所有人口;19世纪前期(1804~1867年) ,指代奥地利帝国版图内的公民;19世纪后期(1867~1918年)指代奥匈帝国内莱塔尼亚的公民。最初,奥地利政府统治下的国民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认同,只有住在维也纳盆地下奥地利州中的人才会自我认同为奥地利人。

长期以来,奥地利人经常被划归为德意志人[14][15][16]。奥地利的领土在古代不仅包括捷克匈牙利,还是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联邦里面最强大的邦国,直到1866年普奥战争才被普鲁士逐出德国的版图[15]。但是,当德国1871年成为一个单民族国家时,奥地利的国家认同就与德国分道二扬[15]1867年奥地利帝国改革为奥匈帝国,采用了多民族-普世帝国的思考模式。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奥匈帝国旗下的各民族独立,奥地利变为奥匈帝国政权的一个残存国家,并取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德语:Republik Deutschösterreich)为其国名,寄希望于加入德国。不过在1919年,协约国为了防止德国过强而签订《圣日耳曼昂莱条约》,禁止了奥德合并。随后,德意志-奥地利解体,改国名为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纳粹德国1938年否认了奥地利的独立性,通过德奥合并,让奥地利和德国达成了短暂的统一。

在纳粹德国战败,以及二战的欧洲部份结束后,一切泛德主义、想与德国加强连接的思想都被视为是纳粹主义的遗毒,导致奥地利人不得不发展出自己独立的民族主义,经过几十年的义务教育,绝大多数奥地利人在今天已经不会认为自己是德国人[17][18][19]

历史

编辑

奥地利的语言和文化,与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自由邦极度接近[20]。这批讲奥地利-巴伐利亚语的人形成了奥地利共和国受其历史文化影响地区中最主流的人口,而那些地区亦同时继承了奥地利人的文化血统[21]

原始时代到中世纪

编辑
 
哈尔施塔特拉泰纳这两个凯尔特文化在欧洲的范围:
  哈尔施塔特文化的核心领土以黄色实线显示,正是位于现代的奥地利(公元前800年)
拉泰纳文化是淡绿色的地区,这时候凯尔特文化已经扩散至全欧洲

今天奥地利的领土在罗马时代被划分为三块,分别是“Noricum”、“Raetia”和“Pannonia”。Noricum是一个凯尔特民族建立的王国,Pannonii是远古伊利里亚人的后裔,Raetians是一批没有文字的高山原住民。Noricum属于这三个当中文化程度最高的,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也在这个王国的版图之内;Raetians保存著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形式,可能类似于伊特鲁里亚人;Pannonia则还在原始部落阶段。在6世纪民族大移动时期,这些领土的大部份被巴伐利亚人占领,奥地利西部的一小部份也被其他民族混居,例如福拉尔贝格州阿勒曼尼人蒂罗尔东斯拉夫卡兰塔尼亚公国匈人阿瓦尔人

奥地利正式的德意志化是在8世纪,以前的雷蒂亚诺里库姆的领土落入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统治之下,行政区划被重新划分为斯瓦比亚公国巴伐利亚公国卡兰塔尼亚公国。到8世纪末,潘诺尼亚一直是阿瓦尔汗国的一部份。9世纪的“东方边区”(Ostmark)是决定目前奥地利东部国界线的重要历史时间,此时东法兰克的德意志人、阿瓦尔人,和匈牙利马扎尔人的分界线变为三月河。虽然维也纳自凯尔特时代就已经建城,叫作“Vindobona”,但直到中世纪中期这座城市才变得重要,而维也纳就是以上述的三月河沿岸的定居点为中心才发展起来的。

955年匈牙利马扎尔人莱希费尔德战役中战败后,奥地利的疆域就基本固定,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之最东端,北接捷克摩拉维亚,东接游牧转定居的匈牙利王国。到了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说著奥地利-巴伐利亚语的人成为奥地利人口的大多数,并呈现出相同的习俗特征。他们代表整个德意志民族与北部的西斯拉夫人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南斯拉夫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进行接触,尤其适应和匈牙利人共生。

奥地利的统治者在这个时期也经常变化,各个领土(即巴伐利亚斯瓦比亚卡林西亚)的统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他们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下议院管辖,12-13世纪属于巴本堡王朝,1278年后以及整个14~15世纪属于哈布斯堡王朝。因为和那么多不同的民族接触,所以在近代早期之前,这些地区的不同人仅仅是“奥地利土地上的人口”,并不是“奥地利人”,当时也没产生独立的“奥地利人”的概念。

近代早期

编辑
 
哈布斯堡王朝获得于失去的领土总计

自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奥地利终于稳定的只属于一个主人,即统领著欧洲大片辽阔领土的哈布斯堡王朝。原本哈布斯堡家族发源于现在的瑞士鹰之堡,几经辗转,从瑞士脱离,成为了奥地利当地的领主。在1526年,哈布斯堡家族获得了匈牙利波希米亚(即现在的捷克)这两块土地后,大大提高了他们在欧洲的地位。受到奥地利的殖民影响,周边民族都被不同程度的同化。匈牙利在保留自己文化的方面上更成功,而捷克由于三面被说德语的国家包围,经历了一段德意志人的移民潮,捷克的领导阶级最终被德意志人同化,奥地利的克恩顿州施蒂利亚州蒂罗尔州也开始以德语为母语。虽然捷克和匈牙利对德国毫无认同,但更喜欢接受奥地利的统治,以至于18世纪中叶,它们愿意听从维也纳所设立的中央政府的命令。

当时,奥地利人一词用于识别“Domus Austriae”的臣民,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又被称为奥地利王朝,不管他们的种族、国家和血统如何,均叫奥地利人。值得注意的是,奥地利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虽然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所有土地都会被叫成“奥地利”,但实际上这些土地都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相当于半独立的小国,其中有些还是更大国家的一部份,即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帝国的皇位在后半段一直被哈布斯堡家族垄断,所以哈布斯堡家族既是奥地利的主人,也是全神罗的主人。然而,到了18世纪下半叶,在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莎和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的统治下,奥地利逐渐摆脱地方分权的模式,进入一个日益集权的时期。

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后,皇帝弗朗茨二世于1804年正式将哈布斯堡所有领土合并为奥地利帝国,而他自己则成为了第一代奥地利皇帝。此时,奥地利各个领土上的公民才第一次成为“奥地利人”。然而,由于奥地利长期凌驾于整个德国之上,所以并未和普鲁士巴伐利亚等其它德意志国家一样培养出单一的民族认同;作为结果,1866年普鲁士在普奥战争打败奥地利后,奥托·冯·俾斯麦就立刻把奥地利排斥在德国的定义之外。1871年,实际由普鲁士控制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正式和奥地利帝国成为两个不同的国家[22]

奥地利在1866年被排除在德国之外后,次年,奥地利就邀请匈牙利和自己共组一个二元制的国家,史称奥匈帝国。这个重大变化在1867年实现,奥地利帝国允许其体内的匈牙利王国独立,两者平等的联合为一个联邦制的国家,一起奉哈布斯堡王朝法兰兹·约瑟夫一世为共同君主。“奥地利皇帝”和“匈牙利使徒国王”是同一个级别。奥匈帝国中奥地利的那一半,由王室的直辖领土拼凑而成,即现代奥地利捷克共和国斯洛文尼亚波兰乌克兰意大利和克罗地亚,它们由1867年的共同宪法绑定在一起。宪法中明确定义这个范围之内所有臣民都统一叫“奥地利公民”,享有相同的基本人权。这些领土没有一个官方称呼,直到1915年初,它们才被奥匈政府正式规定叫“在帝国议会中有代表的王国和国家”。因为名称太长,政客们使用更简单的“内莱塔尼亚(Cisleithania)”叫它,而匈牙利使徒王国则被叫做“外莱塔尼亚(Transleithania)”。奥匈的普通公众则依旧称自己为奥地利帝国,1915年末,议会制的奥地利政府也正式允许公民以“奥地利帝国国民”自称。

1955年之后的奥地利共和国

编辑
 
红白红之书》,1946年由奥地利外交部认真出版的书籍,该书详细描述了奥地利第二共和国的创始人对德奥合并(1938-1945 年)的负面,被当作奥地利自主意识抬头的第一份纸本文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结束,奥地利重新从德国独立,但二战同盟国一直占领奥地利到1955年。当时奥地利与盟国签署了《奥地利国家条约》,以官方文件的形式结束了占领,在国际上承认恢复奥地利的国家主权。1945年之后,仍然有大批奥地利人自认为是德国人,奥地利政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创造新的奥地利民族主义。在1956年的一项民调中,有高达46%的奥地利人自认为是德国人,但这个比例已经比19世纪纳粹德国时代有明显下降[23]。到了1964年,另一项民调显示,只有15%的奥地利人自认为是德国人了[23]

相比之下,奥地利的政治精英明显更喜欢独立,不像普通奥地利人那样还对德国存有依恋。他们不断在媒体中提及集中营里的恐怖经历,激发了奥地利的学术界文艺界和军医教界对德国的痛恨情绪。克莱斯勒(Kreissler)在1993年写道:“经历过第三帝国的漫长黑夜,奥地利人才意识到幸福人权自由比什么民族主义更重要”[24]。从此,奥地利人对他们的德国邻居的态度就发生逆转,明确的将自己与德国分开。大批历史学家基于《莫斯科宣言》而开始寻找奥地利是独立国家的证据,从文化成就、地缘政治中立、语言差异、哈布斯堡王朝的遗产、以及19世纪末德奥两帝国的共存中汲取灵感。最明显的证据是:德意志帝国这个完全属于德国人的单一民族国家,它自己先排斥了奥地利的加入;而奥地利随后就放弃了单民族国家的理念,进入多民族的奥匈帝国时代,该以“普世帝国”为其理念,与德国式的同化政策完全不同。而且,既使奥德两帝国的意识形态相差巨大,但它们依然和平并存了47年之久。所以,奥地利人不应该在二战中被定罪,而是作为纳粹德国的受害者而受到优待。尽管仍然有一些历史学家称这个“奥地利受害者论”是一个弥天大谎,认为德意志帝国只是“小德意志”(Kleindeutsche Lösung),并质疑当时的奥地利的国家认同是否真的存在[25]

20世纪早期不同,1987年后,奥地利平民的国家认同趋于固定,只有6%的奥地利人会自认为是“德国人”[26]2006年,有超过90%的奥地利人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并觉得奥地利附属于德国的理论荒谬可笑[27][28]。奥地利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存在与中欧,其逻辑不再混乱,国际社会对奥地利的看法更多的会和澳大利亚联系在一起,而非德国。最后,认为奥地利人是一个独立民族的支持者在1996年终于找到决定性证据,考古发现证明,一开始居住在现代奥地利共和国版图内的是凯尔特人,奥地利也拥有时间最早的凯尔特文物[29]。凯尔特奥地利先是在罗马人的统治下被罗马化,又在原始日耳曼人东扩后被德意志化[29]。当代奥地利政府其对拥有的凯尔特文化遗产感到自豪,并积极宣传,奥地利各处都四散著凯尔特文化的博物馆,其数量位居世界第一[30]

奥地利在哈布斯堡帝国的统治过程中成为了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其旧疆域异常辽阔,到了现代也还在发挥著作用。许多来自斯洛文尼亚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波兰的移民都汇聚在维也纳。在冷战结束后,奥地利与邻国德国一样,越来越多的移民改变了原本单民族的人口,大量来自土耳其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的新移民在2010年成为奥地利公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根据CIA《世界概况》- 奥地利 - 人口:族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奥地利的奥地利族裔人口比重为91.1%,即7,463,714名奥地利人。
  2. ^ Census 2000: Ancestry[永久失效链接] - 730,336人自称有奥地利血统。
  3. ^ Statistic Canada 2011 National Household Surve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7,990人自称有奥地利血统)
  4. ^ Bevölkerung und Erwerbstätigkeit Ausländische Bevölkerung Ergebnisse des Ausländerzentralregisters (PDF).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2014-07-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7-13). 
  5. ^ Monash University ARROW Repository | People and Place (PDF). [2013-09-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5-04-15).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存档副本. [2015-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5). 
  7. ^ STADAT – 2.4. FOREIGN CITIZENS RESIDING IN HUNGARY BY COUNTRY OF CITIZENSHIP.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3). 
  8. ^ Štatistický úrad SR :: Home. Portal.statistics.sk. 2014-03-14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9) (斯洛伐克语). 
  9. ^ Persons usually resident and present in the State on Census Night, classified by nationality and age group - CSO - Central Statistics Office. Cso.ie. 2013-02-07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30). 
  10. ^ Попис становништва, домаћинстава и станова 2011. у Републици Србији: Становништво према националној припадности - „Oстали“ етничке заједнице са мање од 2000 припадника и двојако изјашњени (PDF).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4-17). 
  11. ^ CIA《世界概況》- 奧地利 - 语言.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0). 
  12. ^ Diplomatic Academy Vienna - Home (PDF).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5-18). 
  13. ^ The sound of success, Economist, Nov 22nd 2007.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12). 
  14. ^ Robert H. Keyserlingk. Austria in World War II: An Anglo-American Dilemma. McGill-Queen's Press – MQUP. 1 July 1990: 138–. ISBN 978-0-7735-0800-2. 
  15. ^ 15.0 15.1 15.2 Thaler 2001,第72–页.
  16. ^ Ruth Wodak.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9: 56– [2023-01-27]. ISBN 978-0-7486-373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5). 
  17. ^ Österreicher fühlen sich heute als Nation. 12 March 2008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0).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18. ^ Thaler 2001,第166–175页.
  19. ^ Bischof & Pelinka 1997,第32–63页.
  20. ^ Minahan, James. One Europe, many nations: 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European national groups. 格林伍德出版集团. 2000: 769 [May 25, 2013]. ISBN 03133098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21. ^ 有关在欧洲“国家”、“民族”与“族群”之间的区别和重叠,请参看欧洲民族。在一些英语资料来源中,奥地利人被列为一个“族群”,包括 《世界概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同时亦可以参看:
    • Franz A. J. Szabo: Austrian Immigration to Canada. Pg. 41 et seq.
    • Alfred Connor Browman: Zones of Strain: A Memoir of the Early Cold War. Pg. 73
    • Ilija Sutalo: Croatians in Austria. Pg. 21
    • Donald G. Daviau, Herbert Arlt: Geschichte der österreichischen Literatur. Pg. 318
    • Deirdre N. McCloskey: The Bourgeois Virtues - ethnics for an age of commerce. Pg. 190
    • Bruce M. Mitchell, Robert E. Salsbury: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An international guiede to research, policies and programs. p. 19.
    “奥地利民族”一词有时会在有关二战后人口流动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在 这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0年2月11日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文章。
  22. ^ Mark Allinson, Germany and Austria 1814-2000, pp. 23-29
  23. ^ 23.0 23.1 Thaler 2001.
  24. ^ Ruth Wodak; Rudolf de Cillia; Martin Reisigl.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9: 57–. ISBN 978-0-7486-3734-8. 
  25. ^ Bischof & Pelinka 1997,第3–页.
  26. ^ Die Entwicklung des Österreichbewußtseins (PDF). [2009-07-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September 28, 2007).  Development of the Austrian identity .
  27. ^ Österreicher fühlen sich heute als Nation - 1938 - derStandard.at › Wissenschaft. [202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28. ^ Austria.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200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1 October 2006.
  29. ^ 29.0 29.1 Carl Waldman, Catherine Mason.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Peoples. Infobase Publishing, 2006. P. 42.
  30. ^ Kevin Duffy. Who Were the Celts? Barnes & Noble Publishing, 1996. P. 2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