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族小天体
在天文学中,冥族小天体或类冥小天体(plutino)是与海王星有2:3的平均运动共振的海王星外天体,Plutinos这个名称是在冥王星之后才有的,使用了义大利文表示小的附加语词-ino,指像冥王星一样被困在共振轨道中的小天体。名称只提到轨道共振,并不涉及其他的物理性质,且原本仅用于描述比冥王星小的共振天体,但现在已将冥王星本身也包含在内。冥族小天体分布在古柏带的内层部分,现时已知的古柏带天体中,有近四分一是冥族小天体。除了冥王星之外,第一颗冥族小天体是在1993年9月16日发现的1993 RO。最大的几颗冥族小天体,包括冥王星、亡神星(90482,Orcus)、2003 AZ84(208996)、伊克西翁(28978,Ixion)、拉达曼迪斯(38083,Rhadamanthus)和雨神星(38628,Huya)等。
轨道
编辑起源
编辑目前与海王星轨道共振的天体当初应该是独自绕著太阳公转的天体,在海王星向外迁移的时期(参见古柏带),被捕捉并进入了共振轨道[1]。
轨道特性
编辑当大多数的冥族小天体有低轨道倾角时,一个确实与冥王星相似的轨道特征就呈现出来了:轨道倾角在10-25o的范围内,离心率在0.2-0.25之间,而结果是近日点在海王星轨道的内侧(或接近),远日点则接近古柏带的外缘(该处的轨道周期与海王星轨道有1:2的共振)。
冥族小天体的轨道周期都在247.3年的附近(海王星公转周期的1.5倍),上下的变动只有几年的差异。
比较特别的冥族小天体有:
- 2005 EK298,它有极大的轨道倾角(40o)。
- 2003 QV91,他有较大的离心率(e = 0.35),使近日点在天王星与海王星的中间,而远日点进入了散射盘面的范围内。
- 2002 KX14,他有接近圆形的轨道(e= 0.04),而且几乎躺在黄道平面上(轨道倾角小于0.5o)。
也可以参考和QB1天体的比较。
长期稳定项
编辑因为冥王星的质量很小,重力影响通常都忽略不计。然而,共振的宽度(能产生共振的半轴的范围)非常狭窄,只有几个冥王星的希尔球(重力影响)大小。当然,与原本的离心率有关,有些冥族小天体会因为与冥王星的交互作用而离开共振的区域。数值模拟认为冥族小天体的离心率与冥王星相差在10%-30%的范围内时会在兆年的时间尺度上出现不稳定[2]。
外部链接
编辑参考
编辑- ^ Malhotra, Renu. THE ORIGIN OF PLUTO'S ORBIT: IMPLICATIONS FOR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NEPTUNE.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995-07, 110: 420 [2006-10-16]. doi:10.1086/1175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0).
- ^ Yu, Qingjuan; Tremaine, Scott. The dynamics of Plutino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999-10, 118 (4): 1873–1881 [2022-04-08]. doi:10.1086/3010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4).
- D.Jewitt, A.Delsanti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The Planets in Solar System Update : Topical and Timely Reviews in Solar System Sciences , Springer-Praxis Ed., ISBN 3-540-26056-0 (2006). Preprint of the article (pdf)
- Bernstein G.M., Trilling D.E., Allen R.L. , Brown K.E , Holman M., Malhotra R.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transneptunian bodie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28, 1364-1390. preprint on arXiv (pdf)[永久失效链接]
- Minor Planet Circular 2005-X77 Distant Minor plane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s used for plutinos' orbits classification. The updated data can be found in MPC 2006-D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