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與能動性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6年5月12日) |
在社会科学中,對於人的行為到底是取決於結構還是能动性一直是持續辯論的主題。結構指的是一種一再重複的安排,而這種安排可以影響或限制個人能夠取得的選擇或機會。[1]能動性指的是個人能夠獨立行動、自由選擇的能力。[1]對於結構與能動性之間孰多孰少的辯論可以理解為一種社會化與自主權之間誰更重要的議題:人到底是作為一種可以自由選擇的個體,還是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個被社会结构所支配的個體。
結構、社會化和自主權
编辑對於結構還是能動性兩者間的孰先孰後的爭論,涉及著一個在古典和現代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問題,社會本體論的問題:「社會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社會世界的產生,而影響又是什麼?」、「是社會結構還是人的能動性決定了他們的行為?」
结构功能主义者,如涂爾幹等人,視結構和階級組織為建立具有社會意義的存在的基本要素。另一方面,馬克思等的理論家,強調社會結構的存在導致了社會中大部分人受到剝削。這兩個例子中,「結構」可以指物質上的(或经济上的),也可以指文化的(例如:社會規範、風俗、传统和意識形態)。
一些理論學家在此種基礎上更提出了,我們之所認知的「社會存在」,很大一部份是取決於社會結構。人們所認知到的能動性也可以被社會結構的運作所解釋。贊同這種觀點的理論體系包括:
在這種脈絡下的這些學派,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整全觀:一種「在所有部分的總和之上有一個更主要的整體」觀念。
另一方面,其他理論學家強調個人能夠去建構和重新建構他們的世界的能力,即能動性。贊同此觀點的理論體系包括:
最後,許多現代社會理論學家企圖在上述兩種觀點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2]他們視結構和能動性為互補影響的力量。結構影響人類的行為,但人類也有能力改變他們所處的社會結構。結構化理論是這種觀點的一個極佳例子。
第一種取徑(強調社會結構的重要性)廣泛出現於古典社會學中。理論學家認為,社會世界的獨特方面不能簡單地以所有人的加總來定義和解釋。涂爾幹堅信,集體有涌现的性質。他也看見了一個對這種性質(集體性)進行研究的需要。然而,第二種取徑(方法論的個人主義等等)在社會科學中也有穩固的地位。許多理論學家仍然遵循著這種觀點(例如:經濟學家通常反對任何形式的整全觀)。
因此,這場辯論的核心乃是那些相信方法學上的整全觀的學者,和那些擁抱方法學上的個人主義的學者之間的爭論。所謂方法學上的整全觀,是一種「行為者都是被社會化並嵌入在社會結構中的個體。這些社會結構和機構限制或允許了人們可以做或不做,能做或不能做些什麼,進一步導致了它形塑了人的秉性、能力、和行為」的想法。第二種想法——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是一種「行為者在社會體系裡面都是最重要的存在本體,社會結構乃一種附帶現象,是人與人之間互動行為所產生的結果」的想法。
主要的理論學家
编辑齊美爾
编辑格奥尔格·齐美尔(1858年3月1日 - 1918年9月28日,柏林)是第一代德國反實證主義的社會學家之一。他的研究開創了社會結構和能動性的概念。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大都會和心靈生活》和《貨幣哲學》。
伊里亞思
编辑諾博特·伊里亞思(1897年6月22日 - 1990年8月1日)是一名德國社會學家,他的作品專注於權力、行為、情感和知識之間的關係。他開啟了後來所謂的過程社會學或形態社會學。
帕森斯
编辑塔爾科特·帕森斯(1902年12月13日 - 1979年5月8日)是美國社會學家,也是行動理論的主要理論家(常誤稱為結構功能主義)。他的作品分析社會結構。對於帕森斯而言,沒有結構和能動性相對抗的問題。它是一個偽問題。
布迪厄
编辑皮埃尔·布迪厄(1930 8月1日 - 23 2002年1月)是一名法國理論家。他基於結構和能動性的二元關係,提出了他的實踐理論。從1972年開始,他在《实践理论大纲》首度提出慣習概念;他的作品《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1979)被國際社會學協會譽為20世紀中十本最重要的社會學著作之一。[3]
布迪厄的著作裡的幾項重要概念環繞於慣習、場域和資本。場域是社會領域中的一套不斷變遷的角色與他們之間的關係,個體在場域中被社會化,並且就地位或資源展開競爭。當個體(人)在場域中安置他們的角色,並針對他們自己的身分建立起與其他角色的權力關係時,個體便內化了這些關係,並預期這些關係將會在這社會領域中被執行。在一段時間內的這些內化的關係、習慣、推測、關係的形式就是「慣習」。
布迪厄的作品試圖調和結構與能動性。他將外部結構內化為慣習,而個體的行為將與其他角色之間的互動,具體地外化成了場域的社會關係。因此,布迪厄的理論是「內部外化」和「外部內化」的兩相辯證。
柏格和盧克曼
编辑彼得·柏格和托马斯·卢克曼在他們的《現實的社會建構》(1966)著作中,認為結構與能動性之間的關係是辯證的。社會塑造了人,而人又創建社會——形成了連續不斷的迴圈。[4][查证请求]
科爾曼
编辑詹姆斯·塞繆爾·科爾曼的“科爾曼船”(Coleman's Boat)描繪了宏觀社會現象和個人行為之間的聯繫。[5]一個宏觀現象激起了個人的特定行為,而這又導致接下來的宏觀現象。以這種方式,個人的行動在宏觀的社會結構中被參照,而透過許多個體的行為,將導致宏觀結構的變化。
紀登斯
编辑雖然當代社會學普遍致力於結構和能動性之間的調和,但安東尼·紀登斯在《社會的建構》(1984)一書中發展了他的「結構化」,[6]提出了一個企圖超越結構和能動性二元論的想法,並主張一種「結構的二元性」:社會結構同時是社会行动的媒介和結果,而個體和結構都是相互被建構起的實體,具有「相同的本體性地位」(equal ontological status)。[4]
對於紀登斯而言,一個個體與結構所做出的互動,可以被描述為「結構化」。而「反身性」則用於描述一個個體能夠「有意識地」改變自己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的能力。因此,全球化和後傳統社會的出現,可以說明是提供了一種「更大的社會反身性」。社會知識作為自我認識,具有潛在的解放性,因此社會和政治科學有重要地位。[7][查证请求]
羅伯托·昂格爾
编辑社會理論家和法哲學家罗伯托·曼格贝拉·昂格尔,提出了「否定能力」的論點,表明了能動性和結構之間的問題。在他針對「虚假需求」的論述中,昂格爾承認結構的強制性和它塑造個人的影響力,但同時,他也發現個人有能力抵抗、否認,甚至是超越這種(結構的)環境。各式各樣的抵抗正是「否定能力」。不像其他討論結構和能動性的理論,「否定能力」並沒有將個體化約為只能在結構中選擇順從或抵抗的這種二元選項的主體,相反地,它認為人有能力參與各式各樣自我賦權的行為。[8]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Barker 2005,第448頁.
- ^ Bourdieu 1977; Bourdieu 1990; Hurrelmann 1988.
- ^ Swartz 2004,第360–361頁.
- ^ 4.0 4.1 Jary & Jary 1995,第664, 774頁.
- ^ Stoltz, Dustin. Diagrams of Theory: Coleman's Boat. DustinStoltz.com. Dustin Stoltz. January 25, 2014 [13 April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6).
- ^ Giddens 1984.
- ^ Gauntlett 2002,第93–96頁.
- ^ Lovin & Perry 1990; Unger 2004,第282頁.
參考書目
编辑- Archer, Margaret S. Realist Social Theory: The Morphogenetic Approach.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978-0-521-48176-2. doi:10.1017/CBO9780511557675.
- Archer, Robert. Education Policy and Realist Social Theory: Primary Teachers, Child-Centred Philosophy and the New Managerialis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8. ISBN 978-0-415-26839-4. doi:10.4324/9780203166536.
- Barker, Chris.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2005. ISBN 978-0-7619-4156-9.
- Berger, Peter L.; Luckmann, Thoma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Garden City,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66. ISBN 978-0-385-05898-8.
- Bhaskar, Roy. Dialectic: The Pulse of Freedom. London: Routledge. 2008.
- ———.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ism: 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the Contemporary Human Sciences 4th. London: Routledge. 2014. ISBN 978-1-138-79889-2.
- Bourdieu, Pierr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2013. ISBN 978-0-511-81250-7. doi:10.1017/CBO9780511812507.
- ———. The Logic of Practice.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1990.
- Contu, Alessia; Willmott, Hugh. You Spin Me Round: The Realist Turn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tud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5, 42 (8): 1645–1662. ISSN 1467-6486. doi:10.1111/j.1467-6486.2005.00560.x.
- Dreier, Ole. Psychotherapy in Everyday Life.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 Gauntlett, David. Media, Gender, and Identity: An Introduction . London: Routledge. 20022004. ISBN 978-0-415-18960-6.
-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1984.
- Hurrelmann, Klaus. Social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2009. ISBN 978-0-521-35747-0.
- Jary, David; Jary, Julia Jary. 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2nd. Glasgow: HarperCollins. 1995. ISBN 978-0-00-470804-1.
- Lawson, Tony. Economics and Reality. London: Routledge. 1997.
- Lovin, Robin W.; Perry, Michael J. (编). Critique and Construction: A Symposium on Roberto Unger's Politics.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Mole, Kevin F.; Mole, Miranda.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Structuration of Individual and Opportunity: A Response Using a Critical Realist Perspective (PDF).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25 (2): 230–237 [2023-07-05]. ISSN 0883-9026. doi:10.1016/j.jbusvent.2008.06.0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9-27).
- Mouzelis, Nicos. Sociological Theory: What Went Wrong? . London: Routledge. 1995. ISBN 9780415076944.
- Mutch, Alistair.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 A Morphogenetic Approach.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0, 21 (2): 507–520. ISSN 1526-5455. doi:10.1287/orsc.1090.0441.
- Reed, Michael. The Realist Turn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tud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5a, 42 (8): 1621–1644. ISSN 1467-6486. doi:10.1111/j.1467-6486.2005.00559.x.
- ———. Doing the Loco-Motion: Response to Contu and Willmott's Commentary on 'The Realist Turn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tud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5b, 42 (8): 1663–1673. ISSN 1467-6486. doi:10.1111/j.1467-6486.2005.00561.x.
- Ritzer, George.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5th. Boston, Massachusetts: McGraw-Hill. 2000. ISBN 978-0-07-229604-4.
- Swartz, David L. From Critical Sociology to Public Intellectual: Pierre Bourdieu & Politics. Swartz, David L.; Zolberg, Vera L. (编). After Bourdieu: Influence, Critique, Elaboration. Dordrecht,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4: 333–3642005. ISBN 978-1-4020-2589-1. doi:10.1007/1-4020-2589-0_13.
- Unger, Roberto Mangabeira. False Necessity: Anti-Necessitarian Social Theory in the Service of Radical Democracy rev. London: Verso. 2004. ISBN 978-1-85984-331-4.
- Wilkinson, Kenneth P. The Community in Rural America. Contributions in Sociology 95.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91. ISBN 978-0-313-26467-2.
延伸閱讀
编辑- Archer, Margaret S. Structure, Agency and the Internal Conversati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1-139-08731-5. doi:10.1017/CBO9781139087315.
- Bhaskar, Roy. Reclaiming Reality . London: Verso. 1989. ISBN 9780860912378.
- Bourdieu, Pierre; Wacquant, Loïc J. 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ISBN 978-0-226-06741-4.
- Elias, Norbert. What Is Sociology?. London: Hutchinson. 1978.
- Giddens, Anthony. 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1976.
- Ritzer, George; Gindoff, Pamela. Methodological Relationism: Lessons for and from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92, 55 (2): 128–140. ISSN 0190-2725. JSTOR 2786942. doi:10.2307/2786942.
- Turner, Jonathan H.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5th.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1.
- Unger, Roberto Mangabeira. Social Theory: Its Situation and Its Task .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ISBN 978052132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