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垣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09年4月21日) |
李杲(1180年—1251年),字明之,號東垣老人,后世多称为李東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开创了補土派。由於李東垣生活於北方,所以被譽為北醫。
生平
编辑自幼喜愛醫藥,拜張元素為師。李認為人體內在元氣充足,則疾病無以發生,而元氣充足與否,關鍵在於脾胃是否健旺,他在所著的《脾胃論》中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當時中原戰亂,人民生活動盪,三餐不得溫飽,以致百病叢生。親創“補中益氣湯”、“龍膽瀉肝湯”等名方。張景岳認為李氏“相火為元氣之賊”一說是錯誤的,應當改為“相火為元氣之本”。
著作列表
编辑主要學術思想
编辑脾胃學說
编辑李東垣主張"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論,強調脾為後天之本,脾胃虛弱則容易生百病。
陰火學說
编辑李東垣認為脾胃氣虛,失其升清則下陷,陰火上沖,形成口乾,潮熱,口瘡等等的陰火症狀。
甘溫除大熱論
编辑李東垣認為脾胃氣虛,陰火上沖則為熱,故治法當以甘溫益氣健脾,脾氣得以健運,恢復其升降功能則熱自除。
秋不食薑,令人瀉氣
编辑在李之後,世人多沿用李之筆誤 "秋不食薑,令人瀉氣",只有明朝的陳嘉謨,講出正確的 "秋分食薑,令人瀉氣"。
軼事
编辑清朝阮葵生在茶餘客話記載:李杲祖父家貧時,有一夜正在書,有一女子從室西地中出,告知地下有金。李杲祖父掘地,果然有金,上壓一石,石上刻有:「金一笥,畀李氏,孫以醫名後世。」李杲後來跟從張元素學醫,盡得其術。[1]
參考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脾胃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藥方劑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內外傷辨惑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藥方劑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蘭室秘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藥方劑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醫學發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藥方劑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東垣試效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藥方劑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補中益氣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藥方劑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龍膽瀉肝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藥方劑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李東垣學術思想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