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19赫爾曼·金內號驅逐艦
Z-19「赫爾曼·金內」號(德語:Z 19 Hermann Künne)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0年代末建造的六艘1936型驅逐艦之一,得名於一戰期間因保衛澤布呂赫港砲台而陣亡的德意志帝國海軍水兵赫爾曼·金內。該艦於1936年10月5日開始在不來梅的德希馬格威悉船廠鋪設龍骨,1937年12月22日下水,至1939年1月12日交付使用,在戰前的大部分時間都用於訓練,但也參加了1939年初對梅默爾的占領行動。
歷史 | |
---|---|
納粹德國 | |
船名 | Z-19「赫爾曼·金內」號 |
艦名出處 | 赫爾曼·金內 |
下訂日 | 1936年1月6日 |
建造方 | 不來梅德希馬格威悉船廠 |
船廠編號 | 921 |
鋪設龍骨 | 1936年10月5日 |
下水日期 | 1937年12月22日 |
入役日期 | 1939年1月12日 |
結局 | 1940年4月13日在納爾維克海戰中自沉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1936級 |
船型 | 驅逐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123.4公尺 |
型寬 | 11.8公尺 |
吃水 | 4.5公尺 |
動力輸出 | 70,000匹軸馬力(52,000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雙軸,兩台蒸汽輪機 |
船速 | 36節(67公里每小時;41英里每小時) |
續航力 | 2,050海里以19節 |
乘員 | 10名軍官、313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Z-19號先是被部署在德國海岸附近布設雷區,但很快就被轉移到斯卡格拉克海峽,負責檢查行經的中立國船舶是否搭載有違禁品。1939年末,該艦還協助在英國海岸附近布設了四個進攻性雷區,共導致2艘英國驅逐艦和38艘商船沉沒。1940年4月德國入侵挪威期間,它又受命攻擊納爾維克,並參加了兩次納爾維克海戰。Z-18號在第一次戰鬥中被擊傷,但在第二次戰鬥中及時修復,堅持作戰直至耗盡所有彈藥,最終被迫自沉以防止遭敵人強占。
設計
編輯Z-19「赫爾曼·金內」號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120公尺和123.4公尺,有11.8公尺的舷寬以及最大4.5公尺吃水深度;其設計排水量為2,411噸,滿載時則可達3,415噸。該艦由兩台瓦格納齒輪傳動蒸汽輪機提供動力,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3.25公尺的三葉螺旋槳。過熱蒸汽則由六台瓦格納水管鍋爐供應,可以輸出70,000匹軸馬力(52,000千瓦特)的功率。該艦的設計航速為36節(67公里每小時),[1]但在1939年3月21-22日的海試中曾以72,100匹軸馬力(53,800千瓦特)達到39節(72公里每小時)的最高速度。[2]Z-19號最多可貯存739噸燃料油,能夠以19節(3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的巡航2,050海里(3,800公里)。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為10名軍官和313名水兵。[1]
該艦裝備有五門127公釐34式速射砲,架設在帶有砲擋的單裝砲座上。其中艦艛的前後各有兩門採用背負式布置,第五門則安裝在後部艦艛的頂端,並從前到後編為1至5號。防空武器則包括安裝在與後部煙囪並排的一對雙聯裝砲座上的四門37公釐30式速射砲和六門單座20公釐30式高射砲組成。此外,該艦還在水上部分的兩個四聯裝動力操縱式底座上安裝有八具533公釐魚雷發射管,每個底座均提供兩次重新裝填。[1]四個深水炸彈發射器和布雷導軌則安裝在艉後部甲板室的兩側,最多可貯存60枚水雷。[3]作為探測潛艦的工具,艦上也搭載有一套稱為「群聽裝置」的被動式水聽器,並於1939年底安裝了一套主動式聲納系統。[4]
歷史
編輯Z-19「赫爾曼·金內」號得名於在1918年4月23日英國突襲澤布呂赫期間,因保衛澤布呂赫港砲台而在肉搏戰中陣亡的德意志帝國海軍水兵暨S-52號魚雷艇砲手赫爾曼·金內。它於1936年1月6日由德國國家海軍所訂購,自同年10月5日開始在不來梅的德希馬格威悉船廠鋪設龍骨,建造序列為921。該艦於1937年12月22日下水,至1939年1月12日竣工。1939年3月23日至24日,當德國宣布占領梅默爾時,Z-19號成為護送阿道夫·希特勒搭乘裝甲艦德國號前往立陶宛的驅逐艦之一。同年6月30日,該艦在與其姊妹艦Z-17「迪特爾·馮·勒德爾」號和Z-18「漢斯·呂德曼」號共同出訪挪威港口期間,因方向舵失靈而意外撞上了莫爾德峽灣的棧橋。它於7月20日返回斯維訥明德,並參加了次月的魚雷訓練。[5][6]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爆發時,Z-19號最初被部署在德意志灣布設防禦性雷區。它隨後又被派往斯卡格拉克海峽巡邏,以查驗來往的中立國船舶是否有搭載違禁品。[7]10月17日至18日夜間,時任魚雷艇首長的海軍少將京特·呂特晏斯搭乘其旗艦Z-21「威廉·海德坎普」號,率領Z-19號、Z-16「弗里德里希·埃科爾特」號、Z-17號、Z-18號和Z-20「卡爾·加爾斯特」號前往英格蘭東部的亨伯河口附近布設雷區。英國人不知道雷區的存在,就此損失了七艘商船,共計25,825總噸。由於Z-19號的燃料受到海水污染,原定於11月8-9日和10-11日夜間的布雷任務被迫取消。直到12-13日夜間,Z-21號作為此時新設立的驅逐艦首長、海軍上校弗里德里希·邦特的旗艦,在Z-18號、Z-19號和Z-20號的伴行下才共同在泰晤士河口布設了288枚磁性水雷。英國人再次沒有意識到雷區的存在,損失了布蘭奇號驅逐艦和13艘商船,合計48,728總噸。[2][8][9][10]
不到一周後,Z-19號又於11月17日至18日夜間與Z-11「貝恩德·馮·阿尼姆」號和Z-21號一同,[11]重新前往泰晤士河口中部布下約180枚磁性水雷。[12]英國驅逐艦吉普賽人號、一艘武裝拖網船以及另外七艘總計27,565總噸的船舶都在這片雷區沉沒。[8]12月12日至13日夜間,德國驅逐艦群繼續出擊前往英國海岸附近布雷。邦特准將此時以Z-19號為旗艦,率領Z-4號「理夏德·拜岑」號、Z-8「布魯諾·海涅曼」號、Z-14「弗里德里希·伊恩」號和Z-15「埃里希·施泰因布林克」號在泰恩河口布下了240枚水雷——即便當地的導航燈還亮著。英國人在此損失了11艘商船,共計18,979總噸。隨後,這些驅逐艦還奉命護送受損的輕巡洋艦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歸國,後兩者在掩護驅逐艦撤退時被英國潛艦鮭魚號用魚雷擊傷。Z-19號原計劃於12月17日執行另一項布雷任務,但鍋爐污染使其無法參與,並一直擱置到到1940年3月14日才在斯德丁接受改裝。[2][13][14]
挪威戰役
編輯在1940年4月「威悉演習行動」的挪威戰役期間,該艦被編入第一集群,任務是運送第139山地獵兵團和第3山地師的指揮人員奪取納爾維克。相關艦隻於4月6日開始裝載部隊,並於第二天啟航。[15]4月9日清晨,當它們抵達納爾維克以西的奧福特峽灣時,Z-19號讓部隊在赫揚斯峽灣(奧福特峽灣的北部分支)頂端登陸,並協助占領了挪威陸軍在埃爾沃加勒斯穆恩的軍械庫。當天晚些時候,它曾通過補給艦揚·韋勒姆號短暫加油,繼而輪崗充當哨艦,直到午夜才回到揚·韋勒姆號給油箱加滿油。[16]
4月10日黎明後不久,當英國第2驅逐區艦隊的五艘驅逐艦——哈迪號、浩劫號、亨特號、熱刺號和英雄號出現時,Z-19號仍然拴在揚·韋勒姆號上。哈迪號、亨特號和浩劫號率先攻擊納爾維克港灣,另外兩艘則殿後。Z-19號在準備脫離補給艦時與亨特號交火,但沒有任何效果。到浩劫號開火時,這艘德艦正在航行中,已經卸下了軟管和系泊繩。英國人用魚雷擊沉Z-22「安東·施米特」號時,Z-19號距離後者僅40公尺,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摧毀了它的渦輪機。由於失去動力,該艦漂入殘骸中,並與之糾纏在一起。一些船員驚慌失措並跳海,但只有少數人獲救。大約一個小時後,它才恢復動力,得以從Z-22號的殘骸中解脫出來。Z-19號遭受碎片損傷,造成9名船員陣亡。當天下午晚些時候,它還航行到哈迪號擱淺的地方,,並對殘骸進行了搜索。[17][18]
4月12日至13日夜間,倖存的德國高級軍官、海軍中校埃里希·拜接到情報,預計翌日將有大批驅逐艦和艦載機護航的英國主力艦發動攻擊。英國戰艦厭戰號和九艘驅逐艦於4月13日如期出現,卻比拜中校預計的要早,使得陣位中的德國人措手不及。Z-19號率領Z-13「埃里希·克爾納」號向西占據了峽灣入口側翼的位置,是第一艘發現英國艦隊逼近並向拜中校發出警報的艦隻。其他尚可操作的德國驅逐艦加入Z-19號的行列,它便撤退並從煙幕後方與英艦進行遠距離交戰。九架劍魚式魚雷轟炸機襲擊了德國驅逐艦,差點炸中Z-19號和另一艘艦,但也有兩架在襲擊過程中被擊落。到午後時分,德國人已經耗盡了大部分彈藥,拜中校命令他的艦艇撤退到納爾維克以東的羅姆巴克斯峽灣(奧福特峽灣的最東端分支),試圖在那裡伏擊任何追擊的英國驅逐艦。Z-19號時任艦長、海軍少校弗里德里希·科特誤解了信號,向北駛入赫揚斯峽灣,並在比耶克維克附近的特羅爾維卡擱淺。該艦已經發射了所有彈藥,包括練習彈和照明彈;它的深水炸彈是為鑿沉而安裝的,當船員棄艦後便被引爆。英國驅逐艦愛斯基摩人號和林務員號跟隨Z-19號進入了赫揚斯峽灣,前者向殘骸射出一枚魚雷,炸斷了它的艦艉。[19]
殘骸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Z-19號被部分報廢,殘骸受到進一步拆除。它殘留的右舷橫臥在0公尺到37公尺的水深之間。在1999年的一次調查中,探險隊發現殘骸已沒有剩餘的燃油。殘骸位置相對容易進入,並且允許開展沉船潛水活動。[20]
注釋
編輯- ^ 1.0 1.1 1.2 Gröner,第202頁.
- ^ 2.0 2.1 2.2 Koop & Schmolke,第99頁.
- ^ Whitley,第68頁.
- ^ Whitley,第71–72頁.
- ^ Koop & Schmolke,第24, 98–99頁.
- ^ Whitley,第82頁.
- ^ Rohwer,第2, 5頁.
- ^ 8.0 8.1 Hervieux,第112頁.
- ^ Rohwer,第11頁.
- ^ Whitley,第86–89頁.
- ^ Rohwer,第9頁.
- ^ Whitley,第89頁.
- ^ Hervieux,第112–113頁.
- ^ Whitley,第91頁.
- ^ Whitley,第96頁.
- ^ Haarr,第335, 339頁.
- ^ Haarr,第339–341, 349頁.
- ^ Whitley,第100–101頁.
- ^ Haarr,第357, 360–364頁.
- ^ Norwegian Coastal Administration. Status 2006 for tidligere undersøkte vrak med potensiell olje langs norskekysten (PDF). kystverket.no. 2006 [2018-08-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8-26).
參考資料
編輯-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1: Major Surface Warships.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0-87021-790-9.
- Haarr, Geirr H. The German Invasion of Norway, April 1940 .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9. ISBN 978-1-59114-310-9.
- Hervieux, Pierre. German Destroyer Minelaying Operations Off the English Coast (1940–1941). IV. Greenwich, England: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0. ISBN 978-0-87021-979-5.
- Koop, Gerhard & Schmolke, Klaus-Peter. German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978-1-59114-307-9.
- Rohwer, Jürgen.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The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Third Revised.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1-59114-119-2.
- Whitley, M. J. German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Two.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1. ISBN 978-1-55750-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