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收费道路上自动收取车辆通行费的无线系统

電子道路收費系統(英語: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縮寫ETC;另稱electronic road pricing system,縮寫ERPS),是收費道路上安裝的一類自動收取車輛通行費的電子系統,通常見於高速公路、施行收費政策的橋梁隧道以及部分城市道路,便於快速放行所要收費的車輛,以緩解交通擁堵狀況。

臺灣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
以色列海法的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ETC」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
臺灣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港澳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星馬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ETC 系統一般透過車輛擋風玻璃上安裝的收發器德語On-Board-Unit(英文:OBU)來進行收費。當車輛經過收費點時,收發器便會對收費點的感應器發出訊號,系統便會自動扣費並記錄下車輛經過的時間,或是僅作記錄而暫不扣費,待到之後的某個的時間點再向車主發出收費賬單。

世界上首個 ETC 系統是1991年於葡萄牙啟用的「Via Verde」(意為「綠色通道」)系統。

技術

編輯
 
中國大陸兼有ETC和人工收費功能的收費站標誌

不停車收費系統是指車輛在通過收費站時,通過車載裝置或電子標籤實現車輛識別,資訊寫入(入口)並自動從預先綁定的IC卡或銀行帳戶上扣除相應資金(出口),雖然能實現不停車收費,但一般來說,車輛還是需要以較低速度通過。

ETC的優勢在於:

  • 提高通行能力;
  • 減少環境污染;
  • 不使用現金交易,避免找零麻煩。

根據專家的測試報告,若所有車輛使用ETC繳費,平均每輛車通過ETC車道比通過人工收費車道的油耗節省量為0.0314升/車次,CH化合物排放量降低約0.7克/車次,CO化合物排放量降低4.7克/車次,NO化合物排放量降低0.3克/車次;另外,普通轎車通過人工收費站的平均時間為14秒,若採用ETC繳費,通過收費站的平均時間僅為3秒,即每車次可節約11秒的時間[1]

使用情況

編輯

中國大陸

編輯
 
一套ETC裝置,電子標籤插入的卡片為江蘇省境內發行的蘇通卡

中國大陸除海南和西藏以外,已有統一的ETC系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的安排,2014年12月2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遼寧陝西湖南14個省市的ETC系統實現互通[2]。2015年9月28日,隨著內蒙古黑龍江廣西新疆併入ETC聯網區域,中國大陸的ETC系統正式實現了除海南西藏兩省級單位之外的[3]全國互通[4][5]。為推廣ETC系統,2015年10月,中國大陸舉行「ETC宣傳推廣月」,向使用者推出優惠活動[6]。2019年,為推進省界高速公路收費站取消政策,交通運輸部計劃進一步推廣普及ETC系統,措施包括免費安裝ETC裝置等。計劃於當年年底,中國大陸地區ETC使用率達90%以上[7]。同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印發《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其中稱目標在2019年年底「基本實現高速公路不停車快捷收費」。2020年1月1日零時,根據交通運輸部的部署,全國29個聯網省份的487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ETC推廣發行1.23億戶,累計使用者已達到2.04億[8]

廣東

編輯

廣東省的ETC服務系統(粵通卡)於1998年10月被廣泛使用於廣東省內的各條高速公路之上。[9]

上海

編輯

上海市高速公路電子道路收費系統於2008年年底開通試運轉。目前,上海的ETC系統能與江蘇安徽江西浙江互聯互通。

京津冀

編輯

地區於2010年9月28日完成區域內高速公路聯網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的互聯互通。2013年年底前,山東山西將併入京津冀聯網區域。

武漢(已取消)

編輯

武漢市在橫跨長江漢江的橋梁和隧道上設定了ETC系統,對於車輛進行收費。2018年1月1日停止收費前,除武漢長江大橋、江漢一橋和江漢二橋之外,武漢市市域範圍內所有橫跨長江和漢江的橋梁和隧道都徵收通行費。

山東

編輯

魯通卡是山東省聯網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專用繳費卡,由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發行,包含「魯通卡(A卡)」和「魯通卡(B卡)」,其中「A卡」為記帳卡,而「B卡」為預付費卡。[10]2013年8月28日,山東高速集團推出了兼具高速公路ETC功能的第三方支付預付費卡「信聯卡」,[11]並計劃自同年12月31日起,該卡與魯通卡可在五省市高速公路使用。

寧夏

編輯

寧夏回族自治區於2012年11月在全區高速公路系統中試運轉電子道路收費系統,首批ETC主要集中在銀川地區、各市、縣、旅遊景區、機場所在地的22個高速公路收費站,基本涵蓋目前全區車流量較大的收費站。預計2013年1月向自用車開放。

香港

編輯
 
易通行標誌

香港在1982年討論全面使用電子道路收費的可行性,1983年於中環進行試驗,但引起民間強烈反彈而擱置[12]。現時的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稱為「快易通」,由原本不相容的兩套獨立系統合併而成,在1998年10月開始使用,但由於使用快易通須支付先支付按金及每月繳交行政費,因此仍然有不少駕駛人士不願使用。近年社會正討論在市區繁忙道路引入電子道路收費系統,減低過高的交通流量,但計劃一直未取得進展。[13]

香港政府於2023年5月7日開始陸續推出公營的不停車繳費服務「易通行」,並取代快易通,司機需向運輸署申請電子道路收費標籤,或在指定售賣點購買。[14]

台灣

編輯
 
台灣高速公路ETC系統所使用之儲值用卡片
 
eTag前擋玻璃型
 
台灣高速公路ETC系統所使用之第三代系統(現行)eTag 收費門架

台灣國道系統實施電子收費系統,以BOT模式委託遠通電收建置和營運。2006年2月10日開通,2013年12月30日全面取代人工收費服務,同時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將高速公路全面以電子計程收費的國家。

新加坡

編輯

新加坡的電子道路收費系統(ERP)由陸路交通管理局於1998年9月投入使用。在新加坡,凡是在尖峰時段進入市中心地區的車輛,都必須透過穿越ERP閘門來自動付費。

美國

編輯
 
美國加州 FasTrak ETC 系統的車上單元(On-Board Unit)

智利

編輯
 
智利公路使用的車上單元

日本

編輯

日本實施ETC電子收費與人工收費雙軌並行制,電子收費裝置的裝置由各地廠商按照日本政府設定的標準來生產製造並販賣。

馬來西亞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參照錯誤:沒有為名為联网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 ^ 2015年底ETC实现全国互通 高速公路改变中国. 環球網. 2014-12-29 [2014-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3. ^ 高速公路ETC实现全国联网!海南西藏例外. [2015-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4. ^ 全國高速公路ETC實現聯網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11-26.
  5. ^ 高速公路ETC实现全国联网. 光明日報. 2015年9月29日 [2015年9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9日). 
  6. ^ 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实现联网. 央廣網. 2015年9月28日 [2015年9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30日). 
  7. ^ 国新办举行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吹风会. 國新網. 2019年5月10日 [2019年5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2日). 
  8. ^ 全国487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全部撤销. 經濟日報. 2020-01-02 [2020-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2). 
  9. ^ 粤通卡简介. [2012-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8). 
  10. ^ 鲁通卡介绍.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2). 
  11. ^ 山东高速“信联卡”正式发行.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4). 
  12. ^ 附錄2 過去香港進行電子道路收費研究的總結 (PDF). 香港運輸處. [2022-03-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3-08). 
  13. ^ 香港倡議電子道路收費相關報道(2008年2月15日)[永久失效連結]
  14. ^ 不停車繳費服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 [2022-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0).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