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威爾斯人定居點

民族; 具有威爾斯血統或血統的阿根廷人

威爾斯人阿根廷的定居點被叫作Y Wladfa[2],即「殖民地」之意。它更完整的稱呼是Y Wladfa Gymreig[3],即「威爾斯人的殖民地」之意。此外,在歷史上,它還有兩個偶爾使用的名字:Y Wladychfa[4]Y Wladychfa Gymreig[5],這兩個名字的意思分別為「殖民地」和「威爾斯人的殖民地」。威爾斯人在阿根廷的定居點始建於1865年,它主要位於巴塔哥尼亞地區遙遠南部的丘布特省沿岸。在19世紀和20世紀的早期,阿根廷政府支持了歐洲移民們居住在這個國家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區以外的地方;在1856年到1875年之間,各個民族的移民們的定居點被建立在了聖菲恩特雷里奧斯之間,其數量不下於34個。除了在丘布特的主要殖民地以外,44名離開了丘布特的威爾斯人還在聖菲建立了一塊更小的殖民地,而另一群威爾斯人還定居在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南部的蘇亞雷斯上校鎮[6]在21世紀早期,大約有50000名巴塔哥尼亞人是威爾斯裔。[1]那些威爾斯裔阿根廷人社區主要是以蓋曼特雷利烏特雷韋林為中心。[7]根據丘布特該省的估算,說威爾斯語者的人數大約有1500人,而其他地方的估算則認為數量為5000人。[8]

威爾斯裔阿根廷人
巴塔哥尼亞的威爾斯人定居點的旗幟
總人口
50000[1]
分佈地區
丘布特省
語言
西班牙語巴塔哥尼亞威爾斯語(10%)[1]
宗教信仰
新教(主要是循道宗長老宗)和羅馬天主教
相關族群
威爾斯人英格蘭裔阿根廷人威爾斯裔智利人威爾斯裔美國人威爾斯裔加拿大人威爾斯裔澳大利亞人不列顛裔拉丁美洲人

歷史

編輯

1865年的第一批拓荒者

編輯

在南美洲建立一塊威爾斯人殖民地的構想的提出者是麥可·丹尼爾·瓊斯教授。他是一位威爾斯民族主義者,也是巴拉的一位非英國國教徒傳教士。他號召建立一個新的「威爾斯以外的小威爾斯」。他在美國度過了若干年,期間他注意到,比起其他民族的人來,威爾斯人移民被同化得非常快並且通常會失去他們的許多威爾斯人特性。他建議建立一塊遠離英語的影響的說威爾斯語的殖民地。他招募了拓荒者並提供了融資。澳大利亞紐西蘭,甚至巴勒斯坦都被考慮過了,但是巴塔哥尼亞最終被選擇了。這是因為該地是孤立的,並且阿根廷人顯得很慷慨地提供了丘布特河沿岸的100平方英里(260 平方千米)的土地,以作為為阿根廷開拓巴塔哥尼亞的仍未被征服的土地的交換條件。

在1862年行將結束之際,拉夫·瓊斯-帕里劉易斯·瓊斯(特雷利烏就是以他命名的)動身前往巴塔哥尼亞,去決定那個地方是不是一個適合於威爾斯人移民的地區。他們首先造訪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並在當地與內政部長吉列爾莫·羅森羅森就是以他命名的)進行了討論。在達成了協議之後,他們向南挺進。他們乘坐小船「坎德拉里亞號」抵達了巴塔哥尼亞並被暴風驅使進了一座海灣。這座海灣被命名為了馬德林港(Porth Madryn,威爾斯語),這是以瓊斯-帕里在威爾斯的莊園來命名的。在他們的登陸地附近發展起來的那座鎮子現在也被叫作了馬德林港(Puerto Madryn,西班牙語)。他們返回了威爾斯,並宣布了該地區非常適合被殖民。

丘布特谷及其附近地區的永久性歐洲人定居點始建於1865年7月27日。153名威爾斯人拓荒者乘坐改裝的運茶葉的快速帆船「米莫薩號」於當日抵達。雇用「米莫薩號」進行這次航行並改裝它為客運船耗費了2500英鎊,而從利物浦到巴塔哥尼亞的船票是成人12英鎊,兒童6英鎊,不過不管是否有力支付,任何願意旅行的人都被帶上了這次行程。[9]「米莫薩號」的拓荒者們包括裁縫鞋匠木匠造磚匠礦工,其中有56名已婚成人、33名未婚男子或鰥夫、12名單身女子(通常是已婚移民的姐妹或女僕),以及52名兒童。他們中農民極少,因此當他們發現該地區的好東西都被賣空了,而他們登陸的地方是一塊食物極少的乾旱的半沙漠時,這一點就顯得尤為不幸。他們被告知這個地區類似於低地威爾斯。在海岸邊,飲用水極少,而這群人在步行穿越這個燥熱的平原時只有一輛獨輪車來運輸他們的東西。在行進中,一些人死了,而一名名叫瑪麗·漢弗萊斯的嬰兒出生了。這些拓殖者中,只有約翰·威廉士一人有著各種基本的醫術

這些拓殖者到達了丘布特河谷之後所建立的第一個定居點是一座小堡壘。這座堡壘的所在地之後就成為了羅森,即現在的丘布特省首府。那裡的第一批住房在1865年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沖走了,不過新的住房後來又被建造了起來。那一場洪水還衝走了馬鈴薯、玉米等作物。該地區的降雨量也比這些拓殖者之前預期的少得多,這又導致了莊稼歉收。

1866年-1888年的鞏固

編輯
 
羅森的威爾斯人傳統活動

這群拓荒者在他們抵達了差不多一年之後與當地的切韋勒切人進行了首次接觸。最初的若干年裡,雙方間有著猜疑和小量的暴力行為。經過了這些難相處的歲月之後,切韋勒切人與威爾斯人建立起了友好的關係並幫助他們的定居點渡過了最初的缺少食物的時期。這群在阿龍·詹金斯(他的妻子蕾切爾是最先提出系統地使用灌溉水道這一理念的人)領導下的拓荒者們以丘布特河(威爾斯語叫"卡穆伊河","Afon Camwy",「打漩河」)為基礎,很快地建立起了阿根廷的第一個灌溉系統。這一系統灌溉了這條50英里(80千米)長的河流的兩岸各三四英里(五六千米)的地區,並創造出了阿根廷最肥沃的小麥地。最初這群拓荒者主要是自治的,他們所有的18歲或18歲以上的男人和女人都有權利投票。到了1885年,他們的小麥產量達到了6000噸,並且這個殖民地生產的這些小麥還在巴黎芝加哥的國際展覽會上贏得了金獎。

丘布特河的河口很淺,並且那裡有著移動著的沙洲,所以在河口航行是困難的。因此人們決定修一條鐵路來連接"下丘布特谷"到瓦爾德斯半島南面的"新海灣"畔的馬德林港。劉易斯·瓊斯是這項活動的推動者,而在1884年,阿根廷國會批准了"丘布特中央鐵路"的建造。由於在當地籌集這個項目的資金顯得很困難,於是劉易斯·瓊斯去了英國以尋求資金,並且他還在英國得到了工程師阿薩赫爾·P·貝爾的幫助。這條鐵路始建於1886年,另外465名威爾斯拓荒者乘坐汽船「灶神號」也來幫助了它的修建。在修建中的鐵路的終點站誕生起來的城鎮被命名為了"特雷利烏"(劉鎮),以向劉易斯·瓊斯致敬。這座城鎮快速壯大,而在1888年,它成為了「丘布特貿易公司」(西班牙語:"Compañía Mercantil del Chubut")的總部。

1885年-1902年的向安第斯山脈的擴張

編輯

到了19世紀80年代中期,下丘布特谷的大多數優良的農業地都已被占有了,這群拓殖者發動了幾場遠征,去探索巴塔哥尼亞的其他地帶,以尋找額外的耕地。在1885年,這些威爾斯人請求丘布特省省長路易斯·霍爾赫·豐塔納允許他們籌備一場探索丘布特的安第斯部分的遠征。豐塔納決定親自陪同這場遠征。到了1885年11月底,他們到達了一片肥沃的地帶。這些威爾斯人們將它命名為了"希夫里德谷"("Cwm Hyfryd",「宜人谷」)。這成為了另一個威爾斯人定居點的所在地,在西班牙語裡被命名為了"十月十六日殖民地"("Colonia 16 de Octubre")。隨著這裡的人口的增加,埃斯克爾鎮和特雷韋林鎮也被建立。

這一地區成為了阿根廷與智利間的一場爭執的一個對象。兩國間的邊境最初是一條連接了該地區的各個最高山峰的線,但是之後他們清楚認識到,這條線與分割了各個流域的那條線不是同一條線,因為該地區有一些河流是向西流的。阿根廷與智利同意了請英國來扮演仲裁者,而那些威爾斯拓荒者們的觀點也被詳細討論了。在1902年,儘管智利答應給每個家庭一里格[10]土地,然而這些家庭還是投票留在阿根廷。

1899年-1915年的下丘布特谷的挫折

編輯

在19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00年代,洪水造成了嚴重的災害,這使得羅森和蓋曼遭到破壞,並且羅森受到的破壞程度更大,不過特雷利烏卻未受影響。拓荒者們與阿根廷政府之間也有了爭論。阿根廷政府採用了徵兵制並督促到了當兵年齡的男子們在每周日進行訓練。這便與這些拓荒者們的守安息日的信條有了衝突並造成了很大的反感。這一情況最後因為阿根廷總統胡利奧·阿根廷諾·羅卡的介入才被解決。由於這些因素,再加上缺乏未被占領的可耕之地,234人乘坐「奧里薩號」在1902年5月14日動身往利物浦去了。他們中有208人在之後又動身往加拿大而去,在六月底抵達了薩斯喀徹溫索爾特科茨[11]不過這些家庭有一些之後又回到了丘布特。還有其他一些拓荒者遷到了阿根廷的內格羅河省。那些離開了丘布特的人有許多都是沒能成功獲取自己的土地的後來者,並且他們被更多的來自威爾斯的移民們取代了。到了19世紀末,生活在丘布特的威爾斯裔人約有4000。最後一批來自威爾斯的大規模移民是在一戰前夕到達的,這之後進一步的移民便終止了。在1886年到1911年間,大約有1000名威爾斯移民抵達了巴塔哥尼亞。根據這個基礎和其他的統計資料,格林·威廉士估計也許有不超過2300個威爾斯人曾經直接移民到巴塔哥尼亞。[12]

之後的發展

編輯
 
馬德林港海灘

這塊殖民地最後顯得非常成功,然而在1914年以後,來到這一地區的移民主要是來自義大利和其他南歐國家的人,所以這些威爾斯人漸漸成為了少數群體。如此,創造一個合作社(丘布特貿易公司)就變得跟灌溉系統一樣重要。這個合作社為了這些拓荒者的利益而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進行貿易並充當了一個有著14個分支機構的銀行。這個以禮拜堂為基礎的強大合作社也是很重要的,它重視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以及社會活動和保險系統。不過,這個合作社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中瓦解了,許多人還失去了他們的存款。1963年4月19日,人們開始在特雷利烏以西120千米處的丘布特河上建造水壩。這個水壩終於消除了下丘布特谷的洪水風險。

這些威爾斯人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們的印記。在丘布特省的各地都有風車房和禮拜堂,這其中包括用特殊木材和波紋鋅板建造的薩萊姆禮拜堂和特雷利烏的聖大衛沙龍。其中的聖大衛沙龍是對彭布羅克郡聖戴維茲大教堂的一次重建嘗試。沿著山谷而建的許多定居點都有著威爾斯語名字。

隨著歲月的流失,人們對威爾斯語的使用越來越少,並且在1914年以後,許多年來,威爾斯與丘布特之間的接觸也相對少了。這一事態的改變發生在1965年。那一年有許多的威爾斯人造訪了巴塔哥尼亞以慶祝殖民地建立100周年。那之後,來自威爾斯的訪客的數量便大幅增長了。一些教師被派來幫忙保持威爾斯語的存在,使得懂威爾斯語成為了一項社會特徵,一種社會身份──即使是在非威爾斯裔人之中。此外還有一些重要的文化活動,包括禮拜堂、詩歌,以及在蓋曼和多拉翁的河畔茶館裡供應的威爾斯茶。在2006年,丘布特谷和威爾斯之間的聯繫再次增強。這一次是和運動有關。阿根廷隊威爾斯隊之間的兩場巡迴比賽中的第一場在馬德林港打響。阿根廷隊以27比25獲勝。另一個關於阿根廷與威爾斯的聯繫的範例是位於倫敦的威爾斯中心多年來都是阿根廷探戈舞的主要上演場所之一。

這一地區最重要的定居點是馬德林港、特雷韋林(「磨坊鎮」)、羅森、特雷利烏、多拉翁、蓋曼。

阿根廷地點的威爾斯語名字

編輯
中文地名 西班牙文地名 西班牙文地名含義說明 威爾斯文地名 威爾斯文地名含義說明
阿根廷 Argentina 來自拉丁語「argentum」(銀) Yr Ariannin 「yr」為定冠詞,「Ariannin」來自「arian」(銀)
阿羅約-佩斯卡多 Arroyo Pescado 魚溪 Nant y Pysgod 魚溪
多拉翁 Dolavon 多拉翁 Dol Afon 牧草地河
弗里奧谷 Valle Frío 冷谷 Dyffryn Oer 冷谷
科倫托索河 Río Correntoso 快流河 Aber Gyrants 旋轉河口
拉安戈斯圖拉 La Angostura 窄地 Lle Cul 窄地
拉斯普盧馬斯 Las Plumas 羽毛 Dôl y Plu 羽毛牧草地
羅森 Rawson 羅森 Trerawson 羅森鎮;「羅森」來自阿根廷內政部長吉列爾莫·羅森
馬德林港 Puerto Madryn 馬德林港 Porth Madryn 馬德林港;「馬德林」來自威爾斯的一座叫作「馬德林」的莊園
冒險堡壘 Fuerte Aventura 冒險堡壘 Caer Antur 冒險堡壘
帕索-德印第奧斯 Paso de Indios 印第安人通道 Rhyd yr Indiaid 印第安人渡口
丘布特河 Río Chubut 丘布特河;「丘布特」來自切韋勒切語(切韋勒切人是馬普切人的一支)「chupat」(閃爍) Afon Camwy 打漩河
十月十六日殖民地 Colonia 16 de Octubre 十月十六日殖民地 Cwm Hyfryd/Bro Hydref 宜人谷/十月谷
特雷利烏 Trelew 特雷利烏 Tre Lew(is) 劉(易斯)鎮;「劉易斯」來自當地威爾斯人領袖劉易斯·瓊斯
特雷韋林 Trevelin 特雷韋林 Tre Felin 磨坊鎮
殉道者谷 Valle de los Mártires 殉道者谷 Dyffryn y Merthyron 殉道者谷

地圖

編輯
 
特雷利烏
羅森
蓋曼
馬德林港
特雷韋林
多拉翁
埃斯克爾
丘布特的說威爾斯語的定居點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1.0 1.1 1.2 威尔士与阿根廷. 威爾斯網站. 威爾斯議會政府. 2008 [2010年12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16日). 
  2. ^ 在Forvo网站收听Y Wladfa的发音. [2013-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1). 
  3. ^ 威爾斯國家圖書館書目:"巴塔哥尼亞的威爾斯人定居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威爾斯人殖民地"[永久失效連結], 麥可·D·瓊斯教士的一篇隨筆,可能是在19世紀60年代早期寫的,概述了他對一個威爾斯人定居點的所見。
  5. ^ "Banner Cymru", Mercher, Mawrth 4, 1857, Cyf. I, Rhif 1, p. 7, col. C. 這篇文章是關於卡那封的一場會議的,這場會議討論的是將巴塔哥尼亞作為建立「Y Wladychfa Gymreig」的地點的好處和壞處;另見R·布林·威廉士的《1865年-1965年威爾斯人在巴塔哥尼亞的殖民地》(威爾斯大學出版社, 加的夫, 1965),第33頁鑲邊插圖,該圖顯示了「威爾斯人在巴塔哥尼亞的殖民地」所印的紙幣,其中一張上面也印有「Y Wladychfa Gymreig」字樣。
  6. ^ 保羅·W·伯特. (阿根廷的)威尔士人. 迪亞爾默德·奧內爾 (編輯) (編). "重塑凯尔特语". 塔勒邦特: 會客廳出版社(Y Lolfa). 2005: 146. ISBN 0-86243-723-7. 
  7. ^ 彼得·貝雷斯福德·埃利斯. "凯尔特人革命:反帝国主义研究". 塔勒邦特: 會客廳出版社(Y Lolfa). 1983: 175–178 [2013-02-23]. ISBN 0-86243-09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1). 
  8. ^ 西部郵報》, 2004年12月27日
  9. ^ 蘇珊·威爾金森. "巴塔哥尼亚威尔士移民:米莫萨号,航向历史的老船". 布宜諾斯艾利斯先驅報. 1998年9月 [2007年1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3月5日). 
  10. ^ 一阿根廷里格約5.572千米。
  11. ^ 科林·H·威廉士. "多文化的加拿大──威尔士文化". 「多文化的加拿大」項目, 西蒙·弗雷澤大學. [200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6). 
  12. ^ 格林·威廉士. "巴塔哥尼亚威尔士人:人口统计学笔记". 挪威語言學雜誌. 1969, 增刊: 238. 

來源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