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特親王
阿爾伯特親王(英語:Albert, Prince Consort,1819年8月26日—1861年12月14日),全名法蘭茲·阿爾伯特·奧古斯特·卡爾·埃曼紐(德語:Franz Albert August Karl Emanuel)。1819年至1826年間稱為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的阿爾伯特王子,1826年至1840年間稱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的阿爾伯特王子,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表弟和丈夫。1840年與維多利亞女王成婚後,長期被稱為「阿爾伯特親王殿下」(英語:HRH Prince Albert),1857年維多利亞女王欽賜王夫(英語:Prince Consort)稱號。
阿爾伯特親王 Albert, Prince Consort | |||||
---|---|---|---|---|---|
英國君主配偶 | |||||
在位 | 1840年2月10日-1861年12月14日 (21年307天) | ||||
前任 | 阿得萊德王后 | ||||
繼任 | 亞歷山德拉王后 | ||||
出生 | 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科堡羅西瑙城堡 | 1819年8月26日||||
逝世 | 1861年12月14日 英國英格蘭伯克郡溫莎溫莎堡 | (42歲)||||
安葬 | 1861年12月23日 | ||||
配偶 | 維多利亞女王 | ||||
子嗣 詳情 | |||||
| |||||
王朝 | 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王朝(至1826年止)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826年起) | ||||
父親 | 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恩斯特一世 | ||||
母親 | 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路易絲郡主 |
阿爾伯特親王的出生地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與歐洲諸多王室有姻親關係。在其20歲時,與表姐維多利亞成婚,婚後育有九個孩子。最初,阿爾伯特親王深受限制,其身份僅是英國女王的配偶,而沒有其他相應的權力或職責。隨著時間推移,他吸取了諸多民眾訴求,例如實行教育改革、全球範圍內推行廢奴運動、管理宗室事務和英國女王辦公室等並積極參與萬國工業博覽會的籌辦。在政治上,儘管他反對第三代巴麥尊子爵亨利·坦普爾在外交大臣任內所奉行的政策,但他還是說服了維多利亞女王在與議會交往時不帶有黨派傾向性,這一點促進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發展。他是愛德華七世的父親、喬治五世國王的祖父、愛德華八世和喬治六世國王的曾祖父。
阿爾伯特親王於1861年12月14日逝世,享年42歲。他的英年早逝使妻子維多利亞女王在餘生陷入深深的悼念。1901年1月22日,維多利亞女王逝世,阿爾伯特親王與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子愛德華七世即位,成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首位英國君主。
早年
編輯阿爾伯特出生於德國科堡附近的羅西瑙城堡,是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爵恩斯特三世與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家族的路易絲郡主的次子[1]。1819年9月19日,阿爾伯特在玫瑰宮大理石廳接受路德福音教會的洗禮,洗禮儀式的聖水取自當地的伊茨河。阿爾伯特的教母是他的祖母埃伯斯多夫伯爵夫人羅伊斯,而他的教父則包括他的外祖父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的奧古斯特公爵、神聖羅馬皇帝法蘭茲二世、切申公爵阿爾伯特王子、門思多夫-普伊盧瓦伯爵埃曼紐[2]。1825年,阿爾伯特的叔公,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公爵腓特烈四世 (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病逝。腓特烈四世膝下無子,由阿爾伯特親王的父親恩斯特三世繼任。由此,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國與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公國合併成為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恩斯特三世因此成為新公國的恩斯特一世。這也成為英國現在的溫莎王朝於1917年以前的名稱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名詞來源[3]。
阿爾伯特和他的長兄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恩斯特二世的少年時代,在深受父母動盪婚姻的創傷中度過。最終他們的父母分居直至和離[4]。1824年,母親被法庭流放,隨後嫁給情夫珀爾齊希-拜爾斯道夫的亞歷山大·馮·漢施泰恩伯爵。根據法庭決議,她終身不能再與孩子相見。最終,阿爾伯特的母親於1831年因癌症去世,時年30歲[5]。次年,恩斯特一世與自己的侄女,同時也是兒子們的表姐,符騰堡公國的安東娃妮特·瑪麗郡主成婚。但兩人的婚姻並沒有使得家庭變得親密,安東娃妮特婚後很少照顧自己繼子們的生活[6]。
阿爾伯特及兄弟們少時由家庭教師克里斯多夫·弗洛爾舒茨負責教育。青少年時代,他們在布魯塞爾生活,並由阿道夫·凱特勒擔任導師指導學習[7]。等到長大成人,阿爾伯特又如諸多德國貴族子弟一樣,進入波昂大學學習。大學期間他研習法律、政治經濟學、哲學以及藝術史,哲學家費希特和詩人施萊格爾曾擔任過他的任課老師[8]。他擅長樂器演奏並在體育方面頗為優秀,尤其是擊劍和馬術[9]。
婚姻
編輯1836年,阿爾伯特的叔父,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有意讓阿爾伯特和表姐維多利亞結合[10]。當時,維多利亞是英國王位的第一繼承人。她的父親即英王喬治三世第四子肯特公爵愛德華·奧古斯都早在她在襁褓中時就已去世。而她的伯父英王威廉四世則沒有合法子嗣。她的母親肯特公爵夫人維多利亞,來自德國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國,是阿爾伯特的姑母,同時也是利奧波德一世的姐姐。1836年5月,利奧波德一世邀請兄長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及兩個兒子與他的姐姐,也就是維多利亞的母親會面。不過,英王威廉四世反對與科堡家族的任何聯姻。他更青睞於維多利亞與荷蘭奧蘭治親王威廉的次子亞歷山大王子能有所發展。維多利亞深知各種政治婚姻計劃,所以謹慎的考量那些王子的資格[11]。她在日記中寫道:「阿爾伯特非常英俊,有著和我一樣顏色的頭髮,眼睛大而碧藍。鼻子漂亮,牙齒潔白,嘴甜。他善於用表情表達自己的感受。」[12]而對於亞歷山大,維多利亞則認為他「非常質樸」[12]。
維多利亞在給舅父利奧波德一世的信中表達了感謝:「你將未來的幸福送到我的身旁。這就是我親愛的阿爾伯特……他擁有任何足以讓我心情愉悅的氣質」[13]。雖然,雙方還沒有正式接觸,但雙方家庭及幕僚都普遍認為婚姻只是遲早的問題[14]。
1837年6月20日,18歲的維多利亞登基成為英國女王。此時,儘管她排斥如此匆忙的進入婚姻的殿堂,但在女王的信中,維多利亞展現了她對於阿爾伯特將要勝任的角色而具備的素養十分欣賞[15]。1838年冬,阿爾伯特在科堡家族的機要顧問史都曼男爵的陪同下訪問了義大利[16]。
1839年10月,阿爾伯特在父親的陪同下前往英格蘭,就結姻一事拜訪維多利亞女王[17]。阿爾伯特與維多利亞相見後互生情愫。10月15日,維多利亞向阿爾伯特提議舉行大婚[18]。11月23日,維多利亞將婚事下諭樞密院[19],決定於翌年2月10日在聖詹姆士宮皇家禮拜堂舉行大婚典儀[20]。婚前,依據《國會法案》,阿爾伯特首先完成入籍[21],並依樞密院令被授予皇家尊號,冊封為親王[22]。
起初,阿爾伯特親王並不為英國公眾接受。在公眾眼中,他來自一個偏遠貧瘠、只相當於英國一郡方圓的小國[23]。時任首相的墨爾本勳爵建議女王不授予阿爾伯特「王夫」稱號。基於民眾的反日耳曼情緒,國會不僅不讓阿爾伯特親王擔任任何政治角色,甚至拒絕讓他與女王同行[24]。墨爾本領導的少數派政府及反對派利用婚姻進一步削弱阿爾伯特的地位。他們反對任何使阿爾伯特尊貴的行為,並且給他相較前例更少的歲用,從五萬英鎊改為三萬英鎊[25]。對此,阿爾伯特聲言自己不需要英國貴族的頭銜。他寫到:「對於薩克森公爵來說,給我英國貴族的頭銜的行為幾乎是一種地位的降低,我自覺得比約克公爵或者肯特公爵要尊貴多了」[26]。在此後的17年間,阿爾伯特通常被稱為「阿爾伯特親王殿下」,直到1857年6月25日,維多利亞女王正式授予他「王夫」稱號[27]。
女王的丈夫
編輯婚後阿爾伯特親王的處境十分尷尬,這得益於政府對他的區別對待,所以這就造成了阿爾伯特最大的一個困擾。用阿爾伯特自己的話說:「我感到高興與知足,但有一點難以彌補我的尊嚴。我只是一個丈夫,而不是這個家庭的主人」[28]。當時,女王的家庭事務一直是由維多利亞的老家庭教師蘭辛男爵夫人負責。對此,阿爾伯特將蘭辛比作「屋中惡龍」,並最終將她趕出王室[29]。
婚後兩個月,維多利亞女王被證實懷孕。阿爾伯特開始逐漸參與社會職務,他擔任廢奴協會主席(當時,儘管整個大英帝國內,奴隸制已被廢除,但在美國和法屬殖民地等許多地方,這仍屬合法。),並且私底下幫助女王處理一些政府文書[30]。1840年6月,阿爾伯特親王和懷孕期間的維多利亞女王在乘坐馬車出巡期間,受到一名名叫愛德華·牛津的歹徒的槍擊。由於槍擊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加上他的勇敢和冷靜,阿爾伯特獲得媒體的好評[31]。阿爾伯特受公眾的支持也加強了他的政治影響力。實際上,在當年8月,議會便通過《1840年攝政法案》:「假使女王薨逝,而他們的孩子尚未成年,則由阿爾伯特攝行國政」[32]。11月,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維多利亞長公主出生。此後17年間,他們共有8個孩子陸續誕生。並且,他們的九個孩子都活到了成年。根據傳記作家赫敏·霍布豪斯在其傳記中所述這都歸功於阿爾伯特的開明影響[33]。1841年年初,他成功的消除了蘭辛夫人對於家庭的控制,並於翌年9月,使其永遠離開英倫[34]。
1841年大選以後,羅伯特·皮爾爵士取代墨爾本成為英國首相。羅伯特支持阿爾伯特出任西敏宮復建工程皇家委員會的主席。1834年10月,西敏宮被大火焚毀。時隔七年後,該宮殿開始重建工程。為贊助併購買工程所用的裝飾繪畫和雕塑,皇家委員會在這種情況下成立,並以此促進英倫藝術的精品。委員會的工作十分細緩,作為工程建築師的查爾斯·巴里採納了委員們的許多建議,包括建築工程中結構性的一部分,即採用豪華家具來裝飾房屋[35]。阿爾伯特在個人收藏和贊助者方面頗有成就。在他的著名藏品中就有早期的日耳曼和義大利油畫,例如老盧卡斯·克拉納赫的阿波羅和黛安娜,以及弗拉·安傑利科的殉難者聖彼得。此外,還有來自弗朗茲·克薩韋爾·溫特哈爾和艾德溫·亨利·蘭西爾的當代畫作[36]。來自德勒斯登的路德維希·格魯納博士從中幫助阿爾伯特親王選購了一批高品質的作品[37]。
1842年5月,阿爾伯特和維多利亞再度遭到槍擊,所幸沒有受傷。兇手約翰·法蘭西斯隨即被拘捕並被判處死刑,之後改判緩刑[38]。儘管二人在私底下十分地平易近人[39],但於公眾場合時,夫婦二人因受限禮儀而表現的相當刻板,故早期並不受到公眾歡迎。1844年年初,因父親去世,阿爾伯特回到科堡赴喪,這也是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婚後首次分離[40]。
1844年,阿爾伯特採用現代化理念管理王室財政,並利用各種經濟方法,使內帑充盈以致有足夠資金購入懷特島的奧斯本宮,以此作為他們家庭的私人別墅[41]。隨後的幾年裡,依據阿爾伯特和湯瑪斯·丘標特的設計,奧斯本宮按義大利風格改建,阿爾伯特參與了庭院設計、改建房屋和農場[42]。阿爾伯特還經營並完善其他的王室產業,其在溫莎的示範農場便為他的傳記作家所津津樂道[43]。在阿爾伯特的主導下,康瓦爾公爵的財產和威爾斯親王世襲資產亦得到了穩定提升[44]。
與諸多使用童工,並反對皮爾首相的穀物法的土地所有者不同,阿爾伯特支持提高用工年齡,並且推行貿易自由化[45]。阿爾伯特曾於1846年遭到喬治·本廷克勳爵的指責[46],因其參加議會下院關於穀物法討論時,暗中支持皮爾首相。在皮爾任首相期間,阿爾伯特親王周圍存在的王權形象更加顯性[47]。他能處理所有女王的公文,起草她的信件,並在女王接見大臣時隨伴在側。甚至於女王不在的時候,單獨召見他們[48]。時任樞密院職員的查爾斯·格維提及阿爾伯特時寫道:「他就是國王,並擁有國王所有的意圖和目的」[49]。
改革與創新者
編輯1847年,在與另一候選人柏偉思伯爵比較後,劍橋大學選舉阿爾伯特親王擔任校長[50]。而柏偉思伯爵則在翌年一次狩獵中,為其子誤殺[51]。在任劍橋大學校長期間,阿爾伯特積極推動大學課程現代化改革,例如除傳統數學和古希臘、羅馬文學外,增設現代歷史和自然科學的課程教學[52]。
那年夏季,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前往蘇格蘭西部拉根海灣度假,但那年該地區一直陰雨綿綿。從他們的私人醫生詹姆士·克拉克爵士那裡聽到,醫生的兒子喜歡在巴摩拉城堡那個明媚乾爽的假期。碰巧當年10月,巴摩拉堡的租客,羅伯特·戈登爵士去世。所以阿爾伯特隨即與城堡主人法伊弗伯爵就租用城堡一事進行洽談[53]。翌年5月,阿爾伯特租下巴摩拉堡,此前他並未來過這裡[54]。1848年9月,阿爾伯特夫婦和他們較大的子女首次蒞臨城堡,而這裡他們享受到獨有的私密時光。
政治上,因大範圍經濟危機,導致1848年革命席捲歐洲。縱觀全年,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對外交大臣巴麥尊採取的獨立外交政策頗為不滿。他們認為這將導致歐洲政局進一步不穩定[55]。阿爾伯特因在歐洲有眾多皇親,其中有一些甚至因革命被廢黜,所以他十分關注歐洲形勢。他和維多利亞的女兒路易斯公主也在當年出生。他們在較倫敦相對安全的奧斯本宮駐留了一段時間。儘管在英格蘭有一些零星的示威遊行,但是並沒有實質性的革命發生。而且阿爾伯特以家長式作風,但仍不乏慈愛的方式表達觀點的時候,他還是獲得了公眾的歡迎[56]。在改善勞工階層條件學會的一次演講上,他表達了他對「這個世界上,享受的最少但最辛勞的社會階層的同情和關心」。而幫助那些不幸的人們「是那些深受老天眷顧,擁有地位、財富和良好教育的人們的責任」[57]。
作為一個具有先進的以及相對寬鬆想法的人,阿爾伯特不僅引導著教育、福利、王室財政以及奴隸制的改革,他對製造業中的應用科學和藝術也有著極大地興趣[58]。阿爾伯特於1843年起擔任皇家藝術學會的主席,1851年世界博覽會起源於皇家藝術學會的每年的年展,並且世博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他的努力推動[44][59]。阿爾伯特作為1851年世博會的皇家委員會主席,為這個展會的每一階段進展都據理力爭[60]。在議會上院,布羅漢姆勳爵極力反對這個在海德公園舉辦的展覽[61]。展覽的反對者預言,外國流氓和革命者將充斥著英格蘭。那些人顛覆道德,摧毀信仰[62]。而阿爾伯特親王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並始終默默堅持,他始終相信,這是英國製造業接觸國外優良產品的最好的契機[44]。
1851年5月1日,在特別設計的,以玻璃建造的,聞名遐邇的水晶宮里,維多利亞女王為博覽會揭幕[63]。本次博覽會後被證明取得了極大地成功。展會盈餘的18萬英鎊被用於在倫敦的南肯辛頓購買土地,並興建起教育和文化機構,包括後來被命名為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64]。而這片區域也被懷疑派稱之為「阿爾伯特城」[65]。
家庭和公眾生活
編輯185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使阿爾伯特擁有了巴摩拉堡的永久產權[66]。就像奧斯本宮一樣,他對這一項目開始進行改造[67]。同年,他獲得了數個職銜,以填補因威靈頓公爵的去世而導致的空缺,其中包括英國領港公會會長和英國近衛步兵第一團上校。隨著威靈頓公爵的離去,阿爾伯特終於能夠推行長期被拖延的軍隊現代化運動[68]。由於認為軍隊尚未做好戰爭準備,並且基督教義比伊斯蘭教義更好等觀點,阿爾伯特建議在處理俄羅斯帝國和鄂圖曼帝國爭端中採用外交手段解決。而巴麥尊則相對更好戰,並且傾向於採用遏制沙皇俄國進一步擴張的政策[69]。1853年12月,巴麥尊離開內閣,但同一時期,俄國艦隊則襲擊了位於錫諾普的土耳其艦隊。倫敦新聞界將這次襲擊描述成一場大屠殺,因此巴麥尊的支持率逐步攀升,而阿爾伯特的支持率卻快速下滑[70]。兩個星期以後,巴麥尊重新出任內閣大臣。當公眾對俄國行為群情洶洶之際,關於阿爾伯特因叛國罪而被捕的謠言也傳的滿天飛[71]。1854年3月,英國和沙俄被捲入克里米亞戰爭。為贏得這場戰爭,阿爾伯特策劃一場在俄國經濟窮困之際,圍攻塞瓦斯托波爾的經典戰役。在沙皇決定打一場單純的防禦戰的時候,這一圍城策略便成為盟軍的戰略[72]。由於英軍裝備落後、採用過時戰術和策略的上了年紀的將軍們使得英國國內早期樂觀的情緒隨著媒體報道逐漸消沉。由於聯軍準備不足,導致雙方戰爭久拖不決。首相亞伯丁因此辭職,並由巴麥尊接任[73]。最終通過談判結束了這場戰爭,並簽訂了《巴黎條約》。戰爭期間,為讓普魯士王國保持中立,阿爾伯特安排了14歲的維多利亞長公主與普魯士腓特烈·威廉王子的政治聯姻。但阿爾伯特親王也儘可能的拖延婚禮的舉行,直到維多利亞長公主17歲。阿爾伯特親王希望藉於此次聯姻,能推動普魯士擴大貿易自由化[74]。
阿爾伯特始終致力於促進公眾教育機構的發展。在一些會議上,他經常發表一些關於良好教育的必要性的演說[75]。1857年他的演講集出版。因被視為是推動教育和科技進步的支持者,阿爾伯特經常被邀請到科學會議上發表演講。最著名的一次是他於1859年在亞伯丁舉行的英國科學學會上發表的演講,當時他是英國科學學會的主席[76]。他支持科學的言論常遭到來自教會的壓力。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出版後,阿爾伯特曾建議給達爾文授勳,但最終被拒絕[77]。
阿爾伯特還致力於家庭教育和王室產業的運營[78]。他孩子們的家庭教師,利特爾頓夫人認為阿爾伯特極富耐心和善良,而在參與家庭活動時則精神矍鑠[79]。當1858年年初,因長女嫁往普魯士,阿爾伯特深陷離別之情[80]。加之又對長子時為威爾斯親王的愛德華七世不符他期望深感失望[81]。在長子七歲時,王儲就被要求每天接受6個小時的學習,包括一小時德語和一小時法語[82]。但凡王儲功課完不成,阿爾伯特親王便會鞭打他[83]。當時,體罰很常見,沒人覺得這是很苛刻的方法[84]。阿爾伯特的傳記作家羅傑·富爾福德就王室家庭成員間的關係這樣描述:「(王室成員間)友愛、情深和平凡……縱觀內府文檔和邸報,沒有證據顯示親王與王儲間產生嫌隙」[85]。傳記作家菲利普·瑪格努斯在他為愛德華七世所著的傳記中寫道「(阿爾伯特親王)嘗試培養他的孩子,使之青出於藍勝於藍。因為他愛孩子們也喜歡他們的陪伴。」[86]
晚年與去世
編輯阿爾伯特親王在1859年8月起就患上了嚴重的胃痙攣。1860年秋,在科堡的一次旅行中,阿爾伯特獨自一人駕駛一輛四輪馬車。但馬匹由於受到驚嚇而疾馳狂奔,並衝向一輛停在平交道的貨車。其中一匹馬被撞死亡,阿爾伯特則及時跳車挽回一命。儘管此次事故中,他只是略有劃傷和瘀傷,但畢竟受驚不小。事後,他曾對兄弟和長女維多利亞長公主坦言,自覺時日無多[87]。
1861年,維多利亞的母親、阿爾伯特親王的姑母,肯特公爵夫人因病去世。維多利亞傷心欲絕,儘管此時阿爾伯特病痛纏身,但他還是承擔了女王大部分的職責[88]。1861年6月5日,皇家園藝公園開幕,阿爾伯特親王主持開幕典禮,這也是他參加的最後一場公共活動。8月,維多利亞女王與阿爾伯特親王到訪愛爾蘭,並參觀了王儲正在服役的沼澤軍營。在這裡,王儲經同僚介紹認識了愛爾蘭女演員娜麗·克里夫登[89]。
11月,阿爾伯特夫婦返回溫莎,而王儲亦返回劍橋學習。這時期,阿爾伯特的兩個侄子,葡萄牙國王佩德羅五世和費南多王子死於傷寒[90]。此時另一則消息又將王室推到風口浪尖,阿爾伯特親王得知王儲因捲入與娜麗·克里夫登的緋聞,這件緋聞在士紳、國外媒體間迅速傳播[91]。阿爾伯特夫婦因兒子的不檢點行為坐立不安,擔心因此可能發生的勒索、醜聞,甚至未婚先孕[92]。這時,雖然阿爾伯特仍在病中,並且情緒低落,但仍親往劍橋探望兒子,並與他討論如何處理這一因輕佻所引發的事件[93][44]。阿爾伯特在其在世的最後數周,一直受到背部和腿部疼痛所帶來的困擾。
在外交上,時值美國南北戰爭,因「特倫特號郵輪事件」事件而使美英之間瀕臨戰爭狀態。阿爾伯特當時已身患重病,但仍出面干預,使英國政府以較溫和的方式處理了這場事件[94]。12月9日,阿爾伯特的主治醫生之一的威廉·詹納確證了親王患上傷寒。不久阿爾伯特肺部出現充血現象,並於12月14日晚10時50分在溫莎堡藍廳走入生命的終點。當時,維多利亞女王和九個孩子中的五個陪伴在側[95]。當時,醫生判斷阿爾伯特親王是死於傷寒,但後世有些作家指出,阿爾伯特至少在兩年前就有可能患上了如克羅恩病這種慢性疾病[96],所以腎衰竭或者是癌症才是他死亡的真正原因[97]。
遺產
編輯阿爾伯特親王薨逝後,維多利亞女王深陷悲痛之中。而英國公眾對於阿爾伯特的態度也從原先不慍不火轉向了同情[98]。在維多利亞以後孀居的日子裡,她一直穿著黑色的服裝,以此表達對亡夫的哀悼。並且在她與阿爾伯特一起生活過的房間裡,物品的擺放乃至早晨洗漱的熱水、床單、毛巾等依舊如常[99]。這種行為在當時許多富賈豪門中不算罕見[100]。維多利亞此後逐漸淡出公眾視野開始隱居,但這一行為也使得阿爾伯特親王生前試圖重塑一個君主制國家,使之變成道德社會,而不是單純的政治社會的努力逐步被侵蝕。阿爾伯特當時引入一種政治原則,使英國王室始終超然於政治[101]。在阿爾伯特與維多利亞婚前,維多利亞執政之初,她便支持輝格黨,並試圖阻止曾想讓她更換女侍官的羅伯特·皮爾爵士組建一個保守黨政府[102]。
阿爾伯特親王故去後,梓宮暫厝於溫莎城堡的聖喬治禮拜堂[103]。一年後,梓宮入葬位於浮若閣摩爾宮的皇陵,但皇陵工程直至1871年才全部完成[104]。他和維多利亞最後的歸宿,石棺,採用了英國有史以來開採出的最大單體花崗岩雕成[105]。儘管,阿爾伯特生前要求不樹他的雕像,但整個大英帝國的每個城鎮都有關於他的公共紀念碑[106]。諸多紀念物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和倫敦的阿爾伯特紀念碑。那些紀念碑體型巨大,以致狄更斯在和友人對話時說到感覺身處於難以接近的山洞,讓人只想逃離[107]。
在許多方面,還能看見以阿爾伯特親王名字命名的事物,從非洲的阿爾伯特湖到薩克其萬省的阿爾伯特親王城,還有皇家藝術學會的阿爾伯特獎章。此外還有四隊英軍部隊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包括:第11(阿爾伯特親王所屬)輕騎兵隊、阿爾伯特親王的輕步兵團、阿爾伯特親王所屬萊斯特郡騎兵團、親王所屬來復槍旅。1850年代,他和維多利亞女王造訪漢普郡奧爾德肖特的守備城時表現出濃厚興趣。在那裡有一座木製的皇家行宮,夫婦二人經常駐蹕於此,並參與軍隊考核[108]。至今,人們還能在那裡看到一座由阿爾伯特建立並贈書的親王圖書館[109]。香港亦有以他命名的上、下亞厘畢道。
在他死後,關於他的傳記陸續出版,但多為充滿褒揚之詞。由維多利亞女王授權和監督下,狄奧多·馬丁撰寫成五卷巨著,其中很明顯的可以見到女王施加的影響,但這也是最詳盡地描述阿爾伯特生平的傳記。林頓·斯特來徹於1921年撰寫的《維多利亞女王傳》則更具批判性,但其中一些被二十世紀中期的一些傳記作家,諸如羅傑·富爾福德和赫克特·波里索通過女王的日記和信件等證實了《維多利亞女王傳》的一些內容並不足信[110]。例如普遍認為是由阿爾伯特親王將聖誕樹引入英國,然而發現證明了這是一種謠傳[111]。最近一些傳記作家,例如史丹利·溫特勞博,將阿爾伯特親王塑造成一個英年早逝,並被愛人懷念一生的一個悲劇式的人物[44]。2009年電影《年輕的維多利亞》中,由魯伯特·弗里德飾演的阿爾伯特親王則被塑造成一個英雄人物。電影中有片段描述了1840年那次槍擊,阿爾伯特為此擋下一顆子彈,但事實中,他並沒有在事故中受傷[112][113]。
頭銜與榮譽、紋章
編輯頭銜
編輯- 1819年8月26日-1826年11月12日: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的阿爾伯特王子殿下,薩克森公爵(德語:Seine Durchlaucht Prinz Albert von Sachsen-Coburg-Saalfeld, Herzog zu Sachsen)
- 1826年11月12日-1840年2月6日:薩克森-科堡-哥達的阿爾伯特王子殿下(德語:Seine Durchlaucht Prinz Albert von Sachsen-Coburg und Gotha, Herzog zu Sachsen)
- 1840年2月6日-1857年6月25日:阿爾伯特親王殿下(英語:His Royal Highness The Prince Albert)[114]
- 1857年6月25日-1861年12月14日:王夫殿下(英語:His Royal Highness The Prince Consort)[115]
榮譽
編輯- 西班牙
紋章
編輯在1840年,與維多利亞女王成婚後,阿爾伯特親王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紋章。紋章雖屬皇家徽章,但也有所不同。紋章上的封印綬帶為齒耙型,並紋以聖喬治十字,四分之一盾面採用薩克森家紋[22][118]。盾面的第一和第四部分,採用配有紋聖喬治十字的齒耙型的英國皇家紋章,第二和第三部分盾面為薩克森家紋,即金、黑相間配以斜貫盾面的綠色芸香王冠[119]。親王紋章是一個特例,其本身並不完全符合紋章學規則,就是一種自相矛盾[120]。婚前,阿爾伯特則是使用父親的紋章。
紋章中部以嘉德勳章的標誌吊襪帶圍繞盾牌,吊襪帶上方設計有一頂王冠和六個帶有代表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的頂飾。從左到右分別為:1.象徵馬克伯國頂飾:紅色公牛頭,公牛頭部帶有王冠,牛鼻穿有銀環,王冠底圈紅白相間。2.代表圖林根的頂飾:金色寶冠,其上伸出兩個銀色水牛角,水牛角分為五等分,每個等分的位置延伸出三片菩提樹葉。3.象徵薩克森的頂飾:金色寶冠,其上延伸出薩克森家族紋章,紋章呈塔形,其上再配有金寶冠,寶冠上方飾有三片孔雀羽毛。4.象徵邁森的頂飾:銀鬚長者,衣領和帽子的顏色紅白相間,帽尖同樣有三片孔雀羽毛。5:象徵尤利西公國的頂飾:一隻金毛、黑翅、紅喙,頸部一圈紅色的獅鷲。6.象徵貝爾格公國的頂飾:帶有12片孔雀羽毛的金色寶冠[119]。
由頭戴冠冕象徵英格蘭的獅子,和象徵蘇格蘭的獨角獸左右扶持紋章。紋章下部的綬帶用德文寫有阿爾伯特的座右銘,同時也是阿爾伯特親王第11輕騎兵隊的口號:忠誠和肯定[119]。
根據慣例,阿爾伯特的所有男性後裔均有權在自己的紋章中央加入薩克森公國的紋章。然而1917年,因為一戰,英王喬治五世放棄了在紋章中的薩克森公國這一德國元素[121]。
家庭
編輯- 祖先
先祖 | ||||||||||||||||||||||||||||||||||||||||||||||||||||||||||||||||||||||||||||||||||||||||||||||||||||||||||||||||||||||||||||||||||||||||||||||||||||||||||||||||||||||||||||||||||||||||||||||||||||||||||||||||||||||||||||||||||||||||||||||||||||||||||||||||||||||||||||||||||||||||||||||||||||||||||||||||||||||||||||||||||||||||||||||||||||||||||||||||||||||||||||||||||||||||||||||||||||||||||||||||||||||||||||||||||||||||||||||||||||||||||||||||||||||||||||||||||||||||||||||||||||||||||||||||||||||||||||||||||
---|---|---|---|---|---|---|---|---|---|---|---|---|---|---|---|---|---|---|---|---|---|---|---|---|---|---|---|---|---|---|---|---|---|---|---|---|---|---|---|---|---|---|---|---|---|---|---|---|---|---|---|---|---|---|---|---|---|---|---|---|---|---|---|---|---|---|---|---|---|---|---|---|---|---|---|---|---|---|---|---|---|---|---|---|---|---|---|---|---|---|---|---|---|---|---|---|---|---|---|---|---|---|---|---|---|---|---|---|---|---|---|---|---|---|---|---|---|---|---|---|---|---|---|---|---|---|---|---|---|---|---|---|---|---|---|---|---|---|---|---|---|---|---|---|---|---|---|---|---|---|---|---|---|---|---|---|---|---|---|---|---|---|---|---|---|---|---|---|---|---|---|---|---|---|---|---|---|---|---|---|---|---|---|---|---|---|---|---|---|---|---|---|---|---|---|---|---|---|---|---|---|---|---|---|---|---|---|---|---|---|---|---|---|---|---|---|---|---|---|---|---|---|---|---|---|---|---|---|---|---|---|---|---|---|---|---|---|---|---|---|---|---|---|---|---|---|---|---|---|---|---|---|---|---|---|---|---|---|---|---|---|---|---|---|---|---|---|---|---|---|---|---|---|---|---|---|---|---|---|---|---|---|---|---|---|---|---|---|---|---|---|---|---|---|---|---|---|---|---|---|---|---|---|---|---|---|---|---|---|---|---|---|---|---|---|---|---|---|---|---|---|---|---|---|---|---|---|---|---|---|---|---|---|---|---|---|---|---|---|---|---|---|---|---|---|---|---|---|---|---|---|---|---|---|---|---|---|---|---|---|---|---|---|---|---|---|---|---|---|---|---|---|---|---|---|---|---|---|---|---|---|---|---|---|---|---|---|---|---|---|---|---|---|---|---|---|---|---|---|---|---|---|---|---|---|---|---|---|---|---|---|---|---|---|---|---|---|---|---|---|---|---|---|---|---|---|---|---|---|---|---|---|---|---|---|---|---|---|---|---|---|---|---|---|---|---|---|---|---|---|---|---|---|---|---|---|---|---|---|---|---|---|---|---|---|---|---|---|---|---|---|---|---|---|---|---|---|---|---|---|---|---|---|---|---|---|---|---|---|---|---|---|---|---|---|---|---|---|---|---|---|---|---|---|---|---|---|---|---|---|---|---|---|---|
|
- 配偶
表姐兼妻子:維多利亞女王
- 子嗣
姓名 | 出生 | 去世 | 婚姻及兒女[122][123] |
---|---|---|---|
維多利亞長公主 | 1840年11月21日 | 1901年 |
8月5日1858年和腓特烈三世結婚 四子,四女,子女包括威廉二世、希臘索菲王后、芬蘭瑪格麗特王后(未受承認) |
愛德華七世 | 1841年 |
11月9日1910年 |
5月6日1863年和丹麥的亞歷山德拉結婚; 三子,三女,子女包括喬治五世、挪威莫德王后 |
愛麗絲公主 | 1843年 |
4月25日1878年 |
12月14日1862年和黑森和萊茵大公路德維希四世結婚(1837–1892) 兩子,五女,子女包括俄國末代王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菲利普親王為艾麗斯公主的後代 |
阿佛烈親王 | 1844年 |
8月6日1900年 |
7月31日1874年和俄羅斯帝國的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女大公結婚(1853–1920); 兩子,四女,子女包括羅馬尼亞瑪麗王后 |
海倫娜公主 | 1846年 |
5月25日1923年 |
6月9日1866年和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森訥堡-奧古斯滕堡的克里斯蒂安王子結婚(1831–1917); 四子(一個死胎),兩女, |
路易絲公主 | 1848年 |
3月18日1939年 |
12月3日1871年和第九世亞蓋爾公爵約翰·道格拉斯·薩瑟蘭·坎貝爾(後來的加拿大總督)結婚 沒有後嗣 |
阿瑟王子 | 1850年 |
5月1日1942年 |
1月16日1879年和普魯士的路易絲·瑪格麗特公主結婚(1860–1917) 一子,兩女,長女為瑞典瑪格麗特王儲妃,女婿即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 |
利奧波德王子 | 1853年 |
4月7日1884年 |
3月28日1882年和瓦爾戴克-皮埃蒙特海倫娜公主結婚(1861–1922); 一子,一女, |
貝亞特麗斯公主 | 1857年 |
4月14日1944年 |
10月26日1885年和巴騰堡亨利王子結婚(1858–1896); 三子,一女,子女包括西班牙維多利亞王后 |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Hobhouse 1983,第2頁; Weintraub 1997,第20頁和Weir 1996,第305頁.
- ^ Ames 1968,第1頁和Hobhouse 1983,第2頁.
- ^ e.g. Montgomery-Massingberd 1977,第259–273頁.
- ^ Weintraub 1997,第25–28頁.
- ^ Hobhouse 1983,第4頁和Weintraub 1997,第25–28頁.
- ^ Weintraub 1997,第40–41頁.
- ^ Hobhouse 1983,第16頁.
- ^ Ames 1968,第15頁和Weintraub 1997,第56–60頁.
- ^ Weintraub 1997,第60–62頁.
- ^ Hobhouse 1983,第15–16頁和Weintraub 1997,第43–49頁.
- ^ Weintraub 1997,第43–49頁.
- ^ 12.0 12.1 Victoria quoted in Weintraub 1997,第49頁.
- ^ Weintraub 1997,第51頁.
- ^ Weintraub 1997,第53, 58, 64, and 65頁.
- ^ Weintraub 1997,第62頁.
- ^ Hobhouse 1983,第17–18頁和Weintraub 1997,第67頁.
- ^ Fulford 1949,第42頁和Weintraub 1997,第77–81頁.
- ^ Fulford 1949,第42–43頁; Hobhouse 1983,第20頁和Weintraub 1997,第77–81頁.
- ^ Fulford 1949,第45頁; Hobhouse 1983,第21頁和Weintraub 1997,第86頁.
- ^ Fulford 1949,第52頁和Hobhouse 1983,第24頁.
- ^ Template:倫敦Gazette
- ^ 22.0 22.1 Template:倫敦Gazette
- ^ Fulford 1949,第45頁.
- ^ Weintraub 1997,第88頁.
- ^ Weintraub 1997,第8–9 and 89頁.
- ^ Quoted in Jagow 1938,第37頁.
- ^ Template:倫敦Gazette
- ^ 阿爾伯特致威廉·馮·勞恩斯坦因一信,源自Hobhouse 1983,第26頁.
- ^ Fulford 1949,第59–74頁.
- ^ Weintraub 1997,第102–105頁.
- ^ Weintraub 1997,第106–107頁.
- ^ Weintraub 1997,第107頁.
- ^ Hobhouse 1983,第28頁.
- ^ Fulford 1949,第73–74頁.
- ^ Ames 1968,第48–55頁; Fulford 1949,第212–213頁和Hobhouse 1983,第82–88頁.
- ^ Ames 1968,第132–146, 200–222頁和Hobhouse 1983,第70–78頁. The National Gallery,倫敦, received 25 paintings in 1863 presented by Queen Victoria at the Prince Consort's wis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e external links for works in the Royal Collection.
- ^ Cust 1907,第162–170頁.
- ^ Weintraub 1997,第134–135頁.
- ^ Ames 1968,第172頁; Fulford 1949,第95–104頁和Weintraub 1997,第141頁.
- ^ Ames 1968,第60頁和Weintraub 1997,第154頁.
- ^ Fulford 1949,第79頁; Hobhouse 1983,第131頁和Weintraub 1997,第158頁.
- ^ Ames 1968,第61–71頁; Fulford 1949,第79頁; Hobhouse 1983,第121頁和Weintraub 1997,第181頁.
- ^ Fulford 1949,第88–89頁和Hobhouse 1983,第121–127頁.
- ^ 44.0 44.1 44.2 44.3 44.4 Weintraub 2004.
- ^ Fulford 1949,第116頁.
- ^ Fulford 1949,第116頁和Hobhouse 1983,第39–40頁.
- ^ Hobhouse 1983,第36–37頁.
- ^ Fulford 1949,第118頁.
- ^ Greville's diary volume V, p. 257 quoted in Fulford 1949,第117頁.
- ^ Fulford 1949,第195–196頁; Hobhouse 1983,第65頁和Weintraub 1997,第182–184頁.
- ^ Weintraub 1997,第186頁.
- ^ Fulford 1949,第198–199頁; Hobhouse 1983,第65頁和Weintraub 1997,第187 and 207頁.
- ^ Weintraub 1997,第189–191頁.
- ^ Weintraub 1997,第193, 212, 214 and 203 and 206頁.
- ^ Fulford 1949,第119–128頁和Weintraub 1997,第193, 212, 214 and 264–265頁.
- ^ Weintraub 1997,第192–201頁.
- ^ 1848年5月19日,《泰晤士報》第六版,《勞工階層的條件》
- ^ Fulford 1949,第216–217頁和Hobhouse 1983,第89–108頁.
- ^ Fulford 1949,第219–220頁.
- ^ e.g. Fulford 1949,第221頁.
- ^ Fulford 1949,第220頁.
- ^ Fulford 1949,第217–222頁.
- ^ Fulford 1949,第222頁和Hobhouse 1983,第110頁.
- ^ Hobhouse 1983,第110頁.
- ^ Ames 1968,第120頁; Hobhouse 1983,第x頁和Weintraub 1997,第263頁.
- ^ Hobhouse 1983,第145頁.
- ^ Weintraub 1997,第270–274 and 281–282頁.
- ^ Hobhouse 1983,第42–43, 47–50頁和Weintraub 1997,第274–276頁.
- ^ e.g. Fulford 1949,第128, 153–157頁.
- ^ Weintraub 1997,第288–293頁.
- ^ Fulford 1949,第156–157頁和Weintraub 1997,第294–302頁.
- ^ Stewart, Jules的《阿爾伯特:一生》(2012)p. 153-154
- ^ Weintraub 1997,第303–322, 328頁.
- ^ Weintraub 1997,第326 and 330頁.
- ^ Hobhouse 1983,第63頁.
- ^ Darby & Smith 1983,第84頁; Hobhouse 1983,第61–62頁和Weintraub 1997,第232頁.
- ^ Weintraub 1997,第232頁.
- ^ Fulford 1949,第71–105頁和Hobhouse 1983,第26–43頁.
- ^ Fulford 1949,第95頁和Hobhouse 1983,第29頁.
- ^ Fulford 1949,第252頁和Weintraub 1997,第355頁.
- ^ Fulford 1949,第253–257頁和Weintraub 1997,第367頁.
- ^ Fulford 1949,第255頁.
- ^ Fulford 1949,第256頁.
- ^ Fulford 1949,第260頁.
- ^ Fulford 1949,第261–262頁.
- ^ 菲利普·瑪格努斯(1964)愛德華七世, pp. 19–20,引自Hobhouse 1983,第28–29頁.
- ^ Weintraub 1997,第392–393頁.
- ^ Hobhouse 1983,第150–151頁和Weintraub 1997,第401頁.
- ^ Weintraub 1997,第404頁.
- ^ Weintraub 1997,第405頁.
- ^ Hobhouse 1983,第152頁和Weintraub 1997,第406頁.
- ^ Weintraub 1997,第406頁.
- ^ Hobhouse 1983,第154頁和Fulford 1949,第266頁.
- ^ Hobhouse 1983,第154–155頁; Martin 1874–80,第418–426, vol. V頁和Weintraub 1997,第408–424頁.
- ^ Darby & Smith 1983,第3頁; Hobhouse 1983,第156頁和Weintraub 1997,第425–431頁.
- ^ Paulley, J.W. The death of Albert Prince Consort: the case against typhoid fever. QJM. 1993, 86 (12): 837–841 [2012-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 ^ Hobhouse 1983,第150–151頁.
- ^ Darby & Smith 1983,第1頁; Hobhouse 1983,第158頁和Weintraub 1997,第436頁.
- ^ Darby & Smith 1983,第1–4頁和Weintraub 1997,第436頁.
- ^ Weintraub 1997,第438頁.
- ^ Fulford 1949,第57–58, 276頁和Hobhouse 1983,第viii, 39頁.
- ^ Fulford 1949,第67頁和Hobhouse 1983,第34頁.
- ^ Darby & Smith 1983,第21頁和Hobhouse 1983,第158頁.
- ^ Darby & Smith 1983,第28頁和Hobhouse 1983,第162頁.
- ^ Darby & Smith 1983,第25頁.
- ^ Darby & Smith 1983,第2, 6, 58–84頁.
- ^ 查爾斯·狄更斯致{{link-en|約翰·李奇|John Leech (caricaturist)]]一信,引自Darby & Smith 1983,第102頁和Hobhouse 1983,第169頁.
- ^ Hobhouse 1983,第48–49頁.
- ^ Hobhouse 1983,第53頁.
- ^ 例如Fulford 1949,第22–23, 44, 104, 167, 209, 240頁.
- ^ Armstrong 2008.
- ^ Jurgensen 2009.
- ^ Knight 2009.
- ^ 第22015號憲報. 倫敦憲報. 7 February 1840: 241.
- ^ 第22015號憲報. 倫敦憲報. 26 June 1857: 2196.
- ^ Weir 1996,第305頁.
- ^ 117.0 117.1 117.2 117.3 117.4 Burke's Peerage, 1921, p. 3.
- ^ Louda & Maclagan 1999,第30, 32頁.
- ^ 119.0 119.1 119.2 Pinches & Pinches 1974,第329, 241, 309–310頁.
- ^ Boutell & Aveling 2010,第285頁.
- ^ Boutell 1863,第256頁.
- ^ Whitaker's Almanack(1900)Facsimile Reprint 1998,倫敦:Stationery Office, ISBN 0-11-702247-0, p. 86
- ^ Whitaker's Almanack(1993)Concise Edition,倫敦:J. Whitaker and Sons, ISBN 0-85021-232-4, pp. 134–136
來源
編輯- Ames, Winslow. Prince Albert and Victorian Taste. London: Chapman and Hall. 1968.
- Neil Armstrong. England and German Christmas Festlichkeit, c.1800–1914. German History. 2008-10-01, 26 (4): 486–503 [2018-04-02]. ISSN 0266-3554. doi:10.1093/gerhis/ghn0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英語).
- Bennett, Daphne. King without a crown: Albert, Prince Consort of England, 1819–1861. London: Heinemann. 1977.
- Boutell, Charles. A Manual of Heraldry, Historical and Popular. London: Windsor And Newton. 1863. ISBN 1-146-28954-5.
- Boutell, Charles; Aveling, S. T. Heraldry, Ancient and Modern: Including Boutell's Heraldry. London: Frederick Warne & Co. 2010 [1890]. ISBN 1-146-15429-1.
- Cust, Lionel. The Royal Collection of Pictures. The Cornhill Magazine, New Series. 1907, XXII: 162–170.
- Darby, Elizabeth; Smith, Nicola. The Cult of the Prince Consort.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3. ISBN 0-300-03015-0.
- Finestone, Jeffrey. The Last Courts of Europe. London: The Vendome Press. 1981. ISBN 0-86565-015-2.
- Fulford, Roger. The Prince Consort.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1949.
- Hobhouse, Hermione. Prince Albert: His Life and Work.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83. ISBN 0-241-11142-0.
- Jagow, Kurt (編). The Letters of the Prince Consort, 1831–61. London: John Murray. 1938.
- Jurgensen, John. Victorian Romance: When the dour queen was young and in love. Wall Street Journal. 4 December 2009 [20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3).
- Knight, Chris. A Duchess, a reader and a man named Alistair: Getting The Young Victoria right by Her Majesty. National Post. 17 December 2009 [20 August 2011].[失效連結]
- Louda, Jiří; Maclagan, Michael. Lines of Succession: Heraldry of the Royal Families of Europe 2nd. London: Little, Brown. 1999 [1981]. ISBN 978-0-316-84820-6.
- Martin, Theodore. The Life of H. R. H. the Prince Consort. 5 volumes, authorised by Queen Victoria. 1874–80.
- Montgomery-Massingberd, Hugh (編). Burke's Royal Families of the World 1st. London: Burke's Peerage. 1977. ISBN 0-85011-023-8.
- Pinches, John Harvey; Pinches, Rosemary. Heraldry Today: The Royal Heraldry of England. Slough, Buckinghamshire: Hollen Street Press. 1974. ISBN 0-900455-25-X.
- Weintraub, Stanley. Albert: Uncrowned King. London: John Murray. 1997. ISBN 0-7195-5756-9.
- Albert [Prince Albert of Saxe-Coburg and Gotha] (1819–1861), prince consort, consort of Queen Victoria.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2018-04-03]. doi:10.1093/ref:odnb/2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9) (英語).
- Weir, Alison. Britain's Royal Families: The Complete Genealogy Revised. London: Random House. 1996. ISBN 0-7126-7448-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