錞于

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最早出现于春秋,盛行于战国两汉

錞于[a],中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最早出現於春秋,盛行於戰國兩漢。山東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陝西等地均有出土。錞于最早興起於北方,在中原地區,錞于主要用於戰爭和祭祀,其後逐漸向西傳播,春秋晚期開始為西南地區巴人所接受,被用於西南各族的戰爭、祭祀、詛盟活動之中。此外,巴人的虎鈕錞于也是出土數量最多的一類錞于。

虎鈕錞于,拍攝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古籍記載

編輯

「錞于」一名,最早見於東周典籍,《周禮·地官·鼓人》記載「以金錞和」,鄭玄注「錞,錞于也。圜如碓頭,大上小下,樂作鳴之,與鼓相和。」《國語·晉語》記載「是故伐備鍾鼓,聲其罪也;戰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1]」,韋昭注「丁寧著,謂也。」漢代《淮南子·兵略訓》記載「兩軍相當,鼓錞相望」。根據相關記載,錞于為軍用樂器,與鼓、鉦等配合使用。[2][3]

南北朝時期,據《北史·斛斯椿傳》記載「樂有錞于者,近代絕無此器,或有自蜀得之,皆莫之識」[4],即在北方地區,錞于已經十分罕見,一般人都不認識。[2]

在古代的詩詞中也多有錞于的出現,如北周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中的「玉律調鐘,金錞節鼓。」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韻》中的「集靈撞玉磬,和鼓奏金錞。」清趙翼《觀西洋樂器》詩中的「錞于丁且寧,磬折柎復擊。」等。

由於文獻記載的語焉不詳,導致後世的人們對錞于概念不清,多與鉦、等器物相互混淆。例如:唐代徐景安《樂書》認為錞于是「內懸子鈴銅舌」的一種器物,此說為《太平御覽》沿用[b];又如,明代王圻三才圖會》所繪錞于為口上頂下倒掛的形制。[3]

文物出土

編輯

分布區域

編輯

自宋代以來,在湖南南部、湖北西部、四川東部等地區曾多次發現錞于。北宋洪邁容齋續筆》曾提到在長陽與慈利地區出土過錞于;《南齊書·祥瑞志》記有四川地區發現一件錞于。[3]

近代以來,隨著考古工作的開展,又在多地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錞于,如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安徽、江西、廣東、廣西及山東等地均有出土,[5]分屬古代齊、魯、莒、許、蔡、吳、越、楚、巴、蜀等族活動的區域。

截至2008年,年代最早的錞于出土於陝西韓城梁帶村春秋芮國墓葬M27,屬春秋早期偏早。1978年,山東沂水劉家店子春秋墓出土一件錞于,圓弧形頂、無盤、頂部有綯索狀環鈕,安徽宿縣出土的一件無鈕錞于,都屬春秋中期遺物。[5]在安徽宿縣盧古城子、壽縣蔡侯墓及江蘇丹徒王家山、北山頂和廣東連平彭山等地,都有春秋晚期的錞于出土[6],均屬春秋中期遺物。

戰國時期的錞于則開始向南向西分布,在貴州、湖南、江西等地和陝西漢水流域均有出土。出土的戰國晚期及以後的錞于遍布湖北、湖南、貴州、重慶、河南、陝西等地,主要集中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黔東、川東、重慶、湘西和鄂東等地。[2][6]

部分錞于列表

編輯
出土時間 出土地點 名稱 描述 備註 來源
1936年 黃巖縣路橋鎮 漢青銅虎鈕錞于 高42.3厘米,器頂為折沿平盤,頂正中立一虎形鈕。虎闊口,腿前趴後蹲,尾斜垂於地,作欲前撲狀。肩部鼓出,腹略向內收束,下腹呈直筒形,中空。全器物表面無紋飾和銘文。 現藏於溫州博物館
1962年 貴州松桃縣 虎鈕編錞于 五件一組、大小依次遞減
1972年 四川省涪陵縣小田溪巴王墓群2號墓 虎鈕錞于 墓葬年代約為戰國末年或秦初。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件刻有巴族圖符的銅鉦。 [7][5][8]
1974年 陝西省安康五里月河一帶 虎鈕錞于 從廢舊物資中揀選獲得,頂部為橢圓形盤狀,肩部突鼓,腹部以下成直桶狀,足口平直,周身無紋飾,盤內上塑一尊張口吐舌,清瘦昂立的長尾虎,虎身及頭部有幾道魚鱗狀陰殘斑紋。口徑23一27、肩寬30、通身高41.5、橢圓狀直徑18厘米。 [9]
1978年 陝西咸陽市東郊塔兒坡 龍鈕錞于 約為戰國晚期至秦代製品。該錞于通高69.6、肩圍111、底圍118厘米。頂端有盤,鈕為一張口、曲頸反轉的飛龍。錞于器身飾有葉紋、雲紋、焦葉紋等紋飾。
1981年 湖南湘西吉首縣 東漢錞于一組 共四件、大小有別
1985年 江蘇鎮江諫壁王家山東周墓 虎鈕錞于三件 大小有序,弧圓形頂,無盤,頂端有虎形鈕。錞體上部向前方傾斜。其中較小的一件。肩徑22—26.5、底徑16.9—20.8、通高43厘米。有雲紋、三角雲、螺旋紋、鳥紋等多種紋飾。正面肩腹部向前突出部位浮雕人面紋。腹部有一獸形邊棱。腹內有兩個三角形矯音孔。其造型奇特。屬春秋晚期遺物。
1985年7月30日 湖南省利川縣涼霧區 虎鈕錞于 高62厘米、腹徑42厘米、重18公斤,為戰國早期巴人遺物。 [10]

形制及使用方式

編輯
 
錞于各部分名稱

正如《周禮》鄭玄注所說,錞于「圜如碓頭(椎頭),大上小下」,錞于基本形狀就是上大下小,上成圜首,下體收斂成桶狀。而頂部的形制則不盡相同,有有鈕無盤的,也有有盤無鈕的,鈕有虎鈕、環鈕、橋鈕、馬鈕、龍鈕、鳳鈕、蛙鈕等形式,尤其以虎鈕居多。[2][11]

通過鈕或者盤上的孔,用繩將錞于懸掛在架子上使用。[2]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遺策中「擊屯[c]于、鐃、鐸各一人」的記載,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詛盟場面貯貝器上鑄有大群滇人舉行宗教儀式的場面,其中有兩人合扛一木,下懸一錞于、一銅鼓,銅鼓側懸,錞于則正吊於橫木之上,旁有一人執棰並擊之[12]。這些表明,錞于屬於打擊樂器,靠擊打發聲。[2][5]

另據《北史·斛斯征傳》記載「以芒筒捋之,其聲極振」[4][13],《南史·齊始興王鑑傳》記載用盛器置水於錞于之下「以芒莖當心跪注錞于,以手振芒,則聲如雷」。[5]

圖集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錞」字的簡化字為「𬭚」,因「𬭚」屬於Unihan擴展E區漢字,在中國大陸的使用也遠不及「錞」
  2. ^ 《太平御覽》引《樂書》記載「錞于者以銅為之,其形象鏟,頂大,腹揳,口弇,上以伏獸為鼻,內懸子鈴銅舌,凡作樂振而鳴之,與鼓相和」
  3. ^ 此處「屯」字通「錞」

參考

編輯
  1. ^ 國語卷 第十一. 漢典古籍. [2014-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 
  2. ^ 2.0 2.1 2.2 2.3 2.4 2.5 朱鳳瀚. 中国青铜器综论.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32550555. 
  3. ^ 3.0 3.1 3.2 陸斐蕾. 錞于及其文化区系研究. 中國錞于網. [2014-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4. ^ 4.0 4.1 見《北史·斛斯椿傳》:「又樂有錞于者,近代絶無此器,或有自 蜀 得之,皆莫之識。 徵 見之曰:『此錞于也。』眾弗之信。 徵 遂依 干寳 《周禮注》以芒筒捋之,其聲極振,眾乃嘆服。」
  5. ^ 5.0 5.1 5.2 5.3 5.4 虎纹铜钅享于. 中國商報. 2011-03-17. [永久失效連結]
  6. ^ 6.0 6.1 高至喜, 楚式錞于初論
  7. ^ 虎钮錞于资料. 石門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9). 
  8. ^ 《中國青銅器全集13卷巴蜀》
  9. ^ 安康出土一件虎鈕錞于,《江漢考古》1985年04期
  10. ^ 利川縣出土一件虎鈕錞于,《江漢考古》1985年03期
  11. ^ 青铜錞于特征及文化价值探析. 中國文物網. [2014-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12. ^ 《中國音樂史圖鑑》Ⅱ—41
  13. ^ 《礼乐》卷九关于錞于的记载. 中國錞于網.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錞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