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中外諸軍事
簡介
編輯在曹魏一代,都督中外是實職武官。如果不計統治集團內部鬥爭即司馬氏利用它給篡位作準備這一因素,它的確起了鞏固京師地區統治秩序,進而穩定全國政局的作用。大體從西晉開始,它的性質逐漸向虛銜、榮譽銜轉化。八王之亂後,特別在東晉,京師中外諸軍力量削弱這一客觀因素又加速了這一過程。五胡十六國模仿漢制,都督中外在經歷了實職武官,保衛京師,穩定整個政局階段之後,也呈現同樣趨勢。南北朝徹底完成了這一轉化:都督中外變為虛銜、榮譽銜,起的主要也是這類性質官吏所起的作用。大概由於作為虛銜、榮譽銜,「都督中外諸軍事」這一名稱又太實,明明白白意味總管中外宿衛諸軍,和虛銜、榮譽銜的性質不協調,所以至隋唐,儘管文武散官制度進一步發展,而都督中外卻被廢除,並且再也沒有恢復[1]。
職務釋義
編輯「 中」、「外」二字,分別所指「中軍」與「外軍」,此二軍即是戍守京師的中央禁軍,而都督中外諸軍事最初並非正式軍職,而是屬於加官性質,由大司馬、大將軍等高級武官兼任,直至北魏孝文帝之漢化改革時,才成為正式官職並賦予其品級。具體職責為代表皇帝執行全國最高軍事力量的統帥權,亦即為統領禁軍的最高指揮官。
歷史發展
編輯緣起
編輯都督中外諸軍事最早出現於三國時代的曹魏政權,不同於太尉,此職不主管軍事行政,亦不同於各軍統帥,此職不負責軍隊的日常管理。創設此職之目的在於皇帝在政務繁忙,且軍務緊急的情形下,必須委任一位親信大臣或武官以代表自己統率全國軍事力量,於是有了此職。初期擔任此職者多為曹魏之宗室,如曹真與曹爽,自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仍保留都督中外諸軍事之銜,才使之得以控制禁軍,誅殺曹爽一族,司馬懿死後,此職亦為司馬氏所把持,司馬師、司馬昭兄弟與司馬炎等人先後擔任,最後司馬炎篡奪曹魏政權,建立晉朝,任命其叔祖父安平王司馬孚任都督中外諸軍事之銜。
八王之亂
編輯西元291年,楚王司馬瑋即是以都督內外諸軍事之職,矯詔召洛陽城三十六內外軍[2],發兵消滅汝南王司馬亮,開啟了八王之亂的紛亂;日後趙王司馬倫亦曾矯詔晉惠帝之命,自任都督中外諸軍事,並把持朝政,而齊王司馬冏與成都王司馬穎亦曾擔任此職[3],甚至司馬穎還曾被任為相當於皇儲的「皇太弟」,總結參與八王之亂的諸侯王,就有將近五位曾自稱或被授與此職,他們以此掌握了軍權,並以此展開廝殺,可見此職的重要性。
東晉以後的南朝部分
編輯永嘉之亂後,部分晉朝宗室與世家大族衣冠南渡,東晉政權雖得以建立,而此時期的皇權卻是十分低落,旁落於世家大族之手,其中的最大功臣——王導,亦多次擔任此職,即使同族的王敦叛亂後亦然,日後以多次北伐聞名的桓溫,亦曾被授與此職,並專擅朝政,而取代東晉政權的劉裕,在其稱帝前,亦曾被授與此職,而未來建立梁、齊、陳三朝的蕭道成、蕭衍與陳霸先,得以稱帝建制又如同朝中篡奪帝位的蕭鸞與陳項,亦是遵循此模式。
北魏與北朝
編輯北魏孝文帝時的漢化改革,賦予了都督中外諸軍事職官之正式地位,太和年間的第一次職令中,都督中外諸軍事的品級為正一品下,並將其與都督地方諸軍事的品級作了嚴格的區別。而日後於北魏末期專擅朝權的爾朱榮,以及分別建立東魏、西魏,與北齊、北周始祖的高歡與宇文泰,亦曾擔任此職,他們以此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把持朝政,甚至進而建立自己的政權,可說是與南朝的開國模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影響
編輯都督中外諸軍事之銜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魏晉以前,中央政府所發生的「兵權散主」之困境, 在皇權集中或的強化之時,有利於中央政權與軍權的集中,方便皇帝統帥全國軍隊。反之,一旦在皇權相對旁落之時,此一軍職易淪入權臣武將之手,則易成為奪取政權、改朝換代的捷徑。
曾擔任過此職的代表人物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祝總斌. 《材不材斋文集 祝总斌学术研究论文集 下编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 西安市: 三秦出版社. 2006.01: 280–322. ISBN 7-80628-646-2 (中文(簡體)).
- ^ 《資治通鑑·晉紀》,卷第八十二,晉紀四,孝惠皇帝上之上,元康元年。
- ^ 《晉書・帝紀第四》,孝惠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