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德言
蕭德言(558年—654年),字文行,唐初學者、經學家。
生平
編輯蕭德言是南蘭陵蘭陵縣(今江蘇常州西北)人,他是蕭思話的玄孫,蕭介之孫,蕭引之子。隋朝滅掉南朝陳後,德言一家搬到關中一帶居住,並在雍州長安(今陝西西安)一帶住了下來。後來又逃至京口定居。
唐太宗貞觀年間,蕭德言擔任過校書郎、著作郎、弘文館學士等等的職位。蕭德言篤志於學,博通經史,對各類經典和史書都有所了解,其中他特別精通《春秋左氏傳》。他曾參與修撰《括地志》。
蕭德言與魏徵、虞世南、褚亮等整理經史中有關歷代帝王興衰之由的記載,並將整理出來的書名為《羣書治要》,之後他將這本書獻給唐太宗。太宗發現這本書的內容廣博且切中要點,因此對蕭德言等多加稱讚,賞賜優渥,他甚至被唐太宗給譽為「關西孔子」。唐高宗為晉王時,唐太宗詔蕭德言為晉王講授經義;晉王為太子,唐太宗又令蕭德言兼任太子侍讀。蕭德言以年紀太大為理由,請求致仕,唐太宗不許,下詔慰勉,賜爵武陽縣侯。貞觀十七年(643年),拜秘書少監。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因累請表准致仕。唐高宗嗣位,以師加銀青光祿大夫。進秘書監。
蕭德言晚年更加刻苦學習,每次開經讀書的時候,都要祓濯(清潔)束帶,正襟危坐,妻子對他說:「年紀大了為什麼還要終日自找辛苦?」他回答:「面對先聖之言,為什麼懼怕勞累?」
永徽五年,蕭德言去世。死後被追贈太常卿的職銜,諡號博。《全唐詩》存詩一首,《舊唐書·經籍志》著錄蕭德言集三十卷。《新唐書·藝文志》著錄蕭德言二十卷。現在已經失傳。
子孫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