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司空縣漢朝所設立的,前身為專管黃河渭河水運、船庫的船司空衙門,由華陰縣析地而置。新朝時一度改稱船利縣,後恢復原名。東漢末年重新併入華陰縣,其地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華陰市東部及潼關縣

船司空縣
漢朝
西漢末年—213年
國家漢朝
歷史 
• 設縣
西漢末年
• 改稱船利縣
9年
• 恢復原名
25年
• 廢除
213年
前身
繼承
華陰縣
華陰縣
今屬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華陰市東部、潼關縣

歷史

編輯

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年),秦國寧秦縣,其時船司空縣轄地屬之[1]:66秦朝沿襲之[2],後於漢高祖八年(前199年)易名華陰縣[3]:15。漢高祖五年(前202年)[1]:66渭訥(今潼關縣秦東鎮附近)[2]設船司空衙門[1]:66。《水經·渭水注》:「水會,即船司空所在矣」[4],西漢船司空即設在當時的水運樞紐黃河、渭河會流處[5]

西漢末年[3]:40,由於黃河、渭河漕運數量巨大,事關國家的興衰存亡,因此改管理船運之衙門為船司空縣[3]:663,以華陰縣東部置[3]:40,以船司空官名為縣名,屬京兆尹[1]:66,轄今華陰市東部及潼關縣[3]:40。船司空縣治今潼關縣東北渭河入黃河口南岸[6],船司空城故城則在京師華倉內,即今京師倉遺址[3]:663,位於今華陰市東北[7]:121

新朝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改船司空縣為船利縣,屬後承烈郡東漢時復名船司空縣,屬司隸校尉部[1]:66。由於東漢建都雒陽,京師華倉和漕渠日趨衰落,船司空城亦被歲月湮沒[3]:663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船司空縣併回華陰縣,時華陰縣屬京兆尹[1]:66

機能及權限

編輯

船司空縣建立前,船司空專管黃河、渭河水運、船庫[1]:66。西漢的都城位於關中地區,主要依靠黃河渭水轉輸東方的物資來供應京師的需要[5],而船司空附近有華倉(京師倉),於是由東向西形成了救倉——華倉——太倉的轉運路線[7]:121。《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宗正「屬官有都司空令丞……如淳曰:『《》:司空主水及罪人』」,可見船司空的正式官名為『都司空令丞』,為宗正的屬官[8]王先謙漢書補注》引何悼日:「船既司空所主,兼有罰作船之徒役皆在此縣也」[9],可見船司空除了管理漕運船隻外[7]:223,亦有懲治造船徒役的權限[8]

秦漢時期,關中的造船基地分別為京兆尹船司空縣(渭河、北洛河、黃河交會處)及長安南側的昆明池上林苑[7]:306。《漢書·地理志上》顏師古注稱「(船司空縣)本主船之官,遂以為縣」[7]:121,而《三輔黃圖》亦稱「有船庫官,後改為(船司空)縣」[10],可見船司空縣本為造船基地,而以造船基地置縣,並以主船官名作為縣名,可說明其生產規模[7]:30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潼关县志.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2 [2021-07-25]. ISBN 978722401959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2. ^ 2.0 2.1 陸耀富 (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陕西省. 商務印書館. 1994: 185 [2021-07-25]. ISBN 71000152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5).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华阴县志. 作家出版社. 1995 [2021-07-25]. ISBN 9787506310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4. ^ 酈道元.   渭水注. 維基文庫, 19. 
  5. ^ 5.0 5.1 譚其驤. 长水集 2. 人民出版社. 1987: 359 [2021-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6. ^ 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6: 831 [2021-07-25]. ISBN 97875326029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7. ^ 7.0 7.1 7.2 7.3 7.4 7.5 陕西省志·航运志 26 (2).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0 [2021-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5). 
  8. ^ 8.0 8.1 班固.   百官公卿表上. 維基文庫, 19上. 
  9. ^ 王子今. 秦汉交通史稿.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4: 235 [2021-07-25]. ISBN 97875035082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10. ^   補遺. 維基文庫. 
漢朝
前任:
華陰縣
船司空縣 繼任:
華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