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山又名東樵山,是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漢朝史學家司馬遷曾把羅浮山比作為「粵岳」。它位於中國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的西北部,橫跨博羅縣、龍門縣增城區三地,總面積260多平方公里,和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境內的西樵山是姐妹山。羅浮山的主峰是飛雲頂,海拔1296米。其山勢雄渾,風光秀麗,四季氣候宜人,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避暑勝地,被譽為「嶺南第一山」。北宋蘇東坡曾在這裡作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而使羅浮山聞名於世。[1]

羅浮山
羅浮山脈
羅浮山在中國的位置
羅浮山
羅浮山的位置
最高點
海拔1296米
座標23°17′01″N 114°00′59″E / 23.28361°N 114.01639°E / 23.28361; 114.01639
地理
位置 中國廣東省惠州市

地質形成

編輯

後漢書》中的《郡縣誌》,後人立註這樣描寫羅浮山:「博羅有羅山,以浮山自會稽來傅之,故名羅浮」。意思是說羅浮山是羅山和浮山撞在一起形成的,但這只是傳說。據地質學家考證,羅浮山形成於八千萬年以前,這一帶地殼發生斷層花崗岩體受擠壓而隆起。經過長年的風雨侵蝕,形成現在奇峰林立的羅浮山。

自然景色

編輯

羅浮山的三大特色是:奇峰怪石、飛瀑名泉和洞天奇景。羅浮山共有432座山峰,較有名的有飛雲峰、鐵橋峰、玉女峰、駱駝峰和上界峰等。其中飛雲峰是主峰,海撥1296米,因為高聳入雲而得名。羅浮山共有980多處飛瀑名泉,著名的有白漓瀑布、白水門瀑布、黃龍洞瀑布、白蓮湖、芙蓉池、長生井,還有北宋文人蘇東坡所推崇的卓錫泉等。羅浮山還有朱明、蓬萊、桃源、蝴蝶、夜樂等18個大洞天,有通天、羅漢、伏虎和滴水等72個小洞天,其中朱明洞是山上最大的洞穴。

植物

編輯

羅浮山剛好處在北回歸線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足,植物茂密,呈垂直分布變化明顯。山頂是低矮的灌木林和草甸,山腰是灌木林和松木林,山底是常綠闊葉林。山上生長著1200多種藥用植物和各種水果,形成了獨特的羅浮山特產,包括有羅浮山百草油、酥醪菜、雲霧甜茶、礦泉水等。蘇東坡的「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一詩正是羅浮山盛產各種水果的真實寫照。

道觀佛寺

編輯

東晉咸和年間(326年-334年),葛洪在羅浮山創建了四座道觀:白鶴觀、沖虛觀、黃龍觀和酥醪觀。南北朝蕭譽佛教引上來。強盛時期羅浮山上一度為「九觀十八寺二十二庵」,其中最有名的是葛洪所建的沖虛古觀,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它在抗日戰爭時期,曾經是東江縱隊司令部駐地。沖虛觀和延祥寺是唯一保存到現在的兩座道觀佛寺。

文化

編輯
 
羅浮山圖,出自清雍正郝玉麟版《廣東通志》(1731年)

羅浮山曾經在廣東文化史上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蘇東坡曾在此地住過很長時間,寫下《雜書羅浮事》、《書卓錫泉》等文章。明朝吏部尚書湛若水也曾於九十高齡在羅浮山講學。另外還有司馬遷李白杜甫韓愈楊萬里劉禹錫朱熹屈大均湯顯祖等都有題詠羅浮山的名作。

后土神,俗稱地母娘娘,據聞清代後期由廣東羅浮山傳入台灣,然而台灣流傳的一九八一年辛酉年刊印羅浮山朝元洞藏版本《地母經》卷首載有光緒九年正月初九陝西漢中府城固地母廟飛鸞傳經」之說(飛鸞,亦稱扶鸞、扶乩,依神靈附體托筆,於沙盤書寫上諭聖訓,光緒九年即1883年)。自上世紀90年代,來來自廣東台灣宗教人士和道教信眾,遠赴陝西城固拜竭地母聖神。[2]

而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縣城西南,上元觀鎮與董家營鎮交界處的南沙河風景區,地母娘娘廟興建於東漢獻帝二年(公元19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朝歷代民眾虔誠拜謁,香火鼎盛。 參見:后土神。

在近現代到過羅浮山的名人則有,孫中山宋慶齡廖仲愷何香凝陳濟棠蔣介石周恩來陳毅林彪等。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广东·罗浮山. www.lfs.com.cn. [2024-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9). 
  2. ^ 台灣地母道教會齊聚漢中城固祭地母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4-04-25 華夏經緯網

網頁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羅浮山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