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夷傳》,又名《百夷紀略[註 1],是明朝錢古訓李思聰所撰的一部書,記載麓川平緬宣慰司境內的山川、人物、風俗、道路等情況。《百夷傳》是反映14世紀末期雲南邊境各民族和緬甸歷史情況的珍貴文獻[1]。《百夷傳》有錢本、李本兩種本子,兩個版本內容稍有不同,錢本更為完善,明清時期李本流傳較廣。

編撰

編輯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麓川平緬宣慰使思倫法攻打緬甸宣慰使卜剌浪,緬方訴諸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錢古訓李思聰攜詔書出使緬甸和麓川,警告思倫法,並詔令兩國罷兵言和。錢、李二人歸來後,以親身經歷撰寫《百夷傳》進獻朱元璋,受到褒獎[2]

作者

編輯

《百夷傳》成書後即呈送朱元璋,隨後交由史館保存,未能刊印。《百夷傳》流傳有兩種不同作者、內容互異的本子,明清學者在摘鈔、引用時,又將《百夷傳》的作者攪得混淆不清。最早全文收載《百夷傳》的文獻,是《景泰雲南圖經志書》,所載作者為李思聰。萬曆年間,張萱作《西園見聞錄》,收錄《百夷傳》,作者卻記為錢古訓。隨後,謝肇淛滇略》、劉文徵滇志》、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明史·藝文志》等記載其作者為李思聰;《欽定續文獻通考》記載的作者又是錢古訓。因爭議頗大,甚至有人懷疑《百夷傳》是偽書清朝編修《四庫全書》,將《百夷傳》列入史部地理類存目,並根據與錢、李同一朝代的楊砥夏原吉所作的序,考訂《百夷傳》作者為錢古訓,而非李思聰。民國年間,李根源編《永昌府文征》,提出《百夷傳》應是錢、李二人合著。歷史學家江應樑考證後認為,錢、李二人先給朱元璋呈獻了最初版本的《百夷傳》,隨後二人根據該底稿,各自加工補充,分別著成錢本《百夷傳》和李本《百夷傳》[3]

鈔本及單行本

編輯

由於李本在《景泰雲南圖經志書》、《正德雲南志》中全文收錄,因此鈔本較少。除了在志書中收錄外,《百夷傳》現存以下鈔本及單行本:[4]:6-10

  • 祁承㸁淡生堂鈔本,作者錢古訓。該本格式按照奏章體例,可能是內府檔案中鈔出,亦或就是錢、李獻給朱元璋的進呈本
  • 明祁承㸁淡生堂鈔本,作者李思聰
  • 清初葉氏鈔本,作者錢古訓
  • 清項氏古香書屋鈔本,作者錢古訓
  • 翁斌孫鈔本,作者錢古訓
  • 民國18年(1929年),江蘇國學圖書館影印丁氏藏明鈔本《百夷傳》,是為錢古訓《百夷傳》首次完整流出,也是《百夷傳》至今的唯一單行本。丁氏鈔本與葉氏、項氏、瓮氏鈔本相同

注釋

編輯
  1. ^ 同治九年(1871年),羅汝懷編《湖南文征》,將《百夷傳》改名《百夷紀略》,作者記為李思聰。該本與《景泰雲南圖經志書》抄錄內容幾乎相同,但未載原本所出何處。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余定邦. 钱古训和他的《百夷传》——兼谈明初的中缅关系. 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1, (1): 92-97. 
  2. ^ 張廷玉. 明史.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 CSBN 11018·626.  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3頁,麓川平緬條:"二十八年,緬國王使來言,百夷屢以兵侵奪其境。明年,緬使復來訴。帝遣行人李思聰等使緬國及百夷。思倫發聞詔,俯伏謝罪,願罷兵。適其部長刀干孟叛,思聰聽朝廷威德諭其部眾,叛者稍退。思倫發欲倚使者服其下,強留之,以象、馬、金寶為賂,思聰諭卻之。歸述其山川、人物、風俗、道路之詳,為《百夷傳紀》以進,帝褒之。"
  3. ^ 江應樑. 《百夷传》的史料价值及其版本. 思想戰線. 1978, (1): 66-71. 
  4. ^ 錢古訓 撰; 江應樑 校注. 百夷传校注.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80. CSBN 1116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