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龍科學名Ankylosauridae)是群裝甲恐龍,與結節龍科一同構成甲龍下目。甲龍科最早出現於1億2200萬年前,並且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全部滅絕。甲龍科恐龍發現於北美洲歐洲、以及東亞,但很少保存良好的標本,大部分只發現骨頭碎片。

甲龍科
化石時期:早白堊紀到晚白堊紀,122–66 Ma
王座刺甲龍的骨骼,位於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演化支 頜齒類 Genasauria
演化支 裝甲類 Thyreophora
演化支 裝甲類 Thyreophoroidea
演化支 扁腳類 Eurypoda
亞目: 甲龍亞目 Ankylosauria
科: 甲龍科 Ankylosauridae
Brown, 1908
模式種
大面甲龍
Ankylosaurus magniventris
Brown, 1908
演化支
異名
  • 徐龍科 Syrmosauridae
    Maleev, 1952

特徵

編輯
 
倍甲龍的後半身骨骼,顯示甲龍科的典型尾槌

甲龍科恐龍的背部與尾巴覆蓋者一層由厚重鱗甲組成的堅甲,讓牠們外表上類似哺乳類彫齒獸澳洲卷角龜

牠們的頭部由厚重鱗甲保護,前方有缺乏牙齒的喙狀嘴,但嘴部兩側與下頜有小型牙齒,位在嘴部深處。不同於結節龍科,甲龍科的身長範圍從3到10公尺之間,頭顱骨長寬大致相等[1]

裝甲

編輯

甲龍科恐龍通常有一層由固定骨頭組成的厚重鱗甲,上面通常散佈者不同的尖刺與瘤塊。有些先進的甲龍科恐龍甚至有骨質的眼瞼。

尾巴

編輯

許多甲龍科恐龍的尾巴末端,有大型棒槌狀骨槌,由兩塊大的骨質瘤塊構成,構成骨槌的骨頭嵌入皮膚,而這兩個骨質瘤塊被固定到脊椎骨上,有時互相固定住。尾巴擁有骨質肌腱,可強化尾端。尾巴基部靈活,可以左右揮動[1]。尾巴上的骨槌傳統上被當作分辨甲龍科、結節龍科的特徵,但最原始的甲龍科恐龍沙漠龍亞科多刺甲龍亞科缺少這些骨槌。

分類學

編輯

甲龍科目前已經有兩個被承認亞科。在其中一個由肯尼思·卡彭特英語Kenneth Carpenter所著的研究中,他將多刺甲龍亞科改列為科,但沒有其他古生物學家承認。多刺甲龍亞科生存於晚侏儸紀到早白堊紀,Kirkland注意到多刺甲龍亞科滅絕的時間,與北美洲亞洲間的陸橋消失,大約是同一時期。多刺甲龍亞科有時被歸類於甲龍科的一個亞科。自從2000年以來的種系發生學研究,顯示多刺甲龍類可能是一個獨立於甲龍科的單系群演化支,或者甲龍類的原始物種集合群[2]

以下列表根據Richard S. Thompson等人2011年的甲龍科分類研究[3],並參考麥克·班頓(Micheal Benton)等人2004年的研究[1]

甲龍科 Ankylosauridae包括以下屬:

甲龍亞科 Ankylosaurinae
甲龍族 Ankylosaurini

種系發生學

編輯

1908年巴納姆·布朗建立甲龍科,當時定義為:甲龍類之中,接近甲龍屬,而離胄甲龍較遠的所有物種。根據保羅·賽里諾英語Paul Sereno在2005年的甲龍科定義,包含大面甲龍,但不包含胄甲龍在內的最小演化支。

1918年法蘭茲· 諾普薩建立甲龍亞科(Ankylosaurinae)。根據賽里諾2005年的甲龍科定義,包含大面甲龍,但不包含怪嘴龍敏迷龍、以及沙漠龍在內的最小演化支。

以下演化樹是根據Richard S. Thompson等人2011年的甲龍科分類研究[3]

甲龍科

敏迷龍  

遼寧龍  

雪松甲龍

戈壁龍  

沙漠龍

甲龍亞科

白山龍  

中原龍

山西龍

克氏龍

倍甲龍

魔頭繪龍  

甲龍  

包頭龍  

牛頭怪甲龍

繪龍  

結節頭龍

籃尾龍  

天鎮龍

多智龍  

美甲龍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David Lambert, Darren Naish, Elizabeth Wys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Life.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ers Ltd. 2002. 
  2. ^ Hayashi, S., Carpenter, K., Scheyer, T.M., Watabe, M. and Suzuki. D. (2010). "F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ankylosaur dermal armor."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55(2): 213-228. doi:10.4202/app.2009.0103
  3. ^ 3.0 3.1 Richard S. Thompson, Jolyon C. Parish, Susannah C. R. Maidment and Paul M. Barrett. Phylogeny of the ankylosaurian dinosaurs (Ornithischia: Thyreophor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1,. in press [2012-04-20]. doi:10.1080/14772019.2011.5690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30). 
  4. ^ Lida Xing, Kecheng Niu, Jordan Mallon and Tetsuto Miyashita. 2024. A New Armored Dinosaur with double cheek horns from the early Late Cretaceous of southeastern China. Vertebrate Anatomy Morphology Palaeontology. 11. DOI: 10.18435/vamp29396
  5. ^ Ford, T. L. & Kirkland, J. I. Carlsbad Ankylosaur (Ornithischia, Ankylosauria): An Ankylosaurid and Not a Nodosaurid, Chapter 12 of Carpenter, ed.. The Armored Dinosaur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 Indianapolis, Indiana. 2001: 239–260. 
  6. ^ Michael E. Burns and Robert M. Sullivan. A new ankylosauri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Kirtland Formation, San Juan Basin, with comments on the diversity of ankylosaurids in New Mexico (PDF). Fossil Record 3.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2011, 53: 169–178 [2012-04-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2-04). 
  7. ^ Miles, C.A. and Miles, C.J. (2009). "Skull of |Minotaurasaurus ramachandrani |, a new Cretaceous ankylosaur from the Gobi Desert." |Current Science |, |'96 |'(1): 65-70.
  • Dinosaurs and other Prehistoric Creatures, edited by Ingrid Cranfield (2000), Salamander books, pg. 250-257.
  • Carpenter K.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Ankylosauria. Carpenter, Kenneth(ed) (編). The Armored Dinosaur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455–484. ISBN 978-0-253-33964-5. 
  • Kirkland, J. I. (1996). Biogeography of western North America's mid-Cretaceous faunas - losing European ties and the first great Asian-North American interchange. J. Vert. Paleontol. 16 (Suppl. to 3): 4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