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之戀
《祖與占》(法語:Jules et Jim)是一部1962年法國電影,由佛杭蘇瓦·楚浮導演,根據亨利-皮埃爾·羅謝1953年的半自傳體同名小說改編。這是楚浮的代表作之一。
夏日之戀 Jules et Jim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法蘭索瓦·楚浮 |
監製 | 馬塞爾·貝爾貝 法蘭索瓦·楚浮 |
編劇 | 法蘭索瓦·楚浮 Jean Gruault |
原著 | 《Jules et Jim》 亨利-皮埃爾·羅謝作品 |
旁白 | Michel Subor |
主演 | 珍妮·摩露 奧斯卡·維爾內 亨利·塞爾 |
配樂 | Georges Delerue Boris Bassiak (song: Le Tourbillon) |
攝影 | Raoul Coutard |
剪輯 | Claudine Bouché |
製片商 | Les Films du Carrosse/ SEDIF |
片長 | 105分鐘 |
產地 | 法國 |
語言 | 法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France) January 23, 1962 (UK) May 17, 962 (USA) May 1962 |
發行商 | Cinédis Gala Janus Films |
劇情
編輯這部電影背景設定在一次大戰之前及之後的法國、奧地利、德國。朱爾(奧斯卡·維爾內)來自奧地利是一個害羞的作家,與法國人吉姆(亨利·塞爾)結下深刻友誼。他們對世界的藝術和波希米亞的生活方式有共同的興趣。在電影開頭的一次旅行中,他們被同一個女神雕像安詳的微笑迷住了。
與幾個女人的邂逅後,他們遇到了自由奔放的,反覆無常的凱薩琳(珍妮·摩露),就好像女神雕像的翻版。雖然她開始與朱爾交往,兩人都受她的到來和她生活態度的影響。宣戰前幾天,朱爾和凱薩琳去奧地利結婚。朱爾與吉姆均參加了軍隊,然而,他們供職於對立雙方,都恐懼在戰爭中殺害自己的朋友。
一戰結束後,吉姆來訪,後來,朱爾和凱薩琳住在他們建於黑森林的房子。朱爾和凱薩琳有一個小女兒,薩賓,但他們的婚姻不快樂。凱薩琳以各種瑣事折磨和懲罰朱爾,她告訴吉姆說,一次她離開朱爾和他們的女兒六個月。她調情,並試圖勾引吉姆,他從來沒有忘記她。朱爾絕望了,怕凱薩琳永遠離開他,給吉姆祝福,讓他和凱薩琳結婚,這樣他可以繼續去拜訪他們,並看到她。有一段時間,他們四人在同一間奧地利小屋中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吉姆和凱薩琳之間關係緊張,因為他們不能生孩子。吉姆離開凱薩琳去了巴黎。凱薩琳和吉姆互寄了幾封信,他們決心團聚的時候才發現,凱薩琳其實懷了孩子。然而,團聚後,朱爾告知吉姆,他和凱薩琳的胎兒已經流產。
一段時間後,吉姆到巴黎見朱爾。他得知朱爾和凱薩琳回到法國。凱薩琳試圖讓吉姆回來,但他拒絕她,說他要娶吉爾伯特。一氣之下,她用槍指著他,但他逃走了。後來,他在一個著名的電影院遇到了朱爾和凱薩琳。
他們三人在一個露天咖啡館相聚。凱薩琳讓吉姆上了自己的車,她說她有事情要告訴他。她讓朱爾看著他們,並驅動汽車開過斷橋,和吉姆一起毀滅。朱爾勒留下,捧著二人的骨灰走向納骨堂。
製作
編輯籌備
編輯楚浮籌備《夏日之戀》時,新浪潮運動正遭受猛攻擊,他的上一作品《射殺鋼琴師》遭到慘敗。卡洛斯影片公司財政陷入困境,楚浮成為主要負責人。他寫信給海倫·史考特希望《夏日之戀》獲得成功,以扭轉整個狀況。
1960年9月,楚浮獨自在聖保羅德旺斯的科龍布道爾住了約兩周左右。他重新編劇,因為不喜歡三年前送給亨利一皮埃爾·羅謝看的版本。這位作家從1901年開始花了將近60年寫作的關於海倫·赫塞爾、弗朗茲·赫塞爾和羅謝本人間的三角關係的《筆記》啟發了楚浮啟發,他將劇本重新定位在主人公凱薩琳同時產生的對兩個男人的愛情,兩個男人性格迥異:法國人吉姆優雅如同羅謝;德國人朱爾溫柔慷慨,後來與凱薩琳結婚並有了一個女兒。
一個周末,珍妮·摩露來到聖保羅德旺斯見楚浮。這部影片受到他們的關係的影響,楚浮也向海倫·史考特說:「《夏日之戀》將是生命與死亡的讚歌,將展示所有不可能的婚外情帶來的愉悅與痛苦。」他求助讓·格呂奧想讓劇本與小說拉開距離。1961年二人開始合作寫作一段更純粹的三角戀劇本。
為了尋找扮演吉姆的演員,楚浮挑選了當時籍籍無名的亨利·塞爾。他身材高大而消瘦、聲音低沉而溫柔、動作生硬而快捷,與年輕的羅謝相類似。楚浮希望找外國演員扮演朱爾,本打算找義大利的馬斯楚安尼,但最後還是找了德國人奧斯卡·維爾內。通過馬克思·歐弗斯引見,維爾內結識了楚浮和珍妮·摩露,接受了楚浮的建議。正式開拍前,楚浮在莫羅家住了一段時間。[1]
拍攝
編輯完成劇本後,佛杭蘇瓦·楚浮感到緊張。當時還沒找到發行商,資金也只有來自塞迪夫公司的資助。貝爾貝鼓勵他,他很清楚資金的風險。絕大多數發行商都不看好這部影片的主題。因此,《夏日之戀》的拍攝很節儉,開拍時預算尚未完全落實。楚浮通過瑪麗·杜布瓦和小薩比娜·奧德潘發行此片。拍攝地點很快找到了,很多場景都是在朋友提供的場地拍攝的。1961年4月10日開機,所有人來到諾曼第聖皮埃爾一杜沃福菜的穆蘭當蒂,《四百下》最後幾個場景就是在這裡拍的。
劇組人員只有15個左右。他先拍次要場景。他增加了拍攝次數,起初每個鏡頭平均拍7次,最後幾周減少到3次。最後,為了製造適於瘋狂戀情的氛圍,楚浮要求所有演員即使在沒有拍片任務時也要到拍攝現場。不過,拍攝初期非常艱難,因為場地和布景經常變化(起初在諾曼第,然後在埃莫努維爾、巴黎、博蒙蘇瓦茲)劇組還經常遇到麻煩:瑪麗·杜布瓦、珍妮·摩露、亨利·塞爾在拍片期間均有傷病。
拍片生活十分緊張,莫羅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包括製片人、導演和亨利·塞爾。每當楚浮感到氣餒的時候都能得到她的鼓勵和支持。拍片期間維爾內與楚浮關係良好,這位奧地利演員開朗、細心、專注、友善。每天晚上,攝製組都聚在一起吃飯,弗朗索瓦通常坐在桌子的一端沉默寡言。弗洛朗絲·馬爾羅負責教維爾內法語,後者有時會在車裡唱莫扎特。
5月,為拍攝三個人一起度過的快樂生活,攝製組來到聖托佩附近,接著來到聖保羅-德旺斯郊區。貝爾貝趁機去了坎城,當時正值坎城影展期間,他想去那裡為這部影片找發行商,最後將《夏日之戀》以2000萬舊法郎的價錢賣給了西內迪影片公司。影片的花費是這個價錢的7倍,但,這筆錢支持了最後幾周的拍攝至關重。從5月中到6月初,影片中最重要的一些場景拍攝於沃斯吉和莫爾肯雷恩,這裡有朱爾和凱薩琳的德國式大木屋。有些場景拍起來非常講究,在朗登巴赫一維耶伊阿爾芒火車站拍攝火車上的幾個鏡頭時動用了升降機和直升機。其他場面如吉姆與凱薩琳之間長久互訴衷腸的場面,要以特殊的濾色鏡營造夜晚的環境。6月中旬,在斯特拉斯堡公墓火葬場拍完卡特林娜與吉姆遺體火化的場面後,攝製組回到巴黎補拍了幾組鏡頭,就解散了。[2]
發行
編輯影片受到評論界稱讚。讓-路易·博里(Jean—Louis Bory)發表在《藝術》周刊的影評題目是《溫存與智慧的盛會》。雷內·科爾塔德在《快報》上稱它是《新浪潮第一部引人入勝的影片》,喬治·薩杜爾在《法蘭西通信》上將評論這部影片的專欄命名為《與人為善》。《世界報》、《戰鬥報》和《費加羅》都發表了大致相同的意見。只有《法蘭西觀察家》發表的貝爾納·多爾特的文章談到,這部影片是對電影規範的毀壞,是對佛杭蘇瓦·楚浮個性的破壞:「楚浮的《夏日之戀》不是一個老人對青春的夢想,而是一個青年對暮年的敘述。這是一部在明星幫助下垂青『老傢伙們』的新浪潮影片。」
雖然影片受到好評,但是楚浮很擔心它會在審查時遇到麻煩,因為他知道片中描寫的「單純的三角戀」對世俗倫理是一種衝擊。亨利·德·塞戈涅擔任主席的審查委員會看完影片後,於1961年11月24日做出決定:本片不能向18歲以下觀眾放映。楚浮要求取消這個限制。但是,儘管他收集了很多知名人士的證詞,比如尚·雷諾瓦、讓·谷克多、阿爾芒·薩拉克魯、皮埃爾·拉扎雷夫和亞倫·雷奈,這些人都願擔保這部影片「沒有不道德的內容」,但是審查委員會的裁定還是生效了。1962年1月24日,《夏日之戀》巴黎首映,獲得了21萬觀眾。
楚浮開始為影片大肆宣傳。外省報紙稱他是一個嚴肅的、有人情味的、羞怯而禮貌的導演。馬塞爾·貝爾貝在科西諾公司工作時認識的阿蘭·瓦尼耶將負責《夏日之戀》的海外銷售。加拉影片發行公司駐巴黎代表阿蘭·瓦尼耶打電話給英國總部老闆肯尼思·里夫,老闆立即要求他買下本片,親自從倫敦飛到巴黎與卡洛斯影片公司簽了合同。隨後,阿蘭·瓦尼耶在第一次赴美國旅行期間將影片介紹給了劍橋的兩個學生:齊魯斯·哈維和布賴恩·哈利迪,他們創辦了電影發行公司雅努斯。由於《夏日之戀》是塞迪夫公司與卡洛斯公司聯合出品,塞迪夫公司在1962年2月20日與雅努斯公司簽約,委託其負責本片在美國的發行,並以4萬美元作為美國票房的最低保證金。從此,阿蘭·瓦尼耶成為楚浮影片的國外銷售商。
1962年6月22日,《夏日之戀》在義大利遭禁映。楚浮很快來到羅馬,支援本片發行商迪諾·德·勞倫蒂斯組織的大眾動員活動,其中還有一些知名知識分子參加,如阿爾貝托·莫拉維亞和羅伯托·羅塞里尼。7月2日,禁令取消。楚浮帶著該片遊歷了歐洲主要城市:布魯塞爾、倫敦、慕尼黑、柏林、斯德哥爾摩,然後到阿根廷參加了馬德普拉塔電影節,還去了里約熱內盧,波多黎各,最後來到紐約。每到一處都舉行新聞發布會。楚浮在美國的行程於4月17日結束,接著他要去坎城擔任電影節評委。《夏日之戀》於4月25日在紐約的一家影院首映,連續放了4周,獲得好評。[3]
參考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Jules and Jim》的資料(英文)
- AllMovie上《Jules and Jim》的資料(英文)
- "Jules and Jim" on New Wave Film.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entury of Fil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Guardian Unlimited
- Criterion Collection essay by John Pow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Revie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Roger E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