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
景深(英語:Depth of field, DOF)是指相機對焦點前後相對清晰的成像範圍。在光學中,尤其是錄影或是攝影,是一個描述在空間中,可以清楚成像的距離範圍。雖然透鏡只能夠將光聚到某一固定的距離,遠離此點則會逐漸模糊,但是在某一段特定的距離內,圖像模糊的程度是肉眼無法察覺的,這段距離稱之為景深。當焦點設在超焦距處時,景深會從超焦距的一半延伸到無限遠,對一個固定的光圈值來說,這是最大的景深。
景深通常由物距、鏡頭焦距,以及鏡頭的光圈值所決定(相對於焦距的光圈大小)。除了在近距離時,一般來說景深是由物體的放大率以及透鏡的光圈值決定。固定光圈值時,增加放大率,不論是更靠近拍攝物或是使用長焦距的鏡頭,都會減少景深的距離;減少放大率時,則會增加景深。如果固定放大率時,增加光圈值(縮小光圈)則會增加景深;減小光圈值(增大光圈)則會減少景深。
對於某些圖像,例如風景照,比較適合用較大的景深,然而在人像攝影時,則經常使用小景深(或者叫淺景深)來構圖,造成所謂背景虛化的效果。因為數位圖像的進步,圖像的銳利度可以由電腦後製而改變,因此也可以由後製的方式來改變景深。
感光元件尺寸與景深的關係
編輯在等效焦距、等效光圈、對焦距離三者相同的條件下,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景深保持一致。其中焦距和等效焦距、光圈和等效光圈的換算普遍以135傳感器為標準。
相機運動和景深的關係
編輯景深標尺
編輯從1933年起開始,徠卡相機開始將超焦距尺刻印在鏡頭上 此後各廠家出產的大部分鏡頭或照相機,都配備了根據焦距和光圈值換算景深的景深標尺。景深標尺通常包括英尺和米兩種單位;當某個距離值對準白色標線時,這一距離的物體就恰好在焦平面上成像。景深表下方白色標線兩側有標示光圈值的數值,當鏡頭的光圈值設定為某一數值時,景深就為該光圈值標線對齊的距離標尺上的兩個數值範圍。
也有一些相機,景深標尺不在鏡頭上,而在控制焦距的旋鈕上,例如Rolleiflex雙反相機和Tessina微型相機。
超焦距
編輯當遠景深被擴大到無窮遠時,從焦點到鏡頭中心的距離即是超焦距(英語:Hyperfocal distance,亦稱泛焦距離);通過將相機對焦在超焦距上可以獲得給定f值下的最大景深。讓對焦距離超過超焦距並不會使遠景深增加(因為它已經被擴展到了無窮遠),但這樣卻會縮短近景深,進而使完整的景深縮小,所以一些攝影師認為這樣做會浪費景深。然而,這個結論是基於近處和遠處的模糊圓一樣大得出的,亦有攝影師認為,遠處的物體在照片上較實際尺寸的比例偏小,因此若遠處的物體是照片表現的主體,需要保證更小的模糊圓才能讓觀眾感到清晰,因此對焦時超過超焦距靠近無窮遠是合理的[1]。
如果鏡頭包含景深刻度,那麼可以將無限遠標誌和某個f值的標誌對齊來設置超焦距。例如,將上圖中的35mm鏡頭設置到 f/11 處,即將無限遠標誌與『11』標誌對齊就可以將焦距設成超焦距。對焦在超焦距上是一個將對焦區域在遠景深上延伸至無限遠的特例。
紅點攝影
編輯有一些相機將超焦距表示為紅字或紅點。例如美樂時 LX 型相機的對焦盤上,在2m與無窮遠之間有一紅點,將鏡頭對準紅點,則景深由米延伸到無窮遠。又如蔡司Contessa相機鏡頭上20英尺為紅字,光圈 f/8 也為紅字,表示當光圈設為 f/8 時,將鏡頭對焦至20英尺可獲得最大的景深,景深範圍為10英尺至無窮遠。
有限景深:選擇對焦
編輯要獲得有限景深的照片,其目的是獲得小景深的照片,因此要選擇大光圈。
模糊圈
編輯當鏡頭準確對焦時一個物體,一個點光源在像平面上成像為一個點(不考慮光的衍射);而在此物體前後的點光源在像平面上顯示為圓斑。偏離準確對焦位置越多的點光,像平面上的圓斑越大,大過一定程度,人眼看去就顯得模糊,這個圓斑限度就是模糊圈。人眼觀看一張在明視距離25厘米的照片,可以分辨出不小於1/4毫米的圓斑;如果這張照片是一張從35毫米底片放大的8x10英寸照片,放大倍數為8,那麼在底片上與放大照片上0.25毫米像對應的斑的直徑為[2]
c= 毫米
這就是一般35毫米相機取模糊圈為 1/30 毫米的由來。
如果35毫米底片放大16倍,即 16 X 20 吋,而觀看距離增加到50厘米,模糊圈仍保持 1/30 毫米。
對於其他像幅,模糊圈做相應的改變
例一: 6 X 6 厘米相機
放大 8 吋照片,放大倍數=3.4 模糊圈 = 1/(3.4 x 4) ~ 1/14 毫米
例二:14x21毫米像幅微型相機
放大8吋照片,放大倍數為 15倍;所以模糊圈 c = 1/60 毫米
景深公式
編輯超焦距
編輯代表鏡頭的焦距, 代表鏡頭的光圈值,而 代表的特定的底片格式 模糊圈的直徑,超焦距為 可由下式描述:[3]
景深的準確公式
編輯景深公式依據下列6個關係式
1) 光圈的直徑 d = 其中 f 為鏡頭的焦距, N代表 鏡頭設定的光圈數(2.8,4,5.6,8,11,16,22等)。
2)光學透鏡成像公式
其中v代表像距,s代表物距
3)後物體的成像公式:
4) 前物體的成像:
5)
6)
從這6個關係式組成的連立方程式, 利用逐次消去法,可以不作任何簡化,就得到
令 為無窮大,求s
即超焦距
將超焦距公式代入 , 關係式,即得
此二公式,對於中長距離和近距離一律適用
例: 鏡頭對焦於s=H, 代入上列二式得
= ∞
前景和背景虛化
編輯在焦點前的虛化一般叫前景虛化。相應的,在焦點後的叫背景虛化。
範例
編輯-
f/22
-
f/8
-
f/4
-
f/2.8
-
在f/32,背景很清楚
-
在f/5.6,光圈開大,使背景模糊,讓花與背景分離
-
f/2.8,利用淺景深主題貓也與背景分離
-
使用非常淺景深的微距鏡頭
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Merklinger, Harold M. The INs and OUTs of FOCUS: An Alternative Way to Estimate Depth-of-Field and Sharpness in the Photographic Image v. 1.0.3. Bedford, Nova Scotia: Seaboard Printing Limited. 1992 [2020-03-24]. ISBN 0-969502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31).
- ^ Harold Merklingger, The INs and OUTs of FOCUS, p13 Seaboard Printing Limited, Nova Scotia, ISBN 0-9695025-0-8
- ^ Harold Merklinger,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