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幹互補
異幹互補(英語:Suppletion),又稱異幹法,即用異幹詞充當某一詞形變化表中的某一個詞語。對於習語者來說,異幹互補常常被被視為「不規則形式」,其實例大多限於語言中最常用的詞項。
不規則和異幹互補
編輯不規則變化是指不能通過簡單規則從基本形式推導出單詞的派生形式的屈折變化。例如,只懂一點英語的人可以推斷出 "girl" 的複數形式是 "girls" ,但無法推斷出 "man" 的複數形式是 "men"。最為習語者熟知的往往是不規則動詞,但任何具有詞形變化的詞都可能是不規則的。
對於大多數共時性的領域——第一語言習得研究、心理語言學、語言教學理論——來說,只要注意到這些形式是不規則的就足夠了。然而,歷史語言學試圖解釋它們是如何形成的,並根據其起源區分不同類型的不規則性。
大多數不規則變化(例如 man:men )可以通過影響單詞的一種形式但不影響另一種形式的音變來解釋(在本例中為日耳曼語元音變音)。在這種情況下,當前形式的歷史來源曾經構成了一種規則變化。
歷史語言學使用術語「異幹互補」 [1]來區分諸如 "man:men" 或 "cow:cattle"之類的不規則現象,這些不規則現象無法像前例一樣用音變解釋,因為其屈折變化的各個部分並不是從單一形式演化而來。
赫爾曼·奧斯托夫 (Hermann Osthoff) 在 1899 年對印歐語系語言現象的研究中用創造了「異幹互補」的德語單詞。 [2] [3] [4]
世界各地許多語言都有異幹互補現象。 [5]這些語言分布於不同的語系(語支),如印度-雅利安語支、達羅毗荼語系、阿拉伯語、羅曼語族等。
例如,在喬治亞語中,動詞「來」的屈折形式由四個不同的詞根( di- 、 -val- 、-vid- 和 -sul-)組成。 [6]
類似地,在現代標準阿拉伯語中,動詞 jāʾ(「來」)通常以 taʿāl 作為其命令式;此外,marʾah(「女人」)的複數是 nisāʾ。
一些較古老的印歐語系語言尤以異幹互補聞名。例如,古希臘語有大約二十個包含異幹互補形式的動詞,其中的許多動詞具有三個獨立的詞根。
例詞
編輯去
編輯在英語中,動詞 go 的過去式是 went ,它來自動詞 wend 的過去式。went 作為 wend 的過去式已經是過時的用法了。 ( 在現代英語中,wend 的過去時是規則的 wended。)
羅曼語族在動詞「去」的變位方面有多種異幹互補形式,如這些語言中的第一人稱單數形式(命令式中的第二人稱單數形式)所示: [7]
語言 | 命令式 | 現在時 | 虛擬式 | 將來時 | 過去時 | 不定式 | ||||||
---|---|---|---|---|---|---|---|---|---|---|---|---|
法語 | va, vas-y | 1 | vais | 1 | aille | 4 | irai | 2 | allai | 4 | aller | 4 |
羅曼什語 (Sursilvan方言) |
va | 1 | mon | 6 | mondi | 6 | — | — | ir | 2 | ||
薩丁尼亞語 (洛古多羅方言) |
bai | 1 | ando | 3 | andaia, andaio | 3 | — | — | andare | 3 | ||
義大利語 | vai, va, va' | 1 | vado, vo | 1 | vada | 1 | andrò | 3 | andai | 3 | andare | 3 |
奧克語 (朗格多克方言) |
vai | 1 | vau | 1 | ane | 3 | anarai | 3 | anèri | 3 | anar | 3 |
加泰隆尼亞語 | vès | 1 | vaig | 1 | vagi | 1 | aniré | 3 | aní | 3 | anar | 3 |
西班牙語 | vetú | 1 | voy | 1 | vaya | 1 | iré | 2 | fui | 5 | ir | 2 |
andávos | 3 | |||||||||||
葡萄牙語 | vai | 1 | vou | 1 | vá | 1 | irei | 2 | fui | 5 | ir | 2 |
表中編號表示這些形式來源的六個不同的拉丁語動詞:
- vādere 「走向,進步」,[8]
- īre 「去」
- ambitāre 「走訪、參觀」,[9] 該詞也是西班牙語和葡萄語中 andar 『走』的詞源
- ambulāre 「走」;亦可能來自另一個拉丁語詞根、凱爾特語詞根、日耳曼語詞根三者之一的 halon 或 hala[10]
- fuī esse 的完成時(這個詞根同樣也是異幹互補而來)[11]
- meāre 「沿著走、穿過」.
許多羅曼語族的語言在現在時中使用來自不同詞根的形式。例如,法語的 je vais (「我去」)來自 vadere ,但 nous allons (「我們去」)則來自 ambulare 。加利西亞-葡萄牙語中有著相似的例子:「去」的不定式 imos 來自 ire 而 vamos (「我們去」)來自 vadere ;前者在現代葡萄牙語中已經罕用,但仍然頻繁出現在現代加利西亞語中。甚至來自 ire 第二人稱複數形式 itis 的 ides ,是加利西亞語和葡萄牙語中「你們去」的唯一形式(比照西班牙語 vais ,其來自拉丁語 vadere )。
有時,方言之間的詞形變化也會有所不同。例如,撒丁語的統一撒丁語( Limba Sarda Comuna )標準採用 andare 的完全規則變化,但其他方言如洛古多羅方言則沒有(另請參見薩丁尼亞語變位)。在羅曼什語中,格勞賓登方言用 vom 和 giaja (分別來自拉丁語的 vādere 和 īre )取代了 ir 的現在時和虛擬式,而在 Surselva 方言中,其則分別被 mon 和 mondi 取代。
與此相似,威爾斯語的 mynd(「去」)有一系列的異幹互補變形,如 af (「我將去」)和 euthum (「我們曾去」)。愛爾蘭語的 téigh (「去」)也擁有異幹互補形式:dul (現在分詞)和 rachaidh(將要去)。
在愛沙尼亞語中,除去被動式和不定式,動詞 minema (「去」)的其他屈折形式來自於一個與芬蘭語單詞 lähteä (「離開」)同源的動詞。
好和壞
編輯在日耳曼語族、羅曼語族(羅馬尼亞語除外)、凱爾特語族、斯拉夫語族(保加利亞語和馬其頓語除外)和印度-伊朗語族中,形容詞「好」的比較級和最高級是異幹詞;這些語言的大部分中,形容詞「壞」也是異幹詞。
語言 | 形容詞 | 詞源 | 比較級 | 最高級 | 詞源 |
---|---|---|---|---|---|
日耳曼語族 | |||||
英語 | good | 原始日耳曼語: *gōdaz[12]
與 梵語:gadhya (「堅持的東西」) 同源 |
better | best | 原始日耳曼語: *batizô[12]
與 梵語:bhadra (「幸運的」)同源 |
丹麥語 | god | bedre | bedst | ||
德語 | gut | besser | besten | ||
法羅語 | góður | betri | bestur | ||
冰島語 | góður | betri | bestur | ||
荷蘭語 | goed | beter | best | ||
書面挪威語 | god | bedre | best | ||
新挪威語 | god | betre | best | ||
瑞典語 | god | bättre | bäst | ||
羅曼語族 | |||||
法語 | bon | 拉丁語:bonus
來自 古體拉丁語 duenos
|
meilleur | ||
葡萄牙語 | bom | melhor | |||
西班牙語 | bueno | mejor | |||
加泰隆尼亞語 | bo | millor | |||
義大利語 | buono | migliore | |||
凱爾特語族 | |||||
蘇格蘭蓋爾語 | math | 原始凱爾特語: *matis
來自原始印歐語: *meh₂- (「成熟」) |
feàrr | 原始凱爾特語 *werros
來自原始印歐語: *wers- (「巔峰」) | |
愛爾蘭語 | maith | fearr | |||
布列塔尼語 | mat | gwell, gwelloc'h (1) | gwellañ (1) |
| |
威爾斯語 | da | 原始凱爾特語: *dagos (「好」) | gwell (1) | gorau (2) | |
斯拉夫語族 | |||||
波蘭語 | dobry | 原始斯拉夫語: *dobrъ | lepszy | najlepszy | 原始印歐語 *lep-, *lēp- (「利益、好處、好的」) |
捷克語 | dobrý | lepší | nejlepší | ||
斯洛伐克語 | dobrý | lepší | najlepší | ||
烏克蘭語 | добрий | ліпший | найліпший | ||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 dobar | bolji | najbolji | 原始斯拉夫語: *bolьjь (「更大的」) | |
斯洛維尼亞語 | dober | boljši | najboljši | ||
俄語 | хороший,khoroshiy | 可能來自原始斯拉夫語: *xorb | лучше,luchshe | (наи)лучший,(nai)luchshiy | 古俄語 лучии,其中性形式為 луче
古教會斯拉夫語: лоучии (「更合適的,恰當的」)[13] |
印度-伊朗語族 | |||||
波斯語 | خوب,khūb [xʊb][a] | 可能與原始斯拉夫語 *xorb (見上)同源.。
此為 beh 的一個並非很好的詞源;請與日耳曼語族的比較級和最高級比照 |
خوبتر,xūb-tar 或 بِهْتَر,beh-tar | خوبترین,xūb-tarīn 或 بِهْتَرين,beh-tarīn[b] | 來自原始印度-伊朗語 *Hwásuš (「好」)。與上文的日耳曼詞彙不同源。 |
非印歐語系語言 | |||||
喬治亞語 | კარგი, k'argi [kʼäɾgi]. | 可能是一個籍由古亞美尼亞語կար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karg,「等級」)而來的伊朗語支借詞。 | უკეთესი, uk'etesi [uk'e̞tʰe̞si]. | საუკეთესო, sauk'eteso [säuk'e̞tʰe̞so̞]. | 來自原始喬治亞-贊語 *ḳet- (「添加、混合」) |
愛沙尼亞語和芬蘭語中「好」的比較級也是異幹詞:hea → parem → parim(愛沙尼亞語);hyvä → parempi → paras(芬蘭語)。
語言 | 形容詞 | 詞源 | 比較級 | 最高級 | 詞源 |
---|---|---|---|---|---|
日耳曼語族 | |||||
英語 | bad | 來源不定,可能源自古英語 bæddel(「女性化的男人, 雌雄同體, 少年愛")[可疑][來源請求],關聯於 bædan(「玷污」) < 原始日耳曼語 *baidijaną (「約束、停留的原因」) 在古英語中 yfel 更為常用,比較原始日耳曼語 *ubilaz、 哥特語 ubils (壞)、德語 übel (邪惡/壞)英語 evil(邪惡) |
worse | worst | 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wirsizô、*wirsistaz。 |
古諾斯語 | vándr | 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wanh-。 | verri | verstr | |
冰島語 | vondur | verri | verstur | ||
法羅語 | óndur | verri | verstur | ||
書面挪威語 | ond, vond | verre | verst(e) | ||
新挪威語 | vond | verre | verst(e) | ||
瑞典語 | ond | värre | värst | ||
丹麥語 | ond | værre | værst | ||
羅曼語族 | |||||
法語 | mal[a] | 拉丁語:malus | pire | 拉丁語:peior,與梵語 padyate(「他跌倒」)同源 | |
葡萄牙語 | mau | pior | |||
西班牙語 | malo | peor | |||
加泰隆尼亞語 | mal[b] | pitjor | |||
義大利語 | male[c] | peggiore | |||
凱爾特語族 | |||||
蘇格蘭蓋爾語 | droch | 原始凱爾特語 *drukos (「壞」) < (可能) 原始印歐語 *dʰrewgʰ- (「矇騙」) | miosa | 原始凱爾特語 *missos < 原始印歐語 *mey-(「改變」) | |
愛爾蘭語 | droch | measa | |||
威爾斯語 | drwg | gwaeth | gwaethaf | 原始凱爾特語 *waxtisamos(「最壞的」) | |
斯拉夫語族 | |||||
波蘭語 | zły | 原始斯拉夫語 *zel | gorszy | najgorszy | 與波蘭語 gorszyć(使厭惡、使反感) |
捷克語 | zlý (špatný) | horší | nejhorší | ||
斯洛伐克語 | zlý | horší | najhorší | ||
烏克蘭語 | 古
злий |
гірший | найгірший | ||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 zao | gori | najgori | ||
俄羅斯語 | плохой (plokhoy) | 可能為原始斯拉夫語 *polx | хуже (khuzhe) | (наи)худший ((nai)khudshiy) | 古教會斯拉夫語 хоудъ, 原始斯拉夫語 *хudъ(「壞的」「小的」)[13] |
- ^ 這裡是副詞形式(「壞地」「不好地」);義大利語的形容詞是自身異幹詞(cattivo,與"captive"(戰俘、囚徒)有著相同的詞根) ,而法語的 mauvais 則是複合詞 (malifātius < malus+fatum).
- ^ 加泰隆尼亞語中,mal 用於名詞前,而用於名詞之後的的形式 dolent 也是異幹詞 (< Latin dolente 「痛苦的」)
- ^ 這裡是副詞形式(「壞地」「不好地」);義大利語的形容詞是自身異幹詞(cattivo,與"captive"(戰俘、囚徒)有著相同的詞根) ,而法語的 mauvais 則是複合詞 (malifātius < malus+fatum).
與上文提到的義大利語相似,英語中 "good"(好)與其副詞形式 "well" 無關,後者來自古英語 wel,與 wyllan(「希望」)同源。
大和小
編輯凱爾特語族:
語言 | 形容詞 | 比較級/最高級 |
---|---|---|
愛爾蘭語 | beag(古愛爾蘭語 bec < 原始凱爾特語 *bikkos ) | níos lú / is lú(< 古愛爾蘭語 laigiu < 原始凱爾特語 *lagyūs < 原始印歐語 *h₁lengʷʰ- (「輕量的」)) |
威爾斯語 | bach(< 古布立吞語 *bɨx
< 原始凱爾特語 *bikkos ) |
llai / lleiaf(< 原始印歐語 *h₁lengʷʰ- (「輕量的」)) |
語言 | 比較級 | 比較級/最高級 |
---|---|---|
愛爾蘭語 | mór
(< 原始凱爾特語 *māros < 原始印歐語 *moh₁ros ) |
níos mó / is mó
< 原始凱爾特語 *māyos < 原始印歐語 *meh₁-) |
威爾斯語 | mawr
(< 原始凱爾特語 *māros < 原始印歐語 *moh₁ros) |
mwy / mwyaf
< 原始凱爾特語 *māyos < 原始印歐語 *meh₁-) |
在許多斯拉夫語族語言中,「大」和「小」也是異幹詞:
語言 | 形容詞 | 比較級/最高級 |
---|---|---|
波蘭語 | mały | mniejszy / najmniejszy |
捷克語 | malý | menší / nejmenší |
斯洛伐克語 | malý | menší / najmenší |
斯洛維尼亞語 | majhen | manjši / najmanjši |
烏克蘭語 | малий, маленький | менший / найменший |
俄語 | маленький (malen'kiy) | меньший / наименьший (men'she / naimen'shiy) |
語言 | 形容詞 | 比較級/最高級 |
---|---|---|
波蘭語 | duży | większy / największy |
捷克語 | velký | větší / největší |
斯洛伐克語 | veľký | väčší / najväčší |
斯洛維尼亞語 | velik | večji / največji |
烏克蘭語 | великий | більший / найбільший |
語言中的實例
編輯阿爾巴尼亞語
編輯阿爾巴尼亞語中有 14 個不規則動詞,包括異幹詞和非異幹詞:
動詞 | 詞義 | 現在時 | 一般過去時 | 未完成過去時 |
---|---|---|---|---|
qenë | 是 | jam | qeshë | isha |
pasur | 有 | kam | pata | kisha |
ngrënë | 吃 | ha | hëngra | haja |
ardhur | 來 | vij | erdha | vija |
dhënë | 給 | jap | dhashë | jepja |
parë | 看 | shoh | pashë | shihja |
rënë | 跌落 | bie | rashë | bija |
prurë | 帶來 | bie | prura | bija |
ndenjur | 停留 | rri | ndenja | rrija |
古希臘語
編輯古希臘語擁有大量的異幹動詞。下面列出一些動詞的主幹部分(第一人稱單數):
現在時主動態 | 將來時主動態 | 不定過去時主動態 | 完成時主動態 | 完成時中動態 | 不定過去時被動態 | 意義 |
---|---|---|---|---|---|---|
ἔρχομαι | εἶμι/ἐλεύσομαι | ἤλῠθον | ἐλήλῠθᾰ | — | — | 來、去 |
λέγω | ἐρέω/λέξω | εἶπον/ἔλεξᾰ | εἴρηκα | εἴρομαι/λέγομαι | ἐλέχθην/errhēthēn | 講、說 |
ὁράω | ὄψομαι | εἶδον | ἑώρᾱκᾰ/ἑόρᾱκᾰ | ἑόρᾱμαι/ὦμμαι | ὤφθην | 看 |
φέρω | οἴσω | ἤνεγκᾰ/ἤνεγκον | ἐνήνοχᾰ | ἐνήνεγμαι | ἠνέχθην | 攜帶 |
πωλέω | ἀποδώσομαι | ἀπεδόμην | πέπρᾱκᾰ | πέπρᾱμαι | ἐπρᾱ́θην | 賣 |
保加利亞語
編輯在保加利亞語中,單詞 човек,chovek (「男人、人類」)是異幹詞。其原本的複數形式 човеци,chovetsi 現在僅用於《聖經》中的語段。在現代,它被來自希臘語的借詞 хора,khora 取代。這個單詞的計量形式(陽性名詞的一種特殊形式,用於數詞後)也是異幹詞:души,dushi(重音位於第一個音節上)。例如,двама, трима души,dvama, trima dushi(「兩、三個人」);且這個詞沒有單數形式。另一個相關但不同的例子是複數為 души,dushi、單數為душа,dusha(「靈魂」)的名詞,二者的重音都在最後一個音節上。
英語
編輯在英語中,不規則動詞 to be 十分複雜,其擁有來自幾個不同詞根的屈折形式:
- be, been, being——來自古英語 bēon(「是、變成」),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beuną(「是、存在、變成」),來自原始印歐語 *bʰúHt(「生長、變成、產生、出現」),來自詞根 *bʰuH-(「變成、生長、出現」)。
- am, is, are——來自中古英語 am, em, is, aren,來自古英語 eam, eom, is, earun, earon,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immi, *izmi, *isti, *arun,這些詞均來自動詞 *wesaną(「是;棲身」),來自原始印歐語 *h₁ésmi(「我是,我存在」),來自詞根 *h₁es-(「是」)。
- was, were——來自古英語 wæs, wǣre,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was, *wēz,來自原始印歐語詞根 *h₂wes-(「棲身」)
這個動詞在絕大多數印歐語中都是異幹詞;在一些非印歐語如芬蘭語中也是異幹詞。
英語中一個非完全的異幹詞是 person(來自拉丁語 persona)的複數。Person 的常規複數形式 persons 主要在法律內容中使用。更為普遍的是將另一個名詞 people(來自拉丁語 populus)用作 person 的複數。例如,"two people were living on a one-person salary"(中文:兩個人靠一個人的薪水生活;注意動詞 were 是複數)。在使用 people 的本意「平民、民族」時,people 是一個常規的單數名詞,其複數為 peoples。
愛爾蘭語
編輯一些不規則的愛爾蘭語動詞是異幹詞:
- abair(說):派生自古愛爾蘭語 as·beir,來自原始印歐語詞根 *h₁eǵʰs-(「出」)和 *bʰer-(「忍受、攜帶」)。然而,這個動詞的名詞形式 rá 派生自古愛爾蘭語 rád ,最終來自原始印歐語 *reh₂dʰ- (「成功表現」)。
- bí(是):派生自原始印歐語 *bʰuH-(「生長、成為、變成、出現」)。然而,其現在時形式 tá 派生自古愛爾蘭語 at·tá,來自原始凱爾特語 *ad-tāyeti,最終來自原始印歐語 *steh₂-(「站立」)。
- beir(捕捉):派生自原始印歐語 *bʰer-(「忍受、攜帶」)。然而,其過去時形式 rug 派生自古愛爾蘭語 rouic,其來自原始凱爾特語 *ɸro-ōnkeyo-,最終來自原始印歐語詞根 *pro-(「前」)和 *h₂neḱ-(「到達」)。
- feic(看):派生自古愛爾蘭語 aicci,來自原始印歐語 *kʷey-(「觀察」)。然而,其過去時形式 chonaic 派生自古愛爾蘭語 ad·condairc,最終來自原始印歐語 *derḱ₂-(「看」)。
- téigh(去):派生自古愛爾蘭語 téit,來自原始印歐語 *stéygʰeti-(「正在行走、正在攀爬」)。然而,其將來時形式 rachaidh 派生自古愛爾蘭語 regae ,最終來自原始印歐語 *h₁r̥gʰ-(「去、移動」);這個動詞的名詞形式 dul 來自 *h₁ludʰét (「到達」)。
愛爾蘭語中還有一些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是異幹詞;除了上述提到的單詞,還有:
- fada,「長的」;其比較級為 níos faide 或 níos sia —— fada 來自古愛爾蘭語 fota ,來自原始印歐語 *wasdʰos(「長的、寬的」),比較拉丁語的 vāstus(「寬的」);而 sia 來自古愛爾蘭語 sír (「長時間的、持久的」),來自原始凱爾特語 *sīros,比較威爾斯語/布列塔尼語 hir。[14][15][16][17]
拉丁語
編輯拉丁語擁有一些異幹動詞。下面依其主幹部分(第一人稱單數)列出:
直陳式現在時主動態 | 不定式主動態 | 直陳式完成時主動態 | 目的動名詞 | 詞義 |
---|---|---|---|---|
sum | esse | fuī | futūrus | 是 |
ferō | ferre | tulī 或 tetulī | lātus | 攜帶、忍受 |
fīō | fierī | factus | sum
(異幹詞、半異相動詞) |
成為、發生 |
波蘭語
編輯在某些斯拉夫語中,一些動詞擁有來自不同詞根的非完整體和完整體。例如,在波蘭語中:
動詞 | 非完整體 | 完整體 |
---|---|---|
拿 | brać | wziąć |
說 | mówić | powiedzieć |
看見 | widzieć | zobaczyć |
觀看 | oglądać | obejrzeć |
放置 | kłaść | położyć |
找到 | znajdować | znaleźć |
(徒步)進來/外出 | wchodzić, wychodzić | wejść, wyjść |
(坐車)進來/外出 | wjeżdżać, wyjeżdżać | wjechać, wyjechać |
注意 z-、przy-、w- 和 wy- 是前綴,而非詞根的一部分。
在波蘭語中,rok(「年」)的複數是 lata,它來自 lato(「夏天」)的複數。相似的異幹互補現象還見於俄語:год,羅馬化:god(「年」)> лет,let(「年」的複數的屬格)。
羅馬尼亞語
編輯羅馬尼亞語動詞 a fi(「是」)是異幹詞且變化不規則,其不定式來自於拉丁語 fieri,但其變位來自本身就是異幹詞的拉丁語動詞 sum。例如,eu sunt(「我是」)、tu ești(「你是」)、eu am fost(「我已是」)、eu eram(「我過去常常是」)、eu fusei/fui(「我曾是」);而其虛擬式,在 o să fiu(「我將要是」)中用於構成將來時,則與其不定式相關。
俄語
編輯在俄語中,名詞 человек,chelovek(「男人、人類」)時異幹詞。其嚴格的複數形式 человеки,cheloveki 僅用於東正教會的文本和幽默語段中,且搭配數詞使用(例如,пять человек,pyat chelovek「五個人」)。其可能原本為 *человекы,*cheloveky(未經證實)。在其他情況下,現代語境中,它的複數為 люди,lyudi 取代,而這個詞的單數形式在俄語中僅用作複合詞的組成部分(例如 простолюдин,prostolyudin)。這個異幹現象亦見於波蘭語(człowiek > ludzie)、捷克語(člověk > lidé)、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čovjek > ljudi)[18]、斯洛維尼亞語(človek > ljudje)以及馬其頓語(човек (chovek) > луѓе (lugje))。
廣義化
編輯嚴謹地講,異幹互補發生於一個詞位(即擁有相同的詞類)的不同屈折形式來自於詞源無關的詞項時。儘管並不那麼正式,異幹互補這個詞還可用於更為寬泛的概念中。
語義相關
編輯「異幹互補」一詞還可用於更寬泛的概念,描述詞彙間擁有語義相關卻無詞源相連。不像嚴格的屈折概念,它們可以屬於不同的詞類,例如名詞/動詞。[19][20]
英語中諸如 father/paternal 或 cow/bovine 的「名詞/形容詞對」也被稱為附帶形容詞。在這種情況下,father/fatherly 不是異幹詞,因為 fatherly 由 father 派生而來;而 father/paternal 則是異幹詞。就像 cow/cowish 不是異幹詞,而 cow/bovine 則是。
在這些情況中,father/pater- 和 cow/bov- 在原始印歐語中同源,但 "paternal" 和 "bovine" 是籍由古法語和拉丁語借入現代英語的。這些詞對在詞源學上是遠緣的,但其並非來自同一個現代英語詞幹。
弱異幹互補
編輯在當代共時詞法學中,「弱異幹互補」有時被用於描述那些不能用共時產生音韻學規律來解釋其語音交替的情況。例如,child/children 兩個詞在詞源學上是同源的,但其語音交替無法反映任何現代英語中的常規詞法學演變過程:這使得這個詞對看上去是異幹詞,儘管它的形式來自同一詞根。
由此出發的話,英語的動詞屈折形式中含有大量的弱異幹互補現象的例子:例如,bring/brought、take/took、see/saw,等等。儘管這些詞對在詞源學上相關,但沒有與詞法學產生規則可以在共時性上從一個推導出另一個。說話者只需要學習(也就是記住)這些語音交替現象——與 go/went 等真正的異幹互補詞對的學習方法基本相同。
這些傳統上被簡單打上「不規則」標籤的現象,有時用「弱異幹互補」表述,以將「異幹互補」這個詞彙限制在詞源無關的詞幹上。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和注釋
編輯- ^ suppletion. 牛津英語詞典 (第三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09 (英語).
- ^ Osthoff, Hermann. Vom Suppletivwesen der indogermanischen Sprachen : erweiterte akademische Rede ; akademische Rede zur Feier des Geburtsfestes des höchstseligen Grossherzogs Karl Friedrich am 22. November 1899. Heidelberg: Wolff. 1900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德語).
- ^ Bobaljik, Jonathan David. Universals in Comparative Morphology: Suppletion, Superlatives, and the Structure of Words. MIT Press. 2012-10-05: 27 [5 December 2017]. ISBN 978026230459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6).
- ^ Liberman, Anatoly. How come the past of 'go' is 'went?'. Oxford Etymologis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 Jan 2013 [5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1).
- ^ Greville G, Corbett. Suppletion: Typology, markedness, complexity. Berlin: On Inflection. Trend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and Monograph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9: 25–40.
- ^ Andrew Hippisley, Marina Chumakina, Greville G. Corbett and Dunstan Brown. Suppletion: frequency, categories and distribution of stems. University of Surrey.
- ^ 然而,一些未標準化的語言根據其獨特性選擇了非標準方言。下表不包含迂迴時態。
- ^ Vadere 與英語 wade 同源 (原始印歐語詞根 *weh₂dʰ-)。
- ^ 晚期拉丁語 *ambitāre 是古典拉丁語 ambio (「走訪、參觀」)的一個反覆形式。
- ^ H. Diamant. A New Hypothesis on the Origin of French Aller. Word (Routledge). 1968, 24 (1–3): 73–80. doi:10.1080/00437956.1968.11435516 .
- ^ 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中,「是」和「去」的簡單過去式是完全相同的。考慮英語中的 "Have you been to France?",這句話沒有一般現在時的情況。
- ^ 12.0 12.1 Wiktionary, Proto-Germanic root *gōdaz
- ^ 13.0 13.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Vasmer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eDIL - Irish Language Dictionary. www.dil.ie.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7).
- ^ Comparative forms. nualeargais.ie.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1).
- ^ Pota Focal | sia. Pota Focal.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6).
- ^ Ionnrachtaigh, Seosamh Mac. Impreasin na Gaeilge I – Z: (Fuaim na Gaeilge). AuthorHouse. June 2, 2015. ISBN 9781496984203 –透過Google Books.
- ^ Kordić, Snježana. Gramatička kategorija broja [Grammatical category of number] (PDF). Tatarin, Milovan (編). Zavičajnik: zbornik Stanislava Marijanovića: povodom sedamdesetogodišnjice života i četrdesetpetogodišnjice znanstvenoga rada. Osijek: Sveučilište Josipa Jurja Strossmayera, Filozofski fakultet. 2005: 191 [22 September 2021]. ISBN 953-6456-54-0. OCLC 68777865. S2CID 224274961. SSRN 3438755 . CROSBI 42660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09)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 ^ Paul Georg Meyer (1997) Coming to know: studies in the lexical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academic English, p. 130: "Although many linguists have referred to [collateral adjectives] (paternal, vernal) as 'suppletive' adjectives with respect to their base nouns (father, spring), the nature of ..."
- ^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morphology, by Igor Mel』čuk, p.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