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鎮

巴巴多斯首都和最大城市

橋鎮(英語:Bridgetown)位於加勒比海東部沿岸的聖麥可教區,是巴貝多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人口約110,000人,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橋鎮有時在當地被稱為「城市」,但最常見的稱呼就是簡單的「鎮」。

橋鎮
Bridgetown
首都
市中心的一座橋
市中心的一座橋
橋鎮官方圖章
圖章
橋鎮在巴貝多的位置
橋鎮
橋鎮
橋鎮的位置(紅點)
坐標:13°05′51″N 59°37′00″W / 13.09750°N 59.61667°W / 13.09750; -59.61667
國家 巴貝多
聖邁克爾區
建立1628年
面積
 • 總計40 平方公里(20 平方英里)
海拔1 公尺(3 英尺)
人口(2014)
 • 總計110,000人
 • 密度2,750人/平方公里(7,122人/平方英里)
時區AST(UTC-4
電話區號246

橋鎮港建在卡萊爾灣沿岸(在13.106°N59.632°W),位於巴貝多島的西南部。大橋鎮區域(大致位於環狀道路或稱ABC高速路以內)與基督城教區以及聖詹姆士教區毗鄰。橋鎮國際機場位於橋鎮市中心東南16公里(9.9英里)處,每日有航班往返英國,美國,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其它城市。橋鎮並沒有固定的市政府,而是作為國民議會中的一個選區,由議會直接管理。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的西印度群島聯邦中,橋鎮是聯邦首都區(事實上的)內的三個城市之一。

橋鎮由英國殖民者於1628年建造。現在的橋鎮是西印度群島中一個主要的旅遊目的地,而且是加勒比地區的一個重要的金融,信息,會展中心和郵輪港口。2011年6月25日,橋鎮及其軍事要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遺產

歷史

編輯

雖然該島在英國人登陸時是一座無人居住的荒島,但在島上還是有一些原住民生活過的痕跡,例如在橋鎮的中心的加林內治(Careenage)區沼澤上的一座原始橋梁。有人認為此橋梁是由加勒比海地區的原住民阿拉瓦克人所建造。發現此橋後,英國殖民者開始稱現在的橋鎮地區為「印第安橋」。人們普遍認為,在另一群原住民加利那格斯人(Kalinagos)入侵巴貝多後,阿拉瓦克人被迫遷到鄰近的聖露西亞島。1654年,英國人在原橋梁附近建造了一座新的橋梁,將該地區改稱為聖麥可鎮,後來又改為現在的橋鎮。

橋鎮是喬治·華盛頓在現在的美國領土之外訪問過的唯一城市(他在那裡住過的房子現在已作為喬治·華盛頓故居,包括在世界遺產橋鎮及其軍事要塞之內)。華盛頓有兩名祖輩是島上的早期殖民者,而他們的祖母來自英格蘭北安普敦郡蘇爾格雷夫。2011年,橋鎮歷史建築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遺產

早期殖民地

編輯

1628年7月5日,橋鎮成為英國殖民地[1]。由查爾斯·沃爾夫斯通(Charles Wolverstone)帶領64名殖民者來到這片由卡萊爾伯爵自稱擁有的土地,而他們則是被以馬默杜克羅頓爵士為首的倫敦商人派遣過來的。這批人同卡萊爾伯爵簽署了10000畝(40平方公里)土地的租約[2],最終每個定居者則分到100英畝(0.40平方公里)土地[1]。但是到了1631年,很多土地落到了新總督亨利·霍利的手中。由於有消息稱這個總督有不誠實的行為,導致他於1639年被逮捕並引渡回英國。但在1640年經委員會調查後,發現大部份土地交易是合法的,而且這些土地(包括鎮址)正式上歸屬於卡萊爾伯爵。

城市邊界

編輯

橋鎮最早的邊界是依據一部於1660年4月4日通過的「關於防止海港城鎮發生火災等災害的」法案所設定的[1]。其南界為加林內治河,而西界則是將聖麥可(現在的聖瑪麗)教會墓地的西界一直向南延伸至海。但由於這個鎮的其他邊界線包括一些私有地,所以其位置難以確定[1]。直到1822年,政府才正式規定邊界的位置。

由鎮升市

編輯

從1800年直到1885年,橋鎮一直是英屬向風群島的政府機關所在地。在此期間,駐巴貝多總督同時兼任向風群島的行政長官。1885年巴貝多政府從向風群島聯邦正式退出後,向風群島的政府機關從橋鎮遷至格瑞那達聖喬治[3]

1925年12月,一個委員會對國王陳情,以求在當地成立地方政府,但直到1958年時,該法案才在巴貝多通過。

1960年9月20日,英國紋章院授予該市市章。市章由已故的內維爾·康奈爾(Neville Connell)設計,他曾經擔任過巴貝多博物館館長,歷史學會會長以及該學會的榮譽顧問。

但是,橋鎮市政府的立市時間很短。1967年4月,當地取消議會制度,由臨時專員取代地方政府,橋鎮的市政府因此不復存在,但其記錄和當時所使用的一些器具則依舊分別存放在檔案館、 巴貝多博物館以及歷史學會中。現今,橋鎮以及周圍地區組成的選區由巴貝多國民議會直接管理。

地理

編輯
 
橋鎮的衛星圖片

大橋鎮占據了聖麥可教區的大部分,占地面積約39平方公里(15平方英里)。該中心最初是一片沼澤,爾後在城市的早期發展過程中,沼澤地逐漸被干拓和填湖造陸。

市中心有加林內治河或稱立憲河流過,該河流水流較淺,將橋鎮分成兩個部分,河上有中型帆船以及舢舨往來兩岸。雨季時,該河流亦作為島內的洩洪道和主要排水通道。加林內治河的入海口位於島嶼西南部卡萊爾灣。另外該河流在巴貝多國民議會前有一處較大的河流碼頭。

氣候

編輯

橋鎮屬於熱帶乾濕氣候區,一年四季的溫度相對恆定。雖然很熱,但由於受信風影響,一般來說橋鎮的天氣比巴貝多的其他地區更為涼爽。極端最高氣溫35 °C(95 °F),極端最低氣溫16°C(60.8 °F)。橋鎮特點是乾濕季節分明,雨季相對較長而旱季相對短暫。雨季從六月持續到一月,而剩餘的幾個月則為旱季。

橋鎮 (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31
(88)
31
(88)
32
(90)
32
(90)
33
(91)
32
(90)
32
(90)
35
(95)
33
(91)
33
(91)
32
(90)
31
(88)
35
(95)
平均高溫 °C(°F) 28.8
(83.8)
29.0
(84.2)
29.5
(85.1)
30.0
(86.0)
30.5
(86.9)
30.5
(86.9)
30.4
(86.7)
30.6
(87.1)
30.6
(87.1)
30.4
(86.7)
30.0
(86.0)
29.3
(84.7)
30.0
(86.0)
日均氣溫 °C(°F) 25.8
(78.4)
25.7
(78.3)
26.2
(79.2)
26.8
(80.2)
27.6
(81.7)
27.7
(81.9)
27.6
(81.7)
27.8
(82.0)
27.7
(81.9)
27.5
(81.5)
27.0
(80.6)
26.4
(79.5)
27.0
(80.6)
平均低溫 °C(°F) 22.9
(73.2)
22.8
(73.0)
23.2
(73.8)
24.1
(75.4)
24.9
(76.8)
25.1
(77.2)
24.9
(76.8)
24.7
(76.5)
24.6
(76.3)
24.5
(76.1)
24.2
(75.6)
23.6
(74.5)
24.1
(75.4)
歷史最低溫 °C(°F) 16
(61)
16
(61)
17
(63)
18
(64)
19
(66)
19
(66)
20
(68)
21
(70)
19
(66)
19
(66)
19
(66)
19
(66)
16
(61)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70.1
(2.76)
41.3
(1.63)
37.4
(1.47)
60.8
(2.39)
79.0
(3.11)
103.0
(4.06)
132.9
(5.23)
141.9
(5.59)
157.6
(6.20)
185.1
(7.29)
171.6
(6.76)
89.6
(3.53)
1,270.3
(50.01)
平均降雨天數 11 8 8 8 8 11 15 15 14 16 14 12 140
平均相對濕度(%) 77 77 75 77 78 80 81 81 81 82 83 79 79
月均日照時數 258.85 249.45 272.80 259.80 262.88 225.00 251.41 263.19 230.40 233.74 228.00 257.92 2,993.44
資料來源1:Barbados Meteorological Services[4]
資料來源2:BBC Weather (record highs and lows)[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Alleyne, Warren. I "The Beginning". Historic Bridgetown. The Barbados National Trust. 1978: 7, 8. 
  2. ^ Carrington, Sean; Fraser, Henry. Settlement of Barbados. A~Z of Barbados Heritage. Macmillan Caribbean,. 2003: 185–186. ISBN 0-333-92068-6. 
  3. ^ 第20146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42-09-30: 2631 [2012-06-23]. 
  4. ^ Barbados Weather Climate Data. Barbados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2013-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6). 
  5. ^ Average Conditions Bridgetown, Barbados. BBC Weather. [2012-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