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
語言 | 四川話 土廣東話 老湖廣話 |
面積 | 約16萬平方公里 |
人口 | 1.2億人(2009年) |
人口密度 | 210人/平方千米(2009年) |
主要民族 | 巴蜀民系 |
行政區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市 |
巴蜀,又稱為川渝[1][2],是中國西南部重慶市與四川省的合稱,歷史上其範圍還包括與四川盆地文化聯繫密切的漢中盆地、湖北宜昌等地[3],屬於漢地的一部分,也屬梁州地區[4],巴蜀地區中的蜀國地區由於歷史悠久、物產豐富、風光秀麗,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而深處丘陵地區的原巴國則人煙稀少。
「巴蜀」得名於先秦時期存在於重慶四川的兩個國家:巴國與蜀國。「四川」則得名於北宋真宗咸平年間在四川地區設立的簡稱為「四川路」的「川峽四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與夔州路。川渝地區(巴蜀地區)由於地處丘陵、盆地的相對封閉的自然條件,在語言、飲食、風俗、藝術等各方面自成一體卻也各不相同,擁有有別於中國其它地區的獨特的地方文化,歷史上也曾經建立過包括成家、蜀漢、成漢、西蜀、前蜀、後蜀、李蜀、大夏和大西在內的眾多獨立國家。重慶四川地區同時也在中國歷史上幾度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歷時52年的重慶合川釣魚城抗戰延遲了南宋的滅亡,四川保路運動給辛亥革命的爆發和成功創造條件[5]。而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重慶作為中國的大後方不僅承擔國民政府三分之一以上的支出,而由大量重慶四川地區的袍哥組成的川軍抗戰傷亡人數也占到中國全國官兵傷亡人數的五分之二[6]。
時至今日,川渝兩省市的總人口超過一億,是中國西南地區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
歷史
編輯史前時期 前200,000 – 前2,500 | ||||||||
蜀國 約前2,500 – 前316 • 蠶叢柏灌朝(傳說) 約前2500 – 前1700 • 魚鳧朝 約前1700 – 前1200 • 杜宇朝 約前1200 – 前600 • 開明朝 約前600 –前316 • 甌雒國 ? –前207 | ||||||||
巴國前?年 – 前316 • 廩君巴國前?年 – 前?年 • 周屬巴國 前?年 – 前316年 | ||||||||
秦國及秦朝 前770 – 前207 • 秦國(秦人) 前316 – 前221 • 秦朝(統一中國) 前221 – 前207 | ||||||||
楚國復國及西漢新朝更始帝劉盆子時期 前206 – 25 • 西楚諸侯漢國前206 – 前202 • 西漢(統一中國)前202 – 9 • 新朝(統一中國) 9 – 23 • 更始帝與劉盆子時期(統一中國) 23 – 27 | ||||||||
成家 25 – 36 | ||||||||
東漢 25 – 220 • 東漢(統一中國)36 – 188 • 漢獻帝時益州牧(割據) 188 – 214 | ||||||||
蜀漢 214 – 263 | ||||||||
曹魏西晉時期 263 – 316 • 魏國(三國) 263 – 266 • 西晉(統一中國) 266 – 304 | ||||||||
成漢 304 – 347 | ||||||||
南朝十六國統治時期 347 – 405 • 第一次屬東晉時期(南朝) 347 – 373 • 前秦(十六國,氐族) 373 – 383 • 第二次屬東晉時期(南朝) 383 – 405 | ||||||||
譙蜀 405 – 413 | ||||||||
南朝時期 413 – 553 • 第三次屬東晉時期(南朝) 413 – 420 • 劉宋(南朝) 420 – 479 • 蕭齊(南朝) 479 – 502 • 蕭梁(南朝) 502 – 552 • 蕭紀(割據) 552 – 553 | ||||||||
西魏、北周、隋朝及唐朝 553 – 907 • 西魏(北朝,鮮卑) 553 – 557 • 北周(北朝,鮮卑) 557 – 581 • 隋朝(統一中國) 581 – 618 • 唐朝(統一中國) 618 – 907 • 劉闢(割據) 806 – 806 • 陳敬瑄(割據) 885 – 892 | ||||||||
王建及前蜀 892 – 925 • 王建(割據) 892 – 907 • 前蜀 907 – 925 | ||||||||
後唐及後蜀 923 – 965 • 後唐(五代,沙陀) 925 – 934 • 後蜀 934 – 965 | ||||||||
後周及宋朝951 – 1279 • 北宋(統一中國)965 – 994 • 李蜀 994 – 995 • 北宋(統一中國)995 – 1126 • 南宋(南朝)1127 – 1274 • 吳曦(割據)1207 – 1207 | ||||||||
大蒙古國及元朝 1206 – 1388 • 元朝(統一中國) 1234 – 1363 | ||||||||
明夏 1363 – 1371 | ||||||||
韓宋及明朝 1351 – 1644 • 明朝(統一中國) 1371 – 1643 | ||||||||
大西 1643 – 1660 | ||||||||
後金及清朝 1616 – 1912 • 清朝(統一中國) 1660 – 1912 | ||||||||
中華民國(官方中國) 1912 – 1949 • 熊克武(割據) 1918 – 1925 • 劉湘(割據) 1920 – 1937 • 劉文輝(割據) 1920 – 1933 • 楊森(割據) 1918 – 1937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中國) 1949 – 今 | ||||||||
文化
編輯秦滅巴蜀後,原本擁有獨立文化體系的四川地區逐漸被納入中原文化體系,但由於地處盆地的相對封閉的自然條件,在四川地區逐漸發展出了有別於中原地區的獨特的地方文化與認同意識(盆地意識)。雖然在巴蜀時期,巴文化與蜀文化之間交流就十分密切,並且相對於中原文化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徵[7][8],但巴蜀地區形成統一的文化,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區域的時間為漢朝[9]。在宋末元初、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地區三次經歷了長期戰亂,經濟凋敝,人口銳減,使自巴蜀時期以來一直繁榮的巴蜀文化遭受重創。之後的清初「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奠定了現今巴蜀文化的基礎,並使其獨特性保留至今,同時形成了以四川話、川劇、川菜、川酒、川茶、川鹽、川藥、川江、川軍、蜀繡、蜀錦、蜀學等為代表的具有強烈地方特色的文化符號。
語言
編輯四川話是流行於四川地區的主要語言,屬漢語西南官話,與北方官話和湘語、贛語、客家話等南方漢語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是一種帶有過渡性質的南方官話,大致包括西南官話成渝小片(成渝話)及西蜀片(西蜀話)。四川話目前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如果把它當成一種獨立語言,其使用者人數居於世界所有語言第10位,次於日語,多於法語。現今四川話形成於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來自湖廣、廣東、江西、陝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成都話是川劇和各類曲藝的標準音[10],但四川話本身並沒有標準音。
除四川話外,四川地區較為常見的語言還有土廣東話(屬客家話)和老湖廣話(屬湘語)等,其都以方言島的形式分布於四川各地。其中土廣東話使用者主要集中於成都平原周邊丘陵、川中丘陵和川北山區等地,人口約100萬;而老湖廣話使用者主要集中於沱江中上游丘陵等地,人口約90萬[11]。由於四川話在四川地區的強勢地位,一般而言,土廣東話與老湖廣話的使用者同時也是四川話的使用者[11]。
飲食
編輯
風俗
編輯藝術
編輯四川地區傳統藝術起源於巴蜀時期,歷史悠久,種類豐富多樣,並且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四川傳統藝術主要包括以川劇、川昆、燈戲、四川清音、四川揚琴、四川竹琴、金錢板等為代表的傳統戲劇曲藝;以川江號子等四川民歌和蜀派古琴、洞經音樂等為代表的傳統音樂;以蜀錦、蜀繡、銀花絲工藝、瓷胎竹編、成都及重慶漆藝、綿竹及梁平年畫、川派盆景等為代表的傳統工藝美術;以四川民居、四川園林為代表的傳統建築藝術和本土文學等。
川劇
編輯川劇是流行於四川地區和鄰近的雲南、貴州部分區域的主要戲劇劇種,因變臉、藏刀、吐火等絕活而聞名於世。清初的「湖廣填四川」大移民運動中,各省移民大量入川,其帶來的各省戲劇藝術與四川本土原有的形成於明朝的「川戲」等藝術形式相結合,逐步演變發展,在18世紀中期的清乾隆年間形成了現今的川劇藝術,迄今已有近300年歷史[12]。川劇唱腔由獨自起源的高腔、崑腔、彈戲、胡琴和燈戲五大聲腔「五腔共和」而成,這也是川劇唱腔的最顯著特點。川劇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臉和丑角五個行當。
川劇擁有被稱為「四條河道」的四大流派:川西河,又稱為成都河、上河,以成都為中心流行於川西壩子一帶,以胡琴為特色,形成獨特的「壩調」;資陽河,又稱為川南河、中河,流行於川南,,以高腔為主,藝術風格最為謹嚴;川北河,以彈戲為主,流行於川北;下川東河,又稱為重慶河、下河,以重慶為中心流傳於川東,特點是戲路雜,聲腔多樣化[13][14]。20世紀中期之後,各流派差別在逐漸縮小[15]。除川劇外,四川地區還流行有由崑曲演變而來的川昆(川劇聲腔「崑腔」的原型)、起源於四川傳統民俗活動的燈戲(川劇聲腔「燈戲」的原型)[16]、木偶戲、皮影戲等劇種。
曲藝
編輯四川地區傳統曲藝最遲起源於漢代,目前在巴蜀地區出土的漢代說唱俑多達上百件,是中國出土漢代說唱俑最多的地區。唐宋時期,巴蜀地區曲藝進一步發展,並且廣為流行。目前四川地區的傳統曲藝主要成型於明末清初的「湖廣填四川」大移民運動時期,此時湖廣、廣東、江西、陝西等地的各種說唱形式隨移民流入巴蜀,逐漸與巴蜀傳統曲藝融合,發展成為新的成熟的曲種,並在民國初年發展達到高潮[17]。四川地區的傳統曲藝種類包括四川清音、四川揚琴、四川竹琴、金錢板、四川評書、四川相書、四川諧劇、四川荷葉、四川盤子、四川花鼓、四川蓮蕭等。
音樂
編輯川渝地區傳統音樂起源於巴蜀時期,廣漢三星堆遺址、成都金沙遺址、成都羊子山遺址、涪陵小田溪遺址等巴蜀時期遺址中均有大量樂器出土,且形制與此時中原地區同類樂器有所差異,表現出了此時巴蜀地區音樂文化的獨特性[18],巴渝舞也起源於此時,並成為漢代重要的宮廷樂舞[19]。唐宋時期,巴蜀地區音樂發展到鼎盛時期,杜甫居於成都時曾以「喧然名都會」、「錦城絲管日紛紛」來形容此盛況。唐時發展形成了蜀國弦[20],並在前後蜀時期進而發展成為蜀宮伎樂。
現今巴蜀地區傳統音樂的音調結構特色鮮明,大致可分為蜀羽體系與蜀徵體系兩類[21]。流傳至今的巴蜀地區傳統音樂主要包括洞經音樂、蜀派古琴和四川民歌。洞經音樂起源於古蜀人的祭祀音樂,自唐代便開始在巴蜀地區流行,並一直傳承至今,堪稱古代音樂的「活化石」[22];蜀派古琴起源於漢代,並在清代最終成型,成為古琴的一個重要流派,現世流傳的古琴名曲《流水》便是蜀派古琴的代表作[23];四川民歌包括以川江號子為代表的勞動號子和山歌、小調等,代表曲目包括《太陽出來喜洋洋》、《黃楊扁擔》、《康定情歌》等。
工藝美術
編輯建築
編輯地理
編輯自然地理
編輯四川盆地
傳統區劃
編輯川西地區(成都市、德陽市、綿陽市、眉山市),川北地區(南充市、廣元市、遂寧市、達州市、巴中市),川南地區(宜賓市、自貢市、內江市、瀘州市、樂山市),川東地區(重慶市主城區及其周邊各區縣、原萬縣市地區各區縣、原涪陵市地區各區縣、廣安市),川中地區(資陽市),另有時川東地區的原萬縣市地區各區縣專作下川東地區。
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四川一詞可能包含有多種意義:1. 歷史及文化意義上,泛指四川盆地一帶。2. 四川省,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級行政區。3. 歷史上曾經存在的名為「四川」的行政區,包括宋代的四川制置使、元代的四川行省、明代的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四川省等。(袁庭棟. 《巴蜀文化志》. 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2009: 第2頁. ISBN 978-7-80752-357-4.)
- ^ 本文主要介紹第一種意義下的四川,近似等同於今四川省與重慶市之和,但並不包括四川省西部的非漢族聚居區(川邊地區);事實上其與第三種意義下的四川在概念上較為接近,因為自宋代設立四川制置使後,其後名為「四川」的行政區都基本涵蓋整個四川盆地,不同之處主要集中在川邊地區和漢中盆地的歸屬上;而第二種意義下的四川由於1997年的行政區劃調整,不再包括四川盆地東部的今重慶市。
- ^ 在元以前,漢中盆地多與四川盆地(或四川盆地的一部分)屬於同一行政區,且自漢代就有「巴蜀與漢中同俗」(出自《漢書·地理志》)一說
- ^ 揚雄《蜀都賦》「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渟臯彌望,郁乎青蔥,沃壄千里。」
- ^ 劉永峰:《保路:四川人的家與國》,先鋒國家歷史,2009年5月
- ^ 何曉鵬:《四川何以救中國》,先鋒國家歷史,2009年5月
- ^ 袁庭棟:《巴蜀文化志》,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9年5月,ISBN 978-7-80752-357-4
- ^ 蕭易:《古蜀國:故鄉還是他鄉?》,先鋒國家歷史,2009年5月
- ^ 譚繼和:《巴蜀文化辨思集》,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 ^ 張紹誠. 第一章第二节:成都话是四川通用语. 《巴蜀方言浅说》. 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2005. ISBN 7-80659-707-7.
- ^ 11.0 11.1 嚴奇岩. 《移民与四川人“打乡谈”》. 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 第4期. 2007.
- ^ 川劇起源有多種說法,除此說之外,還有起源於唐宋說和起源於明朝說等。(《地方剧种:川剧——历史沿革》. 四川省川劇藝術研究院. 中國川劇網. [200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3).)
- ^ 《地方剧种:川剧——艺术特点》. 四川省川劇藝術研究院. 中國川劇網. [200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 ^ 袁庭棟. 第六章第七节:源远而又多源的川剧. 《巴蜀文化志》. 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2009. ISBN 978-7-80752-357-4.
- ^ 《川戲》,先鋒國家歷史,2009年5月
- ^ 《国家名录:灯戏》.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200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12).
- ^ 幸曉峰:《移民入川與四川曲藝的成熟和發展》,四川戲劇,2008年12月
- ^ 華明玲、田彬華:《三星堆出土樂器研究》,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4月
- ^ 李春剛:《巴國·巴人·巴文化》,巴蜀文化研究通訊,2005年第4期
- ^ 蜀國弦與巴渝舞應當有一定的傳承關係,但目前相關研究較少,並不能定論(譚繼和:《巴蜀文化研究綜議》,中華文研究通訊,總第20期)
- ^ 王耀華,杜亞雄:《中國傳統音樂概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15日,ISBN 978-7-5334-2807-5
- ^ 沙馬拉毅、侯光:《中國洞經音樂的源和流》,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9期
- ^ 沙曾成偉:《蜀派古琴源流及藝術特色》,音樂探索,199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