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道
唐代行政區劃
嶺南道,是唐朝的一個道,為貞觀十道之一,治所位於廣州,轄境包含今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部、廣西壯族自治區大部、雲南省東南部、越南北部地區。開元時將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五州(今福建省)劃給江南東道,之後轄74州,仍為當時全國之最。
唐代邊疆地區的顯著特徵之一,是分布著廣袤的以少數民族為主要居民的羈縻府州。嶺南地區雖不存在羈縻都督府,但羈縻州卻數量頗多,這是嶺南作為邊疆地區屬性的表現。但與此同時,嶺南 70 多個州( 郡) ,真正屬於「邊州」的,卻只有「驩、容」等州,儘管具體州郡尚可辨析,但廣、桂作為「要州」顯然不在其列,所以嶺南也有作為非邊疆的一面。因此,從整個嶺南道來說,它其實是邊疆與內地的「混合體」。[1]
所轄州
編輯百越南越 史前-前221 | ||||||||
秦朝南海郡 前221—前206 | ||||||||
南越國 前206—前111 | ||||||||
西漢交趾刺史部 前111—8 | ||||||||
交趾刺史部(鄧讓割據) 8-30 | ||||||||
東漢交趾刺史部 30—191 | ||||||||
交州刺史部(士燮割據)191—226 | ||||||||
孫吳廣州 226—280 | ||||||||
晉朝廣州 280—420 | ||||||||
劉宋廣州 420-479 | ||||||||
蕭齊廣州 479-502 | ||||||||
蕭梁廣州 502-557 | ||||||||
陳朝廣州 557-589 | ||||||||
冼馮政權 589—689 | ||||||||
唐朝嶺南道 689—907 | ||||||||
後梁嶺南道 907—917 | ||||||||
南漢 917—971 | ||||||||
宋朝廣南東路 978—1279 | ||||||||
元朝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廣東道宣慰司 1279–1354 | ||||||||
何真政權1354–1368 | ||||||||
明朝廣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1368–1646 | ||||||||
清朝廣東承宣布政使司 1646–1911 | ||||||||
中華民國廣東省 1912–1949 • 中華民國粵省軍政府 1911–1912 • 中華民國護法軍政府 1917–1921 • 廣州中華民國政府 1921–1922 •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 1923–1925 • 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會 1931–1936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 1949至今 |
- 廣州
- 韶州,轄仁化縣、曲江縣、樂昌縣、始興縣、湞昌縣(今南雄)、翁源縣6縣
- 循州,轄河源縣、歸善縣、興寧縣、海豐縣、博羅縣、雷鄉縣
- 賀州,轄臨賀縣、桂嶺縣、蕩山縣、富川縣、馮乘縣、封陽縣6縣
- 端州,轄高要縣、平興縣兩縣
- 新州,轄索盧縣、新昌縣、單牒縣、永順縣4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新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廢新州,設新興郡,撤新昌、單牒2縣。乾元元年(758年),改新昌郡為新州,撤索盧縣,設新興、永順2縣
- 康州,轄端溪縣、悅城縣、晉康縣、都城縣4縣
- 封州,轄封川縣、開建縣2縣
- 瀧州,轄瀧水縣、開陽縣、永熙縣(後改永寧縣)、安南縣(後改鎮南縣)4縣
- 恩州,轄西平縣、齊安縣、杜陵縣3縣
- 春州,轄陽春縣、羅水縣、流南縣3縣
- 高州,轄良德縣、保定縣、電白縣3縣
- 藤州,轄寧風縣、感義縣、義昌縣、鐔津縣4縣
- 義州,轄岑溪縣、永業縣、連城縣3縣。
- 竇州
- 勤州
- 桂州,轄臨桂縣、理定縣、靈川縣、陽朔縣、永福縣、荔浦縣、義寧縣、修仁縣、恭化縣、古縣、全義縣11縣
- 昭州,轄平樂縣、永平縣、恭城縣3縣,
- 富州,轄龍平縣、思勤縣、馬江縣3縣
- 梧州,轄蒼梧縣、戎城縣、孟陵縣3縣
- 蒙州
- 龔州
- 潯州
- 鬱林州,轄石南縣、興業縣、郁平縣、潭栗縣、興德縣5縣
- 平琴州,轄安仁縣(後改容山縣)、懷義縣、福陽縣、古符縣4縣
- 賓州
- 澄州
- 繡州
- 象州
- 柳州
- 融州
- 邕州,轄宣化縣、朗寧縣、如和縣、武緣縣、思龍縣、晉興縣、封陵縣7縣
- 貴州,轄鬱林縣、懷澤縣、潮水縣、義山縣4縣
- 黨州
- 橫州
- 田州,轄都救縣、惠佳縣、武龍縣、橫山縣、如賴縣5縣
- 嚴州,轄來賓縣、循德縣、歸化縣3縣
- 山州
- 巒州
- 羅州,轄石城縣、吳川縣、南河縣、招義縣、零綠縣5縣。
- 潘州,轄茂名縣、南巴縣、潘水縣3縣。
- 容州,轄北流縣、渭龍縣、普寧縣、羅竇縣、欣道縣、陵城縣6縣。
- 辯州
- 白州,轄博白縣、龍豪縣、南昌縣、建寧縣、周羅縣5縣
- 牢州,轄南流縣(本隸容州,乾封三年來屬牢州)、定川縣(本隸潘州)、宕川縣(本隸潘州)3縣
- 欽州
- 禺州
- 滾州
- 湯州,轄湯泉縣、祿水縣、羅韶縣3縣。
- 岩州,轄常樂縣、恩封縣、高城縣、石岩縣4縣
- 古州,轄樂預縣(後更名樂山縣)、古書縣、樂興縣3縣
- 安南都督府
- 武峨州,轄武峨縣、如馬縣、武義縣、武夷縣、武緣縣、武勞縣、梁山縣7縣
- 粵州
- 芝州
- 愛州,轄九真縣、安順縣、崇平縣、日南縣、無編縣、軍寧縣6縣
- 福祿州,轄柔遠縣(本名安遠,後改為柔遠)、唐林縣、福祿縣3縣
- 長州,轄文陽縣、銅蔡縣、長山縣、其常縣4縣
- 驩州
- 林州,轄鬰平縣、興業縣(麟德二年析石南置,建中二年省石南入興業)、興德縣(蕭銑析石南置,尋廢。武德四年析鬰平復置)、潭栗縣4縣
- 景州
- 峰州
- 陸州,轄鳥雷縣、寧海縣、華清縣3縣。
- 廉州
- 雷州
- 籠州
- 環州,轄福零、正平、龍源、饒勉、思恩、武名、歌良、蒙都8縣
- 德化州
- 郎茫州
- 崖州,治所為舍城縣(今海南省瓊山附近),轄舍城縣、隆邁縣、文昌縣、臨高縣4縣。
- 儋州,治所為義倫縣(今海南省儋州市),轄義倫縣、昌化縣、感恩縣、富羅縣4縣。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儋州為昌化郡,增設吉安、涔陽兩縣。
- 瓊州
- 振州
- 萬安州,轄萬安縣、陵水縣、富雲縣、博遼縣4縣
- 宜州
參考資料
編輯- 《新唐書·志第三十三上·地理七上》
唐朝行政區劃:貞觀十道 |
---|
唐朝行政區劃:開元十五道 |
---|
關內道 |
河南道 |
河東道 |
河北道 |
隴右道 |
- ^ 羅凱《略論唐代嶺南地區的世官制與區域流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