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美國關係

双边关系

俄美關係(俄語:Российско-американ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英語:Russia–United States relations),又稱美俄關係,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外交領域之一,牽涉到俄羅斯聯邦美利堅合眾國這兩個國家。

俄羅斯聯邦-美利堅合眾國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俄羅斯

美國
代表機構
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
代表
大使 阿納托利·安東諾夫大使 琳恩·特雷西

國家硬實力概況

編輯
通稱 俄羅斯 美國
全稱 俄羅斯聯邦 美利堅合眾國
國徽    
國旗    
陸地面積 17,124,442 km2 (6,612,073 sq mi)[a] 9,833,520 km2 (3,796,742 sq mi)[1]
人口 146,512,911 336,139,233
人口密度 8.4/km2 (21.8/sq mi) 32.8/km2 (85/sq mi)
首都 莫斯科 華盛頓特區
最大城市 莫斯科 (~12.6 million) 紐約 (~8.4 million)
政府 聯邦制半總統制 聯邦制兩黨制總統制
首任領導人 留里克 (第一位斯拉夫民族的君主)
列寧(第一任蘇共中央總書記)
葉利欽 (第一任俄羅斯聯邦總統)
喬治·華盛頓
現任領導人 佛拉迪米爾·普丁 喬·拜登
成立時間 862年 (基輔羅斯)
1991年12月12日 (別洛韋日協議)
1993年12月12日 (俄羅斯憲法)
1776年7月4日 (宣布獨立)
1783年9月3日 (獨立性得到承認)
1788年6月21日 (美國憲法生效)
官方語言 俄語 無法定官方語言(「事實上」以英語作為國家主要交流語言)
本位貨幣 俄羅斯盧布 美元
GDP(國際匯率) $1.710 萬億[2] $22.675 萬億[3]
外債(名義上) $5396 億 (2017年底)[4] $20 萬億 (2019年3月)[5]
GDP(PPP) $4.328 萬億[2] $22.675 萬億[3]
人均 GDP(國際匯率) $11,654[2] $68,308[3]
人均 GDP(PPP) $29,485[2] $68,308[3]
人類發展指數 0.824 (非常高) 0.920 (非常高)
僑民 30,000 美國人[來源請求] 約有 3,163,084 俄籍美國人 (包括俄羅斯裔的美國人)
外匯儲備 $558,900 (2020年1月17日)[6] $128,883 (2019年10月25日)[7]
國防預算 $61.4 億 $6490 億
陸軍規模 俄羅斯陸軍 (2020)[8]
  • 12,950 輛坦克
  • 27,038 輛裝甲車
  • 6,083 個自走式火炮
  • 4,465 個拖曳式火炮
  • 3,860 個多管火箭炮
美國陸軍 (2020)[9]
  • 6,289 輛坦克
  • 39,253 輛裝甲車
  • 1,465 個自走式火炮
  • 2,740 個拖曳式火炮
  • 1,366 個多管火箭炮
海軍規模 俄羅斯海軍 (2020)[8]

總兵力:603 艘艦艇

  • 1 艘航空母艦
  • 16 艘驅逐艦
  • 10 艘巡防艦
  • 79 艘護衛艦
  • 62 艘潛水艇
  • 41 艘巡邏艦
  • 48 艘布雷艇
美國海軍 (2020)[9]

總兵力:481 艘艦艇

  • 11 艘航空母艦
  • 91 艘驅逐艦
  • 0 艘巡防艦
  • 19 艘護衛艦
  • 66 艘潛水艇
  • 13 艘巡邏艦
  • 11 艘布雷艇
空軍規模 俄羅斯空軍 (2020)[8]

飛機總數:4,163 架

  • 873 架戰鬥機
  • 742 架攻擊機
  • 424 架運輸機
  • 497 架教練機
  • 127 架特殊任務機
  • 1,522 架直升機
  • 531 架攻擊直升機
美國空軍 (2020)[9]

飛機總數:13,264 架

  • 2,085 架戰鬥機
  • 715 架攻擊機
  • 945 架運輸機
  • 2,643 架教練機
  • 742 架特殊任務機
  • 5,768 架直升機
  • 967 架攻擊直升機
核彈頭 6,500 個 (2019)[10] 6,185 個 (2019)[10]
經濟同盟 歐亞經濟聯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軍事同盟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盟國
集安組織:

自1992年以來俄羅斯和美國的領導人

George H. W. BushBill ClintonGeorge W. BushBarack ObamaDonald TrumpJoe BidenBoris YeltsinVladimir PutinDmitry MedvedevVladimir PutinUnited StatesRussia

關係史

編輯
 
美俄核彈數量

沙俄和美國關係

編輯
 
俄美公司旗
 
阿拉斯加買賣原始支票,面額720萬美金。

俄美關係最早可以追溯至1741年,當時的俄羅斯探險家白令第一次發現阿拉斯加後,而沙俄政府很快就吞併阿拉斯加,成為俄屬北美殖民地。俄羅斯與英屬北美殖民地之間的小規模直接貿易始於1763年。這種貿易違反了英國的《航行法》,後者僅允許殖民地與英國進行貿易。

1775年4月19日,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同年9月1日英王喬治三世致函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請求出兵協助英國平亂以及英俄結盟的請求均被拒絕。1778年3月,葉卡捷琳娜二世發表武裝中立宣言,明確反對英國的海上霸權。1780年,在俄國的組織下,歐洲成立了武裝中立聯盟。一定程度上阻撓了英國海軍對美國軍用物資的封鎖。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1794年11月,喬治·華盛頓任命拉塞爾為美國駐聖彼得堡領事。

1799年,在沙俄保羅一世特許之下,由格里戈里·舍利霍夫尼古拉·列扎諾夫共同創辦一個半官方性質的殖民貿易公司俄美公司。在該公司亞歷山大·巴拉諾夫的管理下,在新阿爾漢格爾斯克(今錫特卡)建立一個永久據點,並以此地來組織日漸繁榮的皮草貿易。美國和俄羅斯將彼此視為貿易夥伴。1801年,傑斐遜總統任命萊維特·哈里斯為第一任美國駐俄羅斯總領事。

1807年,美國駐英大使詹姆斯·門羅向俄國駐英代表處特使阿佩洛烏斯英語Maximilian von Alopaeus表達了兩國正式建交的願望。阿佩洛烏斯向時任俄國外交大臣安德烈亞斯·埃伯哈德·馮·布德伯格英語Andreas Eberhard von Budberg進行了匯報並給予回復。1808年8月,托馬斯·傑斐遜任命威廉姆•肖特英語William Short (American ambassador)為美國駐俄國特命全權大使但被美國參議院否決,1809年3月任命約翰·昆西·亞當斯出任駐俄大使於同年6月得到通過。1809年4月,沙皇任命帕連為沙俄駐美大使。兩國正式建交。1824年的《美俄條約》劃定了俄羅斯美洲部分與英美俄勒岡州之間的邊界。

1853年到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國聯軍擊敗,國庫空虛;阿拉斯加隔白令海峽堪察加半島上的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也遭到英法聯軍圍攻。另一方面,由於英國正在進一步加強在北美殖民地的發展,特別是在西部的英屬哥倫比亞,令俄國擔心日後最終會戰敗而失去這個易攻難守的阿拉斯加。俄國希望拉攏美國以牽制附近強大的英國勢力擴張。因此,俄國出於國家安全及戰略考慮,於1859年首次向美國提議賣出阿拉斯加,以圖制衡英國。可是由於美國正值發生南北戰爭,因此令計畫告吹。後來北方的亞伯拉罕·林肯勝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指示時任首相再就阿拉斯加的買賣和美國國務卿威廉·亨利·西華德談判。談判從1867年3月初開始,並最終於1867年3月30日凌晨四時,俄美雙方達成協議,最終以700萬美元外加20萬美元手續費成交,該次的買賣條約亦在1867年4月9日在美國參議院以37票支持,2票反對的情況下獲得通過。1868年8月1日,里格斯銀行(今PNC銀行)兌現了給俄羅斯外交部的國庫支票,完成了美國對阿拉斯加的購買。

 
沙皇批准出售阿拉斯加文件。

美國和蘇聯關係

編輯
 
美國副總統理察·尼克森會見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赫魯雪夫, 1959年
 
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阿列克謝·柯西金和美國總統林登·詹森在1967年葛拉斯堡羅峰會
 
1961年美國總統約翰·F·甘迺迪會晤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雪夫
 
尼娜·赫魯曉娃、瑪米·艾森豪、尼基塔·赫魯雪夫、德懷特·艾森豪在國宴上,1959年
 
1973年蘇聯領導人訪問美國期間,美國總統尼克森與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會面

一戰時期

編輯

1917年布爾什維克革命過後,美國政府對蘇維埃俄國採取敵視政策。美國對俄國實行禁運,還精心策劃了一系列針對蘇俄隱蔽行動,包括暗中資助敵對勢力美國國務卿羅伯特·蘭辛渴望在俄國實施拉夫爾·科爾尼洛夫將軍曾在1917年建立的軍事獨裁[12][13]1918年8月,美國出兵干預俄國內戰,美軍符拉迪沃斯托克阿爾漢格爾斯克登陸。[14]

美國對布爾什維克的敵意不單止源自對無產階級革命的仇視。還擔心日本向俄國控制的領土擴張,以及他們對捷克軍團的支持,因此美國向俄國北部和西伯利亞派遣了少量軍隊。列寧十月革命中上台後,俄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退出,從而使德軍將大量軍隊從東線調到西線[15]

美國干預俄國內戰,與其說是直接進行軍事干預,不如說是對白軍各種形式的援助。提供主要的援助是補給和食物。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不想完全乾預俄國,因為他相信許多俄國人並不完全支持紅軍,而是希望革命最終會逐漸走向更民主。咄咄逼人干預會讓俄國人團結在一起,並將美國描繪成一個侵略者。[16]

二戰時期

編輯

二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為盟友關係,共同對抗軸心國為主的敵軍,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兩國的競爭關係已經開始,對於誰先進駐柏林以及戰後領域的劃分開始競逐,美蘇的競爭關係也成為許多德國和日本戰犯能逃脫追究的契機,雙方在相互保證毀滅的前提下維持和平[17]。二戰時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的各種武器裝備有時也出現在現今俄羅斯舉行的一些武器和裝備展覽上。

冷戰時期

編輯
 
1959年7月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雪夫和時任美國副總統的理察·尼克森在莫斯科的美國國家展覽會英語American National Exhibition上展開的一場關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各自優點的辯論,左二為赫魯雪夫
 
從左到右:盧埃林·湯普森蘇聯外交部長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葛羅米柯迪安·臘斯克
 
傑拉爾德·福特與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在1974年符拉迪沃斯托克峰會上非正式見面
 
1974年美國福特總統與蘇聯勃列日涅夫總書記簽訂SALT I條約
 
1979年美國卡特總統與蘇聯勃列日涅夫總書記簽訂SALT II條約

二戰的結束後,蘇聯勢力擴張到了東歐西方國家擔心蘇聯勢力的擴張影響會到自身利益,尤其是已經在西歐建立了經濟和政治主導地位的美國。1949年,蘇聯成功試爆了核武器,美國國內麥卡錫主義開始盛行,加上古巴革命中導致美國門羅主義者加強蘇聯的警惕,中央情報局秘密發動了1954年瓜地馬拉政變以調查蘇聯是否在美洲支持革命勢力的證據。

兩國在意識形態上各自奪國際影響力。這場擴日持久的鬥爭,涉及大量地緣政治和局部戰爭,持續到蘇聯解體的1991年12月26日,史稱冷戰。兩國也持續進行了一場核武器與常規武器的軍備競賽,史稱美蘇爭霸。

美國推出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發展經濟。由於直接拒絕蘇聯參加援助計劃意味著對盟友的公開不信任,馬歇爾在他的演講中依然十分坦誠地歡迎蘇聯加入馬歇爾計劃,以接受美國的援助。事實上美國國務院的官員們心裡很清楚,史達林根本不可能會同意參與該計劃,同時美國國會也不會批准一個含有巨額對蘇援助的議案。不久,蘇聯就出爐了馬歇爾計劃在東歐地區的「替代計劃」,該計劃主要包括了對東歐國家的經濟援助以及發展東歐國家對蘇聯的貿易——這就是著名的莫洛托夫計劃,也就是後來經濟互助委員會的雛形。美國及其西歐盟國為對抗蘇聯,組建了是軍事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蘇聯也組建類似的組織東方集團華沙條約組織予以反擊。

1989年,美蘇領導人宣布冷戰結束。1991年,美蘇兩國在海灣戰爭中聯合反對伊拉克。1991年7月31日,米哈伊爾·戈巴契夫和美國總統喬治·H·W·布什簽訂《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宣布削減兩國部署的核彈頭數量。但很多人把1991年蘇聯解體視為冷戰的真正結束。

蘇聯解體後的俄美關係

編輯
 
戈巴契夫和雷根一同簽訂中程飛彈條約,1987年。
 
雷根與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巴契夫進行一對一會談。
 
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巴契夫與美國總統雷根合攝於美國白宮圖書館。
 
副總統布什和雷根與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戈巴契夫紐約市,1988年。

政治關係

編輯
 
葉爾欽與比爾·柯林頓
 
2001年普丁與小布什合影
 
2002年美國國防部長唐納·拉姆斯菲爾德(左)與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伊萬諾夫(右)召開聯合記者會

蘇聯最終在經濟不支的狀況下解體,之後與美國簽署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冷戰告終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聯合國席位和外交勢力圈,但之後長期的經濟不景氣導致國力和軍力下滑,約15年的時間中在國際上成為次要角色,而美國當時處於電腦革命的黃金年代,帶動了全球經濟和文化影響力成為唯一的超級強權。在此勢頭下北約東擴快速進行,俄羅斯戰略空間大幅壓縮卻又無力對抗,處於妥協的地位,直到2008年南奧塞提亞戰爭,俄羅斯此後實際控制喬治亞的部分領土南奧塞提亞阿布哈茲後,美國開始重新注視俄羅斯的軍事動向。

但兩國間軍事透明度也有所增加,2002年起雙方的開放天空軍事條約生效。

 
梅德韋傑夫(右)與美國能源部部長山繆·包德曼會晤。

柯林頓政府

編輯

1994年12月5日,烏克蘭、俄羅斯、美國和英國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簽署《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18]。這份備忘錄主要關注烏克蘭無核化,以及「尊重烏克蘭現有領土的獨立和主權」、「避免使用武力等方式威脅烏克蘭」。

小布什政府

編輯

歐巴馬政府

編輯
 
2010年4月,歐巴馬與梅德韋傑夫簽署削減核武器的《布拉格條約》
 
歐巴馬於2015年9月29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談論敘利亞內戰達伊沙

歐巴馬上台後英語Presidency of Barack Obama美俄關係一度有所改善[19]。2009年3月6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瑞士日內瓦將一枚寫有英文和俄文「重啟」一詞的紅色按鈕交給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兩人同時按下按鈕,象徵重啟兩國交流[20]

2014年烏克蘭親歐盟示威事件爆發,導致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此為美俄關係由一次重大轉折點,因為俄羅斯認為不能任由北約及歐盟在克里米亞建立軍事基地,最後的戰略緩衝區不能失去,否則美國可以直接把核武飛彈和轟炸機部屬在莫斯科旁邊,俄國境內民氣高漲主戰派聲浪不斷,於是普丁總統斷然下令出兵占領了克里米亞和介入烏克蘭內戰[21],建立了東烏的親俄勢力圈與親北約的西烏對峙至今。

2015年敘利亞內戰期間,遜尼派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攻城掠地並大舉屠殺,長期支持當地反對派勢力的美、歐國家堅持不派地面部隊依靠轟炸的方式也沒有阻擋伊斯蘭國攻擊,當地的阿薩德總統長期是俄盟友,並有俄國當今唯一的海外海軍基地,俄利用此一局勢在阿薩德邀請下出兵敘利亞,並聯合伊朗伊拉克、黎巴嫩真主黨等若干什葉派勢力提供地面特戰行動和轟炸定位,導致伊斯蘭國死傷慘重,在中東地區發生了微妙的民心影響。

現今的美俄關係還是建立在相互保證毀滅的前提下維持不直接交戰,因為俄羅斯還是繼承了蘇聯的核武儲備和軍事科技,但外交與意識形態戰爭白熱化。

川普政府

編輯
 
2017年7月7日,普丁在2017年二十國集團漢堡峰會會見美國總統唐納·川普
 
反川普人士深信川普與俄羅斯合謀幹預美國大選

自從唐納·川普贏得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後,俄羅斯總統普丁向其伸出橄欖枝,願與其展開合作。有論點認為在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可能會與俄羅斯展開談判,實現關係緩和,川普政府或扭轉自1970年代尼克森以來的「聯中制俄」策略,改為「聯俄制中」。[22][23]

但是川普也面臨對國會對俄羅斯的兩難,例如川普無法直接不聽國會的話,可能須接受自己無法否決的對俄羅斯制裁案。最後川普在通俄門危機中,於2017年8月2日簽下「綁住自己手腳」的法案。美國政府在其於2017年12月發布的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把俄羅斯和中國一起列為美國的「頭號威脅」,顯示出美國政府內部的反俄集團實力強大,也意味著美俄關係短期內無法得到徹底改善。

2018年2月7日,美軍在敘利亞代爾祖爾省與據報大部分是俄羅斯私人軍事服務公司僱傭兵的約500名親敘利亞政府部隊交火,造成200至300名親敘政府部隊人員喪生,美軍則無傷亡[24]

2018年3月,俄羅斯前特工謝爾蓋·斯克里帕爾及其女兒在英國遭神經毒素毒害,引發英俄關係緊張。美國政府支持英國立場,驅逐60名俄羅斯外交官,並關閉俄羅斯駐西雅圖領事館。俄羅斯在30日驅逐60名美國外交官,關閉聖彼得堡的美國領事館。

2019年,川普政府向參與建造輸送俄羅斯天然氣到德國的北溪2號管道的公司實施制裁[25],導致北溪2號完工日期推遲[26]。同年,因俄烏戰爭的緣故,美國政府宣佈拒絕承認於克里米亞頓巴斯俄佔地區簽發的俄羅斯護照,相關持照人亦不得入境美國[27]

2020年10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在接受全俄廣電俄羅斯-1頻道採訪時表示,在川普執政期間,美對俄制裁或擴大制裁達到46次[28]

2020年12月10日,美國國務院致函美國國會,表示將關閉位於俄羅斯海參崴領事館,並暫停葉卡捷琳堡領事館的作業[29]。同月,美國國務院宣布俄駐美外交人員的任期限制為三年[30]

拜登政府

編輯

2021年3月,美國情報官員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可能試圖操縱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31]。美國總統喬·拜登在談到納瓦利內時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丁是一位「劊子手」,並警告俄羅斯必將為再次干預美國大選付出代價。俄羅斯於是召回駐美國大使[32]

2021年4月15日,拜登下令美國財政部對俄羅斯16個組織及16名人士實施制裁。美國國務院同時宣布,驅逐10名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外交人員[33]。同時波蘭外交部宣布3名俄羅斯駐波蘭大使館俄語Посольство России в Польше外交官為「不受歡迎人物[34]。4月16日,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宣布驅逐10名美國駐俄外交人員[35]。4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丁簽署一項總統令,對外國不友好行為採取反制措施[36]。4月26日,俄羅斯外交部宣布將美國列入不友好國家名單[37]

2021年5月19日,拜登政府宣佈解除對於北溪2號管道的一些制裁措施[38][39]。2021年9月,北溪2號管道完工[40]

2021年7月30日,俄羅斯宣布禁止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保留或聘用俄籍雇員或第三國雇員。8月2日,美國要求24名俄羅斯外交官在9月3日簽證到期之前離開美國[41]。11月28日,美國要求27名俄國外交官及其家屬於2022年1月30日離美[42]。12月1日,俄羅斯要求派駐俄超過3年的美國大使館人員最晚須在2022年1月31日搭機返美。[43]

2021年12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丁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了2個小時的閉門視頻會談[44]。12月8日,拜登表示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將不會單方面出兵協助烏克蘭[45]。12月30日,美國總統拜登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就烏克蘭局勢電話交談了近一個小時。拜登重申若烏克蘭局勢升級或俄方侵略烏克蘭,美國將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普丁表示,美國的這種舉動可能會導致兩國關係完全破裂。[46]

2022年1月9日至10日,俄美在日內瓦進行俄美安全保障談判[47]。同年2月17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指出,為了因應美方驅逐俄駐美使館某位公使銜參贊[48],因此其決定驅逐美駐俄副大使高仁斌[49](前駐華使館副安全官英語Regional Security Officer[50])。美國國務院認定此為俄方的升級手段[51][52]

2023年2月3日,美國司法部長加蘭2月3日與烏克蘭總檢察長科斯廷在華盛頓會面,期間加蘭宣布將把從俄羅斯寡頭那裡沒收的資金首次轉交給烏克蘭,用於進一步援助該國[53]。同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向烏克蘭提供21億7500萬美元的新一輪軍事援助,其中包括首次向烏方提供射程可達約150公里的遠程火箭彈。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同日就此發出警告[54]

2023年2月12日,美國駐俄大使館再次發布公告再次提醒美國公民不要前往俄羅斯旅行,並敦促居住在俄羅斯的美國公民立刻離境。美國發布的公告稱:「由於俄烏衝突不可預測的後果,俄羅斯政府安全官員可能騷擾或拘留美國公民並任意執行當地法律,進出俄羅斯的航班受到限制,大使館協助在俄美國公民的能力有限,同時存在發生恐怖主義事件的可能性。」路透社13日稱,美國大使館去年2月份在俄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後曾發出過類似警告,此後一直沒有改變這樣的建議[55]

2023年3月29日,美國以俄羅斯暫停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為由停止同俄方交換有關其核武器庫存的詳細數據。[56]

2023年當地時間2月23日,包括美國在內的七國集團(G7)財長和央行行長在印度班加羅爾舉行會議。烏克蘭財長馬爾琴科也在線出席了會議。七國集團在會上通過了一項向烏提供總額390億美元的財政與經濟援助的聯合聲明,該計劃金額較去年12月提出的320億美元有所增加,其中日本將撥款55億美元[57]

2023年2月24日,美國國務院聲明,美國政府將向烏克蘭提供約100億美元的援助,包括為烏克蘭政府提供預算支持,以及幫助受衝突影響的烏克蘭人。同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聲明,在過去一年,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320億美元的軍事支持。奧斯汀說,這包括超過1600套「毒刺」防空飛彈系統,超過8500套「標槍」反坦克飛彈系統等。美國防部當天還表示,宣布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價值20億美元的軍事支持[58]

2023年5月19日,美國宣布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措施,包括俄方的能源企業和軍工供應鏈,涉及20多個國家或司法管轄區的22人和104個實體實施制裁,而美國國務院則針對近200人、實體、船隻和飛機實施制裁,屬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制裁措施。[59]俄羅斯外交部則宣佈禁止500名美國公民入境,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歐巴馬。[60]

2023年9月14日,俄羅斯外交部認為美國駐俄使館一等秘書傑弗里·西林及二等秘書大衛·伯恩斯坦的行為與外交人員身份不符,宣布兩人為「不受歡迎的人」,並要求他們在7天內離境。[61]

2024年4月,俄羅斯扣押摩根大通4.4億美元資產,而此前俄羅斯的資產因被美國制裁而被困住。[62]

體育賽事

編輯

2014年冬奧會,因為俄羅斯出兵占領了克里米亞和介入烏克蘭內戰,加上國內通過法律打壓LGBT人權爭議,美國國內雖有批評要求杯葛冬奧,但最終代表團如期出發,只是歐巴馬不出席冬奧開幕式。

2016年奧運會前,美國等國呼籲國際奧委會對嚴重禁藥醜聞的俄羅斯實施全面禁賽,俄國當局批評這是「政治陰謀」,而國際奧委會則在7月24日宣布,決定不對俄羅斯全隊禁賽,資格交由各單項體育聯合會決定,最終代表團數目從389人降至291人,其中舉重被全面禁賽,划船、田徑被大部分禁賽,14項目全部的參賽者都可參與當屆奧運[63]。媒體認為全面將俄羅斯摒除在里約奧運,包括賽程縮水、奧運失焦、賽程大亂以及門票銷售,影響層面過於廣泛恐是考慮主要因素。也有人指控說會這麼當時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不想得罪普丁,便不全面禁賽。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Including the disputed territory of Crimea.

參考文獻

編輯
  1. ^ Gopnik, Adam. United State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18 [July 28,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8). 
  2. ^ 2.0 2.1 2.2 2.3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21. IMF.org.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8 April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3. ^ 3.0 3.1 3.2 3.3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21. IMF.org.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8 April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4. ^ The World Factbook. CIA.gov.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May 30,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5). 
  5. ^ Treasury TIC Data.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July 9,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6. ^ International Reserve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End of period). Cbr.ru. [January 10,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7. ^ U.S. International Reserve Position.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November 10,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8. ^ 8.0 8.1 8.2 Russia Military Strength. [202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2). 
  9. ^ 9.0 9.1 9.2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ilitary Strength. [202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31). 
  10. ^ 10.0 10.1 Status of World Nuclear Forces –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Fas.org. [January 28,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11. ^ Jones, Cara; Donovan-Smith, Orion. How the West Lost Burundi: While Western powers were making threats, Russia and China were wooing the country's defiant government. And that should be a wake-up call for countries like the United States. foreignpolicy.com. August 28, 2015 [202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9). 
  12. ^ Review of book by David S. Foglesong, America's Secret War Against Bolshevism: U.S. Intervention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1917–1920.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n-Line.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6). 
  13. ^ David S. Foglesong, American Intelligence Gathering, Propaganda and Covert Action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America's Secret War Against Bolshevism: U.S. Intervention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1917–1920 
  14. ^ Gibson Bell Smith, Guarding the Railroad, Taming the Cossacks The U.S. Army in Russia, 1918–1920, Prologue Magazine 34 (4) (The National Archives), Winter 2002, 34 (4)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30) 
  15. ^ Fic, Victor M, The Collapse of American Policy in Russia and Siberia, 1918, 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5 
  16. ^ Marc De Zwaan, American "Intervention"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1918–1920 – Why did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 decide to send American troops into Siberia and Northern Russia on August 16, 1918?, International Academy, May 2007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9) 
  17. ^ Feis, Herbert. Churchill, Roosevelt, Stalin: the war they waged and the peace they sough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World War II
  18. ^ Ukraine's nuclear regret?. bbc.com. 2014-03-20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0). 
  19. ^ Baker, Peter. U.S.-Russian Ties Still Fall Short of 'Reset' Goal. New York Times. 2 September 2013 [14 June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20. ^ В МИД рассказали, как Клинтон подарила Лаврову кнопку "перегрузка" [The Foreign Ministry on How Clinton Gave Lavrov the "Overload" Button]. ria.ru. RIA Novosti. 2019-03-06 [10 Nov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俄語). 
  21. ^ Сепаратизм у Криму: онлайн-трансляція. [2015-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2). 
  22. ^ 王俊評:特朗普攻勢現實主義,全球地緣政治洗牌. 端傳媒. 2016年11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1月22日). 
  23. ^ 歐迪斯:習核心的東盟佈局,撞上特朗普扭轉的國際秩序. 端傳媒. 2016年11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1月22日). 
  24. ^ How a 4-Hour Battle Between Russian Mercenaries and U.S. Commandos Unfolded in Syria. The New York Times. 2018-05-24 [2018-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8). 
  25. ^ Biden is threatening Putin with European energy sanctions. That may be difficult to pull off.. The Washington Post. 2021-12-15 [2021-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6). 
  26. ^ 北溪2号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谢幕之行. BBC. 2021-08-25 [2021-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0). 
  27. ^ UAWire - Volker: US will not recognize Russian passports issued in Crimea and Donbas. www.uawire.org. 2019-05-29 [2019-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28. ^ 普京谈俄美关系:受制于美对俄遏制战略 俄美关系近年来发展好坏参半. [2020-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0). 
  29. ^ 美媒披露美国拟关闭在俄罗斯仅存两座领事馆. 
  30. ^ 俄驻美大使:24名俄外交官因签证问题近期将离开美国. [2021-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3). 
  31. ^ 美国情报机构称俄罗斯而非中国试图干预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 [2021-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32. ^ 拜登指普京是刽子手 俄召回驻美大使. [2021-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1). 
  33. ^ 美國制裁俄羅斯 驅逐10名特工(第二版). [2021-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34. ^ 波兰外交部宣布3名俄罗斯外交官为“不受欢迎的人”. [2021-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35. ^ 俄外长宣布将驱逐10名美国外交人员 回应美国新制裁. [2021-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36. ^ 俄罗斯将美国和捷克列入不友好国家名单. 人民網. 2021年5月15日 [2021年5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5月15日). 
  37. ^ 俄罗斯外交部宣布将美国列入“不友好国家”名单. [2021-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38. ^ Nord Stream 2 and European Energy Security. 2021-05-19 [2021-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39. ^ Nord Stream 2: Biden waives US sanctions on Russian pipeline. BBC. 2021-05-20 [2021-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0). 
  40. ^ 德国暂停审批北溪2号:地缘政治背景及俄欧“通气”前景. BBC. 2021-11-24 [2021-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8). 
  41. ^ 美国要求24名俄罗斯外交官在9月3日前离境. [2021-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3). 
  42. ^ 美國驅逐27名俄羅斯外交官 預定明年初離境. [2021-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 
  43. ^ 外交爭議升溫 俄羅斯驅逐一批美國外交官. [2021-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6). 
  44. ^ 普京拜登闭门视频会谈2小时,火药味有点浓. [202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8). 
  45. ^ 英防相: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英国及盟国极不可能出兵. RFI. 2021-12-18 [2021-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9). 
  46. ^ 美俄峰会结束:拜登与普京针对乌克兰交锋没共识. [2021-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1). 
  47. ^ 俄罗斯-北约理事会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 [2022-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5). 
  48. ^ Russia Expels US Deputy Chief of Mission Bart Gorman in Tit-for-Tat Move. Sputnik. 2022-02-17 [2022-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9). 
  49. ^ 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50. ^ Deputy Chief of Mission Bartle B. Gorman. U.S. Embassy & Consulates in Russia. [2022-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4). 
  51. ^ Ken Bredemeier, Carla Babb. Biden: 'Very High' Likelihood Russia Will Invade Ukraine. Voice of America (VOA). 2022-02-17 [2022-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6). 
  52. ^ Ukraine latest: Russia expels deputy chief of US mission. Deutsche Welle. 2022-02-17 [2022-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4). 
  53. ^ 美国首次将没收自俄寡头资金转交给乌!乌:感谢,将用于重建乌克兰.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4). 
  54. ^ 美国对乌克兰新一轮军援首次包括远程火箭弹,俄罗斯发出警告. www.thepaper.cn. [2023-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4). 
  55. ^ 美使馆再敦促美国公民立刻离开俄罗斯,克宫回应:不是什么新鲜事. 環球網. [2023-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4) (中文(中國大陸)). 
  56. ^ 美国决定停止同俄罗斯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下共享核武器数据 - 军事 新闻 - 半岛电视台. 來自Aljazeera的國際新聞與深度評析. 2023-03-29 [2023-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4) (中文). 
  57. ^ 日媒:G7财长会议联合声明写入对乌援助390亿美元_全球速报_澎湃新闻-The Paper. www.thepaper.cn. [2023-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8). 
  58. ^ 凌晨重磅!欧盟、美国同时宣布大动作!乌方称将发动反击,泽连斯基:暂无与普京谈判的可能性 | 每经网. www.nbd.com.cn. [2023-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8). 
  59. ^ 美國宣布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 [2023-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60. ^ 俄羅斯禁止包括奧巴馬在內的 500 名美國公民入境. [2023-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61. ^ 俄罗斯要求美驻俄使馆两名工作人员限期离境-新华网. 新華網_讓新聞離你更近. 2023-09-14 [2023-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5) (中文). 
  62. ^ 俄罗斯扣押摩根大通4.4亿美元资产,以追回其被美国制裁困住的资金. 鳳凰網財經. 2024-04-25 [2024-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6) (中文). 
  63. ^ Russian doping: IOC delays decision on possible blanket ban for Rio Olympics. BBC Sports. 2016-07-19 [2016-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