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民解放軍

历史军队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位於中國東北的一支軍隊。自1945年成軍,至1948年底,通過三年的戰爭,攻占中國東北全境,為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奠定了基礎。

遼瀋戰役中黑山阻擊戰中的東北野戰軍在簡陋的工事中
秀水河戰役的勝利慶祝

部隊最早可追溯至1945年9、10月間,由當地游擊隊(即東北抗日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和進入東北的關內解放區部隊整合而成的東北人民自衛軍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1月,更名為東北民主聯軍。1948年1月,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1],區分為東北軍區東北野戰軍兩部,為一個總部領導。1948年3月後,將中華民國政府在東北的控制區壓縮於長春瀋陽錦州等數座孤城。當時東北人民解放軍總兵力達75萬人。其中東北野戰軍54個師75萬人,包括12個步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15個獨立師、3個騎兵師。同年8月,東北野戰軍設立了獨立的領導機關。9月12日,開始遼瀋戰役。最終,東北人民解放軍擊敗中華民國國軍在東北境內的大部分部隊,占領了東北全境。其後,東北野戰軍進入山海關內作戰,於1949年3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東北軍區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的大軍區之一,後演變為瀋陽軍區內蒙古軍區

歷史

編輯

1945年

編輯

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隨即出兵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全面進攻。八路軍冀熱遼軍區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朱德總司令的命令,1945年10月31日,由進入東北的少量八路軍、新四軍和當地游擊隊東北抗日聯軍等約2萬名軍人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位於佳木斯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進行接收東北。中共中央為反擊國民政府的計劃,依據「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決定從關內解放區抽調一批部隊和幹部進入東北,會同東北原有部隊執行發展東北的戰略任務。先後調進東北的部隊有:八路軍山東軍區直屬隊一部,第1、第2、第3、第6、第7師,第5師一部,魯中濱海膠東渤海等軍區主力部隊各一部,共6萬餘人;新四軍第3師(轄第7、第8、第10旅,獨立旅)3萬餘人;陝甘寧邊區第359旅、警備第1旅、教導第2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延安炮兵學校學員等萬餘人;晉綏、冀中、冀魯豫各1個團。以上連同先期進入的冀熱遼部隊一部共11萬餘人。同時,延安及各解放區的中共黨政軍幹部約2萬人,也陸續進入東北。10月31日,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任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運昌任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肖勁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參謀長,程子華任副政治委員,伍修權任第二參謀長,陳正人任政治部主任。各部隊到達東北後,一面阻擊國軍的進攻,一面著手發動群眾,清剿土匪武裝,組織和發展武裝。到年底陸續成立了錦熱遼寧遼東遼西遼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個軍區,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兵力發展到27萬人。 1945年1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為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東北民主聯軍把工作重心轉向距離國民黨占據的大中城市與較遠的城市和鄉村,以師(旅)為單位開始有重點地分散到東北各地,發動群眾,清剿殘餘偽軍土匪,建立根據地。

 
東北人民自治軍胸章,遼瀋戰役紀念館展出

1946年

編輯

到1946年3月,全區殲滅土匪7萬餘人。在這期間,對部隊初步進行了整編,將原來劃分的軍區先後合併為東滿、西滿、南滿、北滿4個二級軍區,實行新老部隊合編,以主力的大部劃歸各軍區指揮,重新調整了各省軍區和軍分區,抽調少數主力部隊充實地方武裝。後因情況變化,東北民主聯軍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又逐步集中主力,進行了為時1個多月的四平戰役,最後遭到國軍新一軍、新六軍、七十一軍等部隊擊潰,作戰科長王繼芳攜帶大批文件投奔國軍。東北民主聯軍放棄了工事甚好的大城市長春。國軍把東北民主聯軍趕過松花江並一擧佔領長春、吉林等七十多個城鎮,為國共內戰中的「吉長之役」。蔣介石描述:「共匪當時潰敗的情況,及其狼狽的程度,實與其在贛南突圍(中共稱為「長征」)逃竄時的慘狀,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2]

1946年6月下旬,東北民主聯軍根據中共中央對東北的鬥爭方針和中共中央東北局《關於東北目前形勢與任務的決議》(「七·七決議」),決定利用國軍戰線延長、兵力分散、暫難繼續大舉進攻的時機,進一步集中力量清剿殘餘偽軍土匪,發動群眾,進行土地改革,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同時,加緊部隊的整頓和建設。8月至10月間,先後以山東第1、第2師及原濱海支隊為基礎擴編為第7縱隊,組成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以華中第3師(欠第7旅)組成第2縱隊;以山東第7師及華中第3師第7旅組成第6縱隊。以上連同前已編成的第3、第4縱隊,陝甘寧第359旅和南滿獨立第1、第2、第3師,全區共有野戰軍5個縱隊、1個旅、3個獨立師,約12萬餘人。為加強以炮兵為重點的特種兵建設,至1947年3月,建立了9個炮兵團,27個營,120個連,1個戰車大隊,1個高射炮大隊,並以東北炮兵學校為基礎成立炮兵司令部和政治部,以剿匪、「土改」中發展起來的騎兵部隊,組成10個騎兵團和1個騎兵支隊;成立了護路軍司令部,將原分散各地護路部隊3,400餘人,統一整編為7個團,以維護和保證鐵路交通的順暢。此外,還分別成立了東北軍政大學、東北醫科大學和炮兵、工兵、測繪、通信、軍需、汽車、航空、外國語等各種專業學校,有計劃地訓練各種人才,以供部隊發展和作戰的需要。 為擊敗國軍「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進攻計劃,1946 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東北民主聯軍發動新開嶺戰役,在遼寧寬甸西北地區全殲國軍1個師。接著,又集中南北滿主力進行「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作戰,殲滅大批國軍,迫使其由進攻轉為防禦,東北解放區也得到了鞏固和擴大。1947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決定將晉察冀軍區之冀熱遼軍區及所屬部隊共8萬餘人劃歸東北民主聯軍建制,東北民主聯軍的總兵力達46萬人。

1947年

編輯

1947年5月中旬,東北民主聯軍轉入戰略性反攻,在長春瀋陽段和瀋陽至吉林段鐵路兩側地區發動了夏季攻勢,殲國軍8萬餘人。7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夏季攻勢結束。[3]:8377攻勢歷時50天,殲滅國軍8.3萬,攻佔城鎮42座,擴大解放區16萬平方公里[3]:8377國軍被壓縮在中長鐵路北寧鐵路地帶少數據點上,被迫由全面防禦轉入重點防禦。[3]:83778至9月間,以12個獨立師(旅)編成第7、第8、第9、第10縱隊,並成立了南滿、冀察熱遼兩個軍區前方指揮所(後改稱第1、第2前方指揮所)。9月中旬,東北民主聯軍又集中9個縱隊的兵力發動秋季攻勢,殲滅國軍6.9萬餘人,攻克城市15座,進一步掌握了東北戰場的主動權。 11月25日,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致電各中央局及野戰軍,決定取消東北民主聯軍稱號,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3]:846012月31日,新華社發表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通告,經中共中央批准,東北民主聯軍自1948年1月起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3]:8478

1948年

編輯

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區分為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以原民主聯軍總部機關為軍區兼野戰軍領導機關,林彪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任第一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呂正操、周保中、肖勁光任副司令員,羅榮桓任第一副政治委員,陳雲、李富春任副政治委員,劉亞樓、伍修權任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2月,以9個獨立師(旅)編成第1第11、第12縱隊。1947年12月15日至1948年3月15 日,東北野戰軍在零下30度左右的嚴寒天氣,發動了為期90天的冬季攻勢作戰,殲滅國軍15.6萬餘人,收復城市18座,將國軍壓縮於長春、瀋陽、錦州等幾處互相不能聯繫的孤立地內,東北解放區的面積擴大到全東北的97%,解放區人口占東北的86%,為全殲東北地區的國軍奠定了基礎。為適應大規模進攻作戰的需要,東北人民解放軍加強了二線兵團的建設,從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先後組織訓練了164個團,為主力部隊輸送新37萬官兵。並加強炮兵建設,在炮兵司令部下成立了炮兵縱隊,統一指揮與管理所屬炮兵部隊。各步兵縱隊、師、團也分別擴建了炮兵團、營和連。全區擁有戰防炮、迫擊炮1600餘門,山炮野炮榴彈炮加農炮600餘門,高射炮116門。1948年7月,以護路軍所屬部隊為基礎擴編為鐵道縱隊,下轄4個支隊,共1.7萬餘人。至8月止,東北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已發展到103萬人。為便於作戰指揮,8月14日,建立了單獨的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由林彪兼司令員,羅榮桓兼政治委員,劉亞樓兼參謀長,譚政兼政治部主任。原第1前方指揮所改為東北野戰軍第1兵團部,肖勁光任司令員,肖華任政治委員;原第2前方指揮所改為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部,程子華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此時,東北野戰軍下轄2個兵團部,12個步兵縱隊,15個獨立師,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3個騎兵師,1個坦克團等共70餘萬人。9月12日,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北寧線舉行遼瀋戰役,至11月2日結束,歷時52天,殲滅國軍47.2萬餘人,占領了東北全境。從此,東北野戰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支戰略機動部隊。

1948年11月13日,東北野戰軍所屬第1至第12縱隊,按照中央軍委規定的統一序列,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第39、第40、第41、第42、第43、第44、第45、第46、第47、第48、第49軍,每軍4個師5至6萬餘人;另以長春投共的國軍第60軍編為第50軍。部隊的裝備由於遼瀋戰役的大量繳獲而得到很大改善。11月14日,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到達河北薊縣地區,隱蔽集結待命。[3]:872911月下旬,東北野戰軍奉命入關。

1949年

編輯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東北野戰軍與華北軍區第2、第3、第4兵團及地方武裝一部舉行平津戰役,歷時64天,殲滅和改編國軍52萬餘人,解放了除綏遠一隅和太原、新鄉等少數孤立據點以外的華北全境。 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9年1月15日和3月7日的命令,東北野戰軍於3月11日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蕭克任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下轄4個兵團:第12兵團,肖勁光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轄第40、第45、第46軍;第13兵團,程子華任司令員,肖華任政治委員,轄第38、第47、第49軍;第14兵團,劉亞樓任司令員,莫文驊任政治委員,轄第39、第41、第42軍;第15兵團,鄧華任司令員,賴傳珠任政治委員,轄第43、第44、第48軍及兩廣縱隊;原野戰軍所屬之特種兵指揮機關改稱特種兵司令部,轄2個炮兵師,1個裝甲師,1個高炮指揮所和1個工兵指揮所。原鐵道縱隊擴編為鐵道兵團,歸軍委直接指揮。

建制

編輯

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

 
1946年長春大會

第一兵團 約10萬人,司令員蕭勁光,副司令員陳伯鈞,政委肖華,政治部主任唐天際,參謀長解方,副參謀長潘朔端

第二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政委黃克誠

注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李景田主編.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1921-20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11.04: 687. ISBN 7-5035-4491-0. 
  2. ^ 《蘇俄在中國:中國與俄共三十年經曆紀要》蔣介石,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3版,第十八節([//web.archive.org/web/20110615064241/http://zh.wikisource.org/wiki/%E8%98%87%E4%BF%84%E5%9C%A8%E4%B8%AD%E5%9C%8B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3.0 3.1 3.2 3.3 3.4 3.5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全十二卷,共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