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詩 編輯
七步詩見於《三國演義》,描述曹丕嫉妒其弟曹植的文學才華,曾下令其七步內作詩,並且包含兄弟之意而無「兄弟」二字,否則將其處死。曹植以煮豆為題材,作出此詩,來表達兄弟相殘的悲哀,最終曹丕自愧而將其放過。
此詩廣為流傳,但並沒有見於《三國志》(三國志行文簡略,不錄之文甚多),最早也出現於《世說新語·文學》,所以是不是曹植所作被認為存疑。
原著
編輯據《世說新語》記載,魏文帝曹丕妒忌弟弟曹植的才學,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否則曹植將被處死。曹植沒走到七步,便吟出諷刺骨肉相殘的《七步詩》[1]: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該典故中,衍生了「七步之才」、「七步成詩」等成語,形容才思敏捷,能夠出口成章,下筆成文;還衍生了「煮豆燃萁」這個成語,形容手足相殘。
這首詩流傳至後世,又出現四句的版本,並見於小說《三國演義》[2]: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但《三國演義》所述是應聲而非七步而作。由於《三國演義》的流傳較《世說新語》為廣。因此四句的版本比原來六句的版本更為人所熟知。
由於此事件不見於正史《三國志》,此詩亦不見於《曹植集》,有人就認為此事為後人虛構,但正史無載的事不能斷言為虛構。亦有人認為確有其事,但現存的《七步詩》為後人偽託。另有一種說法是《七步詩》有兩首,先一首為《兩肉》:
兩肉齊道行,頭上帶凹骨。
相遇塊山下,郯起相搪突。
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氣不洩畢。
並認為曹植先作此首,曹丕再出題要曹植再賦詩,後一首才是《煮豆》。但無論如何,《七步詩》廣為流傳。
引用
編輯後人引用曹植《七步詩》寫出了一些佳作,發表闡述了自己的意見,如魯迅、周恩來、郭沫若等。
魯迅
編輯1920年代,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為段祺瑞政府推廣復古教育,更為學生的安全著想,極力阻止學生運動。魯迅為表達對此的不平,依《七步詩》原韻,寫了《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燼你熟了,正好辦教席。」
郭沫若
編輯《七步詩》讓千餘年來人們對曹植抱著深切的同情,同時對曹丕則多懷厭棄的情緒。而郭沫若對「抑丕揚植」的看法不甚贊同,他認為曹丕在文藝批評和七言詩的發展史上占有開山地位,為三國時期重要的詩人,他還舉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所說:「文帝以位尊減才,子建以勢窘益價」,他認為這是較公允的評價。郭沫若指出:「站在豆的一方面說,固然可以感覺到萁的煎迫未免為火燒火;如果站在萁一方面說,不又是富於犧牲的精神的表現嗎?」
因此,1941年郭沫若仿《七步詩》寫下了一首「翻案剝皮詩」——《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
江澤民
編輯2000年3月8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香港廳會見參加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香港團的代表時,早已等候在這裡的數十位中外記者爭相向他提問台灣問題。江澤民與某記者發生了如下的對話:
記者:「三位台灣的主要『候選人』都說,如果當選,願意到大陸來訪問,您會歡迎接見他們嗎?」 江澤民:「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歷次講話都說得很清楚,凡是堅持一個中國的,我們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歡迎。」 記者:「如果支持『台獨』的『候選人』上台會怎樣?」 江澤民:「你想一想會怎樣?」 記者:「請問江主席,兩岸如果真的開戰,豈不是相煎何太急?」 江澤民:「我發現你們這一點,我感覺到...幸虧我這個人喜歡詩詞,你大概用的曹植的這首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的理解,就是你,如果是要搞台獨,這個問題就意味著相煎何太急。你怎麼獨立呢?你不是本是同根生嘛!對不對啊?」[3]
伊隆·馬斯克
編輯2021年11月2日,全球首富伊隆·馬斯克在Twitter及微博上發布《七步詩》四句版本,並在上面冠以 Humankind (人類)字眼。[4][5] 對於發布這首詩的含義,路透社向特斯拉發出置評請求,但並沒得到回應[6]。
引注
編輯- ^ 《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慚色。」
- ^ 《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出現
- ^ 江泽民五分钟答台湾问题. 中新社. 2000年3月8日 [2021年11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1月2日).
- ^ 马斯克在推特发曹植《七步诗》. 聯合早報. 2021-11-02 [2021-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2).
- ^ 馬斯克推特微博發曹植《七步詩》 網友:這什麼意思?. 聯合新聞網. 2021-11-02 [2021-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3).
- ^ 马斯克发中文七步诗引众说纷纭:是回应逼捐、暗指狗狗币、还是菜谱?. 路透社. 2021-11-02 [2021-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