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第三次北属时期 编辑
越南第三次北属时期(越南语:Thời Bắc thuộc lần thứ 3/時北屬𠞺次𠀧?),该时期的越南受中国的隋、唐、武周等王朝统治[1],是越南北属时期的一部分。此一时期的起讫时间,越南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定为603年至939年[2];另有定为602年-905年。是越南历史上被中国隋朝及唐朝统治,并过渡至独立建国的时期。602年,隋文帝派遣大将刘方平定了前李朝李佛子的势力,将今越南北部直接置于隋朝的统治之下。621年,唐朝取代隋朝并继续统治安南,并设置都护府(曾称作交州总管府、交州都督府、安南都护府、镇南都护府等)及节度使等军政官署,管辖当地。在第三次北属期间,该地曾爆发多起民变,并受环王国(位于现今越南中、南部)、阇婆(位于爪哇)、南诏国(位于中国西南)的侵扰。到唐末五代时期,曲承裕成为静海节度使,其后,越南人士逐渐取得自主权力,标志着第三次北属时期结束。
越南历史系列条目 | |||||||||||
---|---|---|---|---|---|---|---|---|---|---|---|
史前时期(东山文化) | |||||||||||
传说时期(鸿庞氏、瓯貉) | |||||||||||
第一次北属时期 前207–40 | |||||||||||
(秦、南越、西汉、新、东汉) | |||||||||||
东汉:征氏姐妹 40–43 | |||||||||||
第二次北属时期 43–544 | |||||||||||
(东汉、吴、晋、宋、齐、梁) | |||||||||||
吴:赵妪 248 | |||||||||||
前李朝(万春国)544–602 | |||||||||||
第三次北属时期 602–905 | |||||||||||
(隋、唐、武周、唐) | |||||||||||
唐:梅叔鸾、冯兴、杨清 | |||||||||||
越南自主时期 905–938 | |||||||||||
(唐、后梁、南汉) | |||||||||||
静海军:曲家、杨廷艺、矫公羡 | |||||||||||
吴朝与十二使君时期 938–967 | |||||||||||
丁朝 968–980 | |||||||||||
前黎朝 980–1009 | |||||||||||
李朝 1009–1226 | |||||||||||
陈朝 1226–1400 | |||||||||||
胡朝 1400–1407 | |||||||||||
第四次北属时期 1407–1427 (明) | |||||||||||
明:后陈朝 1407–1413 | |||||||||||
后黎朝前期 1428–1527 | |||||||||||
莫朝 1527–1592 | |||||||||||
南北朝 1533–1592 |
莫朝 | 后黎朝 后期 | |||||||||
后黎朝后期 1533–1789 | |||||||||||
后黎朝后期 郑阮分治 1627–1672 1774–1775 |
郑主 1545–1787 |
阮主 (南进) 1558–1777 | |||||||||
西山朝 1778–1802 | |||||||||||
阮朝 1802–1945 | |||||||||||
法属时期 1884–1945 (北圻、中圻、南圻) | |||||||||||
法属印支:保护国阮朝 | |||||||||||
日属时期 1940–1945 (法属印度支那政府) | |||||||||||
日属:保护国阮朝→越南帝国 1945 | |||||||||||
越盟 | 法属时期 1945–1954 | ||||||||||
法属印支:南圻国、山地国、越南临时中央政府 | |||||||||||
越南民主共和国 1945–1976 |
越南国 1949–1955 | ||||||||||
越南共和国 1955–1975 | |||||||||||
越南南方共和国1969–1976 |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976至今 | |||||||||||
越南主题 | |||||||||||
历史沿革
编辑隋朝对越地加强统治
编辑公元6世纪中期,中国南朝梁辖下的交州地区(在今越南北部),爆发李贲的起事,并割据当地,越南史上称作“前李朝”。到589年,隋朝(581年─618年)统一中国,越地则有李佛子势力的盘踞。[3]关于李佛子政权与隋室的关系,学者王承文根据出土碑铭《舍利塔铭》(601年刻成,2004年在北宁省顺城县出土)的内容,认为隋帝诏令亦得在交州执行,因此李氏应与隋廷处于隶属关系。[4]602年,李佛子起事,隋文帝派交州道行军总管刘方率兵南下,行军顺利,并向李佛子劝降。李佛子“惧而降”,于是将之遣送隋朝国都大兴城,越南地区遂受隋朝统治。[5]
其后,隋朝对越地的统治有所加强,这在稍后的唐朝政府亦沿袭下去。据中国大陆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的论述,指出隋在当地,设置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地方军政机构,加强控制越地及防止林邑国(即占婆)的北犯,务求巩固边防。早在李佛子降后,身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的刘方便立刻在当地实行统治。604年,隋设立总管。隋炀帝时,605年,林邑国出兵北犯,刘方随即受任为驩州道行军总管,领兵击败林邑。此外,隋朝把以往的州、郡、县地方三级制,改为郡、县二级制,精简了地方行政架构,以免叠床架屋。在越地,亦实行了此一模式,设置了六郡(包括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和平定林邑后,一度设置了比景郡、海阳郡及林邑郡)、三十六县。[6]
隋炀帝末年,中国全境陷入群雄割据之局,其中之一的萧铣据有荆州越之地,并与交趾太守丘和(原为隋廷派任)发生冲突。丘和曾致力加以抵抗,后来得知炀帝被杀,便归附萧铣。及至唐政权于621年消灭萧铣,丘和再归附唐。唐朝遂展开对越地的统治。[7]
唐朝的军政建置
编辑621年,唐朝接管越地。次年(622年),唐在当地设“交州总管府”,管治越地军政,任丘和为大总管。其后又改总管府为“都督府”,总管改为都督。628年,唐太宗对全国实行地区改制,把交州都督府划归岭南道。到679年,唐高宗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命刘延祐任“安南都护”,兼任“经略招讨使”。其后,安南都护府曾有更名。757年,安南都护府改为镇南都护府。758年,升安南经略使为节度使。768年,再改为安南都护府。[8]791年,唐朝在安南都护府设置“柔远军”。[9]
在唐朝晚期的唐宣宗、唐懿宗时,中国西南地区的南诏曾向安南都护府发动进攻,唐廷多次遣军与南诏交锋。到866年,安南都护经略招讨使高骈成功击退南诏军队,唐廷随即在越地设立藩镇静海军,由高骈任节度使。其后,又曾称为“安南节度使”。[10]一直到唐朝灭亡,静海军节度使仍在越地进行统治。
唐时的越地人民起事
编辑越南地区在第三次北属时期,曾发生多起民变。民变的形成与唐政府官员的素质有关。从唐初开始,遇上此一问题,正如台湾学者吕士朋指出,“交州终不能得良吏以治之,州政不举,贪利侵侮之风如故”[11]。这大大影响了唐地越南地区的民情,元代史家胡三省作这样的归纳:“史言蛮非好乱,苦于贪帅而乱。”[12]
武后当政时,唐廷任刘延祐为都护,兼任“本管经略招讨使”。刘延祐到任后把原先岭南“俚户”的旧输半租,改为输全租,导致俚户不满,并由交州人李嗣仙领导谋反(《大越史记全书》作“李嗣先”,《旧唐书》、《新唐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均作“李嗣仙”),但被刘延祐所诛。其后,李嗣仙余党丁建、李思慎率众起事,攻破安南都护的官府,击杀刘延祐。唐廷遂派桂州司马曹玄静率兵入安南讨伐,最终擒杀丁建、李思慎等起事者。事件发生在687年。[13]
722年,安南人士梅叔鸾与林邑国、真腊国联络(《新唐书·宦官传·杨思勗传》又作“梅玄成”、《资治通鉴》作“梅叔焉”),攻占安南都护府,自称“黑帝”。唐廷遣内侍兼骠骑将军杨思勗前往征讨。杨思勗到当地,招募“群蛮子弟”,加入人数达十多万,于是平定梅叔鸾势力。[14]
791年,安南都护高正平增加赋敛,遭到当地民众反对。农历四月,安南地区的“群蛮酋长”杜英翰起兵进攻都护府(一说领导人物为冯兴),高正平忧愤而死。七月,唐廷任赵昌为安南都护,成功将起事者安抚下来。[15][注 1]
803年,安南地区的长裴泰铲去交州城中的沟地,引起民众的不满,[16]州将王季元驱逐裴泰。唐廷任用熟悉安南事务的赵昌再任都护,到任后,当地民众庆贺,乱事平息。[17]关于王季元起事的始末,《资治通鉴》则有另一说法:“安南牙将王季元逐其观察使裴泰,泰奔朱鸢。明日,左兵马使赵匀斩季元及其党,迎泰而复之。”[18]
唐宪宗时,出身“酋豪”的杨清,因不满安南都护李象古行为“贪纵”,加上自身从驩州刺史迁任“牙门将”,于是郁郁不快。819年农历十月,因有黄洞蛮作乱,李象古命杨清率兵三千前往镇压。杨清在途中倒戈相向,进攻安南都护府,杀李象古。唐廷便命桂仲武任都护,意图安抚杨清,授任为琼州刺史,但杨清不从,在安南境内肆行“刑戮憯虐”,导致当地“人无聊生”。桂仲武便联络安南各地酋豪,逐步壮大实力,数月后聚集起七千余人。其后,唐军收复杨清据地,并杀杨清。事件遂平。[19][注 2]
828年,峯州刺史王昇朝反唐,旋即失败伏诛。[20]据《安南志略》,平定王昇朝的安南都护韩约,后来又被乱军所逐。[21]
843年,安南经略使武浑命将士修筑城邑,但引来将士叛乱,烧城楼、劫府库,武浑逃奔广州。其后,监军段士则成功抚平乱局。[22]
唐宣宗大中年间,安南都护李琢“为政贪暴”,强令以盐一斗,交易牛或马一头,又杀当地的“蛮酋”杜存诚,引来民众怨怒,因而联络中国西南地区的南诏进攻安南都护府。中国史家司马光就认为,安南民众对唐朝官吏的不满情绪,“导南诏侵盗边境”,亦即是说与后来南诏长期进攻安南都护府,有一定的关连。[23]
历任刺史、太守、都护、节度使概况
编辑- 李 (缺名):隋朝仁寿年间,任驩州刺史。[24]
- 丘和:洛阳人。隋朝大业末年任交趾太守。南方林邑国常向他致送礼品,因而“富埒王者”。隋亡时,曾与割据岭南的萧铣对抗。最后,丘和向唐朝归降,获授任交州总管。[24]
- 李大亮:唐朝贞观初年,任交州都督。[25]
- 李寿:唐朝宗室。任交州都督,因贪冒而获罪。[25]
- 卢祖尚(字季良):唐太宗任为交州都督,但卢祖尚并无到任,只以“为岭南多瘴疠,去无还理”为由推辞官职,被唐太宗处死。[26]
- 李道兴:唐朝宗室。635年任交州都督。因当地瘴疠,在任中忧死。[27]
- 李道彦:贞观年间任交州刺史。曾平定山僚的叛乱。[27]
- 李鉴:襄邑王李神符之子,获授任交州刺史。[28]
- 柳贤:蒲州人,贞观年间任交、桂二州都督。[28]
- 杜正伦:相州人,曾在朝廷任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等职,因太子李承乾事件,而被贬为交州都督。[28]
- 窦德明:唐廷任为爱州刺史。[28]
- 甯达:武曌当权时任爱州刺史。[29]
- 褚遂良(字登善):钱塘人,唐高宗时,皇后武曌听信许敬宗、李义府等对遂良的诋毁,而贬为爱州刺史,不久去世。其儿子褚彦甫、褚彦冲等亦被流放爱州,并被杀。[29]
- 柴哲威:唐高宗时,柴哲威任交州都督,后升迁到朝廷任御史中丞,后又被贬为交州刺史。[30]
- 刘延祐:任安南都护,因改革俚户租税制度,引起当地人士反叛,刘延祐被起事者所杀。[31]
- 刘祐:任安南都护,家巨富。[32]
- 曲览:唐中宗时任安南都护,因贪暴,声望低落,被司录甘猛所杀。[33]
- 光楚客:江陵人。开元初年任安南都护,与杨思勗合力平定梅叔鸾的起事。[34]
- 宋之悌:虢州弘农人[35],开元年间曾任剑南节度使及太原尹,因犯事而被流放朱鸢,适值驩州发生动乱,之悌获授任为交州总管,成功讨平乱事。[34]
- 杜朋举:濮阳人,任安南都护。[34]
- 何履光:桂州人,天宝年间任安南都护,曾领兵进入中国云南地区与南诏人交战,收复安宁城,并立铜柱以定疆界。[36]
- 康谦,胡族商人,资产数以亿万。杨国忠为宰相,授任康谦为安南都护。[37]
- 张顺:唐肃宗,756年,任安南都护。[38]
- 张伯仪:张顺之子,757年任镇南都护。767年,修建大罗城(《越史略》又作“罗城”)768年,镇南都护府再改为安南都护府。[33]另外,据《安南志略》载,张伯仪任“安南经略使,始筑大罗城”。[39]张伯仪任安南都护的时间,一说为767年至777年。[40]
- 朝衡(即阿倍仲麻吕):日本人,766年任安南都护,时有“生蛮”进攻德化州、龙武州等地,朝衡前往抚平。[39]
- 辅良交:782年任安南都护。任内,演州司马李孟秋、峯州刺史李彼岸发动叛乱,自称“安南节度”,被辅良交击杀。[41]另有一说指,777年至787年期间,任安南都护的为乌崇福。[40]
- 张庭:788年任安南都护。[40]
- 厐复:789年任安南都护。[40]
- 高正平:任安南都护。791年,因增加赋敛,遭到当地人杜英翰等起兵反对,高正平忧愤而死。[15]
- 张应:继高正平任安南经略。据《旧唐书·李复传》载,高、张二人“相次卒官”,接连去世,参佐李元度等拥兵自重,后被唐军将领李复所平。[42]
- 赵昌(字洪祚):安南发生杜英翰起事时,唐廷任赵昌为安南都护,得当地民众归附。在任十年后,唐廷改任裴泰接位,但不久被州将王季元所逐。唐德宗便再起用年过七十,但熟悉安南事务的赵昌任都护。安南叛兵获悉赵昌复住,便停止作乱。[17]赵昌先后两任的安南都护任期,是791年至802年及804年至806年。[40]
- 裴泰:唐德宗命裴泰代赵昌为安南都护,不久被州将王季元所逐。[17]《资治通鉴》记载裴泰任“观察使”,在王季元起事时逃往朱鸢,不久由左兵马使赵匀所平,裴泰复职。[18]裴泰任职时间为802年至803年。[40]
- 张舟:806年,由安南经略副使升任安南都护、本管经略使。[43]在任期间,改建大罗城,加高城墙,并强化安南的军事防御,以抵抗环王国的入侵。[44]张舟在任时间为806年至810年。[40]
- 马摠(字元会):810年农历七月,继张舟任安南都护,甚有治绩,史称他“清廉不挠,用儒术教其俗。夷獠安之”。又加建铜柱,以彰显唐朝声威及展示自己为马援后裔。[45]马摠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10年至813年。[40]
- 张励:810年至813年任安南都护。[40]
- 裴行立:任安南经略使。曾整顿当地豪族领袖,并“更择良子弟代之。于是威风盛行。[46]裴行曾两任安南都护,第一次为813年至817年。第二次在820年。[40]
- 李象古:唐朝宗室。任安南都护后,贪纵不法。因发生动乱,派驩州刺史杨清率兵征讨,反被杨清倒戈击杀。[47]李象古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18年至819年。[40]
- 桂仲武:任安南都护,平定杨清。[47]桂仲武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19年至820年。[40]
- 王承弁:822年任安南都护。[40]
- 李原善(一作李元喜):821年农历九月,任安南都护。825年五月,迁移都护府到江北岸。[48]一说李原善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22年至826年。[40]
- 韩约:任安南都护。828年,峯州刺史王昇朝造反,被韩约所平。后来韩约亦遭乱军所逐。[49]韩约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27年至828年。[40]
- 王昇朝:任峯州刺史,828年造反,被安南都护韩约所平。[49]
- 郑绰:831年至832年任安南都护。[40]
- 刘旻:833年任安南都护。[40]
- 韩威:834年至835年任安南都护。[40]
- 田早:835年任安南都护。[40]
- 马植(字存之):开成初年任安南都护。其治下出现太平局面,史称“其政清静不烦,民安之。化诸酋,皆来纳款”。[50]
- 武浑:任安南经略。843年,被乱军所逐。[50]
- 裴元裕:846年至848年任安南都护。[40]
- 田在宥:大中年间任安南都护,朝廷称他“颇立边功”。[51]
- 崔耿:852年任安南都护。[52]
- 李琢(一作李涿):任安南都护,贪暴,当地“夷落”不满,便联结南诏入侵。[53]李琢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53年至855年。[40]
- 李弘甫:856年至857年任安南都护。[40]
- 宋涯:857年任安南都护。[40]
- 王式:858年农历正月任安南都护、经略使。在任时曾加强该地防务,以抵御南诏的入侵。在内政方面,都校罗行恭久专府政,王式便施以杖刑处罚,并加以贬黜。[54]王式任职时间为858年至859年。[40]
- 李鄠:任安南都护。后在咸通年间,被蛮人所攻而逃。[55]李鄠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59年至860年。[40]
- 王宽:唐廷任为安南经略招讨使。桃林林西原的七绾洞首领李由独“举众附蛮”,王宽无法制止。[55]王宽任职时间为861年。[40]
- 蔡袭:862年,唐廷派蔡袭代王宽任安南经略,不久,南诏派兵攻打安南,蔡袭死守,于次年(863年)阵亡。南诏将领杨思缙领兵留守安南。[56]
- 宋戎:863年,唐廷置“行交州”于海门镇,任宋戎为交州刺史。[57]
- 高骈(字千里):864年,唐廷派高骈为安南都护,先后在峯州、交州等地击破叛唐“土酋”及南诏军队。866年,唐廷在安南设静海军,由高骈任节度使。在高骈治理期间,进一步修治了重要城市大罗城。[58]高骈任职时间为864年至868年。[40]
- 高浔(一作高𬩽):高骈从孙。[59]与高骈收复安南,代高骈任静海军节度使。[60]高浔任职时间为868年至873年。[40]
- 曾衮:《越史略》载,曾衮在唐僖宗时,代高𬩽任静海军节度使。[33]《安南志略》载,曾衮于877年任安南都护,任内南诏入侵,曾衮逃至中国邕州。[60]曾衮任职时间为878年至880年。[40]
- 敬彦宗:爱州人,任刺史。[61]
- 高茂卿:882年任职。[40]
- 谢肇:884年任职。[40]
- 安友权:897年至900年任职。[40]
- 孙德昭:901年,唐廷命孙德昭“充静海军节度使”,同年任安南节度使。[62]
- 朱全昱:朱全忠之兄。唐廷任为安南节度使。905年,朱全忠“请罢之”。[63]
- 独孤损:905年农历三月,唐廷命独孤损“充静海节度使”。关于独孤损的到任,元代史家胡三省却提出质疑,认为“静海军治交州,在岭海之外,损安得至邪!”[64]然而现代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则提到,独孤损“大力推广唐的文物典章制度,使之尽快地输入安南,使安南汉文化广为普及。他为政仅数月,以唐律严治安南,凡违令者处以酷刑,并投狱为囚。州内安宁无事,政绩初见成效,州人赞他为‘狱尚书’。”又提到他在同年被贬职,流放海南岛。[65]
※唐末以后情况,请参见以下“越人自主及建国”。
越人自主及建国
编辑中国踏入唐末五代时,越南地区人士亦开始进行自主。交州人曲承裕自称静海军节度使,控制越地。[66]到曲颢继任节度使时,与盘踞中国岭南地区的刘隐(南汉政权)对峙,“志在相图”[67],双方因而发生冲突。到曲颢之子曲承美继位后,于930年遭到南汉进攻,曲承美被擒。[68]
南汉铲除曲氏后,便委任爱州人杨廷艺(一作杨延艺)继续管治越南地区,并派军驻防,以备当地人士反抗。但在931年,杨廷艺发难,成功击败南汉驻军,自称节度使,统治越地。937年,杨廷艺被牙将矫公羡(一作皎公羡)所杀。杨廷艺的另一位牙将吴权征讨公羡,公羡于是向南汉政权求援。南汉君主刘隐遂派皇子刘洪操(一作刘弘操)率军入越。南汉与吴权军队在白藤江爆发战事。结果,南汉战败,吴权在越地建立新政权,是为吴朝。[69]
对外关系
编辑与占婆国的关系
编辑中国隋朝在602年,派将领刘方率兵南下,把越南北部地区并入版图后,位于印支半岛的占婆国(中国文献里又称为林邑国),便成为隋朝南邻。604年,刘方获任命为驩州道行军总管,与司马李纲、钦州刺史宁长真、驩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等,从越北地区出发,进攻占婆。605年,刘方率军到灵江口,与占婆王范梵志交战,隋军得利。其后深入至阇黎江,刘方击溃敌军,渡江后又再攻破占婆象阵。此后刘方行军甚为顺利,最终攻进占婆国都,范梵志奔逃。隋廷便在占婆国境设置比景郡(初称荡州)、海阴郡(初称农州)、林邑郡(初称冲州)。不久隋军撤退,占婆王范梵志返回故地,遣使到隋廷谢罪,其后朝贡不绝。[70]
在唐代前期,与占婆国的邦交处于友好状态,占婆曾多次遣使到唐入贡。[71]但到唐朝中叶,占婆国踏入第五王朝(中国典籍又称为环王国)后,双方爆发军事冲突,而唐朝治下的越南地区亦首当其冲。803年农历一月,占婆王诃梨跋摩一世的军队侵入驩、爱二州。数年后,809年,占婆再度入侵安南都护府辖地,但被安南都护张舟所击破。[72] 824年农历十一月,占婆联同黄洞蛮入侵陆州(在今越南谅山省一带),陆州刺史葛维在战事中阵亡。[73]到唐朝晚期,安南都护府因与南诏国发生战事,未暇顾及占婆。而占婆国在第六王朝时的君主因陀罗跋摩二世,则曾于877年遣使到唐廷入贡。[74]
爪哇地区盗寇的侵扰
编辑在中国唐代时,爪哇地区的诃陵国(又称阇婆),与中土之间有着通商和邦交的关系。到唐代宗大历年间,有一批来自爪哇的“昆仑阇婆”盗寇,入侵安南都护府地区,在767年更攻陷安南地区州城。唐廷调度军队,由安南经略使张伯仪与武定都尉高正平联手,成功击破昆仑阇婆。其后,张伯仪修筑大罗城(又称罗城,即现时越南河内),以作防卫。此后,安南未再受其侵扰。[75]
南诏国的侵扰
编辑南诏位于中国西南,与唐朝为邻,与安南都护府所辖的越南地区亦亦互相接壤。自唐朝中叶起,南诏与唐多次在四川地区相攻,势成水火。唐朝在安南的治理又时有失当,南诏便计划攻取安南。唐宣宗大中年间,安南都护李涿(一作李琢)贪暴,强令以一斗盐交易马牛一头,并杀害“蛮酋”杜存诚,惹起当地民众不满。李涿又把峯州戍兵裁撤,使原本为唐廷作防御工作的七绾洞蛮孤立无缓。七绾洞蛮酋长李由独在南诏的利诱之下,遂改投南诏,入寇安南。[76]858年,南诏进攻安南交趾城(即大罗城,为现时河内),但因该地原有严密的防御设施,“树芀木为栅,可支数十年,深堑其外,泄城中水,堑外植竹,寇不能冒,选教士卒甚锐”,南诏军队见无法进攻而撤去。[77]
其后,唐廷任李鄠为安南都护。李鄠上任不久,就杀害“蛮酋”杜存诚之子杜守澄。到860年农历十月,李鄠对南诏用兵,收复位于黔中道的播州,但杜守澄的宗党却联合南诏,合共兵力三万,攻陷安南交趾,李鄠逃到武州(位于现时中国广西)。唐廷在861年正月,发邕州军队抗击南诏。[78]到该年六月,李鄠率武州兵击退南诏军队,但唐廷追究他的“失守”及“杀守澄之罪”,而加以流放。事后,唐廷起用当地名门杜氏家族,“务在姑息,冀收其力用”。[79]
861年七月,唐、南诏双方战事不断,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邕州、巂州等地互有攻守。[80]到862年二月,南诏再攻安南,安南经略使王宽向唐廷告急,唐廷派蔡袭代任经略使,在许、滑、徐、汴、荆、襄、潭、鄂等各道调兵三万准备反击。南诏军见唐军势盛而撤退。[81]
蔡袭统率各道军队驻守安南,却引来岭南西道节度使蔡京忌恨。蔡京向唐廷奏称“南蛮(指南诏)远遁,边徼无虞,武夫邀功,妄占戍兵,虚费馈运。盖以荒陬路远,难于覆验,故得肆其奸诈。请罢戍兵,各还本道”,要求撤回各道军队。蔡袭多次向朝廷上书,极言“群蛮伺隙日久,不可无备”,又作“十必死状”,表示军情危急,应挽留驻兵。但唐廷最终接纳了蔡京的建议。[82]862年十一月,南诏派军五万入侵安南,蔡袭(时任都护)告急,唐廷急忙从荆南、湖南、桂州等地调兵数千,但又有岭南东道节度使韦宙奏请先守卫邕州,阻挠援救安南。唐廷令蔡袭退守海门镇(位于中国广西)[注 3],蔡袭却坚守交趾城(大罗),并继续要求增援。南诏大军包围交趾城,到863年正月城陷,蔡袭战死,唐军溃败,南诏遂据有安南,由将领杨思缙驻守,又设安南节度使,由段酋迁任职。[83]同年金月,唐廷废安南都护府,在海门镇另设“行交州”,不久在行交州复置安南都护府[84],积极从事收复安南。
864年,唐廷任高骈为安南都护及经略招讨使。865年,高骈拣选士卒五千人先行出击,命监军李维周稍迟出发。高骈在邕州(位于中国广西)击败南诏的援军“林邑兵”,又在龙州屯击败南诏军,南诏军烧毁物资及畜口,狼狈而逃。[85]唐军开进越地,在峯州击破敌军,安抚降众,获取物资充当军用,然后向交趾城步步进迫。866年六月,唐军包围交趾城,战况顺利,但李维周在这时向唐廷进谗,称高骈“玩敌不进”,唐廷听信谗言,改派王晏权代替高骈。但王晏权未能胜任军职,李维周又性格凶贪,军中将领不服。到唐廷得知真相乃高骈破敌,便令高骈复职。高骈鼓舞士卒,到十月,攻破交趾城,歼灭南诏军三万余人,斩其将段酋迁。南诏战败后,安南地区仍有两个峒蛮依附南诏,唐军将之击破,恢复对安南的统治。战后,唐廷设静海军于安南,任高骈为节度使。[86]
地理建置
编辑隋朝在越地的地理建置
编辑郡县名 | 户口 | 备注 |
交趾郡 | 户口:3,0056 |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交州。 |
宋平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在隋以前为宋平郡。隋朝灭陈,废宋平郡。隋炀帝大业初年设交趾郡。 |
龙编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在隋以前为交趾郡。隋朝灭陈,废交趾郡。大业初年归入交趾郡。 |
朱䳒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在隋以前为武平郡。隋朝灭陈,废武平郡。 |
隆平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武定,隋以前属武平郡。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隆平。 |
平道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国昌,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名为平道。 |
交趾县 | / |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交趾县本汉代龙编县地,隋开皇十年(590年)分置交趾县。 |
嘉宁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隋以前为兴州、新昌郡。隋灭陈,废新昌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峯州。大业初年废峯州。 |
新昌县 | / | / |
安人县 | / | 旧称临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安人。 |
郡县名 | 户口 | 备注 |
九真郡 | 户口:16,135 | 《隋书·地理志下》:在南朝梁时称爱州。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名九真郡。 |
九真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带郡。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分移风县地设置,属爱州。 |
移风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在隋以前设九真郡。隋灭陈,废郡。 |
胥浦县 | / | / |
隆安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高安,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隆安。 |
军安县 | / | / |
安顺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常乐,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安顺。 |
日南县 | / |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本汉代居风县地,晋代分置津梧县,隋开皇十年(590年)再分置日南县。 |
郡县名 | 户口 | 备注 |
日南郡 | 户口:9,915 | 《隋书·地理志下》:南朝梁时称德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驩州。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名日南郡。 |
九德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带郡。 |
咸驩县 | / | / |
浦阳县 | / | / |
越常县 | / | / |
金宁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南朝梁时设利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智州。大业初年废智州。 |
交谷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南朝梁时设明州,大业初年废州。 |
安远县 | / | / |
光安县 | / | 旧称西安,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光安。 |
郡县名 | 户口 | 备注 |
比景郡 | 户口:1,815 | 《隋书·地理志下》: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攻破林邑国(即占婆国),置荡州,后改为郡。 《隋书·南蛮传·林邑》:后来林邑王“复其故地,遣使谢罪”,亦即比景、海阴、林邑三郡回归林邑国。 |
比景县 | / | / |
朱吾县 | / | / |
寿泠县 | / | / |
西卷县 | / | / |
郡县名 | 户口 | 备注 |
海阴郡 | 户口:1,100 | 《隋书·地理志下》: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攻破林邑国,置农州,后改为郡。 |
新容县 | / | / |
真龙县 | / | / |
多农县 | / | / |
安乐县 | / | / |
郡县名 | 户口 | 备注 |
林邑郡 | 户口:1,815 | 《隋书·地理志下》: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攻破林邑,置冲州,后改为郡。 |
象浦县 | / | / |
金山县 | / | / |
交江县 | / | / |
南极县 | / | / |
※以上各项,参考魏徵《隋书·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版)及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版)制成。
唐朝在越地的地理建置
编辑州县
编辑唐代时期,越南地区归入岭南道管辖。该道在越地的州县建置情况,列表如下。
州县名 | 备注 |
交州 | 约当现时河内、北宁、南定等地。 |
宋平县 | / |
南定县 | / |
太平县 | / |
交趾县 | / |
朱鸢县 | / |
龙编县 | / |
平道县 | / |
武平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峯州 | 约当交州以西红河上游两岸,至中国云南境内的羁縻州该属峯州。 |
嘉宁县 | / |
承化县 | / |
新昌县 | / |
高山县 | / |
珠绿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长州 | 约当现时宁平省。 |
文阳县 | / |
铜蔡县 | / |
长山县 | / |
其常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爱州 | 约当现时清化省。 |
九真县 | / |
安顺县 | / |
崇平县 | / |
军宁县 | / |
日南县 | / |
长林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驩州 | 约当现时河静省。 |
九德县 | / |
浦阳县 | / |
越裳县 | / |
怀驩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演州 | 约当现今乂安省大部分。 |
忠义县 | / |
怀驩县 | / |
龙池县 | / |
思农县 | / |
武容县 | / |
武金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福禄州 | 约当现时乂安省东南及河静省。 |
柔远县 | / |
唐林县 | / |
福禄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陆州 | 约当现今谅山省等地。 |
乌雷县 | / |
华清县 | / |
宁海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汤州 | 约当现时宣光省。 |
汤泉县 | / |
绿水县 | / |
罗韶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芝州 | 约当现时老街省。 |
忻城县 | / |
富川县 | / |
平西县 | / |
乐光县 | / |
乐艳县 | / |
多云县 | / |
思龙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武峨州 | 约当现时太原省。 |
武峨县 | / |
如马县 | / |
武义县 | / |
武夷县 | / |
武缘县 | / |
武劳县 | / |
梁山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武安州 | 约当现时广宁省。 |
武安县 | / |
临江县 | / |
※以上各项,参考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安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制成。
羁縻州
编辑唐代在辖下的越南地区,还设有“羁縻州”的行政单位。有关唐朝地方制度中的羁縻州,据史家顾颉刚、史念海的说法,该制度设有州、县的名称,而刺史、县令均以当地酋长、渠魁担任其内部行政,唐朝中央政府甚少过问,后世的土司制度与之相似。[87]
唐代在越地设置的各个羁縻州,列表如下。
羁縻州名 | 备注 |
德化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在林睹符部落设立。辖县二:德化、归义。 |
郎茫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永泰元年(766年),在林睹符部落分县。辖县二:郎茫、古勇。 |
龙武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大历年间在潘归国部落设置。辖县二:龙丘、福宇。 |
归化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四:归朝、洛都、落回、落巍。 |
郡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土贡有白镴、孔雀尾。辖县二:郡口、乐安。 |
万泉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一:陆水。 |
思农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武郎、武容、武全。 |
为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都龙、汉会、武零。 |
西原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罗和、古林、罗淡。 |
林西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二:林西、甘橘。 |
思廓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都宁、昆阳、罗方。 |
武灵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文葛、甘郎、苏物。 |
新安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归化、宾阳、安德。 |
金廓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罗嘉、文龙、禄荣。 |
提上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长宾、提头、朱绿。 |
甘棠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一:忠诚。 |
武定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福禄、柔远、康林。 |
都金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四:温泉、嘉陵、甘阳、都金。 |
谅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二:武兴、古都。 |
武陆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安南都护马植在武陆县设置。 |
平原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开成四年(839年)分都金州的平原馆设置。辖县三:龙石、平林、龙当。 |
龙州 | / |
武定州 | / |
真州 | / |
信州 | / |
思陵州 | / |
禄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中宗时有单乐县,后省除。 |
南平州 | / |
西平州 | / |
门州 | / |
余州 | / |
岿州 | / |
金邻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设置。 |
暑州 | / |
罗伏州 | / |
儋陵州 | / |
樊德州 | / |
金龙州 | / |
哥富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设置。 |
尚思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设置。 |
安德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设置。 |
第三次北属时期的社会文化
编辑宗教发展
编辑因受中国内地的影响,且有本地官府的带动,佛教在越南地区渐成重要信仰。早在601年,即李佛子降隋的前一年,隋文帝下诏在全国奉安舍利,交州亦执行诏令(隋对交州的统治见上文),现存碑铭记载隋廷“于交州龙编县禅众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以弘扬佛教。[88]到隋末唐初,越地九真郡长官倾心佛教,并“聚道徒迹求道场”[89]。到9世纪,即唐代中期,禅宗的毋言通派于传入越南,其中心地区为现时河内城郊扶董一带的建初寺。此外,毗尼多流支派(即“灭喜派禅宗”),早在6世纪后期传入越南,到唐代发展迅速,在峰山(位于山西市社)、驩州(即乂安省)、长州(即宁平省)等地兴建佛寺。与此同时,安南都护府也大力鼓励佛教,在各地兴建寺院。[90]
此外,据越南出土的唐代文物青梅社钟铭文所显示,越地佛教在中唐时期,与中国一样,传统的“社”与“法社”渐相结合,形成一种融合式的“民间社”。此外,该钟的铭文上记载的人物名字,既有佛教信众,也有道士,他们均是铸造社钟时的捐施者,此一情况,与今日越南儒释道三教融合,大概有一定程度的关连。[91]
货币经济的发展
编辑在第三次北属时期,隋、唐政府所铸行的货币,亦在越南地区流通使用,有的甚至在后世出土。南北朝时,中原铜钱短缺,当地市场长期采取以物易物的贸易模式,隋朝时铸的“开皇五铢”流入交州郡县,当地遂使用金属货币。隋代货币,在唐朝大历年间(766年─779年)以前,仍在越地流通。
唐代时期,中原技术及文化的传入,铁制农具获广泛应用,唐人修建防洪堤和灌溉用的河渠,当地民众种植双季稻,并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经济更为进步。唐朝铸行的货币亦流入越南地区。唐朝政府于621年起铸行“开元通宝”,后来曾改铸钱面上的文字格式,而不同钱文的“开元通宝”都有在越南出土。758年铸行的“乾元重宝”,亦流通越南。“会昌开元”在845年铸行,流入越地的是在桂州铸造,钱背上有一“桂”字。“会昌开元”制作不精,但流传亦广。
唐朝中叶以后推行两税法,越地亦有推行,人人要用钱纳税,因此出现货币供不应求的现象。有出土文物显示,当地曾铸造“开元通宝”,以解燃眉之急。[92]
中国文风的南被
编辑中国的唐代为文化发展蓬勃的时期,在文学上取得突出的成就。越南地区在第三次北属时期,亦受到唐代文风的熏陶。在该时期,中国内地文人,因事被贬到越地,或受命到当地任官的有不少。被贬到当地的有王勃、杜审言、沈佺期等等,到当地任官而精通诗文的则有晚唐时的高骈,他们都留下关于在当地生活及工作的作品。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有不少人士,与越地朋友以诗文互赠,如杨巨源的《供奉定法师归安南》、贾岛的《送安南惟鉴法师》等等。由此可见中国内地和越地文人之间,有频繁的文化交往,并从而带动越地文风发展。
在越地亦有凭着文才,入仕唐廷的文人。较著名的是爱州人姜公辅。公辅在唐德宗时参加科举,登进士第,因而入仕,曾官至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为德宗一朝的重要历史人物,并与朝中名臣陆贽友好。他的作品《白云照春海赋》及《对直言极谏策》被收录到《全唐文》,反映他为具有文才及见识的安南文士。[93]
本土习俗
编辑越南地区在此一时期当中,虽笼罩在中国文化之下,但该地仍有部分的部落民众,较少接触中国文化。这些民众被称为“生獠”。据晚唐时人崔致远所提及,“生獠”在日常习俗、人际关系、衣着、嫁娶等方面,均与中原内地有所相当差异,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在他的《补安南录异图记》里记载:
“ |
管内生獠,多号‘山蹄’,或被发镂身,或穿胸凿齿,诡音嘲哳,奸态睢盱。其中尤异者,卧使头飞,饮于鼻受,豹皮裹体,龟壳蔽形。捣木絮而为裘(原注:獠子多衣木皮,熟捣有如纤纩),编竹苫而作翅。生养则夫妻代患,长成则父子争雄。纵时有传译可通,亦俗无桑蚕之业。唯织杂彩狭布,多披短襟交衫。或有不缝而衣,不粒而食,死丧无服,嫁娶不媒,战有排刀,病无药饵。[94] |
” |
可见,越南从第一次北属到第三次北属的约一千年间,仍与中国存有显著的的文化差异。
喃字的萌发
编辑越南古时使用的语言载体喃字,其最初的萌发,据中国学者罗长山认为应在8世纪至12世纪(即第三次北属至李朝期间)。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等越南史籍记载,于791年“冯兴起义”当中,出现“布盖大王”的称号,而“布盖”的喃义为“父母”。[95]罗长山分析认为,这是喃字早期出现的一种假借字形式。到13、14世纪,喃字便以形声字与假借字的形式出现。[96]
自然灾异
编辑注释
编辑- ^ 关于此次的起事,《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属隋唐纪》记载是交州唐林人冯兴(即布盖大王)所领导,杜英翰则是他的同乡人士。冯兴不久去世,由儿子冯安继续领导,直到赵昌到当地作安抚工作,乱事才结束(见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60─161页。)中越史籍的内容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据编撰《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的史官说,是“盖地远,不详也”(见《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前编卷之四,属唐德宗贞元七年夏四月条)。
- ^ 《资治通鉴·唐纪》的说法有所迥异,提到桂仲武在招联络安南各地酋豪后,唐廷却因他“逗遛”而贬为安州刺史,并派裴行立代任安南都护。但不久安南将士迎接桂仲武,杀杨清,而裴行立在赴任途中,于白州的海门镇去世。唐廷便再任桂仲武为安南都护(见北京中华书局校注本,7779页)。
- ^ 此一命令能否传递到蔡袭,后世史家抱怀疑态度。如《资治通鉴考异》指出:“《实录》:‘诏袭且住海门’。是令弃交趾,退屯海门也。按袭死时犹在交趾。盖诏书到时,袭已被围,不得通也。”(见北京中华书局校注本,8101页。)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里有《属隋唐纪》。
- ^ 陈重金(即陈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务印书馆,41页。
- ^ 陈重金(即陈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务印书馆,39─40页。
- ^ 王承文《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铭〉及相关问题考释》,收录于《学术研究》2014年第6期,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研究》杂志社,100─101页。
- ^ 魏徵等《隋书·刘方传》,北京中华书局,1357─1358页。
-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01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206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18页。
- ^ 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七》,北京中华书局,1111─1112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18─119页。
- ^ 刘昫等《旧唐书·德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372页。
-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31─133页;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1─212页。
-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18页。
- ^ 《资治通鉴‧唐纪》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7524页。
- ^ 刘昫等《旧唐书·文苑传上·刘胤之附刘延祐传》,北京中华书局,4995页;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6445页。
- ^ 欧阳修《新唐书·宦官传·杨思勗传》,北京中华书局,4756页;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6751页。
- ^ 跳转到: 15.0 15.1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7524页。
- ^ 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属隋唐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61页。
- ^ 跳转到: 17.0 17.1 17.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7─218页。
- ^ 跳转到: 18.0 18.1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7600页。
- ^ 刘昫等《旧唐书·李象古传》,北京中华书局,3641页。
- ^ 欧阳修《新唐书·文宗纪》,北京中华书局,230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5─226页;《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属隋唐纪》则声称韩约是“为杨清所逐,奔还广州”(见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62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7993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70页。
- ^ 跳转到: 24.0 24.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6页。
- ^ 跳转到: 25.0 25.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08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08─209页。
- ^ 跳转到: 27.0 27.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09页。
- ^ 跳转到: 28.0 28.1 28.2 28.3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0页。
- ^ 跳转到: 29.0 2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1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2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2─213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3页。
- ^ 跳转到: 33.0 33.1 33.2 《越史略》卷上,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567页。
- ^ 跳转到: 34.0 34.1 34.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4页。
- ^ 刘昫等《旧唐书·文苑传中·宋之问传》,北京中华书局,5025─5026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5页。
- ^ 刘昫等《旧唐书·酷吏传下·敬羽传》,北京中华书局,4861页。
- ^ 《越史略》卷上,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567页;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9页。
- ^ 跳转到: 39.0 3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6页。
- ^ 跳转到: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40.10 40.11 40.12 40.13 40.14 40.15 40.16 40.17 40.18 40.19 40.20 40.21 40.22 40.23 40.24 40.25 40.26 40.27 40.28 40.29 40.30 40.31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25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6─217页。
- ^ 《旧唐书·李复传》,北京中华书局,3337页。
- ^ 刘昫等《旧唐书·宪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416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8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华书局,221─223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华书局,223─224页。
- ^ 跳转到: 47.0 47.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华书局,223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华书局,225页。
- ^ 跳转到: 49.0 4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5─226页。
- ^ 跳转到: 50.0 50.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6页。
- ^ 刘昫等《旧唐书·田布传》,北京中华书局,3854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7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8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2045─2046页;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6─227页。
- ^ 跳转到: 55.0 55.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9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30页。
-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2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31─235页;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2页。
- ^ 欧阳修《新唐书·叛臣传·高骈传》,北京中华书局,6392页
- ^ 跳转到: 60.0 60.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44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45页。
- ^ 刘昫等《旧唐书·昭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771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640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及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8640页。
-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34─235页。
- ^ 陈重金(即陈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务印书馆,48页;据吕士朋《北属时代的越南》,曲承裕任静海军节度使的时间,在公元905年(见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版,141页)。
-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南北分争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69页。
- ^ 欧阳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北京中华书局,813页。
- ^ 欧阳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北京中华书局,813页;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南北分争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70─171页。
-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三章《林邑》,台湾商务印书馆,40页。
-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三章《林邑》,台湾商务印书馆,40─43页。
-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四章《环王国及宝童龙之霸》,台湾商务印书馆,48页。
- ^ 欧阳修等《新唐书·敬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28页。
-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五章《占婆》,台湾商务印书馆,50─51页。
-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30页。
- ^ 《蛮书校注》,樊绰撰,向达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07─108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66─8067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32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91─8092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94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95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96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98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101─8103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33─133页。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105页。
- ^ 刘昫《旧唐书·南蛮列传·南诏下》,6284页。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31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33页。
- ^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第十七章第五节,北京商务印书馆,144页。
- ^ 王承文《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铭〉及相关问题考释》,收录于《学术研究》2014年第6期,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研究》杂志社,95─101页。
- ^ 元仁器《大隋九真郡宝安道场之碑文》,收录于潘文阁、苏尔梦主编《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一集北属时期至李朝》,远东学院、汉喃研究院,8页。
-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第四编第八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57页;杜继文《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300─301页。
- ^ 耿慧玲《越南青梅社钟与贞元时期的安南研究》第三节《青梅社钟内容的分析》,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7─28页。
- ^ >《越南历史货币》,中国金融出版社,13─14页。
-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35─139页。
- ^ 崔致远《补安南录异图记》,收录于《桂苑笔耕集》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554页。
- ^ 潘清简等《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前编卷之四,贞元七年四月条。
- ^ 罗长山《越南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学》,云南人民出版社版,328─329页。
- ^ 跳转到: 97.0 97.1 欧阳修等《新唐书‧五行志三》,北京中华书局,928页。
- ^ 欧阳修等《新唐书‧五行志三》,北京中华书局,937─938页。
来源
编辑- (中文)魏徵等. 《隋書》. 北京: 中华书局(1996) ISBN 7101003168.
- (中文)刘昫等. 《舊唐書》. 北京: 中华书局(1995年)ISBN 7101003192.
- (中文)欧阳修、宋祁等. 《新唐書》. 北京: 中华书局(1995年)ISBN 7101003206.
- (中文)司马光. 《資治通鑑》. 北京: 中华书局(1995)ISBN 7101001831.
- (中文)樊绰. 《蠻書》. 向达校注. 北京: 中华书局(1962).
- (中文)崔致远. 《桂苑筆耕集》. 党银平校注. 北京: 中华书局(2007)ISBN 9787101053210.
- (中文)黎崱. 《安南志略》. 武尚清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1995)ISBN 7101011225.
- (中文)《越史略》(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日语)(中文)吴士连等. 《大越史記全書》. 陈荆和编校.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センター(昭和59-61年)(1984-1986).
- (法文)(越南文)(中文)潘文阁、苏尔梦主编. 《越南漢喃銘文匯編·第一集北屬時期至李朝》. 巴黎、河内: 法国远东学院、汉喃研究院(1998)ISBN 2855395658.
- (中文)王承文. 《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銘〉及相關問題考釋》,收錄於《學術研究》2014年第6期. 广州: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研究》杂志社(2014).
- (中文)耿慧玲. 《越南青梅社鐘與貞元時期的安南研究》. 香港: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010)ISBN 9789881913913.
- (中文)乔治·马司培罗. 《占婆史》. 冯承钧译. 台湾: 台湾商务印书馆人人文库版(民国62)(1973).
- (中文)吕士朋. 《北屬時期的越南》.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964).
- (中文)陈重金(即陈仲金). 《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 戴可来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2)ISBN 7100004543.
- (中文)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 《越南歷史》. 北京大学东语系越南语教研室译.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 (中文)郭振铎; 张笑梅. 《越南通史》.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ISBN 7300034020.
- (中文)顾颉刚、史念海. 《中國疆域沿革史》.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ISBN 7100026474.
- (中文)罗长山. 《越南傳統文化與民間文學》.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ISBN 7222040153.
- (中文)云南省钱币研究会、广西钱币学会. 《越南歷史貨幣》.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ISBN 7504911186.
- (中文)杜继文主编. 《佛教史》.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ISBN 7214041367.
- (中文)新亞研究所-《隋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6).
- (中文)新亞研究所-《舊唐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3).
- (中文)新亞研究所-《新唐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5).
- (中文)新亞研究所-《舊五代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6).
- (中文)新亞研究所-《新五代史》.[永久失效链接]
- (越南文)(中文)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屬隋唐紀》. [2009-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越南文)(中文)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南北分爭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越南文)(中文)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二至卷之五. [2012-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