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之旗

象征言论自由的旗帜

言论自由之旗(英语:Free Speech Flag)是一面象征个人自由并表达对言论自由支持的旗帜,由艺术家约翰·马科特(John Marcotte)所设计。本旗帜上的颜色条对应的是HD DVD蓝光光碟中的AACS加密密钥,用户以此绕过数字版权管理,任意拷贝光碟。这面旗帜是AACS密钥泄露引发风波后,于2007年5月1日诞生的。

言论自由之旗
言论自由之旗
用途其他​Small vexillological symbol or pictogram in black and white showing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flag
比例2:3或3:5
启用日期2007年5月1日
形式绿色、粉色、蓝色和紫色的颜色条,右下角标有字节“C0
设计者约翰·马科特

2007年4月30日,AACS加密密钥09 F9 11 02 9D 74 E3 5B D8 41 56 C5 63 56 88 C0泄露(常简称为09 F9)。之后,美国电影协会和AACS授权管理会(AACS LA)开始发出《停止并终止》律师函,要求相关网站将张贴在网站上的密钥全部删除,驱使马科特设计本旗帜以示抗议。而网民对删除密钥则作出回应,将密钥的大量新闻投稿到Digg新闻聚合网站,此加密密钥反而获得了知名度。这也是欲盖弥彰的实例之一。

背景

编辑

数字版权管理

编辑

HD DVD蓝光光碟中,使用了名为AACS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是对数字内容进行加密、混淆的技术,旨在防止有著作权的作品被拷贝,以及限制作品的使用,就好比是一把“数字”。支持者认为,数字版权管理对于保护知识产权是必要的,可以防止作品被文件共享等方式侵权,就好比个人将物理财产锁起来以防止盗窃[1]数字版权管理有助于让著作权持有人对其作品保持艺术控制英语Artistic control[2],以及可以保证持续的现金流[3]。许多大型企业,如亚马逊苹果公司谷歌微软艺电(EA)、索尼Netflix等,都使用数字版权管理。

但反对者认为,没有证据表明数字版权管理能够有效防止侵权,本技术不但造成合法消费者的不便,还会剥夺用户的合法权利,不是“数字锁”而是“数字手铐”。[1][4]通过数字版权管理,大型企业还可以压制创新和竞争。[5][6]例如,带有数字版权管理的视频和音乐,用户必须使用特定的程序才能播放,而不能自己选择播放器;个人备份CD和DVD本身是合法的,但数字版权管理禁止资料的拷贝;如果资料如此限制,向图书馆借阅资料、合理使用有著作权的作品,以及使用公有领域的作品,都会受到阻碍,从而影响教育和科研。更有甚者,一旦数字版权管理的方式改变,或者终止服务,那么资料就会被永久锁定。[6]

电子前哨基金会认为,数字版权管理是反竞争行为[7][8]另一方面,如果试图绕过数字版权管理,也会违反《数字千年著作权法》,因此自由软件基金会旗下的组织“设计不良”认为,数字版权管理会造成寒蝉效应,破坏言论自由[9][10]

密钥泄露风波

编辑

2007年4月30日,一个名为“Rudd-0”的部落格发布了HD DVD的加密密钥,并请读者传播此密钥。[11]如果知道了此密钥,用户就可以绕过数字版权管理,拷贝本不允许拷贝的HD DVD[11][12]事态的发展被新闻媒体报道。而在Digg新闻聚合网站——一个允许用户对新闻进行投票评选的网站——此新闻则获得了最高的票数。[11][12][13]由于有超过15000名用户在Digg网站上投票,这则新闻登上了主页。[11][13]

很快,负责管理加密密钥的AACS授权管理会(AACS LA),在2007年5月1日迅速向Digg发出了《停止并终止》的律师函。[11][12][14][13]在信函中,AACS授权管理会声称,在网站上发布泄露密钥的新闻报道,网站就是在参与非法活动。[11][12][14]Digg发表了许多相关的新闻报道。[11][12][13] Digg的CEO杰伊·阿德尔森(Jay Adelson)便宣布,网站将遵守这份《停止并终止》,对密钥新闻进行自我审查[11][12][14]

作家杰里米·戈德曼在他的书《走向社会化》(Going Social)中评论道:

阿德尔森进行自我审查的决定,出乎意料得遭到了Digg社群的强烈抵抗,正是所谓的欲盖弥彰。Digg用户通过参与网站投票,让有关密钥的新闻淹没了整个网站。[11][12][14] Digg的创始人凯文·罗斯(Kevin Rose)认识到了这点, 表示“Digg是热爱倾听用户声音的社区,而这件事就引起了用户的共鸣。” [12]

在听取了Digg社群对阿德尔森自我审查做法的不满后,罗斯随即宣布撤销本决定。[13]他宣布Digg社区将停止自我审查,并对Digg成员的意见表示理解。他说:“在阅读了上百则新闻和上千条评论后,(我明白了)你们对此态度明确……你们希望Digg进行抗争而不是向大公司屈服。从即刻起立即生效:我们不会再删除任何包括此代码的文章或评论。我们准备面对一切后果。”[11][12][13]

设计与含义

编辑

本旗帜的设计者是约翰·马科特,他是一名作家,并担任《坏话》(Badmouth)网站的编辑,他为了把HD DVD的秘密在互联网上四处传播,而设计了言论自由旗帜,并最终于2007年5月1日把旗帜和一篇文章发表在网站上。[15][16]在这篇文章中,马科特认为政府为企业的利益而牺牲了公民的权利,甚至连一组数字都能变成企业的知识产权,并对此表示批评。[16]

“我们希望发起一场运动”,马科特写道“一场重新要求个人自由,让我们的国家法律不再被公司掌控的运动。”[16] 他鼓励浏览者通过互联网散发他的资讯,并自由传播他的作品。他说道:[16]“为此,我们制作了一面旗帜,这是个人自由的象征。要把这面旗帜传向四面八方。”[16]

马科特将密钥镶嵌在旗帜自身的颜色中,这面旗帜的颜色用十六进制表示,即为#09F911 #029D74 #E35BD8 #4156C5 #635688[17][16]而密钥的最后一个字节“C0”位于旗帜的右下角,则暗示本旗帜是引领这场社会运动的“零号犯罪”(Crime 0)。[16]

他起初将本旗帜以自由许可证发行,“允许人们创造类似的派生作品”[16] ,但随后改变想法,将旗帜重新发行在公有领域下。[18][19]

影响

编辑
 
PlayStation 3版本的言论自由之旗,向原始旗帜致敬。[20]

在本旗帜发表之后,部落格作者们立刻将言论自由之旗传播到了多个网站,提高了旗帜的知名度。而旗帜中包含的违禁代码也被广泛传播。[21]由于互联网用户传播HD DVD加密密钥的方式十分有创意,此旗帜也成为了互联网的流行文化。[17][22]

网络用户将印有此代码的T恤穿在身上、写入诗歌、加入嘻哈歌曲的歌词中,还有用其数字来谱写曲子的。[17][22]音乐家基思·比尔甘(Keith Burgun)创作了一首以代码命名的歌曲《哦九埃弗九》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Oh Nine, Eff Nine)并将作品发表在了YouTube上。[11][17][22]这首歌的唯一歌词就是加密密钥的数值本身“09 F9 11 02 9D 74 E3 5B D8 41 56 C5 63 56 88 C0”.[22][23] “我觉得它们为平息这组数字所作的徒劳无功的努力,别具喜感,” 比尔甘说道, “讽刺的是,正是因为他们努力平息这组数字,它现在就变成互联网上最有名的数字了。”[23]

对于马科特的创意是否合法,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高级讲师马修·里默(Matthew Rimmer)评价道:“我不认为一定要在法律界限之内。这纯粹是评论当下时事的一种有趣方式。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为了刻意突显应该被废弃的荒唐法律。”[17]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安东尼奥·切拉索(Antonio Ceraso)则以更大的格局看待本旗帜,认为这是新社会思潮的形成,并以此提出了问题:五色条纹旗会不会被《数字千年著作权法》认定是绕过数字版权管理的非法装置呢?[22]

本旗帜还启发了杰夫·汤普森,他是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助理教授兼“视觉艺术与科技”项目的总监。受到启发,他创作了一首以AACS加密密钥为旋律的音频文件。[24]几年之后,在PlayStation 3游戏主机中一个类似的密钥被破解后,另有用户向本旗帜致敬,创作了PlayStation 3版本的言论自由之旗。[20]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The pros, cons, and future of DRM. Cbc.ca. 2009-08-07 [2012-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9). Digital locks — also known as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TPM) 
  2. ^ Images and the Internet. [2016-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0). 
  3. ^ Christopher Levy. Making Money with Streaming Media. streamingmedia.com. February 3, 2003 [2006-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14). 
  4. ^ Natali Helberger. Christophe R. vs Warner Music: French court bans private-copying hostile DRM. INDICARE. 2006-03-01 [31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5. ^ DRM. 电子前哨基金会. [2012-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5). 
  6. ^ 6.0 6.1 The DRM graveyard: A brief history of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music. opensource.com. 3 November 2011 [2012-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2). 
  7. ^ FairPlay: Another Anti-competitive Use of DRM. 电子前哨基金会. [2012-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8. ^ Fair Use and DRM. 电子前哨基金会. [2012-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30). 
  9. ^ The chilling impact of Digital Restrictions Management in libraries. Defective by Design. [2016-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10. ^ An Open Letter to Steve Jobs. Defective by Design. [2016-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Li, Charlene; Josh Bernoff. Groundswell: Winning in a World Transformed by Social Technologies Expanded and Revise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2011: 3–8; 288–289. ISBN 978-1-4221-6198-2. OCLC 172980082.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Goldman, Jeremy. Going Social. Amacom. 2012: 126–127. ISBN 978-0-8144-3255-6. OCLC 793973948.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Barlow, Aaron. Blogging America. Praeger. 2007: 62–65. ISBN 978-0-275-99872-1. OCLC 191675023. 
  14. ^ 14.0 14.1 14.2 14.3 Jaffe, Joseph. Join the Conversa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7: 90–92. ISBN 978-0-470-13732-1. OCLC 647762840. 
  15. ^ Marcotte, John. Badmouth Crew. Badmouth. 2014 [October 31,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30).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Marcotte, John. Free Speech Flag. Badmouth.net. May 1, 2007 [September 25,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4).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Bushell-embling, Dylan. Digg finds the key is safety in numbers. Brisbane Times. May 15, 2007 [September 24,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8. ^ Crofton, Isaak. Crypto Anarchy. 2015: 160. ISBN 978-1-329-05980-1. 
  19. ^ Kiyuna, A.; L. Conyers. Cyberwarfare Sourcebook. 2015: 291. ISBN 978-1-329-06394-5. 
  20. ^ 20.0 20.1 S, Ben. 46 DC EA D3 17 FE 45 D8 09 23 EB 97 E4 95 64 10 D4 CD B2 C2. Yale Law & Technology (Yale University). March 1, 2011 [September 24,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0). A 'PS3 Flag', an homage to its predecessor, the 'Free Speech Flag' 
  21. ^ Sheffield, Jessica. Weblogs and Activism: A Social Movement Perspective on the Blogosphere (学位论文).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16. 2010 [October 29, 2010]. ISBN 9781124487861. OCLC 7074928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Ceraso, Antonio. Crowd Technologies: Rhetoric and Power in Peer Production Discourse (学位论文).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56, 97. 2009 [October 29, 2015]. ISBN 9781109375428. OCLC 4768525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 23.0 23.1 Stone, Brad. In Web Uproar, Antipiracy Code Spreads Wildly. The New York Times. May 3, 2007 [October 29,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1). 
  24. ^ Thompson, Jeff. AACS encryption key. Jeff Thompson,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Program Director of Visual Art & Technology at the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ugust 13, 2011 [September 24,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An example of this is the so-called 'Free Speech Flag', seen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