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县行政区划

苗栗县行政区划系描述与今中华民国台湾省苗栗县相关之行政区划沿革,及现今苗栗县之行政区划范围。

目前苗栗县划分为2、5、11(含1山地乡),共有18个乡镇市,其中面积最大与最小的三级行政区分别是泰安乡竹南镇,两行政区面积分别为614.5127平方公里与37.5592平方公里;人口最多与最少的三级行政区分别是头份市狮潭乡,2024年底两行政区人口分别为107,478人与4,008人[1];人口密度最高与最低的三级行政区分别是竹南镇与泰安乡,2024年底两行政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2,414人与每平方公里9人[1]

沿革

编辑

日治时期前

编辑

明郑时期,苗栗地区归属天兴县管理。清治时期,天兴县改称为诸罗县。1889年(清光绪15年),始设苗栗县

日治时期

编辑

1895年日本统治台湾后,苗栗县遭废除。1901年到1908年间,另置苗栗厅,在日治时期行政单位与名称屡有变迁。1950年台湾施行地方自治后,苗栗县恢复设置,其行政区域沿用至今[2]

中华民国时期

编辑

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将新竹县所属苗栗区的3镇5乡、竹南区的2镇4乡及大湖区的4乡等18个乡镇合并独立为苗栗县,县治设于苗栗镇,辖4镇、14乡。民国四十年(1951年)后龙乡改制后龙镇、卓兰乡改制卓兰镇,民国七十年(1981年)苗栗镇改制为县辖市,民国一百零四年(2015年)头份镇改制为县辖市,全县辖有2苗栗市头份市)、5竹南镇后龙镇通霄镇苑里镇卓兰镇)、11造桥乡西湖乡头屋乡公馆乡铜锣乡三义乡大湖乡狮潭乡三湾乡南庄乡泰安乡山地乡)),共有18个乡镇市。

《苗栗县国土计划》将县内分为四个发展策略分区: 1.苗北生活圈(产业经贸):竹南镇、头份市,以竹南科学园区为核心,朝整并竹南头份两市镇的城市规划共同发展。 2.苗中生活圈(政经门户):苗栗市、后龙镇、公馆乡、造桥乡、头屋乡、西湖乡,以苗栗高铁特区为核心,结合苗栗市政治中心地位。 3.苗南生活圈(人文科技):苑里镇、通霄镇、铜锣乡、三义乡,以铜锣科学园区为核心,结合通苑的滨海资源、三义的慢城特色。 4.苗东生活圈(山景观光):南庄乡、卓兰镇、狮潭乡、大湖乡、泰安乡、三湾乡,以观光为主轴,串联各乡的山林资源。

列表

编辑

苗栗县共有2市(又称县辖市)、5镇、11乡(含1山地乡),以下资料为2024年底资料[1]

区名 区域
代码
面积
(km²)
下辖
里数
下辖
邻数
人口数 人口
消长
人口密度
(人/km²)
地图
苗栗市 10005010 37.8878 28 716 86,025 -282 2,271  
头份市 10005020 53.3205 33 570 107,478 +1,128 2,016  
苑里镇 10005030 68.2473 25 362 43,446 -282 637  
通霄镇 10005040 107.8486 24 394 30,893 -407 286  
竹南镇 10005050 37.5592 25 518 90,668 +960 2,414  
后龙镇 10005060 75.8079 23 368 33,701 -412 445  
卓兰镇 10005070 76.3153 11 176 14,890 -322 195  
大湖乡 10005080 90.8396 12 179 12,641 -323 139  
公馆乡 10005090 71.4523 19 281 30,871 -364 432  
铜锣乡 10005100 78.3805 10 218 16,265 -240 208  
南庄乡 10005110 165.4938 9 184 8,686 -157 52  
头屋乡 10005120 52.5046 8 120 9,627 -161 183  
三义乡 10005130 69.3424 7 161 14,713 -236 212  
西湖乡 10005140 41.0758 9 108 6,035 -223 147  
造桥乡 10005150 47.9978 9 115 11,582 -20 241  
三湾乡 10005160 52.2964 8 93 5,814 -161 111  
狮潭乡 10005170 79.4324 7 98 4,008 -87 50  
泰安乡 10005180 614.5127 8 64 5,511 -132 9  
苗栗县 10005 1,820.3149 275 4,725 532,854 -1,721 293  
  • 人口消长计算方式为2024年底人口减去2023年底人口,负值以红字表示,正值以蓝字表示,没有增长以绿字表示
  • 各乡镇市人口密度以4舍5入至小数点前1位计之
  • 近年各乡镇市人口成长情形:
    • 高度成长[注 1]:竹南、头份
    • 稳定成长[注 2]:(暂无)
    • 不稳定增减[注 3]:造桥
    • 成长停滞[注 4]:(暂无)
    • 轻度衰退[注 5]:苗栗、苑里
    • 高度衰退[注 6]:公馆、后龙、通霄、铜锣、三义、头屋、南庄、卓兰、狮潭、泰安、大湖、三湾、西湖

地图

编辑
苗栗县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集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成长条件:需几乎每月人口增加,且年成长率高于1%。
  2. ^ 成长条件:需每月人口通常正成长,但年成长率通常不大于1%。
  3. ^ 成长条件:人口消长各月增减互见,但一年中的人口增加量可正可负。
  4. ^ 成长条件:不论月消长,人口常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5. ^ 成长条件:人口通常减少,但年成长率通常高于-1%。
  6. ^ 成长条件:人口通常减少,且年成长率低于-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内政部户政司. 人口統計資料. 中华民国 内政部户政司 万维网. [2023-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中文(台湾)). 
  2. ^ 《認識苗栗 歷史研革》,苗栗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2008-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