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大学士
明清官職
武英殿大学士,为明朝、清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明朝为正五品衔,清朝为正一品。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1]。办公地址为武英殿。
明朝初期,明太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洪武十三年(1380年),杀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2]。但由于工作分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之职[3],明朝大学士仅为正五品,此乃明朝抑制相权。之后明成祖朱棣逐渐倚重内阁,内阁权力遂大[4]。
- 明朝:吴伯宗、黄淮、金幼孜、杨溥、刘吉、徐溥、丘濬、刘健、谢迁、焦芳、王鏊、杨廷和、梁储、刘忠、费宏、杨一清、蒋冕、毛纪、石珤、贾咏、桂萼、方献夫、张孚敬、夏言、顾鼎臣、严嵩、徐阶、吕本、袁炜、严讷、李春芳、郭朴、张居正、殷士儋、吕调阳、张四维、潘晟、余有丁、许国、王锡爵、张位、沈一贯、朱赓、叶向高、方从哲、刘一燝、韩爌、沈潅、何宗彦、朱国祚、黄立极、丁绍轼、冯铨、施凤来、张瑞图、李国𣚴、李标、周延儒、何如宠、钱象坤、温体仁、吴宗达、薛国观、谢陞、陈演
- 清朝:洪承畴、傅以渐、胡世安、莫洛、熊赐履、明珠、觉罗勒德洪、吴正治、余国柱、阿兰泰、李天馥、马齐、王顼龄、富宁安、马尔赛、迈柱、福敏、来保、黄廷桂、蒋溥、阿尔泰、温福、舒赫德、李侍尧、阿桂、福康安、保宁、勒保、松筠、明亮、曹振镛、穆彰阿、潘世恩、卓秉恬、贾桢、彭蕴章、曾国藩、李鸿章、文祥、宝鋆、文煜、灵桂、额勒和布、麟书、王文韶、孙家鼐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明史》(卷72):“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礼部尚书邵质为华盖,检讨吴伯宗为武英,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典籍吴沉为东阁。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为之,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二十八年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悉罢诸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又改谨身殿为正心殿,设正心殿学士。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 ^ 《明太祖实录》卷239:“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 ^ 《明史》(卷172):“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曰制,曰册文,曰谕,曰书,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曰表,曰讲章,曰书状,曰文册,曰揭帖,曰制对,曰露布,曰译,皆审署申覆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凡车驾郊祀、巡幸则扈从。御经筵,则知经筵或同知经筵事。东宫出阁讲读,则领其事,叙其官,而授之职业。冠婚,则充宾赞及纳征等使。修实录、史志诸书,则充总裁官。春秋上丁释奠先师,则摄行祭事。会试充考试官,殿试充读卷官。进士题名,则大学士一人撰文,立石于太学。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颁诏则捧授礼部。会敕则稽其由状以请。宗室请名、请封,诸臣请谥,并拟上。以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内阁。”
- ^ 《明史》(卷72):“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复置三公、三少。宣德三年,敕太师、英国公张辅,少师、吏部尚书蹇义,少傅、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原吉,各辍所领,侍左右,咨访政事。公孤之官,几于专授。逮义、原吉卒,士奇还领阁务。自此以后,公、孤但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而文臣无生加三公者,惟赠乃得之。嘉靖二年加杨廷和太傅,辞不受。其后文臣得加三公惟张居正,万历九年加太傅,十年加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