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澍 (清朝)

清朝政客

张澍(1776年—1847年),字百瀹,号介侯,中国清朝经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凉州府武威县(今甘肃武威)人。

生平

编辑

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知县。[1]初任玉屏县知县,因病告归。再选屏山县知县,摄兴文县事,因父丧丁忧去职。服阙再起,知永新县,署临江府通判,因事罢官。开复,补泸溪县,又因丁忧离任。《清史稿·文苑》有传。[2]

成就

编辑

好金玉,张之洞说他“才气无双,一时惊为异人”[3]。于嘉庆甲子年(1804年)在家乡武威养病。一游甘肃武威清应寺,发现一块刻满西夏文的石碑,即重修感应塔碑,张澍说:“此碑自余发之,乃始见于天壤,金石家又增一种奇书矣。”著有《五凉旧闻》、《三古人苑》、《续黔书》、《秦音》、《蜀典》、《诸葛忠武侯文集》。其《姓氏寻源》中“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人之有祖,亦犹是焉”一句,最为脍炙人口。

注释

编辑
  1. ^ 朱汝珍《词林辑略》
  2. ^ 《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三·文苑三》:张澍,字介侯,武威人。父应举,有孝行。嘉庆四年,澍年十八,成进士。是科得人最盛,澍选庶吉士,文词博丽。散馆改知县,初令玉屏,以病归。叙防河劳,选屏山,摄兴文,丁父艰。再起,知永新。署临江通判,坐征解缓,罢官。开复,补泸溪,复以忧去。
    澍性亢直,所至辄有声。在黔时,巡抚初彭龄过县,澍杖其仆之索金者。座主蒋攸铦督四川,甫下车,举劾属吏,风采严峻。澍上书论其循情市恩,黜陟不当,以此官不遂。务博览经史,皆有纂著。游迹半天下,诗文益富。留心关、陇文献,搜辑刊刻之。纂五凉旧闻、三古人苑、续黔书、秦音、蜀典,而姓氏五书尤为绝学。自著诗文外,又有诗小序翼、说文引经考证。
  3. ^ 书目答问》附录《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