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原名《高宗系年要录》,[1]凡二百卷,南宋李心传著。

李心传三十岁科举不第,遂绝意于仕途,专心从事史学研究。李心传以《高宗日历》《中兴会要》等史书为基础,[2]又参考各类官书,以及一百多种私家记载、文集、传记、行状、碑铭等史料,进行详细的考订,仿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体例,编成此书。[3]《要录》也出现过《中兴系年要录》的全称,[4]主要是高宗一朝最好言“中兴”,所谓“中兴”,是指徽钦二帝为金人掠走后,赵构建立南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述了建炎元年(1127年)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共三十六年的史事,宋高宗一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有大量史料记载,如秦桧陷害岳飞之事,此书记载甚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在宋时已有刻本,宝祐初,贾似道曾刻之扬州。[5]后来的《宋史》和《续资治通鉴》等作品,多以此书为参考。另有孝宗朝《系年要录》,李心传未完成,由其弟子高斯得完成。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原书已佚,今本是清初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6]《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可与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互为补充。

逸事

编辑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陈寅恪在仓皇逃难之际,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诵读,“读到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沦城之日,谣言与烽火同时流窜;陈氏取当日亲身目睹之事与史料印证,不觉汗流浃背,觉得生平读史从无如此亲切有味之快感”。[7]

注释

编辑
  1. ^ 《要录》的原名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与《高宗系年要录》两种说法。《文献通考卷一九三经籍考》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藏园订补○亭知见传本书目》著录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明人《近古堂书目》《玄赏斋书目》均著录有“高宗中兴系年要录节要”、“孝宗要录初草”。《宋史·艺文志》著录“李心传孝宗要略初草二十三卷”。
  2. ^ 许奕上《要录》奏状:“李心传博通群书,尤熟本朝故事。尝谓中兴以来,明君良臣,丰功盛烈,虽已见之《实录》等书,而南渡之初,一时私家记录,往往传闻失实,私意乱真,垂之方来,何所考信?于是纂辑科条,编年纪载,专以《日历》《会要》为本,然后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可信者取之,可削者辫之,可疑者阔之,集众说之长,酌繁简之中,久而成编。”
  3. ^ 李肖龙《崔清献公言行录》卷二:“隆州进士李心传,累举不第,以文行闻于国,诸经皆有论著,尤精史学,尝著《高宗系年录》,号详洽,国史院取其书备检讨,又纂集隆兴、乾道、淳熙典章,及著《泰定录》等书,以白衣召入史馆,亦公特荐。”
  4. ^ 郡斋读书志》卷五上赵希弁《附志》“编年类”记:《建炎以来中兴系年要录》二百卷”。
  5. ^ 《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提要
  6. ^ 《文渊阁书目》作“孝宗要录初草十册不全,宋草泽臣李心传编集。莫详卷数,今存第一卷至第二十卷”。
  7. ^ 王荣文,〈出版缘起〉,远流出版公司“实用历史丛书”系列

参考书目

编辑
  • 梁太济.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书名考.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 (1). CNKI ZJDX901.000. 
  • 陈智超. 三论今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原名. 中华文史论丛. 2001, (63): 231-242. ISSN 1002-0039. CQVIP 11790413. 
  • 梁太济. 《系年要录》、《朝野杂记》的歧异记述及其原因. 文史·第41辑.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ISBN 7-101-01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