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文氏始祖可追溯至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之二弟文天壁(文壁)。因此宝安文氏世代奉文天祥为始伯祖,奉文壁为始祖。宝安文氏同奉文壁之孙文应麟为三世祖,尔后分支为七房,世居于宝安(今深圳香港)。

源起

编辑

文天祥胞弟文壁于南宋时任惠州太守,其侄(文天祥独子)在抗时战死,得悉兄长绝嗣后,文壁为保存血脉开城降元并举家迁居广东,后任元朝谏议大夫。文壁有三子,长子隆子,隐居不仕;次子升子,过继予绝后的兄长文天祥,任元朝集贤直学士,谥蜀郡侯;三子京子,过继予一同移居广东,无子出之堂弟天瑞。

争议

编辑

宝安文氏的共同开基祖为三世祖文应麟,这点素来没有争议。文应麟实际上为始祖文壁之孙,而应麟之父应为京子。但亦有作隆子之说,估计有可能是长兄隆子无后或北返任官,而最后由京子之子应麟,继承了文家在广东宝安之业。论据为七房有时候会记录天瑞为始祖,而非文壁,故由此估计应麟之亲父是过继天瑞的京子可能性最大。而文隆子为长兄,故此奉隆子为二世祖,三世祖应麟为隆子之侄。

简单来说,宝安文氏七房开基祖文应麟,生父实为京子,过继大伯父隆子承祖业。而文隆子和文京子生父实为文天祥亲弟文壁,但文壁归顺元人,故族谱上以堂叔父天瑞为祖。按族谱上流传:天瑞-隆子-应麟;但推测实际血缘为:文壁-京子-应麟。

祖先实为文天祥之弟,狭义来说,文天祥并不是宝安文氏真正的祖先。所以族上古籍上均记载天祥公为"先祖伯",其中伯有伯父之义。而且实际上文天祥之亲子都先后殁于沙场,据了解天祥一脉并无留后。当初为保留天祥之父文仪一脉,相传文天祥取义前托付弟弟文壁降伏元人。中国各地虽有不少文氏家族也称文天祥子孙,但推测他们应为文天祥之远亲,而最有血缘关系应数文应麟一脉,即宝安文氏。出自对先祖伯文天祥的敬仰,宝安文氏各房的祭祖都会祭拜纪念文天祥,这是后来各房都有纪念文天祥的由来。

七房源流

编辑

文应麟曾任归德坊官,后承祖训不受元朝官职,迁至宝安隐居。应麟有二子:起东和起南。起东生五子,仁、义、礼、智、孚。起南生二子:垂统、垂献。自此,文应麟的七位孙子,成为宝安文氏七房之祖。

长房: 仁 房,报美(今深圳宝安)。

二房: 义 房,岭下(凤凰)及白石厦(今深圳宝安)。

三房: 礼 房,新田(今香港新界)。

四房: 智 房,西山、上头田及潭头(今深圳宝安)。

五房: 孚 房,山门及山尾(今深圳宝安)。

六房:垂统房,泰亨及岗厦(今香港新界及深圳福田)。

七房:垂献房,涌头(今东莞长安)。

宝安文氏七大房

编辑
 
 
 
 
 
 
 
 
 
 
 
 
 
 
文天瑞
(始祖)
 
 
 
 
 
 
 
 
 
 
 
 
 
 
 
 
 
 
 
 
 
 
 
 
 
 
 
 
 
 
 
 
 
 
 
 
 
 
 
 
 
 
 
 
 
 
 
 
 
 
 
 
 
 
 
文应麟
 
 
 
 
 
 
 
 
 
 
 
 
 
 
 
 
 
 
 
 
 
 
 
 
 
 
 
 
 
 
 
 
 
 
 
 
 
 
 
 
 
 
 
 
 
 
 
 
 
 
 
 
 
 
 
 
 
 
 
 
 
 
 
 
 
 
 
文起东
 
 
 
 
 
 
 
 
 
 
 
文起南
 
 
 
 
 
 
 
 
 
 
 
 
 
 
 
 
 
 
 
 
 
 
 
 
 
 
 
 
 
 
 
 
 
 
 
 
 
 
 
 
 
 
 
 
 
 
 
 
 
 
 
 
 
 
 
 
 
 
 
 
文仁
 
文义
 
文礼
 
文智
 
文孚
 
文垂统
 
文垂献

七房争议

编辑

民国,多本名为《文氏族谱》编成,而各房中亦各自有编制族谱。其中因记录非一时一人一地之作,故多有出入,如始祖天壁说和天瑞说,应麟之父是隆子还是京子,还有七房的源流和顺序等,一直存在争议。

其中一本族谱录有一首《七房歌》,内容是:“七房毕竟数谁先,长称报美次新田;岭石潭溪递国泰,门尾涌头最后言。”但据近人考证其记录之七房顺序与文应麟的七位孙子的长幼辈份顺序不乎。估计其排序有错或根据有别,但后人亦难以稽考。

发展

编辑

元朝蒙古人统治时期,宝安文氏族人都过着隐居生活,鲜有上朝任官。直至明朝初年,宝安文氏族人才纷纷开宗祀祭祖,兴建祠堂。而宝安文氏族人均奉文天祥为始伯祖,以正气作作家训,重视教育,开设书室。因此宝安文氏七房的聚居地中,有大量明清古建筑群,作为广东乡绅士族,成为香港及深圳的非物质遗产。

因治安考虑,广东宝安的宗族流行在聚居村落兴建围墙,以保护族人安全。以后因为这文化,宝安广府民系亦被称为围头人,而宝安广府民系习惯语言被称为围头话,作为新界原居民文化,透过香港电影和电视而为人所熟知。

清末年间,因战败签署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宝安县南半地区割让予英国作为殖民地。而三房的新田和六房泰亨的文氏族人聚居地刚好位处,而被纳入香港的新界的土地,有时或合称新界文氏。其后港英政府在新界登记地权,发觉文氏族人名下之土地甚多,故文氏被列香港新界五大氏族之一。

随着香港新界和广东深圳先后的急速城市化发展,原宝安县的广府民系宗族得以利用祖先数百年来累积对土地的经营,获得富足的生活。宝安文氏七房散居于原宝安县,繁衍七百多年,一脉人丁兴旺,世代书香,是广东有名的望族,今存后人合起来数以万计。除了现今香港新界和深圳宝安等的祖居地外,也散落于世界各地。

参考资料

编辑

广东宝安香港新界文氏家族七大房源流与分布初探 - 侨欧文氏宗亲会

新界文氏简介 - 万兴之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宝安文氏-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文化体育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宝安文氏:文天祥后人传唱《正气歌》践行忠孝事 - 深圳晚报

文应麟侨寓归德场 -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岗厦村<文氏族谱> - 深圳福田图书馆

历史及族谱 Geschiedenis & Genealogie - 侨欧文氏宗亲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文氏宗亲会(新界)正气堂举行新春联谊会 - 广东省侨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