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船舶产业

描述台湾船舶产业的历史、现况与发展方向

台湾船舶产业,或称台湾造船产业,是指在中华民国台湾造船、修缮的相关产业,2015年台湾有135家造船厂加入造船同业公会,从业人数2万5千人,人员平均年龄为45岁,1997年到2001年的年均产值为340.418亿新台币;2006年到2015年的年均产值为569.18亿新台币;2016年台湾船舶产值达到623亿元新台币。以船舶吨位数统计,台湾排名世界第11名,占有吨位比率百分之2.62;以交船数量统计,台湾在2016年排名世界第5,占有率百分之0.7;台湾制造的游艇市占率排在世界第7名。[1][2][3]

纪录台湾船舶产业产值的年变化图表,纪录年份为1997年到2017年

历史

编辑

台湾明郑时期,在台南设有修造船厂。

台湾清朝时期,有官营修造中式帆船厂。

台湾日治时期,日本矿业家木村九太郎于1916年在基隆成立木村铁工所。1918年建造船坞,从事修造船舶与小汽艇。

1922年,日本总督府投资成立员工400人的“基隆船渠株式会社”。

1937年,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目前世界第二大造船厂)投资成立“台湾船渠株式会社”,设厂于基隆和平岛,为台湾第一家以瓦特蒸汽机为基础现代化造船厂。[4]

1946年7月,台湾进入中华民国时期资源委员会介入重整日本在台工业;原日企“台湾船渠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台湾铁工所”合并成立“台湾机械造船公司”。下辖基隆造船厂、高雄机器厂,为资源委员会与台湾省政府合资之台湾省营事业机构。

1948年,台湾机械造船公司机器厂、造船厂分家,分别改组为“台湾机械公司”(简称台机,位于高雄市[5][6]及“台湾造船公司”(简称台船,位于基隆市和平岛),个别独立经营。

1957年,“台湾机构造船有限公司”与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合资组成“英格尔斯台湾造船干坞公司”,该公司到1962年解散。[7]

1965年,中华民国政府与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签订造船协议。

1976年,成立高雄造船厂。1977年7月基隆船厂与高雄船厂合并成为“中国造船公司”(今台湾国际造船),简称中船。当时中船的造船量约占全台湾造船量的百分之90。

1970年代末期,中船公司借由韩国的设计图,以及美国的技术指导,开始建造小型军用舰艇。

游艇厂

编辑

台湾的游艇制造始于1958年到1990年代,是驻台美军引进与国内舢舨厂商结合而开启;后续与国外客户以游艇设计图找寻国内业者代工生产方式承接订单,从国外引进玻璃纤维强化塑胶制造技术、某些厂商直接向客户购买设计图进行量产降低成本,订单快速成长后利润加大;在1990到1999年代,因国内厂商只专注在产业炼的代工生产,游艇主要市场的美国市场萎缩,游艇厂商开始分散市场与寻求技术升级,以及加强客制化与提升附加价值;到了2000年到2011年代以后,台湾游艇厂商开始进行策略联盟、改善制造工程的基础设施后,走向客制化与巨型游艇等更大市场发展。[8]

科技研发

编辑

台湾主要有五大造船科技研发单位:

游艇厂

编辑

目前台湾游艇厂商制造技术发展包括:[11]

  • 提升表面精质度:新型态纤维编织法可以提升船壳表面精致度更细致平滑
  • 组合式家俱:将游艇内家俱元件模组化,可以提高游艇家俱生产制造效率,降低游艇家俱生产成本
  • 真空辅助树脂转注成型:可以提高传统手工注入树脂的效率与稳定性,并更容易制造模具、减少传统树脂转注成型的气泡、可以制造更大船壳

造船厂

编辑

目前以造船船体与零件规模由大到小分类如下:

大型船厂

编辑

台湾国际造船,主要造船为货柜轮、散装货轮、巡防舰等大型船舶,以及油轮、半潜式重载船、冷藏船、升降式钻油平台、自卸式水泥运输船等各型船舶。其中目前最大船舶为2016年间所建造14,198TEU级载货能力,载重吨位146,073顿的阳明海运货柜轮。厂区分布在高雄港基隆港两座港口。

中型船厂

编辑

中信造船龙德造船、三阳造船等三家建造海巡舰艇、公务船、鲣鲔延绳钓渔船、(美式)围网渔船、远洋渔船,交通船、渡轮、观光船、旅客船、拖船、海洋研究船与平台船等各类型船舶、渔船与海工业务的中大型船厂,分布在高雄港基隆港与宜兰苏澳港三座港口。

军舰方面可制造巡防舰、(导弹)巡逻舰、战斗支援舰、海巡舰艇与导弹快艇等船舰。

小型船厂

编辑

有喜长发、健富、靖海等78家生产玻纤渔船、小型巡逻艇为主的小型修造船厂。

游艇厂

编辑

有嘉信、高鼎游艇嘉鸿游艇、东哥、大瑞、隆宜企业与统怡等36家厂商,制造船舶有玻璃纤维游艇、豪华游艇、客制化中大型动力游艇与高级订制帆船;游艇建造范围由38呎到150呎的超级游艇,多数为60呎到80呎的豪华游艇。

船舶零件厂

编辑

除了船舶整体建造外,台湾也有许多零件制造厂商,包括船舶螺桨厂、船舶五金厂、船舶资讯设备厂与船舶舣品等37家厂商。

  • 船外机螺旋桨厂:般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船内机螺旋桨厂:宏一新螺旋桨公司、瑞孚宏昌船舶推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日昇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宏昇螺旋桨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主要生产直径5米以下螺桨。[12]
  • 五金厂:包括奉珊、纬航、铭船等公司,主要生产甲板机械与游艇五金。
  • 资讯设备厂:有融程电讯公司,提供船舶所需之资讯设备。
  • 舣品厂:包括金钜、建大、南铁等公司,主要生产桅杆、栏杆、钢制船舵与船壳等零件。[2]

船舶产品

编辑

用途

编辑

除本题目章节以船只大小分类外,依据台湾造船公会的船舶产品种类分类为以下五种船舶,其中商船是目前台湾产值比例最大的船舶种类。[13]

  • 商船:运输货物、人员之船舶,比如货柜船、油轮、液化气体船、水泥船、木材船、冷冻船、客轮
  • 渔船:渔捞作业用船舶,比如拖网渔船、围网渔船、钓船
  • 游乐船:从事海上休闲娱乐之船舶,比如游览观光船、游艇、海钓船、快速赛艇、水下观光潜艇
  • 军用船:军事用途之船舶,比如巡防舰、巡逻舰、潜艇、快艇
  1. 巡防舰:目前台湾对于巡防舰的建造零组件自给率约30%,其中包括船舶设计约占6%、船体组装约占15%、推进轴(螺旋桨)系统约占5%,但是其他如通讯设备约占2%、导航仪器约占9%、柴油推进主机约占13%,战斗系统40%仍须要向美国、德国、日本、芬兰等国厂商采购。[14]
  • 特种船:包括拖船、驳船、工程船、军警用舰艇、交通船

建造材质

编辑

依据船舶建造材质分类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4][13][15]

  • 钢壳船:软钢制造的钢壳船特性是强度最强,比重也最大因此船体重量最重;可以在拆解钢材后将钢材资源回收。
  • 铝壳船:铝合金制造的铝壳船特性是强度次之,比重为软钢的34%,船体重量次之约为钢壳船的45%~50%。
  • 玻璃纤维船:玻璃纤维材质(包括玻璃纤维强化塑胶碳纤维克维拉纤维等复合材料)船相对钢壳船与铝壳船的强度较差,依材质不同比重为软钢的17%~23%,船体重量最轻约为钢壳船的37%~60%。

相关法规

编辑
  • 船舶丈量规则[17]
  • 船舶设备规则[18]
  • 客船管理规则[19]
  • 气垫船管理规则[20]
  • 高速船管理规则[21]
  • 小船管理规则[22]

相关题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陈豊霖 总经理. 艦船與海洋工程產業特性與發展前景 (PDF). 台湾国际造船公司. 2016-07-18 [2018-08-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9-13). 
  2. ^ 2.0 2.1 陈宗庆. 臺灣船舶產業概況. 工商时报. 2017-05-25 [2018-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3. ^ taiwan ship net! 台灣船舶網. [2018-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8) (中文(台湾)). 
  4. ^ 4.0 4.1 黄正清 教授,何政龙 助理验船师. 台灣造船工業之演進簡史 (PDF). 百年纪念专刊 (中工高雄会刊 第18卷 第4期). 2011-05-11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12-11). 
  5. ^ 1990年起,钢铁厂售予统一集团、船舶厂售予东南水泥、合金钢厂售予隆成发铁工厂;2001年11月19日,台机公司制造厂及总公司售予中国钢铁,民营化终于划上句点。《铿锵已远:台机公司独特的一百年》,陈政宏,行政院文建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今行政院文化部),216页,2007年4月,ISBN 978-986-009-388-9
  6. ^ 存档副本. [201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 天下杂志86期,作者:杨玛利,1988-07-01
  7. ^ 作者:DanielTodd. Routledge Revivals: Industrial Dislocation (1991): The Case of Global .... Routledge, 2018. 2018-05-08 [2021-07-08]. ISBN 97813513310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8. ^ 陈振杰. 臺灣遊艇產業發展脈絡之研究 (PDF).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地理系. 2012-06-01 (中文(台湾)). 
  9. ^ 關於海軍.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4) (中文(台湾)). 
  10. ^ 黄正利. 台灣硬著頭皮造潛艇. 财团法人联合船舶设计发展中心.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6) (中文(台湾)). 
  11. ^ 黄正利. 國際造船產業及航運市場趨勢暨船舶中心簡介 (PDF). 2009-03-02 [2018-08-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8-17). 
  12. ^ 邓凯元. 自己的潛艇自己造 台灣潛艦靠他們. 天下杂志. 2016-06-01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6) (英语). 
  13. ^ 13.0 13.1 關於公會. [2018-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6) (中文(台湾)). 
  14. ^ 國艦國造:台灣船舶產業的全面提升.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1) (中文(台湾)). 
  15. ^ KHTan. 小船/遊艇船體材質選擇及其優缺點 (PDF). 2018-01-15 [2021-08-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21). 
  16. ^ 船舶法-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 全国法规数据库.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5) (中文(台湾)). 
  17. ^ 船舶丈量規則-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 全国法规数据库. [2018-08-17] (中文(台湾)). 
  18. ^ 船舶設備規則-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 全国法规数据库. [2018-08-17] (中文(台湾)). 
  19. ^ 客船管理規則-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 全国法规数据库. [2018-08-17] (中文(台湾)). 
  20. ^ 氣墊船管理規則-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 全国法规数据库. [2018-08-17] (中文(台湾)). 
  21. ^ 高速船管理規則-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 全国法规数据库. [2018-08-17] (中文(台湾)). 
  22. ^ 小船管理規則-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 全国法规数据库. [2018-08-17]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