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罗·古斯塔夫·利科(法语:Jean Paul Gustave Ricœur法语发音:[ʒɑ̃ pɔl ɡystav ʁikœʁ],1913年2月27日—2005年5月20日),法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

保罗·利科
出生1913年2月27日 编辑维基数据
瓦朗斯 编辑维基数据
逝世2005年5月20日 编辑维基数据 (92岁)
沙特奈马拉布里 编辑维基数据
教育程度agrégation de philosophie、哲学博士 编辑维基数据
母校
职业哲学家、大学教师、神学家、翻译家 编辑维基数据
奖项Dr. Leopold Lucas Prize、honorary doctor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京都艺术与哲学奖、honorary doctor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学术棕榈勋章司令级、Q126325594 编辑维基数据
网站http://www.ricoeursociety.org 编辑维基数据

生平

编辑

保罗·利科于1913年出生于法国的瓦朗斯[1]。他来自一个虔诚的胡格诺派家庭,胡格诺派是法国的宗教少数派。

他的父亲在一战期间于1915年在第二次香槟山战役中失踪,直到1932年才找到遗体[2][3]。因此,保罗在父亲去世后由祖父母和姑姑抚养长大。

保罗热爱学习,由于家庭重视圣经研究,他从小就对哲学产生了兴趣。他于1932年获得雷恩大学的学士学位,并于1933到1934年在索邦大学学习哲学,受到了加布里埃尔·马塞尔的影响[4]

在二战期间,利科被征召入伍,成为法国军队的士兵。在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期间,他被俘虏并在Oflag II-D集中营中度过了五年 [4]

战争过后,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教,并于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1956年,他成为索邦大学的一名教授,并于1960年发表了《有过失的人》和《恶的象征》两本作品。他的学术声誉逐渐上升。德里达曾在1960年代早期担任他的助手[5]

利科于1970年至1985年在芝加哥大学神学院任教,并在这段时间内完成了《时间与叙事》三卷本,并于1985年至1986年发表了著名的吉福德讲座。他晚年的作品跨足了不同国家的思想传统,并在1999年获得了巴尔赞奖

保罗·利科于2005年去世,享年92岁,被誉为20世纪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利科曾致力于研究各种语言学和心理分析的解释理论。他属于诠释学现象学家胡塞尔加达默尔一支。保罗·利科的研究范畴属于欧陆哲学,但同时也涉及分析哲学让-吕克·南希是他的博士生。[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Encyclopedia of World Biography: 20th century supplement, vol. 13, J. Heraty, 1987: "Paul Ricoeu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Paul Ricoeur - La critique et la conviction: entretien avec François Azouvi et Marc de Launay (Paris: Calmann-Lévy, 1995), p. 11.
  3. ^ Munkholt, Cherine Marie Veronique. On an impact of WWI. craftinghistoryblog. 2016-04-16 [202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4) (英语). 
  4. ^ 4.0 4.1 Michaël Fœssel and Fabien Lamouche, Paul Ricœur. Anthologie (Paris, Éditions Points, 2007), p. 417.
  5. ^ Geoffrey Bennington (1991), Jacques Derrid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 330.
  6. ^ Paul Ricœur. Inamori Foundation. [15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