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明孝宗

No1lovesu在话题“可疑部分”中的最新留言:7年前
基础条目 明孝宗属于维基百科人物主题政治家及领导人类的基础条目第五级。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关于“朱祐樘”中“樘”字的读音

编辑

我曾浏览过英文版“Hongzhi emperor”页面,发现“朱祐”被翻译为“Zhu Youtang”,而在其它书籍(《现代汉语词典》)中则注音为“zhū yòu chēng”。究竟“”字读“táng”还是“chēng”,还望诸位多多指教。


中华民国教育部异体字字典的资料: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c/frc/frc05362.htm

读音同“撑”(chēng),网页右边列有参考文献。 --后遂无问津者 2013年6月17日 (一) 10:11 (UTC)

编辑请求

编辑

  请求已拒绝

您好: 不知道您是维基高级用户还是维基管理员,我在此诚挚请求授予我编辑“明孝宗”词条的权限! 明孝宗的“评价”一栏里第四段话如下: ——方志远在其著作《明代国家权力机构及运行机制》中对明孝宗持否定态度,称其“弱智”并详细解释道:“弘治时代夹在成化、正德之间,前有万贵妃、汪直与西厂,后有刘瑾、八虎及内行厂,加之成化帝的内向和正德帝的荒唐,故弘治帝被明人称为‘中兴之主’。清人作《明史·孝宗纪》,其赞曰:‘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并称唯有孝宗知《易》所说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之道。但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则敏锐地看到,孝宗之为文臣所称道,就是因为他比较愿意听文臣的摆布。而实际上,孝宗不仅为文臣摆布,更受内臣摆布,从其种种行事,应该是个智商较低或者说是一个相对弱智的皇帝。”—— 我和众多的历史爱好者认为这个评价是极其片面的,严重伤害了我们的感情和人文信仰。我们并不为所有明朝皇帝摇旗呐喊,也不是偏激的明朝粉丝,只是希望有更多人知道,在封建帝王中,也有一些充满温情仁善的皇帝是值得后人敬仰缅怀的,而不应该通过并未明言的史料恶意揣测、片面夸大其弱点。上述评价中并引用了方志远的一段话,以此说明他对明孝宗持否定态度、称其“弱智”,而这段话中大部分是对明孝宗的褒扬,却在最后罔顾史料,简单地通过黄仁宇的评价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而黄仁宇的评价纯属揣测:一,倘若朱祐樘“弱智”,他不可能在成化末年改立太子的大风波中坚持下来!二,《明宪宗实录》和《明孝宗实录》多次提及朱祐樘明敏好学,并且擅画、擅琴,这样一个儒学扎实、素养丰富的人怎么可能是“弱智”?三,孝宗在登极之初就敢大胆除奸逐佞,任用贤良,涤荡成化年间留下的乱政和黑暗,智用刘吉,刷新政治,这样的人怎谈得上智商低?四、明孝宗耳根软是真,敬重文臣也是真,但绝对谈不上“受内臣摆布”,那么多大臣要求他不要独宠张皇后,他始终坚持一夫一妻;大臣多次反对他滥赏皇后家人,他依然我行我素;大臣还有反对他爱好画画弹琴,他表面上认错,私低下却不以为然,称其为“酸子”,依然坚持自己的业余爱好,黄仁宇从哪里看出他易受文臣摆布了? 基于上述,我们认为黄仁宇简单地把明孝宗的宽容体下、待人温和的品质错误地理解成了“愿受文臣摆布”“智商较低”!我们请求更改方志远的这段话,以公正的态度维护明孝宗的身后名,让他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请求替换的评价为: ——当年明月在其著作《明朝那些事儿》里对朱佑樘这位长期以来为人所忽略遗忘的明君评价极高,他写道:“从黑暗和邪恶中走出来的朱佑樘,是一个光明正直的人。所以我给了他一个评价,是他的祖先和后辈都无法得到的最高评价:朱佑樘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第三册,卷一。)事实上不仅如此,他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践行一夫一妻的皇帝,母亲的悲惨遭遇和童年生活深深地影响了他,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作为一个拥有无上权力的皇帝,这真的是非同一般。用现代人文的目光的去看待他的一生,除了他励精图治、温厚宽仁的一面,他那种迥异于任何其他帝王的对待亲人的温情——爱妻子爱儿子而非把他们当成皇后和太子,同样是中国帝王史上的唯一亮色,令人暖心,给人共鸣。—— 如果您认为这段评价也不妥,请提出意见,我可以改,但我们坚决反对方志远和黄仁宇的评价! 谢谢。 我们坚决维护媒体的公正性,支持理性中立的公共言论!在此基础上, --晚山留言2014年8月3日 (日) 12:58 (UTC)回复

您好,维基百科遵循中立原则,内容要有可查证来源,不能添加原创研究。阁下删除的内容有可查证来源,而阁下添加的内容,包含很多原创研究,来源很不规范。维基百科不能以个人对历史人物的好恶为编辑条目的评价标准,中立原则是必须遵守的。请认真学习维基相关原则之后再进行编辑。维基百科方针指引链接:http://zh.wiki.x.io/wiki/Wikipedia:%E6%96%B0%E6%89%8B%E5%85%A5%E9%96%80/%E6%96%B9%E9%87%9D%E6%8C%87%E5%BC%95 祝编辑愉快。--楠木历史留言2014年8月3日 (日) 13:09 (UTC)回复

明孝宗之负面评价

编辑

关于明孝宗之负面评价,最近遭相关用户破坏,为避免编辑战,已提交关于明孝宗的负面评价,请相关编辑人员拨冗前往参与讨论。--首医女张德 ☎札记 2015年7月24日 (五) 06:36 (UTC)回复

关于明孝宗的负面评价

编辑

明孝宗条目评价部分的负面评价里,有一段方志远在著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中的评价,如下:方志远在其著作《明代国家权力机构及运行机制》中对明孝宗持否定态度,称其“弱智”并详细解释道:“弘治时代夹在成化、正德之间,前有万贵妃、汪直与西厂,后有刘瑾、八虎及内行厂,加之成化帝的内向和正德帝的荒唐,故弘治帝被明人称为‘中兴之主’。清人作《明史·孝宗纪》,其赞曰:‘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并称唯有孝宗知《易》所说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之道。但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则敏锐地看到,孝宗之为文臣所称道,就是因为他比较愿意听文臣的摆布。而实际上,孝宗不仅为文臣摆布,更受内臣摆布,从其种种行事,应该是个智商较低或者说是一个相对弱智的皇帝。”。来源于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机构及运行机制》,第六章,第113页。然而有用户认为方志远的论述在这本书里不够详细,同时,方志远本人也在书中表示“关于这个问题,拟另文讨论”。就此问题查阅并询问了方志远,方志远表示因为课题问题,目前还未能专门写这篇文章。因此,为了避免编辑战,同时有尊重方志远书中的论述的完整性,在这段评价后加入这样一句“方志远在书中表示将‘另具文考证’,但相关文章尚未问世,因此,关于这个评价也存在一定争议。”希望能够维持中立性观点的同时也避免编辑战。 P.S. 本人为代po,非当事者。--首医女张德 ☎札记 2015年7月24日 (五) 06:32 (UTC)回复
在可靠论证出来之前,将在对应内容加入“可疑”标记。 --Ming Fan 617留言2015年8月1日 (六) 11:14 (UTC)回复

(:)回应首先,详细的评价出自方志远著作的注释中,正文中只有结论。因此,注释正是对“弱智”这一论断的解释,只是不够详细而已,而方志远也表示另具文,因此,并不能认为相关内容就是全无根据的。在相关评价段落已经加入相关说明,因此加入可疑模板并不恰当。或者请提出自己的可靠质疑意见,否则应该维持原来的说明状态并移除模板。P.S. 本人为代PO,非当事者。--首医女张德 ☎札记 2015年8月3日 (一) 05:23 (UTC)回复

首先声明一点,本人并不玩贴吧。贴吧里我感觉秩序非常混乱。再者,我并没有接到这条回复的通知,并且之后我在客栈中找不到相关讨论,以为已经结束,非常抱歉。关于此说法,很多人都不赞同,具有很大的争议性,况且相关的考证文章并没有切实出现,因此标注可疑。既然这样的内容没有明确考证,况且此观点许多人并不接受,因此个人感觉标注可疑并不过分。百科应该遵循严格的原则,个人认为“有来源”不能作为不可质疑的理由。 --Ming Fan 617留言2015年9月2日 (三) 08:27 (UTC)回复
如果有相关注释,请写到词条中,感谢。 --Ming Fan 617留言2015年9月2日 (三) 08:33 (UTC)回复

可疑部分

编辑

搜寻了一段时间,未能找到《发明大全》的原版,建议以原版内容作为参考出处。

2004年,伦敦罗宾逊出版社出版的《[[发明大全]]》一书,列举了人类300项伟大的发明,也把牙刷的发明权归到朱祐樘名下<ref>[http://epaper.yangtse.com/yzwb/2011-01/16/content_258821.htm?div=-1 牙刷是谁发明的] 扬子晚报数字报</ref>

--No1lovesu留言2017年5月24日 (三) 07:40 (UTC)回复

返回到“明孝宗”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