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策 (民国)
陈策,KBE(1894年4月2日—1949年8月31日),字筹硕,广东(今属海南)文昌人,中华民国海军上将,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名将,有“独脚将军”之称。曾协助孙中山在广州对抗陈炯明。
陈策 | |
---|---|
第5任广州市市长 | |
任期 1945年8月13日—1946年6月26日 | |
前任 | 曾养甫 |
继任 | 欧阳驹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894年4月2日 大清福建省 |
逝世 | 1949年8月31日 中国广州市 | (55岁)
获奖 | 大英帝国勋章 中华民国甲种一等干城奖章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大清 中华民国 |
服役 | 清朝新式海军 中华民国海军 |
军衔 | 二级上将 |
参战 | 国民革命军东征 |
1941年12月日军进攻香港时,陈策带领数十名英军成功突围,获英皇颁授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1]
生平
编辑成长历程与发迹
编辑陈策三岁时随父亲到海峡殖民地新加坡,八岁时回中国。小学毕业后,到广州的广东海军学校读书,并且加入同盟会。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曾成立“海校同志会”反对袁世凯,事败出走英属香港。1917年海军第一舰队程璧光支持孙中山的护法运动,陈策亦置身其中。之后更参与游说陈炯明支持孙中山。1922年6月,陈炯明与孙中山意见不合,双方发生武装冲突。陈策指挥舰队,协助孙中山等人突围。1923年孙中山重回广州,任陈策为广东舰队司令,北伐后,广东舰队改为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仍以陈为司令。
被迫下野与复出
编辑1930年,陈策依靠海军舰队,盘踞海南琼州。1932年与陈济棠发生冲突,陈策率舰到海口,陈济棠出动空军轰炸,击沉驱逐舰一艘,陈策被迫下野出国考察。回国后获南京任为海军部次长,并且当选国民党中央执委,开始制定中国海军抗日方略。1936年陈济棠以抗日名义再次反蒋,但手下的空军、陆军宣布效忠中央,海军亦投奔陈策。
抗战中防卫广东
编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策兼任虎门要塞司令,负责广东沿海防卫,主力防守虎门,数次击退日海军攻击。1938年与当时居往香港的李福林合演反间计,诱使日军登陆虎门,在海上击毙日军数百人,但陈策在此役左脚受伤,而且伤口长期未能愈合,后来他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于是前往香港就医,并接受截肢手术,将腐败的左脚切除,再装上义肢,因此被称为“独脚将军”。
出任国民政府驻港代表
编辑1939年,在香港养伤的陈策获委任为国民政府驻港全权联络代表兼中国国民党港澳总支部主任委员。陈利用他在香港的各种关系,统筹在香港进行的抗日工作;包括成立“香港华人抗战协助团”,建立地下抗日力量,使用各种方法组织运送物资到中国后方;陈策也与香港政府展开交流,共同在香港监视日军的动向及分享情报,英国政府亦曾通过陈策与国民政府商讨,一旦日军进攻香港,中国军队能否加以援手。
率鱼雷艇突破包围
编辑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深圳河以北的日军亦同时发动对香港的进攻。日本陆军航空队第45战队的九八式轰炸机,在云层掩护下进入香港,然后扫射机场飞机,日军自罗湖桥南下,12月14日占领九龙半岛,18日在港岛北角登陆,至25日英军败局已定。由于英国不能让掌握重要军情的人员落入日军手中,继而遭受严刑逼供,所以皇家海军在12月20日便将五艘残存的鱼雷艇停泊在香港岛西南面的海岛鸭脷洲匿藏起来避免被日军发现,准备让掌握重要军情的人员可循海路逃亡。香港总督杨慕琦在投降前致电知会陈策,英军亦同意将仅余的五艘鱼雷艇交由陈策指挥。陈策获悉驻港英军即将投降后,由于留在香港肯定会被日军俘虏,他便立即率领随行的部下,并与英方情报人员,十多名英国高级军官,以及三十多名决定跟随陈策尝试突围的英军官兵展开逃亡行动。
由于五艘鱼雷艇都停泊在鸭脷洲,所以陈策等人需先乘俗称哗啦哗啦的机动小艇,先由香港仔前往鸭脷洲,但途中却被攻占深湾的日军发现,日军从岸上对其小艇开火扫射,艇上多人中弹死伤,陈策的左手手腕也中弹受伤,血流如注。因为日军不断对小艇扫射,陈策、徐亨、杨全及随行的英军官兵被逼跳入海中,各人的下半身都浸在寒冬下冰冷的海水,只能伸手挽著艇舷,利用艇身作为掩护。日军经过多轮扫射后,以为小艇上的人都已被击毙,于是停止了射击[2]。陈策之后以单手单脚游往鸭脷洲,但陈策在鸭脷洲登岸后便因为受伤失血不支晕倒,幸得英军士兵发现,陈策在撑扶下被送上鱼雷艇。登上鱼雷艇后的陈策立即精神起来,他与随从、掌控重要军情的英方人员及英军官兵,合共70余人分乘五艘鱼雷艇从鸭脷洲出发,尝试突破日军封锁离开即将沦陷的香港。
日本海军当时已奉命封锁香港水域,英军鱼雷艇队航行至蓝塘海峡以东的水域时,便被日军的枞级驱逐舰栂号及鸿型水雷艇鹊号发现,由于双方火力差距甚远,陈策于是指示鱼雷艇队一字排开,迎向日舰高速疾驶,装作将要对日舰发动鱼雷攻击,实际上当时的鱼雷艇为了减轻负重并尽量载多点人,及为免鱼雷被炮火击中后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都没有携带鱼雷,但日舰见到鱼雷艇队来势汹汹,便上当及采取规避动作,鱼雷艇队因此摆脱了日舰截击,艇队途经果洲群岛后再转向大鹏湾,最后陈策等70多人于大鹏半岛的南澳登岸,之后中英双方人员便迅速将所有鱼雷艇凿沉,避免登岸地点被日军发现及跟踪,然后再经陆路逃往广东惠州。
陈策一行人于29日到达中国广东惠州仍由国府势力控制的地区,英国官兵之后获安排经云南、缅甸及英属印度回到英伦,为表扬陈策的贡献,英皇乔治六世授予他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KBE),国民政府亦授予陈策一等干城勋章。1943年,陈策据指为履行当日手腕中弹,被徐亨背负获救时的承诺,受洗信奉基督教。
战后经历与去世
编辑日本投降后,陈策任战后广州市第一任市长,1946年6月离任。194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加聘宋庆龄、胡毅生、刘哲、魏怀、陈其采、许崇智、陈树人、陈策、张钫、尧乐博士、迪鲁瓦、萧萱、李根源为政府顾问[3]:8336。1949年出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8月30日,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陈策在广州病逝[3]:9000。另外一说是陈策在家中服食安眠药自杀,传说其自杀原因,是受到继室梁淑德炒卖黄金失利而仰药自杀而大受打击[4]。
参考资料
编辑- ^ 墳場研究 Cemetery Study 在荃灣華人永遠墳場. www.facebook.com. 2019-08-31.
1941年12月25日,时任港督杨慕琦因英军弱势,决定向日本投降,并于投降前通知陈策将军。陈将军得悉有关消息后,便率领多名中英驻港重要人员(包括后来的香港辅政司麦道高)乘坐鱼雷快艇从香港仔突围离开香港,前往“自由中国”(国民政府控制的地方);然而途中被日军发现,日军用机关枪及迫击炮攻击陈策将军的鱼雷快艇,导致陈策将军的手腕受伤、军统局少将刑森洲更因此当场死亡以及快艇的发动机损坏,令艇上众人被迫弃船跳入海中,陈策将军在其副官徐亨的协助下成功获救,并与其他重要人员顺利离开香港前往惠州。英皇乔治六世为了答谢及表扬陈策将军救助英国的驻港人员,便向他颁授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K.B.E.),所以陈策将军拥有爵士的勋衔
- ^ 香港保衛戰英國只打了十七天. 侨务电子报 (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 [2020-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2).
- ^ 3.0 3.1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编). 《中華民國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 ^ 谢永光(1996)“陈策将军晚景堪哀”《香港战后风云录》页203-206,明报出版社
外部链接
编辑- 陈策率领香港英军鱼雷快艇冲出重围神州青年服务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