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钿,是将贝壳海螺镶嵌在器皿表面的一种装饰工艺,因为会闪发出银紫色的光芒而得名。螺钿工艺源自于中国的周朝,但目前全东亚地区都拥有这种技艺,最常见于木器,也能用于漆器、铜器和金器上。

螺钿装饰的漆器

名称

编辑

在中文中的别称较多,有螺钿紫螺甸螺填钿嵌等,但在东亚的其他语言中统一称作螺钿,故本条目以螺钿为标题。

分类

编辑

螺钿一般可分为厚螺钿(硬螺钿)和薄螺钿(软螺钿)两类。

螺钿常与莳绘(一种用金银粉在漆器上贴出图案和花纹的漆艺)结合装饰漆器。螺钿与金银薄片共用的技法叫做平脱,是莳绘的前身,但莳绘工艺比平脱更为先进,制作出的纹饰更为美观。

螺钿片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鲍鱼壳、青色珍珠蚌夜光蝾螺白蝶贝珠母贝琥珀玳瑁等,有时也在贝壳上雕刻花纹。

发展

编辑

中国

编辑

螺钿工艺在代已经流行[1]

日本

编辑

日本的螺钿工艺最早从唐朝开始从中国引进,最著名的是正仓院收藏的螺钿骆驼五弦琵琶、螺钿鹦鹉璎珞阮琴、和螺钿红宝石铜镜[2][3],自100多年前的奈良时代开始就发展出的日本的独立风格,在江户时代开始发展至巅峰:

平安时代时,螺钿被用作建筑物的漆质;
镰仓时代时,螺钿被用于装饰马鞍
室町时代时,精美的中国螺钿极大地促进了日本风格的形成。
直到安土桃山时代,螺钿工艺还在不断发展,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孤立主义盛行的江户时代

南蛮贸易中,螺钿装饰的欧式衣柜咖啡杯是独特的奢侈品。

在江户时代,螺钿在欧洲市场仍然很受欢迎,匠人仍需注重日本螺钿工艺。即使是在江户时代,也有不少著名的匠人,生岛藤七青贝长兵卫杣田细工,他们的作品非常有名。在当代的日本,螺钿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和古典风格的器物上。

朝鲜

编辑

螺钿工艺在唐朝传入统一新罗时代的朝鲜半岛[4]作品有螺钿漆花文函等。

铜器嵌螺钿

编辑

嵌螺钿[5]是铜器装饰工艺,用贝壳内壁制成图形,然后黏贴于铜器的表面,研磨后雕花。周代已流行,至唐代达到巅峰水平。[6]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三)嵌螺钿漆器。嵌螺钿漆器在西周就已经…….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0). 
  2. ^ 存档副本. [2008年8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月19日).  螺钿工艺随工具传入日本。
  3. ^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螺钿工艺随乐器传入日本。
  4. ^ 螺钿漆器[永久失效链接],Korean.net
  5. ^ “嵌螺钿”粤音“撼罗田”,普通话音“Qiàn luótián”。
  6. ^ 《中国青铜器辞典》,第六册,15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