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伯多禄大殿

世界文化遗产

圣伯多禄大殿拉丁语Basilica Sancti Petri意大利语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位于梵蒂冈天主教宗座圣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为天主教会重要的象征之一[2][3]。作为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4]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注 1],其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前方则为圣伯多禄广场协和大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多位建筑师艺术家多纳托·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等都曾参与圣伯多禄大殿的设计。圣伯多禄广场的设计人是吉安·洛伦佐·贝尼尼[5][6]。堂内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的壁画雕刻

圣伯多禄大殿
Ornate building in the early morning with a giant order of columns beneath a Latin inscription, fourteen statues on the roofline, and large dome on top.
圣伯多禄大殿
地图
41°54′08″N 12°27′12″E / 41.90222°N 12.45333°E / 41.90222; 12.45333
国家/地区梵蒂冈 梵蒂冈
所属宗派天主教会
所属传统罗马礼
官方网站St. Peter's Basilica
历史
奉献圣伯多禄
祝圣日期1626年12月18日
建筑
教会地位特级宗座圣殿
建筑师/公司
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巴洛克
动工日期1506年4月18日
竣工日期1626年11月18日 (1626-11-18)
详细规格
长度220米(720呎)
宽度150米(490呎)
高度136.6米(448呎)[1]
中殿46.2米(152呎)
穹顶直径(外侧)42米(138呎)
穹顶直径(内侧)41.5米(136呎)
行政
教区天主教罗马教区
圣职人员
大司祭毛罗·甘贝蒂(Mauro Gambetti)
官方名称梵蒂冈城
类型文化
标准i, ii, iv, vi
评定时间1984年 (第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
参考编码286
缔约国圣座
地区欧洲和北美洲地区

根据天主教会圣传,圣伯多禄大殿是宗徒之长圣伯多禄的安葬地点,历任教宗也大都安葬于此。圣伯多禄大殿与基督教历史上许多事件都有很强的关联,包括早期教会教宗国建立、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虽然并不是天主教所有教堂的“母堂英语Mother Church”,亦非罗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在拉特朗圣若望大殿),圣伯多禄大殿仍被视为是天主教会最神圣的地点[7]。圣伯多禄大殿由于其礼仪作用,是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点之一。教宗每年会在此举行多个仪式,包括圣殿内外的人数,每次约有一万五千人到八万人参与[8]

概述

编辑

圣伯多禄大殿是罗马的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之一(圣若望拉特朗大殿、圣伯多禄大殿、圣母大殿城外圣保禄大殿[9],位于梵蒂冈城台伯河以西,靠近贾尼科洛山圣天使城堡的区域。它也是梵蒂冈城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圣伯多禄大殿的穹顶构成罗马城天际线的主要标志。台阶上矗立着两座 5.55米(18.2 呎)高的 圣彼得保罗的雕像。圣伯多禄大殿常被外界误解是象征教宗驻地的“教宗宝座”所在,但教宗宝座其实是在圣若望拉特朗大殿[10]——其亦为天主教罗马教区主教座堂。虽然如此,今日许多圣座礼仪与瞻礼还是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主要是因为这里离教宗官邸较近、空间也较大、而且位于拥有独立主权的梵蒂冈城之内。

圣伯多禄大殿可能是天主教最大的教堂建筑[注 1],大教堂呈十字形,占地23,000平方米,容量超过60,000人。在天主教传统中这是最神圣的圣地之一,传统上认为这里是圣伯多禄西门彼得)的安葬地点,他是耶稣的12个宗徒之一,第一任安提约基雅安提阿)主教,以及第一任罗马主教。尽管新约没有提到伯多禄到过罗马,也没有提到他在罗马殉道,古代传统认为他的墓就在祭坛的下面,后来的许多教宗也都安葬于此。目前的圣伯多禄大殿,是兴建在建于4世纪的旧圣伯多禄大殿的基础上,始建于1506年4月18日,完成于1626年11月18日[11]

与其他教堂相比,采用文艺复兴风格设计的圣伯多禄大殿内部空间非常广大,大教堂呈十字形格局,外部面积为 21,095 平方米(227,060 平方呎),内部面积为 15,160 平方米(163,200 平方呎),以拉丁十字形(Latin cross)形状的中殿则由宽阔的走廊所构成,这些过道周围设有许多小教堂,以顺时针方向在大教堂周围移动,如:洗礼堂,圣母展示教堂,合唱团,各届教宗的祭坛等设施,内部则设由大理石、浮雕、建筑雕塑和镀金所构成的精致装饰。此外教堂葬有大量教宗和其他名人的陵墓,其中有保存认为是杰出的艺术品,包括米开朗基罗的《圣殇》。祭坛华盖则是由吉安·洛伦佐·贝尼尼所设计。

一位观察家曾写道:“圣伯多禄大殿的存在是罗马至今仍为文明世界中心的原因。出于宗教、历史和建筑,它本身就证明了在罗马旅行的合理性,其内部装饰提供了最精美的艺术风格。[12] 美国哲学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将圣伯多禄大殿描述为“地球的装饰品……美的崇高作”。[13]

作为具有历史和建筑意义及梵蒂冈城的组成结构之一,圣伯多禄大殿于 1984 年根据标准(i)、(ii)、(iv)和 (vi),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4][15]截至 2016 年,其圆顶的顶部高度为 448.1 呎(136.6米),为罗马第二高的建筑物。同时仍保持着世界最高圆顶的称号。[16][17]

历史

编辑
梵蒂冈城
世界遗产
 
圣伯多禄大殿
官方名称Vatican City(英文)
Cité du Vatican(法文)
位置  梵蒂冈欧洲和北美洲
标准文化:(i)(ii)(iv)(vi)
登录年份1984年(第8届会议
面积0.44平方公里

圣彼得墓地

编辑

据正统的《四福音》记载,当耶稣被钉十字架后,他的十二个门徒之一圣彼得(或译伯多禄或伯铎)成为门徒中的领导者,开始建立教会,成为早期教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天主教传统普遍认为,彼得在任职34年后前往罗马,并于公元64年10月13日,尼禄皇帝统治期间与圣保罗一同殉道。彼得的处决是当时罗马帝国逼迫基督教的众多殉难之一。根据按照及耶柔米教会传统的说法,官府则依照彼得的要求将其头朝下,倒钉在十字架上而死,因为他认为自己不配像耶稣一样死去。

圣彼得的钉十字架事件发生在当时作为城市主要娱乐场所之一:尼禄马车竞技场英语Circus of Nero的古埃及方尖碑附近,这座方尖碑现在矗立在圣彼得广场,并被尊为彼得死亡的“见证人”。同时也是罗马现存的几个古老方尖碑之一。[18]

根据传统,圣彼得的遗体后来埋葬后于马车竞技场外的梵蒂冈山上,距离他的死亡地点不到150米(490 呎),几年后人们在这个地方建造了一座神殿,随后彼得下葬后的许多年里,有许多基督徒纷纷选择葬在圣彼得附近。近三百年后,旧圣伯多禄大殿在此地建成。

1939年,教宗庇护十二世 (Pius XII) 在例行整修圣伯多禄大殿的时候,在大教堂地下室发掘出了一个骨灰盒,上面则有“圣彼得在此”等几个希腊字。经由考古学家玛洁莉塔·瓜尔杜奇英语Margherita Guarducc检验以后发现,骨灰盒的九块骨头是一名六十多岁男性留下的,这名男性穿着紫色镶金边的寿衣,虽然不能确定这些骨头就是圣彼得的遗骨,但稀有的寿衣则表明该埋葬者的身份非常重要,后在1950年12月23日,庇护十二世在圣诞节前夕前向全世界广播宣布发现圣彼得墓[19],并在2013年11月24日,由教宗方济各在圣彼得广场举行“信德年”的结束弥撒时,首度公开陈列圣彼得的遗骨。[20]

 
19世纪画的旧圣伯多禄大殿,这大约是1450年的景象。

旧圣伯多禄大殿

编辑

随后,旧圣伯多禄大殿于318年至322年间开始建造,并在30年后完工。该建筑由君士坦丁大帝资助[21],历时三十年建成,为拉丁十字形状的巴西利卡式建筑,长约103.6米,在入口前有一个大的廊柱中庭。一般若认为老圣伯多禄大殿是在圣伯多禄的墓地上建立,其中有非常多的坟墓和纪念碑,从圣伯多禄一直到十五世纪的教宗。老圣伯多禄大殿和罗马早期的教堂一样,采用如君士坦丁圣殿的典型罗马圣殿风格,并非古希腊罗马风格[22],其中大殿入口位于东边,后廊在建筑物的西边,后来的圣伯多禄大殿也几乎维持了这様的特征[23]。而在新的圣伯多禄大殿落成之后,原建筑被称为老圣伯多禄大殿,和现在的建筑物区别[24]

公元800年圣诞节,查理大帝在此跪着做礼拜时,突然被教宗良三世加冕,并被其称为“罗马人的皇帝”,成为西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天主教世界的保护者。[25]其后在846年,撒拉森人为得到圣殿的财宝和圣餐仪式器皿破坏圣殿[26],由于圣殿位于奥勒良城墙外,少了一层保护,而成为被攻击的目标。[27]

重建计划

编辑

到了15世纪,随着旧伯多禄大殿的结构日益变旧,阿维尼翁教廷迁回罗马后,莱昂·巴蒂斯塔·阿伯提贝尔纳多·罗塞利诺提出重修教堂的计划,维修半圆形后殿,并于在圣殿正面加建多层阳台。阿尔伯蒂则断言圣殿有结构问题:

“我注意到圣伯多禄大殿有一个不好的特点:又长又高的墙,没有足够结构给予承托,又没有扶壁支撑;墙壁窗洞又太大;结果风的流动导致墙面被侵蚀;无疑再改动有机会让建筑倒塌。”[28]

教宗儒略二世原本打算保留原有建筑,但其后在1505年改变主意,儒略二世决定决定拆除古老的大教堂,以计划重建圣伯多禄大殿。因为圣殿对于罗马教会的历史有重大意义,当时人民对此计划有很大反响,最后大殿里的祭坛得以保留,并放在新圣殿。[29],并任命多纳托·伯拉孟特担任总设计师;大殿于于1506年4月18日动工,1626年宣布落成,即今日所见之圣伯多禄大殿。

这次修建共由轮替了多位总监督,自一开始的总设计师多纳托·伯拉孟特后,在1514年拉斐尔被委任了总监的职位,再之后的1538年为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和1547年则是米开朗基罗都陆续挑起这重责大任。最后在1606年,卡洛·马代尔诺接下了扩建的工作,才在1626年正式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工程,并正式举行了祝圣礼。

用于资助建造旧伯多禄大殿的一种方法是给予赎罪券以换取捐款。这种筹款方法的主要推动者是出身于霍亨索伦家族,来自马格德堡美因茨大主教教阿尔布雷希特,他当时不得以重建计划来做出贡献,好清偿欠罗马教廷的债务。为了促进捐款,他还任命了德国道明会修道士若望·特次勒担任大委事,利用该推销术而引发一场丑闻。[30]从而致使马丁·路德推动成为引发宗教改革的导火线之一。[31]

建筑

编辑

定稿阶段

编辑

作为基督教史上最宏伟的建筑工程,圣伯多禄大殿的重建工程经过审慎的规划。其中第一个定稿阶段则是选中多纳托·伯拉孟特的设计[32],该计划将采用巨大的拉丁十字形式作为格局,其圆顶的灵感则来自古罗马时期的宗教建筑万神殿。不过伯拉孟特的设计与万神殿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万神殿的圆顶是由连续墙所支撑,而新大教堂的圆顶将仅由四个大墩作为支撑。此功能在最终设计中得以保留。此外,伯拉孟特设计的圆顶上方还增设一座天窗灯笼英语Roof lantern,在形式上则与米开罗佐布鲁内莱斯基圣母百花圣殿圆顶所规划的天窗灯笼非常相似。

伯拉孟特曾设想中央穹顶将在对角的轴线上被四个较低的穹顶包围,圣坛、中殿和耳堂各有两个以后殿收尾的隔间,而建筑的每个角落都立着一座塔楼,整体平为方形撞,后殿突出在基点上。每个后殿都由呈方形,呈半圆形的两作放射状扶壁所支撑。[33]

当儒略二世及伯拉孟特分别于1513年和1514年去世后,建筑物的计划暂由朱利亚诺·达·桑迦洛英语Giuliano da Sangallo乔瓦尼·乔康多英语Fra Giocondo接手,不过他们都于1515年去世,拉斐尔于1514年8月1日被确认担当圣伯多禄大殿的新一任建筑师。他计划中的主要变化是增设为五个隔间的中殿,在两旁的过道上设有一排复杂的教堂。圣坛和耳堂则计划通过减小塔楼的尺寸,而使外墙的方形格局变得更加明确,不过在1520年,拉斐尔也去世了[34],他的继任者巴尔达萨雷·佩鲁齐仍维持拉斐尔所提出三个后殿内部布置的变化,但在其他方面又恢复了原本伯拉孟特的设计。由于教会和国家资金的困难,最终这项方案没有进行。1527 年,罗马被查理五世皇帝洗劫一空。佩鲁齐最终于1536年去世。

最终,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向教会提交了一份新定稿,该计划结合了伯拉孟特、拉斐尔和佩鲁齐提出的元素,并将建筑扩展成具有宽阔立面和门廊的短中殿。他对圆顶结构和装饰的提议方面则比伯拉孟特复杂得多,并且在外部加入骨拱。同时也将他将圆顶的天窗灯笼重新设计成更加庞大、更加精致的形式。[35]1547年1月1日,在教皇保罗三世统治期间,70多岁的米开朗基罗被圣座任命接替桑加罗,成为“卡波马斯特罗”,即圣彼得大教堂建筑的负责人,起初他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但是在教皇干涉和强压工作,以及其他接任者朱利奥·罗马诺的去世和雅各布·桑索维诺拒绝离开威尼的固执造成无法推担一事感到沮丧,米开朗基罗曾根据接任工作一事写道:“我这么做只是出于对上帝的爱和对门徒的尊重。” 他坚持认为教廷应该放手让他以任何他合适的方式,来实现建造建筑物的最终目标。[36]

米开朗基罗的贡献

编辑

米开朗基罗随后接管了新建筑的工地,在旧大教堂剩余的中殿后面规划四座大墩,其规模远超过了自古罗马时代以来建造的任何一座大墩结构。他还引用了16世纪一些著名教堂设计的众多方案作为参考,但米开朗基罗并没有简单否定前几位建筑师的概念。相反,他则利用它们提出的元素来制定宏伟的愿景。最重要的是,米开朗基罗顾及到伯拉孟特最初设计的基本形式。将新教堂的重新采用拉丁十字的形式进行规划,正如艺术史学家海伦·加德纳英语Helen_Gardner_(art_historian)所言:“米开朗基罗在不破坏伯拉孟特的计划下,仅用几笔就将宛如雪花般复杂的外观,转变为巨大的、有凝聚力的统一体。 [37]

当前,圣伯多禄大殿的前正立面是由后来卡洛·马代尔诺所扩建。圣坛部分到庞大的圆顶则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由于中殿的立面遮挡了圆顶,因此仅能从远处欣赏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显而易见的一点是,米开朗基罗大大减少了伯拉孟特的方形平面,和拉斐尔的半圆形投影等明确定义的几何形式,通过建造巨大比例的外部砖石,并在每个角落填充一处房间或楼梯间,模糊了几何的定义。所产生的效果则是连续的墙壁表面以不同的角度折叠,令大殿对于通常建筑物角落较无变化的直角增加了变化[38] ,在最终的呈现,大殿外部被巨大的科林斯柱式壁柱所包围,所有壁柱都以略微不同的角度设置,且与墙壁表面不断变化的角度保持一致。上方巨大的屋檐呈现连续的带状波纹,使整个建筑看起来处于种较为压缩的视觉状态。[39]

圆顶:最终设计

编辑

圣伯多禄大殿的圆顶是由单一的外壳构成,底部由一个连续的柱廊所环绕,顶部是一个寺庙状的天窗灯笼,上面由一颗球和十字架所组成。圆顶从地板到外部十字架的顶部总高度为136.57米(448.1 呎),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圆顶。其内部直径则为41.47米(136.1呎),直径比君士坦丁堡阿亚索菲亚(建于 537 年)大多30 呎(9.1米)。

对教堂建筑的影响

编辑

圣伯多禄大殿的设计,尤其是它的圆顶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教堂建筑。罗马圣安德肋圣殿早在圣伯多禄大殿竣工前由贾科莫·德拉·波尔塔设计,随后由卡洛·马代尔诺设计。紧随其后的影响者则包含圣卡洛·艾·卡蒂纳里教堂、圣依搦斯殉道堂,伦敦的圣保罗座堂、维也纳的圣嘉禄堂、布拉格的圣尼古拉教堂和巴黎先贤祠等者。

至19世纪和早期的20世纪,圣伯多禄大殿的建筑元素依然以大或小的程度影响着现代建筑,包括芝加哥天神之后堂 、密尔沃基圣若撒法教堂,位于匹兹堡的圣母无玷之心教堂及蒙特利尔圣母世界之后圣殿主教座堂,这些建筑物的圆顶设计参照着圣伯多禄大殿的结构,至于后现代主义所引用的案例则包括利亨圣母圣殿亚穆苏克罗和平之后大殿

圣伯多禄广场

编辑

圣伯多禄大殿的东面是圣伯多禄广场(意大利语Piazza San Pietro),亦译圣彼得广场,建于1656年至1667年之间,其环绕广场的柱廊是由吉安·洛伦佐·贝尼尼所设计,贝尼尼对广场的设计和概念上则使用了巴洛克风格,若伯拉孟特和米开朗基罗的构想为一座“自给自足且孤立”的建筑,而贝尔尼尼的构想则是令教廷的建筑群达到“与环境融合”的效果。

广场中央设置了一座古埃及方尖碑,该方尖碑过去伫立于赫里奥波里斯,曾被奥古斯都皇帝移至亚历山大的朱利安广场,后在公元37转移到罗马,也即是在圣彼得的钉十字架事件中,彼得受难的“见证者”,方尖碑为25.31米(83.0呎),若包括地基则为40米(130呎),1586年9 月28日,在教皇西斯笃五世的命令下,工程师兼建筑师多梅尼科·丰塔纳将其从尼禄竞技场(Circo di Nerone)的原址迁至现在的位置,不过这场行动极为困难,固定方尖碑的绳索也因摩擦而开始冒烟,幸运的是,来自圣雷莫的水手贝内迪托·布瑞斯卡英语Benedetto Bresca立即注意到了问题,并迅速弄湿麻绳成功阻止事故的发生。

旧广场上的另一个地标,是1613年由保罗五世下令建立的大型喷泉,它被设置在方尖碑的一侧,与圣伯多禄大殿形成一条中轴线,贝尼尼的计划曾使用这条水平轴,以作为他独特的空间动态,因此在贝尼尼的规划,则是创建一个分为两个空间的广场。距离大教堂最近的广场为梯形,较远则是巨大的椭圆形广场,以达到强行透视的效果。[40]椭圆形广场周围的柱廊并没有完全环绕全部的广场,而是向外伸出两条弧线,象征着“天主教会伸出欢迎其跟随者”的手臂。方尖碑和喷泉则标志着椭圆的最宽轴。

在16至20世纪初期,圣伯多禄广场前仍然是一个布满了密集复杂的窄街小巷的区域。随后在1936年到1950年兴建的协和大道,则大大拉长圣伯多禄大殿及广场中轴线的距离,也能令游客从台伯河能清楚看见圣伯多禄大殿的远景。

文物

编辑

陵墓和遗迹

编辑

圣伯多禄大殿内有超过100座的陵墓,其中许多位于教堂下方的地下室,其中包括91位教宗、安条克的依纳爵、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鄂图二世和作曲家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纳。曾受到克莱孟十一世庇护,自英国流亡的威尔士亲王詹姆斯·法兰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他的妻子玛丽亚·克蕾门蒂娜·索别斯卡,以及两个儿子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和后来担任教会枢机的亨利·本笃·斯图亚特被安葬在这里,其他名人包含瑞典克莉丝汀娜女王卡诺莎的玛蒂尔达等人。最近的安葬者是2023年1月5日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地下室附近则存有着约4世纪建立的“朱利伊之墓英语Tomb_of_the_Julii”。

艺术品

编辑

塔楼和前厅

编辑
  • 在立面两侧的塔楼中存有两个时钟,左边的时钟自1931年起采用电动操作,其最古老的钟可追溯到1288年。
  • 大教堂最重要的艺术品之一是镶嵌在中央外门上方的马赛克。被称为“Navicella英语Navicella_(mosaic)”,是乔托·迪·邦多纳于1298年制作的大型著名马赛克,描绘了马太福音中耶稣水上行走的情景。现存大部分是根据乔托留存的构图重建的17世纪复制品。
  • 在前厅的每一端都有一个骑马雕像,北面的君士坦丁大帝是贝尼尼于1670年制作,南面的查理曼大帝则是由阿戈斯蒂诺·科纳奇尼英语Agostino Cornacchini于18世纪所制作。[41]
  • 从前厅到内部的五个入口中,设有三个著名的大门。中央大门为菲拉雷特英语Filarete于1455 年所制作的旧教堂青铜门,后在重建工程经过扩大而保留下来,南门即死者之门,由 20世纪雕塑家曼祖英语Giacomo Manzù设计,其中包括一幅教皇若望二十三世跪在被钉十字架的圣彼得雕像前的画作。最北端的门被称为圣门,传统上后面的通道完全用砖墙堵住,只在圣年如教皇禧年打开。现在的门是青铜色的,由维科·孔索尔提英语Vico Consorti于1950年设计,费迪南多·马里内利英语Ferdinando Marinelli Artistic Foundry则在佛罗伦萨负责铸造。圣门上刻有铭文:PAVLVS V PONT MAX ANNO XIII and GREGORIVS XIII PONT MAX.,安装的纪念牌匾如下:

PAVLVS VI PONT MAX HVIVS PATRIARCALIS VATICANAE BASILICAE PORTAM SANCTAM APERVIT ET CLAVSIT ANNO IVBILAEI MCMLXXV
1975年的禧年,罗马教宗保禄六世打开和关闭这座宗法梵蒂冈大教堂的圣门。

IOANNES PAVLVS II P.M. PORTAM SANCTAM ANNO IVBILAEI MCMLXXVI A PAVLO PP VI RESERVATAM ET CLAVSAM APERVIT ET CLAVSIT ANNO IVB HVMANE REDEMP MCMLXXXIII–MCMLXXXIV
1976年,在1983年至1984年人类救赎的禧年,若望保禄二世再次打开和关闭由教宗保罗六世关闭和开启的圣门。

IOANNES PAVLVS II P.M. ITERVM PORTAM SANCTAM APERVIT ET CLAVSIT ANNO MAGNI IVBILAEI AB INCARNATIONE DOMINI MM–MMI
2000年至 2001年,从主的道成肉身开始,若望保禄二世在大禧年再次打开和关闭了圣门。

FRANCISCVS PP. PORTAM SANCTAM ANNO MAGNI IVB MM–MMI A IOANNE PAVLO PP. II RESERVATAM ET CLAVSAM APERVIT ET CLAVSIT ANNO IVB MISERICORDIAE MMXV–MMXVI
教宗方济各在2000年至2001年大禧年,即2015年至2016年慈悲禧年,再次打开和关闭由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打开和关闭的圣门。

当圣门被打开和关闭时,旧的纪念牌匾将被移除以置放新的牌匾。

中殿

编辑

北走道

编辑

南走道

编辑

图集

编辑

规格

编辑
  • 大教堂的建造成本:超过 46,800,052达克特[43]
  • 地理位置: 圣坛为西,中殿及入口为东
  • 总长度: 730呎(220米)
  • 总宽度: 500呎(150米)
  • 包括前厅在内的内部总长度: 693.8呎(211.5米),[2]超过18哩.
  • 内部横向平面长度: 451呎(137米)[2]
  • 中殿宽度: 90.2呎(27.5米)[2]
  • 集会场宽度: 78.7呎(24.0米)[2]
  • 横断面的内部宽度: 451呎(137米)[2]
  • 中殿内部高度: 151.5呎(46.2米) high[2]
  • 总面积: 227,070平方呎(21,095平方米), more than 5英亩(20,000平方米).
  • 内部区域: 163,182.2平方呎(3.75英亩;15,160.12平方米)[2]
  • 从走道到十字路口的高度: 448.1呎(136.6米)[1]
  • 正面: 167呎(51米)高,及375呎(114米)宽
  • 前厅: 232.9呎(71.0米)宽, 44.2呎(13.5米)深, 91.8呎(28.0米) 高[2]
  • 内部柱子和壁柱: 92呎(28米)高
  • 中央大墩周长: 240呎(73米)
  • 穹顶外径: 137.7呎(42.0米)[2]
  • 圆顶: 周长630呎(190米),高65.6呎(20.0米), 从地面上升240呎(73米)
  • 屋顶灯笼: 63呎(19米) 高
  • 球和十字架: 8和16呎(2.4和4.9米)分别
  • 圣彼得广场总面积 1,115呎(340米)长,787.3呎(240.0米)宽[2]
  • 柱廊的每个扶壁 306呎(93米)长, 64呎(20米)高
  • 柱廊有284根柱子、88根壁柱和140座雕像[2]
  • 方尖碑: 83.6呎(25.5米),带底座的总高度 132呎(40米).
  • 方尖碑的重量: 360.2短吨(326,800千克;720,400英磅)[2]

注解

编辑
  1. ^ 1.0 1.1 非洲的亚穆苏克罗和平之后大殿拥有更高的穹顶,长度和宽度也超过圣伯多禄大殿。不过,后者的测量还包括严格说来并不属于教堂的主教府和别墅,而且其容量只有18,000人,远低于圣伯多禄大殿的60,000人。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St. Peter's Basilica - Dome. Vatican City State. [12 Jul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9) (意大利语).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Baumgarten 1913
  3. ^ 聖伯多祿大殿大殿历史. 梵蒂冈广播电台. [2013-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4. ^ Banister Fletcher, the renowned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calls it "the greatest cre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greatest of all churches of Christendom" in Fletcher 1996,第719页.[需要解释]
  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Norwich_p153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 ^ 英子. 名建筑赏析:圣彼得大教堂. 《世界文化》. 2012, (08). 
  7. ^ James Lees-Milne describes Saint Peter's Basilica as "a church with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Christian world" in Lees-Milne 1967,第12页.
  8. ^ Papal Mass. Papalaudience.org. [201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9. ^ 城外圣保禄大殿简介. 厦门市长途客运站中心. [201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10. ^ 拉特朗大殿歷史. 梵蒂冈广播电台. [201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大殿原来的后殿中安置著十二世纪罗马大理石雕刻家尼古拉.迪.安杰洛所作的教宗宝座 
  11. ^ Columbia Magazine,2006年4月,第18页
  12. ^ Helen F. North, quoted in Secrets of Rome, Robert Kahn, (1999) pp. 79–80
  13. ^ Ralph Waldo Emerson, 7 April 1833
  14.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Vatican City. whc.unesco.org. [9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5) (英语). 
  15. ^ St. Peter's – The Nave. Saintpetersbasilica.org. [9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July 2012). 
  16. ^ Fodor's Travel Guides. Fodor's Italy 2015. Travel Distribution. 2014 [2021-12-06]. ISBN 978-0-8041-42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通过Google Books. 
  17. ^ Rasch 1985,第118页
  18. ^ Frank J. Korn, Hidden Rome Paulist Press (2002)
  19. ^ Hijmans, Steven. University of Alberta Express News. In search of St. Peter's Tomb. [25 Decem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January 2006). 
  20. ^ City, Associated Press in Vatican. Vatican displays Saint Peter's bon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Guardian. 2013-11-24 [2020-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0) (英语). 
  21. ^ Cunningham, Lawrence. Cultures and Values. USA: Clark Baxter: 671. 2010. 
  22. ^ Sobocinski, Melanie Grunow. Detroit and Rome. The Regents of the Univ of Michigan. 2005: 77. ISBN 0-933691-09-2 (英语). 
  23. ^ Dietz, Helen. The Eschatological Dimension of Church Architecture. Sacred Architecture Journal. 2005, 10 [201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9). 
  24. ^ Boorsch, Suzanne. The Building of the Vatican: The Papacy and Architectur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Bulletin. Winter 1982–1983, 40 (3): 4–8. 
  25. ^ 陈曦文,《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社会》,1999年,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P121,ISBN 978-7-5006-3366-2
  26. ^ Davis, Raymond. The Lives of the Ninth-Century Popes (Liber pontificalis).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95年: 96 (英语). 
  27. ^ Barbara Kreutz (1996). Before the Normans: Southern Italy in the Ninth and Tenth Centuri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p. 25–28.
  28. ^ William Tronzo. St. Peter's in the Vatic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6. ISBN 0-521-64096-2 (英语). 
  29. ^ Garder, Helen; et al.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With Infotrac. Thomas Wadsworth. 2004年3月17日: 219. ISBN 0-15-505090-7 (英语). 
  30. ^ "Johann Tetzel",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 "Tetzel's experiences as a preacher of indulgences, especially between 1503 and 1510, led to his appointment as general commissioner by Albrecht, archbishop of Mainz, who, deeply in debt to pay for a large accumulation of benefices, had to contribute a considerable sum toward the rebuilding of St. Peter's Basilica in Rome. Albrecht obtained permission from Pope Leo X to conduct the sale of a special plenary indulgence (i.e., remission of the temporal punishment of sin), half of the proceeds of which Albrecht was to claim to pay the fees of his benefices. In effect, Tetzel became a salesman whose product was to cause a scandal in Germany that evolved into the greatest crisis (the Reform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church."
  31. ^ Hillerbrand, Hans J. "Martin Luther: Indulgences and salvatio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
  32. ^ Fletcher 1975
  33. ^ Bramante's plan, Gardner, Kleiner & Mamiya 2005,第458页
  34. ^ Raphael's plan, Fletcher 1996,第722页[需要解释]
  35. ^ Goldscheider 1996
  36. ^ Lees-Milne 1967
  37. ^ Gardner, Kleiner & Mamiya 2005
  38. ^ Michelangelo's plan, Gardner, Kleiner & Mamiya 2005,第458页
  39. ^ Eneide Mignacca, Michelangelo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St. Peter's Basilica, lecture, Sydney University, (1982)
  40. ^ St. Peter's, the Obelisk. saintpetersbasilica.org. [22 Dec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6). 
  41.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Pinto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42. ^ 42.0 42.1 The Seminarian GuidesNorth American College, Rome. saintpetersbasilica.org. [29 Jul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3). 
  43. ^ "Since Nicholas V twenty-seven popes over a span of 178 years had imagined this day. They had already spent 46 800 052 ducats (...) And still the building was not done. The basic construction was complete, but the last genius (Bernini) to put his signature on the Basilica was just beginning his work." in Scotti 2007,第241页.

扩展阅读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